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322章 处置() 
从南京到松江府不过六百里,所以张超很快就收到了南京的快马急递,他早就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对于江南这一财富重地,张超绝不允许晋商掺和进来,所以他这一次宁愿以本伤人也要将这伙人赶走。

    事实上他这一次能动员这么庞大的力量,与徽商苏商同样不愿意晋商南下也有关系,这一次大家联合起来了。虽然张超与他们在盐政,棉布这些产业上有不少的矛盾,但是张超是南直隶人,通过济世钱庄他与徽商苏商打断骨头连着筋,内部怎么撕逼不管,对付晋商的立场是统一的。

    现在该收获战利品了,他当然要亲自主刀,要不然好好的为什么让蒋琮占这么大的便宜,只有联合了太监他才有主导权。

    徐溥听到此事之后,很快就有些明白其中的内幕。对于张超与晋商暗地里斗法,连累了南京老百姓他十分不满,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他暗暗坚定了自己的看法,张超别的都好,就是身上商人风气太重,太让人头疼了。

    但是张超根基已固,他也是无可奈何,想了想,他看着一边无忧无虑的栓儿,这个聪明的孩子倒是还可以好好教教。

    徐溥沉吟片刻说道,

    “子卓,不管你如何处置,南京士民存在钱庄的银子一定要归还,要不然会出大事,切记,切记!”

    张超点点头,笑着说道,“您老放心,只要学生一到南京,就让济世钱庄处置此事,虽然亏空多达百万,但是办法还是有的。

    再说市面上不是没有银子,是大家没有信心,不敢拿出来用,有学生在,想必他们就有了信心。”

    徐溥无语,你牛,你牛,你真牛,但是他也知道张超的吹嘘确实有道理。此时已经是弘治四年八月底,张超迅速赶到了南京。

    当他在秦淮河边下船之时,早就翘首以盼,等候在岸边的商户市民们总算是见到真人了。这些人一个个热泪盈眶,呐喊不止,一边骂着晋商,一边痛哭自己的不幸遭遇,发誓只要这次把钱拿回来,以后只存在济世钱庄等等,反正就是围着张超的队伍不放,要他给一个说法。

    张超不得不走了出来,他大声说道,

    “诸位这段时间辛苦了。诸位的遭遇,本官感同身受。诸位放心,本官此来就是为了解决那几家钱庄的亏空,请大家放心,有本官在,你们的银子绝没有危险。

    不仅如此,本官还有一个好办法,让你们的银子可以钱生钱,只是你们需要相信本官,不知道你们相信不相信呀?”

    “相信!”

    “我等信巡按!”

    张超这么一说,这些老百姓都是兴高采烈,只是张超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并没有什么用,大伙要见疗效,所以还是拥挤着不让张超离开。

    一个员外挤在最前面,张超刚刚说完,他就急吼吼的问道,“我等当然相信张巡按,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好办法,能否透露一二?”

    张超微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不知道尔等有没有吃过海上巨兽鲸鱼的肉?”

    那个员外顿时愣住了,我们赶到这里是想问问咱们的银子能不能收回来,你跟我提什么肉,这不是瞎扯淡吗?

    他刚想说话,另外一个性急的读书人憋不住了,他满脸的愕然,“张巡按,我等的银子与鲸肉有甚联系?”

    张超笑着说道,“联系可大喽,只是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本官的办法不日会在济世报上登出,尔等耐心一点,回去看报就是,在此拦着本官也没用。”

    张超说完之后,就回到轿中,不再出来,这可愁坏了在场的诸多士民,一个个着急上火,可他们又不敢挡着张超,只好将信将疑的放他离开,然后等着济世报。

    张超回到南京,本来是需要先去都察院汇报的,但是这个时候哪里还顾得上这个流程,所以张超和徐溥就被引导着直接去了南京皇宫。

    很快南京六部的堂官也闻讯赶来,他们也需要听一听张超的解决方案,说白了,他们需要济世钱庄出钱摆平此事,但是张超也不能吃相太难看,所以他们要当面听一听。

    众人见礼完毕后,潘荣看了一眼徐巡抚,首先说话,“子卓,老夫已然致仕,只是新尚书尚未就职,所以才不得不勉强支撑,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情。

    挤兑钱庄一事关乎重大,我等寻你过来是相信你的才干,所以你一定要处理的公平公正,不要让人说闲话,也不要让老夫晚节不保。”

    潘荣这么一说,徐巡抚是满身的不自在,只是潘荣已经致仕,他这个晚辈也不好跟他继续吵架,只好涨红着脸不说话。

    这句话非常严重,张超听完之后就知道潘荣的压力不小,所以他连忙起身表示,“学生明白,一定会竭尽全力,不徇私情。”

    这个时候,打圆场的来了,杨尚书笑着说道,“潘老,子卓做事你还不放心吗,再说还有阁老在,我等还是听听子卓怎么做。”

    徐溥听完,立刻笑着摇摇头,“老夫已然致仕在家,闲极无聊,教一教子卓长子国威,只能算是一个私塾老先生吧,你们谈,老夫听着就是,这样的国家大事,老夫可不好越俎代庖。”

    张超听徐溥这么一说,也是一愣,徐溥竟然公开教栓儿读书,这个事情可不能开玩笑,他刚想说些什么,见徐溥脸色很严肃,想了想,又咽了回去。

    在场的太监部堂们也是愣住了,这老徐怎么干起了这个活?徐溥既是他的座师,又是他长子的老师,这张子卓有一手呀!

