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想到那个钱忠也来了,见张超出现,他反应很迅速,连忙跑到张超面前,跪倒在地,

    “卑职见过巡按老爷!”

    “是钱忠呀,好久没见了,你这次也过来了呀!本官让你改用了新帆之后,你有什么体会?”

    钱忠立刻满脸的赞赏,“老爷真是神机妙算,顺风时,有了横帆兜风,船速确实飞快。就算是逆风,有了纵帆和三角帆,也可以借到风,真是神奇。”

    张超不高兴了,“钱忠,你是老水手,不要光说好的,有什么不足,应该怎么改进,也一并说清楚,咱们一条大船几千上万两银子流水般的花出去,本官可不是来听你拍马屁的。”

    张超这么一怒,钱忠吓得一哆嗦,他连忙道,

    “卑职明白,这好几种帆在一起,最大的麻烦就是挂帆收帆太麻烦,需要很多人配合去做,还要爬桅杆。

    另外各种帆如何设置卑职以为还需要多实验。您看这船头可以挂一副三角帆……”

    钱忠滔滔不绝的说了出来,张超耐心的等他说完,十分满意的拍了拍钱忠的肩膀,

    “说的不错,好好干,我看你当一个百户船长没有问题,对了,你识字吗?”

    钱忠听完,幸福的直冒泡,但是听到最后,他有些沮丧的说道,“卑职不识字。”

    张超摇摇头,“要当船长,不识字可不行,顺福,你安排一下,派专人来辅导钱忠识字,教授他几何知识。半年后,只要考核通过,百户船长的位置等着你。”

    张超这么一许诺,钱忠不由得嚎啕大哭,他卖屁股出身的尴尬身份让他在船队一直备受排挤,没想到张超竟然这么抬举他,不由得他不激动。

    张超把钱忠扶了起来,“钱忠,不必如此,本官一向唯才是举,不计出身,好好干,不要让本官失望。”

    提拔了钱忠之后,张超又与王六仔细谈了谈。现在已经是九月初了,王六又要准备开始出海了,有了捕鲸的名义,又有大炮和火枪,想必安全是没有问题的,也不必偷偷摸摸,这才是出海的正确姿态呀。

    “六哥,你这次出海,双屿港交易之后,试着去一趟琉球,看看有没有可能捕捉到更大的鲸鱼,这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沿着琉球探一探怎么去日本。

    这些倭寇三天两头的侵扰,来而不往非礼也,咱们也去日本沿海折腾一番。”

    张超这么一说,王六是兴奋的不得了,作为武人,总是被人跑来家中欺负实在郁闷至极,张超这个想法正合他的心意。

    两人又仔细讨论一番后,张超才满意而归。刚回到家中,小妹就挺着肚子迎了出来。

    张超连忙扶住妻子,“咱们是老夫老妻,你又有身孕,何必出来。”

    小妹开心的说道,“夫君,妾身心中高兴,爹爹来南京了。”

    张超吃了一惊,老丈人怎么突然来南京了,他连忙扶着小妹入内,没想到竟然看到王老丈人陪着黄大夫正在聊天。

    张超十分开心,连忙见礼,“岳父大人,黄老,您两位一个从合肥过来,一个从北京回来,真是喜事成双呀!”

    王老丈人也是十分开心,自家的得意门生,天下闻名的张超就站在眼前,有段日子没有见到了,让他既想念,又自豪。

    王老丈人笑着说道,”老夫待在家中,闲极无聊,思念明威明镇兄弟,所以就赶过来了。”

    黄大夫则摇了摇头,“老夫这一趟回来,可不是什么喜事,我是避难回来的。”

第327章 误会() 
张超听完之后,大惊失色,他现在这么大的事业,黄大夫是第一个跟随者,倾听者和支持者,两人的感情非同寻常,可千万不能有事。

    “黄老,到底是怎么回事,您能不能说清楚?”

    “自你离京之后,老夫就待在济世医院,日子过得倒也自在。

    可是前段时间,老夫入宫时一个太监却塞给老夫一张纸,老夫寻机打开一看,却是一张告警的信,汪姑娘确认是李姑娘写的,所以老夫才寻了个借口,带着医院骨干迅速离京。”

    张超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当日那个跟他倾诉的李芷萱,心中的那一点得意立刻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他沉重的说道,

    “到底告警何事?”

    黄老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递给张超,张超打开一看,“事急,速带产科离京,芷萱。”

    张超看了这封没头没脑的信,也有些头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姑娘为什么也不说清楚。

    现在是弘治四年九月,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事要发生,随着穿越时间越来越长,前世很多事情张超已经记不清楚了,所以他根据字条想了想,李姑娘让产科离京,肯定是宫中有什么大事涉及到产科?张超心中一动,莫非是正德要出生了?

