《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汪娘子在那里胡思乱想之际,张超刚一出门,汪直竖起了马鞭,就是一鞭子抽了过来,正好打了个正着。张超猛地一哆嗦,先是啊的一声,然后立刻镇定下来,低下脑袋,一副任凭处置的样子。

    汪直还要挥鞭,却被刘瑾拦住了,张超的地位摆在哪里,怎么能随便汪直乱打。刘瑾一边阻拦,一边说道,“汪公,罪在刺客,张御史又有何过?”

    汪直气呼呼的丢下鞭子,也不说话,却首先看向了房内。张超知道汪直是担心汪娘子,低声说道,“我已经包扎妥当,汪娘子当无大碍。”

    汪直突然骂道,“还不滚开,拦着咱家作甚?”

    张超连忙让开身子,汪直径直入内。至于父女两人说了什么,张超并不知道。张超此时十分狼狈,被汪直劈头盖脸抽了一鞭子,连官帽打歪了,官服也有些破破烂烂,还沾了不少鲜血。

    刘瑾强忍着笑意说道,“张御史因祸成福,化险为夷,咱家真是白担心一场。”

    “刘公公,你想笑就笑,别憋着,在下看着难受。”

    刘瑾捂着嘴,露出了一副怪笑脸,张超又好气又好笑,突然从房间内听到一阵压抑的哭声,他叹息了一声,转移话题说道,“这些年汪公父女也不容易,希望这一次他们父女能够好好谈一谈。”

    刘瑾很理解的点点头,“咱家就是不明白,不管是监视百官,还是监军九边,汪公公都做得那般出色,最后却是落了一个被贬南京的下场,这也太不公平了。”

    张超看了看刘瑾,见刘瑾说话的态度很严肃,他甚至有些为这位未来的九千岁感到悲哀,想了想,他决定点一点刘瑾,毕竟两人相处还算愉快,真不愿意看到他被凌迟几千刀的惨相。

    “刘公公,汪公那般惊艳骇俗,能有这样的下场已经是万幸了。”

    刘瑾却不同意张超的说法,“汪公不应该待在边疆,要是一直留在皇爷身边就不会被小人谗言了,自然不会被贬。”

    张超见刘瑾这样说话,心里暗自摇头,却不再说话,路是自己走的,怪不得别人。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汪直才出了门,见张超还等在门外,他叹息着说道,“事已至此,咱家也无话可说,你选个日子赶紧纳她过门吧。

    春华命苦,自幼失了父母,咱家一个太监,又不会教习于她,所以才养成了这般骄纵的姑奶奶性子。

    你纳了她之后,还是别宅安置的好,不要跟你夫人住在一起,若是有了子女,也不要亏待了他们。”

    张超点点头,“汪娘子先在公公身边养好伤,学生从京城返回之后,再行聘礼。”

    说完他告诉汪直自己的打算,他准备在东番岛以正妻的礼仪迎娶汪春华,汪直听完之后,感觉莫名其妙,这张超到底是怎么想的。

    就算在异国他乡迎娶的妻子,回到大明她也是妾室,这有改变吗?但是想了想里面的女儿,汪直叹了口气,点点头同意了。不管怎么说也是正室之礼,这样对女儿也算是有一个交代。

    既然张超行的是正室之礼,那又有什么聘礼呢?

    “聘礼是一个船队,可以出海远洋,应该有十几条大船吧,以后这条船队就归汪娘子和她的孩子继承。其他聘礼一概如王氏礼。

    日后汪娘子就待在沿海,我会尽量抽出时间与她多多相聚。”

    张超说完之后,汪直脸色立刻严肃起来,这根本就不是行聘礼,张超这到底什么意思?

    张超与汪直已经是一家人了,有些话现在可以说了,

    “汪公,学生现在家业太大,在官场行事又太有争议。若是有朝一日学生变成了于忠肃那般,学生自己为国捐躯还则罢了,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子女变成学生母亲那般。

    所以学生要留后路,要狡兔三窟,汪娘子的船队就是其中之一,若是万一有不忍言之事,汪娘子还可以为我留下一脉香火。

    所以为了能够让汪娘子震慑住船队,学生一定会以正妻之礼待之,以贵其身份。”

    张超这番话说出口,汪直简直是难以置信,这个张子卓是文臣吧,他竟然对朝廷这般的不信任,不知道他的诗书是如何读的。这个荡倭营的教化整日在军中宣扬忠臣良将,可是自己却这般,这般虚伪。

    但是汪直明白,张超这样接触太多黑幕的大臣,能有这样的想法十分正常,而且很多人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想到这里,汪直莫名的觉得有些无力,这个人连纳妾都这般算计,也不知道自家女儿托付给他到底是对还是错?