    这个时候,陈祖生不乐意了,让你们过来是讨论问题了,净在扯皮,所以陈公公咳嗽了两声,“张巡按,钱庄挤兑你应该比我等都清楚,你说说看,到底怎么办?”

    张超连忙敛声说道,“公公,诸位部堂,徐抚台,对于泰厚昌等多家钱庄被挤兑一事,下官确实比较清楚。

    下官以为,现在市面不是没有银子,是士绅们没有信心,所以才藏在家中,所以要解决此事,首先要恢复他们的信心。

    下官准备让济世钱庄先行偿付这些钱庄所有的欠银,但是下官与钱庄商议后有几个条件,请诸位看一看。”

第323章 又一家公司() 
说完之后,张超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册子,递给了潘尚书,潘荣慈祥的笑了笑,却没有接过来,果然是张超特色,喜欢书面作业。“子卓,老夫岁数大了,头昏眼花,你也别传阅了,就说说吧。”

    张超陪笑着说道,“部堂您身板硬着呢,可不能这么说,学生还准备给您庆祝百岁寿辰呢。”

    潘荣哈哈大笑,“小滑头,就是嘴甜。你呀别扯淡,还是赶紧说说吧。”

    张超连忙点头,然后正颜说道,“下官与济世钱庄商议后觉得可以由济世钱庄先垫付所有的欠银,这样就解决了南都民众的担忧。”

    张超这么干脆的接盘,诸位上官立刻就轻松下来,互相点了点头,但是他们也知道张超有下文,看看他的条件如何。

    “下官知道,但凡贷款,必有抵押,所以各家钱庄应该有不少抵押,只是银两奇缺没有办法变现,所以才会被挤兑。

    所以下官以为这些抵押物应当由官府出面拍卖,拍卖所得首先用于归还济世钱庄垫付的银两。”

    徐巡抚听完,立刻问道,“何为拍卖?”

    “具体流程,下官这本小册子有写。大概就是,先给这些抵押物定一个底价,然后请南都的百姓商家购买,价高者得。”

    张超歇了一口气,扫了扫这些高官,见他们一个个紧锁眉头,显然张超的方案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比如说,泰厚昌有不少大明医药公司的股票,下官准备按照底价二两拍卖,如果拍卖价格是三两,那么拍卖所得的九五成用于归还济世钱庄,剩下的半成用于朝廷的处理费用。”

    张超这么一说,潘荣就更开心了,这几家钱庄的抵押物加起来最起码有一百多万两,朝廷就算拿到半成,也有五六万两,足够他们这段时间的付出了。

    所以潘荣眯着眼睛充满笑意的看着张超,“如此甚好!”

    杨尚书等人听完,也是十分开心,没想到朝廷也能捡到一些便宜。这个时候徐巡抚也无话可说,张超这么一个处理方案,可谓公私兼顾,在场的都有好处。估计不高兴的只有那些钱庄老板吧,可是他们惹了这么多麻烦,朝廷帮忙处理总要有些好处吧。

    张超继续说道,他似乎毫不经意的说道,“因为这几家钱庄都资不抵债,想必拍卖所得根本还不了济世钱庄垫付的银两。”

    张超说到这里,徐溥心中一动,他觉得张超的语气有些奇怪,似乎哪里不对,但是具体是哪里,他也不甚了了。他长期在中央为官,这些基层的弯弯绕,就有些欠缺了。

    这个时候潘尚书已经反应过来,他连忙说道,“子卓,这一点老夫和诸位部堂都知道,你不必细说。”

    杨尚书反应也不慢,他与眯着眼睛的潘尚书对了对眼神,又扫了扫其他的部堂,有人恍然大悟,有人尚在懵懂之间,首座的陈公公看到这一切,心中暗自嘲笑,“文臣清流,也不过如此!”