    可是皇子出生是大喜事,为什么李姑娘要让产科离京?张超立刻想到了一种可能,事实上这确实不难猜。

    他沉吟着看了一眼黄大夫,说道,“黄老,您今年入宫有没有见过皇后娘娘?”

    黄大夫想了想说道,“因为皇后娘娘一直无法诞育皇嗣,所以皇上听从了太监李广的建议,自年后一直斋戒,不见内外臣妇。”

    张超听完,若有所思,黄大夫也同样明白此事,所以他有些奇怪的说道,“如果真是皇后有孕,这是天大的喜事。就算是普通宫人有孕,也与皇后也无大碍,不知为甚李姑娘会告警?”

    张超摇了摇头,“恐怕宋仁宗之事会复现。”

    黄老摇了摇头,“不应该呀,本朝有钱太后周太后两宫并立的前例在,张皇后就算无子,也不会被废,她没有必要如此做。”

    两人明目张胆的讨论皇家的隐私,王老丈人就有些坐不住了,不安的动了动。张超想了想,笑着说道,

    “黄老既然平安回来了,就别回北京那个鬼地方了,宫中是非太多,待久了早晚会有祸事。岳父大人,您说是不是?”

    王老秀才听完,点了点头,“子卓所言甚是,黄老弟,你就待在南京,别回北京了。”

    黄老点点头,“老夫也不想回去,只是万一宫中再有召唤……”

    张超摇摇头,“若宫中真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想必天子也不会再召唤您老,天子也怕泄露呀!”

    张超这么说完,黄大夫松了一口气,他这才笑着说道,“这一次汪姑娘也回南京了,子卓,你准备安置他?”

    张超十分纳闷,什么叫我怎么安置她,她有父有兄,自有人安置。王老秀才听完,立刻问道,“汪姑娘是何人?”

    黄老立刻对张超露出抱歉的意思,显然黄大夫一时大意,忘记了王老丈人。

    只是此时,张超不得不解释清楚,“岳父,这汪姑娘是济世医院的产科大夫……”

    等他解释完之后,老丈人点点头,却没有说话,张超不得不连连示意黄大夫,你给我撇清呀!

    黄老笑着说道,“汪姑娘虽然出身有些尴尬,但人品医术很好,这次回南京,却有家不能回,老夫还在有些担忧,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张超听完又是一愣,“汪姑娘不是有一位兄长汪钰吗?”

    “老夫听汪姑娘说,其兄去了松江府,所以不得不又回到了南京济世医院。”

    张超听完之后,叫来了顺福,“汪钰也在荡倭营之中,为甚我不知道?”

    顺福想了想,回道,“三爷,汪大公子不在荡倭营军籍中。”

    张超皱了皱眉头,“你去查清楚,他去松江府做什么?”

    顺福点点头,就离开了,张超这才跟黄大夫说道,“汪娘子确实需要安置好,这样吧,咱们济世会今年盖了不少院子,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您老统计一下这次回来的大夫之中有多少人像汪娘子这样没有房子,然后我来安置。”

    黄大夫没想到张超想出了这么一个安置办法,他只好点点头。事实上,黄老特意在王老丈人面前提起汪娘子是有一定目的的。

    黄大夫在济世医院与汪直这个女儿接触很多,随着春华越长越大,越长越漂亮,她的终身大事已经成了一个相当头疼的事情。

    春华虽然长得美丽,但是太过能干,个性又太刚强,在京中李东阳的夫人带着这个义女已经相过很多次亲,都不是很如意。

    保守的京城勋贵除了嫌弃春华的出身之后,也嫌弃春华的个性太过刚强,认为不是一个安分的女子。

    而汪春华也瞧不上这些勋贵子弟,所以一来二去,她就被耽误了,慢慢的成了一个剩女。春华倒也不太在乎,她觉得现在这样逍遥自在很不错,只是愁坏了身边的人。

    对这一切看在眼中的黄大夫,则是想到了张超,张超对于汪春华的赏识他早就知道,也许这个时代只有张超能够理解春华,所以就想试探一下张超的想法。

    但是张超已经成家,有妻有子,所以他才当着王老丈人的面提及此事,就是想着告知王家,万一张超有意,他们好有个准备。

    没想到他试探的结果却是张超对汪春华似乎无意,那就有些弄巧成拙了,只不过黄老也不在乎,张超无意的话,他再想办法,找一找别的合适的子弟。

    但是黄老有意提及此事和张超的反应却让王老丈人误会了,他觉得张超对春华心中有意,只是顾及与小妹的夫妻感情,才没有迎纳此女。

    随着张超这个学生名气越来越大,财富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高,王家是很有压力的,王家子弟现在都依附在张家,两家根本不相配,所以他们承受不起任何波动。

    张超有这么大的家业却只有小妹一个夫人,外面是有不少闲言蜚语的。所以很久之前,王老丈人就写信告诉小妹,要贤惠,不要嫉妒,你都有两个儿子了,怕什么。

    但是现在看来自己的女儿没有听从,这不,张超在外面已经有了女人,要不然黄老会当着他的面提及吗,就是要让自家主动接纳此女呀!

