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老二脸色铁青,也不说话,朱家家主这个时候就看出不对了,连忙说道,“几位老爷,天色已经不早,学生看今日就到这里吧。”

    宾客们也知道有事要发生,当然也很见机,很快就告辞离开了,冯副使摇摇晃晃的由侍女搀扶着就要离开,朱老二这个时候强颜欢笑说道,“冯太爷,小人有要事相告,不知您能否等一等?”

    冯副使一听,酒意就有些消散,他笑着对其他官员说道,“诸位先行一步,老夫等等就来。”

    很快客厅只剩下朱家兄弟和冯副使,朱老二终于憋不住了,他压着怒火说道,“冯老爷,我们朱家跟您合伙也有好几年了,哪一年您的分红年礼少了半分?可是荡倭营出兵双屿这样的大事,您却半点口风都没有露,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冯副使听完,他猛的出了一身冷汗,立刻酒就醒了,他也是大惊失色,“荡倭营出兵双屿,老夫何曾知道?”

    朱家主听到这里,知道弟弟为什么发火,但是冯副使是官人,怎么能随便质问他,所以朱家主连忙说道,“冯老爷,二弟性子粗豪,出言不逊,您大人有大量,还请多见谅。老二,还不赶紧给冯老爷道歉,然后说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朱老二强忍着怒气,无奈的施了一礼,然后一五一十开始诉说这一次的遭遇,他们家三条船,被荡倭营毁了一条船,还抢了四千两,想想就肉疼,这一趟出海亏大了,可是他也没得办法,那大炮太有威力了,不认都不行。

    冯副使听完,也是勃然大怒,张子卓一边派师爷来查问海匪倭寇的消息,暗地里却突然出兵双屿抢劫海商,这是在糊弄老夫呀,这么大的事情一不通气,二不吱声,谁给他的胆子,谁给他的权力?

    可是发怒之后,冯副使却无可奈何,张超是钦差御史,他确实没有必要通气地方,就在他默不作声之际,朱老二已经是气不打一出来,老子每年几千两银子都喂了狗呀,这么个废物。

    朱老二怒气冲冲的拿出了张超的旗子和小册子递给了一旁不断示意的兄长,朱家主打开看了起来,本来他还有些哭笑不得,都抢劫了还搞出这么多的花样。

    但是看着看着朱家主就变了颜色,他皱着眉头又仔细的看了一遍,怀疑的擦了擦眼睛,又看了一遍,这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最后他又看到了后面空白处书写的一串编号,还有四千银半两的票据,上面还盖有荡倭营营务处的官印,这还真是一应俱全。

    他看完之后,见冯副使不断张望,有些无奈的递给了他,冯副使仔细的读了又读,突然哈哈大笑,“老夫要弹劾张超,这就是铁证,铁证如山。”

    朱家主却皱了皱眉头,“冯副使,学生不是很明白?”

    冯副使得意的说道,“朝廷自有制度,违反海禁私自出海大,明律法自有处置之法,所以张子卓不敢违法。

    因而这张票据却是你等出资成为荡倭营合作商缴纳费用的凭证,一年内允许你们出海为荡倭营运输物资,这是什么,这就是张超纵容出海的铁证,本官要弹劾他,本官运道来了,来了,哈哈哈!”

    朱家主突然狠狠的瞪了一眼朱老二,然后笑着说道,“学生恭喜冯老爷了!”

    “哈哈哈,还早,还早,老夫先告辞了。”冯副使拿着旗子册子哈哈大笑,得意而去。

    朱家主弯腰恭送冯副使离开,然后转过身,对着朱老二,狠狠的踢了一脚,“你这个蠢货,这样的大事为甚不与我先说?”

    朱老二不知道兄长为什么发怒,呆呆的问道,“大哥,这是何意?”

    朱家主叹息了一声,知道跟自家弟弟说不清楚,只得摇摇头离开了。朱家主明白他们遇到大麻烦了,张子卓这么一条强龙从南直隶冲了过来,背后有钱有势;

    而冯副使这样任职有年的地方官员各个都是地头蛇,又岂能善罢甘休,他们肯定会斗起来,到时候夹在中间的朱家搞不好就会倒大霉。

    朱家主想到被冯副使拿走的那面旗帜还有那本小册子就头疼的厉害,这个二弟呀,真是糊涂透顶,这么一来他们朱家就只能绑在冯副使身上,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朱家主左右为难之际,在南京,林举人正在与自己的伯父在商议事务。这一次他的伯父护送族妹来到南京,准备嫁给张超的侄儿明英,他们也没有想到平宁出了这么一桩丑闻,本来预计的风光大婚现在却只能低调办理,真是让人无可奈何的很。