    但是莫名的汪直却又松了一口气,张超不是纯臣,他早就看出来了,他能吐露真言,又把这么一条船队交给女儿,想必也会善待于她,至于正室侧室,在张超这样的人杰面前,又有多大区别?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去吧。

    汪直沉思了一会,问道,“张超,既然你如此坦诚,应该有所求吧。”

    张超点点头,“学生一旦与汪娘子成亲,自当请辞荡倭营教化,但若是没有荡倭营的扶持,船队恐怕也难以发展,这就需要汪公的扶持了。”

    汪直听完之后,点点头,“此事易尔,咱家自当尽心。”

    到了弘治五年十二月,汪娘子身体已无大碍,这时两人的感情有了不小的进展。说起来张超这个人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他对待女性确实非常尊重,这让他很快打动了汪春华那颗敏感脆弱的心。

    这时张超才告别春华,放心的乘船离开福建,他准备先赶往南京看望妻儿,然后再入京等待京察,反正就是一个形式,他远在福建,截止日期之前赶到就可以了。就在他悠哉悠哉的来到南京之时,弘治六年终于到了。

第376章 年终() 
这一次张超先回南京,抽空见了见妻儿,处理一下生意还有家事。现在张家的精力都在钱庄,铁厂,船厂和机器厂,对于其他都已经放手了。

    对于生意,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兴隆,张超仔细视察了一番,看到新技术被不断应用,也就放心了,现在他对于赚多少钱已经不太在乎,只有技术的不断进步才是他最关心的。

    随着大量的资金投入,吸引了越来越多出色的工匠,辅助以济世学院的教育,机器厂生产出了各式各样的机床,同时带动了下游产业不断的技术革新,看到相关产业慢慢的开始自我循环,自我升级,张超十分开心。现在就算没有他,只有给予足够的时间,这一套工业体系总有一天会慢慢建立起来的。

    回到家中,栓儿早已经启蒙,因为张超弄出了拼音字母,这个孩子认字很快,以至于教授蒙学的先生就跟张超说,此子太过聪明,应该更进一步了。

    张超想了想,就让栓儿跟着希望学堂一起读书,不再给他专门聘请老师,一个小孩子还是有些朋友的好,另外让他早早接触一些家境不好的同学,也知道他现在的吃穿用行的来之不易。

    小妹对于张超的想法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张超是进士,他肯定比自己想的周到,所以虽然满心不愿意,但也乖顺的听从了。

    果然栓儿到了希望学堂之后,终日跟着比他大一些的小朋友混在一起当然是兴高采烈,他看到同学过得十分艰辛,往往将家里带来的吃食与他们分享。

    张超知道随着孩子们变大,栓儿身边的这些小朋友会慢慢得有些心思,所以对栓儿的老师和随身的伴当又精心挑选了一番,既要让孩子体会到童年的快乐,又不能让他变歪了。

    至于老二还在快乐的成长,而对于小女儿明台,张超十分疼爱,两辈子第一个女儿,无论如何爱护都不为过,甚至早早的将家中珠场和香水工场挂在她的名下,这不亚于公开宣布,他这个女儿是真正的千金小姐,日后谁能娶到她就有福气了。

    看着张超这般乱来,小妹是哭笑不得,但张超浓浓的爱女之心,还是让她十分欣慰。特别是知道了张超即将纳汪春华为妾室的消息后。

    张超被刺,让小妹担心不已,不明白张超这官到底是怎么当的,怎么这么让人揪心。但是因为张超遇刺,却让张超与汪氏走到一起,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小妹还是心如刀割。

    她的强颜欢笑不仅仅张超看出来了,林氏也看出来了。对此,张超也只能硬着头皮假作不知,平日里多多抚慰妻子,世间的事物变化太快,有时候谁也想不到。

    而林氏对于自己这位叔父早就久闻大名,她这一次也终于见识到了张超的风采。与林家各房争斗不休不同,张家因为张超这个唯一的核心在,所以兄弟子侄非常团结。

    而张超惩于二哥的教训,对于自己的亲属子侄管理非常严格,而南京又是一个花花世界,所以他们身边的伴当都是张超精心挑选的,这一次回来,他们就将这些子侄的日常表现一一汇报,张超审核之后毫不犹豫的进行奖惩。

    林氏发现张超的处置十分公道,而她的夫君明英因为表现很好,就获得一些额外的奖励,这其中包括一些船厂的股份,随着出海的船只越来越多,这一年来船厂的收益之高,连她都羡慕不已,张超还真是舍得呀!

