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刘吉必须在弘治面前体现出价值,让他不忍心让自己致仕。今天这个场合再合适不过了,李敏岁数大了,要退休,所以可以无所谓,明目张胆的支持张超。

    他刘首辅同样也可以,反正他已经名声丧尽了,那其他大臣不敢做,不能做的事情,他当然也就可以做了,如此一来,弘治对他就会难以割舍。

    想了想,刘吉又拿出了张超的运河谈,读了起来,有些东西张超并不是太懂,他只是照搬伟人的说法,但是长期的仕途经历却让刘吉对这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现在对于朝中格局的看法越来越透彻,也越来越清楚自己夹心饼干的处境,所以对于过去几年他的做法,刘吉是有反思的。

    一味的站在天子身边或者朝臣身边,没有原则的附和,只会让他越来越尴尬。而且到了今天,他也快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纸糊三相公,刘棉花的名声真要留在史书上吗?

    张超这个巡按做得惊天动地,先是硬撼勋贵,现在又拿盐政开刀,似乎就是一个愣头青御史,但是长期与张超的交往让他明白,这个人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知道,朝野知道,天下人都知道,张超诛胥吏,碰勋贵,改盐政都是对的,因为他们的腐败所有人都看得到,这是大明上下发自内心的希望。

    反对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苟且,私底下的东西总不能暴露到阳光面前,所以他们寻找的理由往往都是似是而非。

    现在刘吉站在张超这边,为他说话,为他掩护,那么照耀张超的光环会不自觉的洗刷他过去的种种是非,那么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张超接到朝廷准许的圣旨后,迅速让淮盐总会接手盐场,他笑着对郑三爷说道,“三爷,当日的中策上策都已经实现了,您看这样还可以吧?”

    郑三爷哈哈大笑,“那一千两白银花的太值了,只是子卓,你如此做,会得罪多少人,你心里有数吗?”

    张超点点头,对于他碰盐政会引起的反弹,他事实上有些心理准备,但现在看来大明朝这摊子浑水比他想象的要深的多了。

    那些靠着食盐吃饭的食利阶层算是被他得罪透了,这些人有皇族,有勋贵,有大臣,有胥吏,真是空前的强大。尽管张超明白这些人本来就不是他的朋友,但是太早与他们划清界限并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义无反顾,因为他需要竖起改革的大旗来招揽人才。

    随着张超除胥吏,碰勋贵,改盐政这三把斧,这样剧烈的风暴人让整个天下都明白了张超想改变大明的决心。

    现在他有理论武器,有实践操作,那么同样想着改变大明的有识之士就会站在他这一边,他所需要的人才也会源源不断的出现。与这些人杰相比,得罪一些蝇营狗苟之辈又算的了什么?

    但是张超想的太美了,他这边刚刚动手,反扑很快也来了。尽管有皇帝的圣旨,但是盐运司和松江府毫不理会,或者故意拖延,不仅如此,他们还设卡阻拦吴盐的运输,根本不承认这些吴盐是官盐。

    见此张超毫不示弱,他一面与盐运司和松江府打着笔墨官司,一面毫不犹豫的让荡倭营帮忙运输,通过长江运输到湖广等地发售。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事实上何止是秀才,官府也同样如此,面对张超动员起来的荡倭营,他们是无可奈何,很快第一批食盐就运到了湖广。

    尽管交了朝廷翻倍的盐税,淮盐总会还是赚的,因为过去他们走私漂白的成本太高了。

    郑三爷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老子赚十两银子,有五两是官员们的,三两是各地朋友的,一两是手下兄弟的,最后进自个儿口袋的,只有一两。

    所以高达五成的漂白成本,是走私行业的潜规则,历朝历代,屡见不鲜。

    既然朝廷面对弹劾装聋作哑,甚至暗自支持,那么就事论事是没办法收拾张超了,所以这些反对的官员就改变了策略,他们开始寻找张超的毛病。

    张超是有名的活菩萨,牛痘神药救了很多人,所以天下感激他的人数不胜数。而且张超不蓄姬妾,不进青楼妓馆是出了名的,所以从私德上攻击张超十分困难。

    而且谁都知道张超很有钱,又会赚钱,但是通过黄连素一事官场都知道张超不贪污朝廷的钱,这样一来在贪污问题上找茬就没有说服力了。

    所以转来转去,还是转到张超做的事情上。张超干的出乎意料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又年轻,做事不可能思虑那么周全。所以很快一大堆似是而非的问题就被找了出来。