    “三伯,您就放心吧,这明英是侄儿看着长大的,不像他的生父,虽然读书不算很好,但为人机灵聪明,可算是张家的后起之秀。”

    “老夫当然知道,这个孩子是张御史夫妻一手带大的,又有监生的名头,与你十妹理当相配。但是你也知道你十妹的性子,老夫担心她心有不平,到时候好事变坏事,那就不妙了。”

    林举人也只能摇摇头,他知道族中选中十妹就是因为她是孤女,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么五叔留下的产业就便宜了族里。他不禁抱怨道,“三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选谁不好,非要选十妹。”

    “谁能知道张子卓的势头竟然会如此强劲,这烦心的事情不说也罢。对了,张子卓要巡查浙闽海防,他有没有跟你说过什么?”

    林举人点点头,“张兄给了侄儿一封信,但事关重大,侄儿还是当面跟您说为好。”

    林举人把张超的筹划一五一十说了出来,林先生听完,脸色大变,他猛的站了起来,“这么大的事情,你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得信之后立刻回乡,要等到现在?”

    “三伯,侄儿也是这些天才收到的。”林举人有些无奈的说道。

    林先生急着满地打转,“坏了,坏了,我林家夹在中间,到时候该如何做人?这张子卓是把我林家架在火上烤呀!”

第354章 家人() 
林举人对于家族生意不甚了了,但是他与张超的关系莫逆,他觉着张超开出的条件不错,一条船一年两千两银子,就可以近乎自由的出海,这样的好事怎么能拒绝?

    林先生无可奈何的说道,“老夫当然知道张子卓的条件不错,但是你要知道,我们林家的根在福建,那些地方官还有那几家,奈何不了张子卓,还奈何不了我们林家?到时候张子卓远在南直隶,鞭长莫及,又有何用?”

    林举人听伯父这么说话,也是大惊失色,他这时才发现了危险性,他们林家与张家都联姻了,林家就是到处说两家没有勾结也没有人会相信呀。

    林举人慌张之下,连声说道,“伯父,伯父,这该如何是好?”

    林先生闭着眼睛想了一会,“老夫今日就赶回福建,你十妹的婚礼你来筹备。老夫会说服族中,让你父亲带着一只船队出门,从此之后你们父子就在南直隶听从张子卓的安排,与福建林家再无瓜葛。”

    林举人听完大惊失色,“伯父,何以至此?”

    林先生摸着林举人的脑袋,叹息着说道,“棠儿,听从安排就是,不要问为什么,老老实实的为张超效力,就算是听到林家覆灭,也不要有异心,明白吗?”

    林举人顿时大哭起来,他万万没有想到伯父对张超的安排竟然是这个反应,林先生拍拍他的脑袋,笑着说道,“这是好事呀,你哭什么。棠儿,要不是你与张子卓相交,咱们林家还没有这么个光明正大洗白的机会,到时候恐怕会更难。”

    突然之间,林先生说出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禁海,禁海,禁不了人心呀!”

    林先生突然离开了南京,他非常清楚,张超这一举动,就是逼迫海商大洗牌,要么是支持荡倭营,要么是反对荡倭营,根本就没有办法站在中间,所以一场大的争斗不可避免。

    对于谁会获胜,林先生也不知道,所以林家也只能一分为二,到时候就各安天命了。

    林家十姑娘与张超的侄儿明英就在这种大背景下结为夫妻,因为平宁出事,被关在合肥老家,当然不能作为亲家翁出席婚礼,最后只有平安这个伯伯来主持,而新娘这边则只有一个堂兄,所以两方无奈之下只得十分低调的完成了婚礼。

    明英揭开了新娘的红盖头,十分内疚的说道,“娘子,实在是对不住,让你受委屈了。”

    “妾不委屈,能够嫁给良人,是妾身的福气。”林十娘十分干脆的说道。

    家英见新娘子明**人,落落大方,十分欢喜,洞房花烛之后,两人欢愉之后,搂在一起,林十娘突然问道,“夫君,妾身听说张家财雄势大,不知道是真是假?”

    明英新婚之喜,突然听到新娘子这么问,当然少年人难以避免炫耀,偷偷的凑到十娘的耳边说道,“那当然,我三叔的名声想必娘子你也听说过,实际上三叔最有名的不是种痘,而是做生意。这些年,张家不说多,几百万银子的家产总是有的。”

    林十娘故作高兴的说道,”这么多的家产呀,不知道夫君名下有多少?”