    徐巡抚此时已经明白张超的用意,心中暗叹,这一次晋商们栽的一点都不冤枉,张超这样的人只能为友,绝不可为敌,如果他早知道张超是这个想法,他又何苦阻拦。

    徐巡抚这时候笑着说道,“子卓,你说的不错,只是如此一来,济世钱庄岂不是有亏损,那可不好,朝廷总不能让钱庄亏钱。”

    张超笑了笑,“徐抚台明鉴,下官当然也不会让济世钱庄亏钱,所以下官想到了一个弥补亏损的办法。

    这一次在松江府捕鲸,下官只用了三个月就归还了济世钱庄的欠款,可见捕鲸收益之高。

    所以下官觉得可以成立一家新公司,统筹捕鲸事宜,再按照大明医药公司的模式筹集股份用于购买船只,以捕鲸的受益来弥补济世钱庄的亏损。

    当然还有另外一条办法,储户们如果愿意承担济世钱庄的亏损,他们可以将相应的亏损入股这家捕鲸的公司。

    另外出海捕鲸,需要朝廷的许可,相应的许可银还是要出的。”

    听张超这么一说,这些大佬们也傻掉了,没想到张超竟然围绕着钱庄挤兑做出了这么一篇大文章,两件事掺杂在一起,是偶然还是必然?是早有预谋还是突发奇想?

    就在他们低头沉思之际,张超也低下了头,他嘴角露出了微笑。你们不是都以为我要吃了这些抵押吗,我偏偏不吃,让给你们,足足几十万两足够你们吃的脑满肠肥吧,但是你们也要支持我开这家新公司。

    只要这家新公司开办了,大明开海将不可阻挡,到时候张超带着军队走私,我倒看看你们谁有办法能挡住这群想发财红了眼睛的丘八。

    大明的士大夫是强大的,但这种强大只存在于体制内部,任何体制内的改革改良都没有办法战胜他们。

    只有跳出去,用刀枪跟他们说话,有了刀枪的支持,这群士大夫也只能认账,而作为这群丘八的利益代言人张超将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存在。

    潘尚书出过海,当然知道鲸鱼的威力,他问道,“子卓,你确认捕鲸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很难,死伤有不少,但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与死伤相比,捕鲸的收益太大了。一条鲸鱼,别的不说,光鲸肉就多达几万甚至几十万斤,可以让多少人吃饱饭。

    所以为了安全,只能由朝廷组织军队捕杀鲸鱼,下官以为应该扩大荡倭营水营,如果有几十条船,一年能够捕杀一百头鲸鱼,就可以获得几十万两的受益,如此何乐而不为?”

    张超这么一说,在旁边一直默默倾听的徐溥点点头,称赞道,“子卓此说,确实是开拓财路的良策。”

    潘尚书迟疑的点点头,什么时候那些让人恐惧的鲸鱼已经成了人类的盘中餐了,这张子卓也真敢想,真敢做,还真做成了,不得不佩服他。

    其他的高官们对此当然也十分乐意,反正又不用他们去捕鱼,死几个军士算得了什么,陈祖生这个时候说道,“成立这家新公司,咱家觉得不错,但是宫中需要派人监督,另外宫中的股份比例要提高。”

    张超笑着说道,“股份比例如何分配可由朝廷决定,下官负责执行就好。”

第324章 参观() 
张超与诸位高官商讨妥当之后,很快众人的联合奏折就拟定完成,准备次日发往京师。为了趁热打铁,隔日的济世报就登出了张超关于开设捕鲸公司来弥补钱庄亏空的建议,当然对于拍卖抵押一事,他语焉不详,这样的好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下子南京就热闹了。

    这两三个月以来,大家看着济世钱庄大发横财,没想到张超竟然这么舍得,准备说服朝廷把这一块横财放出来。

    更高兴的是,钱庄上的亏空也可以折算作这家新公司的股份,只要一想起刚刚炒作的大明医药公司,这些人每一个都心中火热,庆幸不以,没想到还有这样时来运转的好事。

    甚至面对逼债时,他们腰杆也挺直了三分,你们看看亏空肯定没问题,等我些时日就是,最起码有济世钱庄兜底呢。

    这时候那些钱只存在济世钱庄,所以没有亏空的人也不乐意了,啥意思,张子卓,我们这么支持你,你怎么能胳膊肘往外转,便宜了那些二五仔?

    张超不得不安抚他们,咱们都是老交情了怎么会亏待你们,肯定会有一个妥善的方案,你们放心,这些人才安心离开。

    就在南京热火朝天讨论捕鲸的收益时,钱庄挤兑一事也慢慢的不再有人提起,这个时候南京官场对这些惹祸的钱庄开始下手了。

    什么这块地抵押价有二千两,怎么拍卖起价才七百两,笨蛋,难道你们不知道最近市面银两奇缺,物价暴跌吗?不知道?那是你无知,不要多说就这么登记了。

    南京大小官员手中都有一份拍卖的详单,他们可以按照级别和权力大小分别通过拍卖购买相应的抵押,但是什么等级的人能够看到的详单各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