    张超对此也毫不示弱,同样上折反驳,反正无论如何,他是绝不认输,就算有些事情没理他也要搅合三分,不管是面对御史,还是地方官员,这让官场中人是瞠目结舌。原来那个一向低调,与人和善的张子卓战斗力竟然这么顽强。

    出乎意料的是,弘治对于如此激烈的论战一直不予理睬,也没有表态。张超确实忠心,但是也太二了点,做事太激烈了,因此一向喜欢安静,追求仁政的弘治很有些不以为然。

    张超出仕以来,光光弹劾他的奏折就有上百道,比一些尚书学士还多。骂的人多了,可见他的做法确实有很多问题,为了防止别人胡乱效仿,让这些人敲打敲打张超也有好处,免得他翘尾巴,真惹出什么大事。

    弘治这么想,也就没有表态,而内阁六部重臣们摸不清皇帝的态度,对于张超这样的急先锋也不便表态,所以有一伙人就认为他们等到了机会,可以出手了。

第317章 公司的变局() 
弘治四年六月,台风季节已经到来,所以荡倭营也不再出海。但是他们短短两个月的出海,就祸害了十几条鲸鱼,尽管那种体积庞大的鲸鱼没有获得,但是捕鲸还是造成了几十人的伤亡,甚至一条千料大船差点毁于大海。

    对于这样的状况,张超也是无奈至极,这就是征服大自然的代价。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报名捕鲸的军士却越来越多。

    因为军士实在太贫困了,而捕鲸来钱几乎是唯一一条让他们摆脱贫穷的方法。有了钱,他们就不会再饿肚子;有了钱就可以让父母兄弟过得更好一点;有了钱,就可以有一房妻子,从而有了后人;有了钱,就可以让子女得到教育,从而不用再去捕鲸拼命。

    所以当张超把抚恤金送给那些失去儿子的亲人时,这些亲人虽然悲伤,但都通情达理,甚至对张超感激不尽,因为张超给了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他拿出的金钱也让他们的儿子牺牲的有价值。

    淳朴的军户越是如此,张超越是内疚,他越发痛恨明朝的现状,他越发渴望改变这一切。

    在这段时间,他的所作所为,他的亲人朋友部属都有很大的意见,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几年来不断的成功让他膨胀了,变得固执已见,甚至一些朋友也因此远离了他。

    就在这时,远在南京的兄长平安来到了松江府,他这一次是代表松江府与荡倭营结算一下。

    捕杀鲸鱼非常惨烈,也代表着鲸鱼的珍贵,所以鲸鱼身上物件的价值一直居高不下,这样一来,济世钱庄这笔贷款就非常值了,除了不菲的利息外,他们还可以出售加工好之后的鲸鱼制品,如此一来收益就更加可观了。

    平安的到来也是想劝说一下张超,不要再在盐政上面折腾了,这段时间他是心惊胆战,唯恐张超有什么意外。

    张超什么也没说,他带着平安去参观一个失去儿子的家庭,听一听他们为什么把独子送出去捕鲸,也看一看他们得到了什么。

    参观之后,两人默默无语,张超这才说道,“这些人祖先都是为了大明出生入死,结果他们的子孙却是这样的下场。是谁让他们过得这么悲惨呢?

    在我看来,就是那些勋贵,那些官员,那些胥吏,他们不劳而获,胡作非为,趴在他们身上吸血,您说,这样的现状不应该改变吗?”

    平安哑口无言,他知道张超对下层人有强烈的同情心,对于下属也很大方,有非常强的爱国爱民之心,但是,但是,这些人是他能够随便碰的吗?

    面对平安的不安,张超自信的说道,“大哥,官场的事情您不懂,事情没有您想象的那么严重。”

    平安见张超这么说,也知道劝说没用,只好转移话题,“超哥,你可知道大明医药公司又换了总办?”

    张超点点头,这段时间来了一个太监,现在总办又换了,看来朝廷也是急眼了,这时平安却担忧的说道,

    “这个新总办是山西人,姓王,他上任的三板斧却烧到了咱们钱庄。”

    山西人?张超眉毛一扬,立刻重视起来,“大哥,到底怎么回事,您详细说一说。”

    王总办上任不久,除了清洗前任孙总办的势力之外,就是缓和与董事们的关系,慢慢的两方的关系就熟络起来。

    也不知道王总办是怎么说服董事的,前些日子公司通知钱庄,因为公司的钱财往来太大,他们准备在其他的钱庄设立账户,想转移一部分存款到别的钱庄。

    张超点点头,“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现在其他的钱庄也给利息。”

    平安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道,“可是公司股东的分红也可以不再通过济世钱庄。”