    家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三叔说我年纪尚小,不能有太多的资财。娘也说,爹就是有了钱才学坏的,所以我名下虽然有一些工场的股份,但每年的分红都存在钱庄,由娘亲管着,现在有了娘子,交给娘子就是。”

    林十娘听完,就抿着嘴笑了起来,“妾身出嫁之前,堂兄说夫君聪明机灵,妾身看应该改成老成敦厚才是。”

    家英听完,脸猛地红的起来,他嗫嚅的说道,“还不是让三叔给折腾的,我原来可调皮呢。谁让我现在管着几十人,不稳重一些谁都看不起,都是被逼的。而且要学好多好多东西,三叔这是把我当牛使唤呀。”

    林十娘听完十分理解的蹭了蹭脑袋,“夫君这样好,妾身喜欢,乘着年轻多学点东西,三叔做得对。”

    家英听完,也点了点头,调笑着说道,“今天有娘子在,我们正好一起好好学学。”

    说完就又扑了上去,顿时小夫妻又恩爱起来。

    到了次日,两人起身拜见亲人。林十娘也陆续认识了张家所有的人,她发现张家这些亲人都挺朴实的,就算是名震天下的王小娘子也是如此。

    这些人对她都很热情,倒是自己的妯娌李氏有些特别,很显然是大家闺秀,与其他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李娘子嫁给明德有两年了,与梦想中的良人是一个白面书生不同,明德的读书水平一直提高不大,当然张家有钱,早早的就捐了一个监生,也算是有点功名吧。

    婚后明德的精力就放在张家的产业上,已经成为张超事业上十分有力的助手,性格沉稳的明德把铁厂办的有声有色,工作之余,明德还按照张超的教诲一直在济世学堂学习。

    因此十分忙碌的工作让明德难以顾及李娘子的感受,所以李娘子有一些闺怨是跑不掉的,但是一来张家人口毫不复杂,也没有李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她相处起来十分自在。

    另外就是不用担心夫君有花心,这一点比自家嫂子范氏要开心,大哥李启思自会试失利之后虽然非常努力,整日埋头读书,但是房中人却也慢慢多了起来,这让李娘子很为嫂子不值。

    所以这样想一想,李娘子对明德的抱怨就少了很多,这两年张超长期不在家,李娘子与小妹接触很多,两人倒是挺谈得来的,特别是小妹动不动就掏出一两首好词,两人点评一番,这寂寞也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李娘子最喜欢逗弄的就是张超的一双孩子,特别是明威,十分聪明机灵,记性还很好,让她羡慕的不得了,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福分能有个可爱乖巧的宝宝。

    李娘子对于这位林举人的堂妹感觉有些怪怪的,看起来有点像自己的嫂子,但是比嫂子看起来还要精明,明英这下子遇到对手了,李娘子暗想。

    小妹看着张家的队伍又壮大了,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宝宝快要出生了,可是他的爹爹却远在千里之外,真是想念的很。

    想到宝宝即将出生,她又想到了那个汪春华,过两日就要去济世医院了,这一次应该还是她来接生,听说这姑娘也剪了头发,立誓不嫁人,是不是就在等着夫君呢?不知道为什么,小妹对于春华有一种深深的顾虑,尽管张超几次三番的表明没有纳妾的心思。

第355章 出兵鸡笼() 
弘治五年四月末,张超有了一个女儿,按照张超临走前的交代,这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明台,小妹觉得这个名字女孩子并不太适合,再说哪有女孩子有辈分的,张超豪气万丈的说道,“女子能顶半边天,我的子孙后代中儿女都应一视同仁,不仅要有辈分,还要读书识字。”

    但是对于取台这么个名字,到底什么意思,张超笑而不语,心中暗想,希望老子成为收复台湾的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人,明台,明台,大明的台湾呀!

    小妹慈爱的看着皱巴巴的小女儿,这时,汪春华推门进来了,小妹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她,“汪娘子,生产时一番失语还请见谅。”

    汪春华有些疲惫的笑了笑,“生育之苦,痛彻心脾,夫人说了什么,我已经忘记了。”

    汪春华怎么可能忘记,小妹这一次出人意料的遇到了难产,极度痛苦之下,她竟然抓着春华的手哭喊着说道,“先顾孩子,若我不保,请汪娘子务必善待,务必善待三个苦命的孩子。”

    这一番话做实了汪春华与张超之间的私情,很快就在医院中流传起来,要不是黄老严厉禁止,早就流传出去,平白无故背了这么大的一个黑锅,汪春华怎么可能会忘,也许是到了离开南京的时候了,但是去哪里呢,这个世道哪里有女子的安身之地,作为女子还是太无奈了。

    汪春华没有忘记,小妹又怎么可能忘记,看了看身边的明台,因为这次难产她知道自己再难生育了,可是张超的家业太大,就凭栓儿兄弟怎么能够支撑这么大的家业,平生第一次小妹开始认真考虑给张超纳妾,而眼前这个春华真是最合适的人选。

    小妹明白张超喜欢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