第328章 升迁() 
到了九月中旬,南京镇守和六部的联合奏折已经达到了北京通政司,内阁收到这份联名奏折后,刘吉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这才笑着说道,“张子卓又要开公司了,老夫看张子卓最擅长的就是开公司!”

    丘濬板着脸接了过来,看完之后又递给了刘健,这才严厉说道,“南京户部应天巡抚府尹都要处罚,晋商胡乱炒作,他们不知道防患于未然,还有医药公司总办,谁让他胡乱换钱庄的,要不然也不会闹出这样的事情。”

    刘健看完之后,沉思半晌,这才说道,“钱庄抵押拍卖一事,可允张超所请,但朝廷费用至少要有十万两。”

    刘吉听完,十分赞同的点点头,“没理由南京诸官惹出如此大事,还有诸多好处。只是这十万两不能写在圣旨上,朝廷还要脸,让传达的人告诉张超,让他想办法。”

    丘濬听完,疲惫的摇摇头,“我们这些人现在哪有脸呀!”

    刘吉拍了拍脑袋,“要脸不要脸都得撑下去!”

    丘濬对这句话只能无奈的认同,所以对张超会开源十分高兴,这样的下属谁都喜欢,他笑着说道,“捕鲸收益很大,我等见到了,也吃到了,当然可允张超所请,只是沿海卫所是不是也一并允许?”

    刘健立刻摇起头来,“这些卫所不说也罢,让他们出海,鲸鱼能不能捕到先不说,我看还要防着他们骚扰沿海,到时候闹出大事,我等难不成叫荡倭营去剿灭不成?”

    刘吉听完连连摇头苦笑,他转而笑着说道,“张子卓那边是新军,他那一套新制看来效果不错,给他开这个口子倒是可以放心。”

    丘濬这一次没有唱反调,也同意刘吉的说法,“这大半年来荡倭营在南直隶风评确实不错,看来可以扩大规模,顺便也让他们去浙闽沿海转一转,扫荡那边的倭寇海贼。”

    刘健想了想,直面刘吉说道,“首辅,张超这一任巡按快到期了,我以为可迁为福建按察佥事,让他巡视浙闽海防。”

    丘濬听完摇了摇头,“张超出仕才两年,骤然负责巡视两省海防,职权太大,似有些不妥,老夫担心吏部有意见。”

    刘吉不以为然的说道,“王三原岁数大了,只知道循资排辈,这才是真正的不妥。

    海防现在要用张超,就不能嫌他职权太大,干脆提升张超的官职,这样也方便他行事。

    我看也别做什么佥事了,就直接任为福建按察副使。嗯,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票拟老夫来写。”

    刘吉如此独断专行,丘濬和刘健却出乎意外的没有反对,丘濬甚至嘴角都翘了起来,显得很高兴。

    这一两年来丘濬在内阁与刘吉吵架的同时,在外廷与王恕也相处的十分不快,矛盾日增。不对,应该说是整个内阁都与王恕不对付,因为王恕这个吏部尚书太有威势了,严重制约了内阁。

    内阁说到底是天子的秘书,他们的权力是依附在皇权身上。弘治皇权不彰,也就意味着内阁权势有限,所以面对可以抗衡内阁的强势吏部尚书,他们的行政就有些磕磕盼盼,最起码他们的人事布局就没办法实现,所以这三位阁老对于王恕都很有意见。

    现在快到弘治五年了,吏部已经流传出消息,王恕有意在弘治六年重启京察,这样对京官的京察和对地方官的大计就会重叠在一起,这他娘的第一个不能忍的就是刘吉。本来好好的十年一次的京察缩短了年限不说,王恕这大棒一挥,四品以下死活就只能听他的,这让他如何能忍。

    所以刘吉公开表达了他对王恕的不满,丘濬刘健当然是乐见其成。张超功劳很大,但资历太浅,从巡按御史提拔为按察副使就有些不太妥当,当然也不是说一定不能提拔,这里面有一些模糊可操作的空间。但是最合适的位置还是按察佥事,再过几年提拔为按察副使那样更好一点。

    但是偏偏刘吉选择这个任职跟王恕打擂台,他的目的就是要打击王恕的权威,从而降低吏部在人事上的话语权。

    人人都知张超与丘濬关系更好,所以丘濬需要撇清其中的关系,但是刘吉对此毫不在乎,也是因为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