    张超脸色大变,他知道真正的攻击终于出现了。对于公司的十来万存款,张超现在根本就不在乎,他在乎的就是公司股东的账号数据。

    作为大明唯一一家股份公司,公司的股东都是大明的统治阶级,最起码也是有钱人,这些人在济世钱庄都有开户,这个意义就重大了。因此济世钱庄有专门一批人研究这些账户的变化,定期给张超报告。

    虽然现在金融发展还很落后,绝大部分人也很小心,账户操作也就是张超存进分红,然后他们再来人提走。

    但是对于流通股账号意义就完全不同,要合法成交就必须通过钱庄,这样一来张超就有可能监控其中的变化,从而操控那些流通股票的价格。

    现在公司要动这一块,显然已经有人察觉到其中的秘密,那么这些人想干的就是张超最怕的了,唉,这一天还是到了。

    思考了一段时间,张超问道,“去年和今年的流通股总共有十万股,我们能够控制的现在有多少?”

    “已经很少了,不到一万股。”

    “怎么只有这么一点了?”

    “从去年到现在,股价几次突破十两,我们抛了不少打压股价。但是股价又没有跌到四两,所以一直没有补充。”

    “咱们上当了。”

    张超冷静的说道,“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有人想打那些流通股的主意,意图炒高。

    此事至关重要,大哥,你经过苏州时,接上华秀才,遇事你们三人商议,然后急报于我。”

    安排好人事之后,张超继续说道,“大哥,肯定有人在秘密吸储,然后分散以逃避我们的监控,怪不得去年至今多了很多山西股票买家。现在他们已经图穷匕见,遮挡不住或者说不需要遮挡了。”

    平安听完,点点头,“超哥,那咱们怎么办?”

    “事已至此,这一局咱们恐怕是输了,所以大哥回宁之后就公开宣布,说既然公司不信任济世钱庄,那么咱们也就不再持有股票,将咱们的流通股票全部挂出去,十两一股,不接受折扣。”

    平安听完,大吃一惊,“怎么能这么做?如此一来,岂不是主动认输?”

    “我们需要撇清责任,别到时候股票价格大涨大跌,咱们成了那些人的替罪羔羊。

    另外咱们的人不允许买卖股票,谁买就直接开除。

    若是有人在钱庄有贷款,但是借着银子去买股票,回收贷款,贷款金额最多只有抵押物品的一半。”

    张超布置一番之后,平安才沉着脸离开了松江府,回去安排。

第318章 蒋琮贷款() 
“爹,济世钱庄出消息了!他们退缩了,真的退缩了!”

    杨公子得到济世钱庄的消息后,兴奋的跑回家中。杨父摇了摇头,这个孩子虽然聪明,但还是嫩了些,

    “缙儿,你说清楚。”

    “张平安从松江府回来之后,就把所有的股票都挂出去了,只是要价太高,十两一股,所以现在一股都没有成交。”

    老者摸了摸胡子,皱着眉头想了想,“他还做了什么?”

    “张平安大骂了一顿王总办过河拆桥,说以后路归路,桥归桥,济世钱庄绝不与医药公司有什么瓜葛,所以一回来就让公司来提走银子。

    跟张家关系莫逆的人也一起把股票挂了出去,加起来有一万多股,只不过这些人统一要价十两,所以根本卖不出去,这不是做戏,是真的,真的!”

    王缙激动的把平安的操作说了出去,他十分兴奋,满脸涨红,谁能想到张子卓会那么快就退缩呢,这样一来杨家这一场赌局肯定会大获全胜。

    杨父听完之后,成竹在胸的笑着问道,

    “我儿莫要激动,你说说看,张平安为甚如此决绝?”

    “爹,张平安去了松江府才回来,估计是张子卓的决定,看来他也知道自己大事不妙了。这个人是不是想当忠臣想疯了?竟然一口气得罪了这么多豪绅大族?”

    “我儿说的很对,”杨父微笑着说道

    “老夫估计张子卓是想着卖直好升官,呵呵,他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底,竟然东施效颦,现在事情闹大了,骑虎难下,只能硬扛了。

    张家既然敢卖,咱们就敢买,通知你二叔,全部收了,这次公开收,不要再偷偷摸摸的,把价格拉上去再说。”

    “价格这么高,是不是太亏了?”

    “一点都不亏,张子卓把价格定得这么高,可见咱们的打算被他猜到了,花点钱买他们退出,值得很。爹估计,张子卓在官场上惹事,不愿意在商场再开战场,所以才主动收缩,让咱们占了这个便宜。”

    “那不是太便宜他们了?何不乘他病,要他命?”

    “缙儿,你还是太嫩呀,”杨父摇摇头,

    “爹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