    林氏高兴之余,也有些颓废,男人都有自己的活计,可是她们女人呢,只能待在家里带孩子,管理一些家务,向她这样还没有孩子的,只能守在家中空耗时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想到这里,林氏牙一咬,强迫自己不要去想。

    因为叔母王氏生育,而李氏对于家政兴趣不大,又有身孕,所以这一年来张家的家政基本是林氏在管理的,她做的也非常出色,张超听说之后,决定见一见这个侄媳妇。

    林氏听到张超召唤他,早早的来到张超书房等候召见,却发现张超与大伯平安,还有一个经常来张府的华先生三人坐在书房内。

    林氏见有外人在,立刻就是脸色一红,这个叔叔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能让一个外人来见自己的侄媳妇。

    平安笑着安慰道,“这是华先生,林氏,快来拜见华叔父。”

    林氏红着脸行了一礼,华秀才也有些纳闷,这张超不按常理出牌呀,竟然让自己见他的侄媳妇,莫不是有什么跟自己相关的。

    张超见林氏见礼完毕后,笑着说道,“华兄,林氏是林兄的堂妹,十分明理聪慧,你不是总抱怨说自己忙不过来吗,我想让她协助你。女子细心,经济分析科一些琐碎的事情可以交给她来办理。不要因为她是我的侄媳妇有什么顾忌,他只是你的属下,你只对我负责。”

    听张超这么一说,华秀才也知道这是张超深思熟虑的,显然不容他拒绝,他也没有想过要拒绝,有一个张家的人在经济分析科,他会减少很多麻烦。

    张超发家也有好几年了,身边用过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他一个半路加入的,现在却掌控着那么庞大的产业,私底下不服气,打小报告说他不是的不知道有多少。林氏能够参合进来也是好事,也不知道张超是怎么想的,他本来以为张超会派一个侄儿过来的。

    林氏长大了嘴巴,虽然朝思梦想有接触张家产业的一天,但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她刚想拒绝,张超笑着说道,

    “林氏,你这半年表现的很好,能够主动协助叔母处理家务,上下都对你称赞有加。所以我想着给你加一些担子,协助华先生处理一些事物,也不要太担心,多看,多学,少说话,不要自作主张,有什么不知道的尽量多问问华先生。”

    林氏见张超这么说话,显然是主意已定,只得施了一礼,然后答应了。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平安有些担心的说道,“林氏虽然不错,但是那么多的生意让她掺和进来,真的合适吗?”

    张超笑着解释道,“家中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只有林氏有些空闲,不让她去经济科,让谁去?我侧面调查过,此女个性坚韧,做人理事都很有一套,又懂得理财算账,是难得的人才。她在经济科,我也不指望她做多少事情,只要待在那里,华兄就能安心做事了。”

    华秀才听张超这么一说,脸色涨的通红,他明白自己的想法被张超猜透了,张超派出一个女子,显然是对他的极大信任。

    华秀才嗫嚅着想说些什么,最后却没有说出口,只是对张超深施一礼,士为知己者死,张超既然这么信任他,他怎么能不全心全意的为张超效力。

    张超安排妥当后,又抽空拜见了一下徐溥,老先生为了希望学堂跑来跑去,过年了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师生两人聊了聊这一年来的见闻,很是相得。

    只是临走时,徐溥对着张超说道,“子卓,你才干卓越,但也要记得不要太过张扬,收敛锋芒,方才走的更远。”

    张超连忙答应,然后告辞离开,看着张超骑着高头大马扬长而去,徐溥摇摇头,叹息了两声这才慢慢踱步走回屋内。

第377章 海运() 
安排了家事之后,张超快马加鞭的出海了,是的,不出海也不行呀,大明朝南北的交通枢纽运河被冲断了,现如今南北的水路交通已经断绝。

    要不是北京还有大批的漕粮储存,北京城断炊都有可能,即便如此,北京现在的物价仍然是往年的好几倍,作为大明朝的忠臣,张超怎么能不为君分忧。

    在张超的统筹下,有二十条三桅大船,满载着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他们将在荡倭营水营的指引下,从松江府出发,目的地是天津。这些商人都是合作银的提交者,所以荡倭营有责任保护他们到达天津。

    此时的黄海,风平浪静,看着长长的船队排成一列行驶在大海上,张超心情十分愉快。

    张超笑容满面的恭维王守仁,“伯安,你是浙江乡试的经魁,今年的会试当然也不在话下,真是让人羡慕呀,二十岁的进士呀!”

    听张超这么说话,王守仁觉得很不好意思,他今年二十不到,要是能考中进士,那可不得了,顷刻之间就会名闻天下,与杨廷和费宏等人齐名。

    所以王守仁理所应该的谦虚了一番,张超笑着说道,“伯安不用太过谦虚,你的才干本官还是清楚的,浙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