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他各分关都有不同的关吏主持,都被称为主任。虽然钞关成立只有三十多年,但是这些关吏很多都是父子相袭,目前事实已经搞成了世袭制。

    而且苏州各大家族与钞关关吏关系密切,比如天顺年间的重臣徐有贞,韩雍家族就各有一个远亲占据着一处分关主任。

    王六负责的是巡检司,他就发先巡检统领相应数量的弓兵,负责稽查往来行人,打击走私,缉捕盗贼,巡检是杂官,而弓兵则是地方民兵。因为去年发生的陈辅叛乱,巡检司的力量有所加强,此时共有一百五十多名弓兵。

    与钞关的吏员杂役待遇十分优厚不同,巡检司就有些爹不清,娘不爱了。巡检属于武职,文官出身的主事精力都在收税上面,所以根本不管巡检司的运转。

    巡检有权有势,过得还算逍遥自在,这些弓兵就悲惨了,装备低劣不说,都大夏天了夏装还没有发放,一个个穿着破烂不堪,士气低迷。

    张超听完之后,摇摇头,古今都一样,人类社会几千年,什么东东都是换个名目就传到今天了,所谓时光倒流、宛如昨日,其实就在眼前而已。

    三人汇报完成后,就轮到了吕师爷,这位张超重金请来的钱粮师爷,他一直在指导济世学院幕僚班,这一次他主动前来,需要负责起整个钞关的财务,与前任主事交接是他目前的重中之重。

第278章 胡主事的麻烦() 
吕师爷开始介绍他与钞关前任主事交接的情况。让张超想不到的是,到现在钞关的交接还没有完成。

    一般来说,钞关非常富裕,监税主事往往都捞足了油水,所以根本不存在账目有亏空的情况,偏偏这一任出了纰漏,前任胡主事竟然有两千两银子的亏空,这就太离奇了。

    张超皱着眉头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吕主事摸着花白的胡子,笑着说道,

    “东主,要说起来这位胡主事也是倒霉,他遇到了黑心的师爷和关吏勾结,不仅没捞到钱,还亏光了家底。”

    原来这位胡主事是来自于河南这个穷地方,他本人家境很一般,人也有些老实,但在户部任职时被同乡刘健看中了,一任之后就外放了这个肥缺。

    胡主事兴高采烈的带着请来的师爷来到苏州,很快就被苏州的富庶迷花了眼睛,所以政务也不管了,全权委托师爷主持。

    这也是此时地方官员的通病,因为四书五经不会教育如何为官,所以这些人也不懂如何操持具体政务,不得不托付给师爷。

    胡主事按照常规来做,当然没错,但是一任快到期了,张超来交接时才发现他有了一个超级大窟窿。本来胡主事还不愿意说出原因,经过吕师爷再三劝说,晓说利害,这个人才最终吐露了实情。

    原来钞关库存着不少税银,师爷就打起了主意,师爷告诉胡主事,让他干脆挪用一些税银,然后从苏州贩卖丝绸棉布到徐州,来回一趟不过两个月,这样一年下来又是很大一笔收入。

    胡主事一想这个主意不错,刚开始他胆子比较小,也就挪用了几百两上千两银子,他也确实赚几百两银子,所以尝到了甜头的胡主事胆子也大了,一口气挪用了五千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据说船在入长江后遇到大风沉了。

    胡主事这下就麻了爪子,这么多的银子加上给后台的孝敬,逼得他不得不拼尽全力敛财,所以他的名声一下子差了很多,好不容易补上了亏空,他也松了一口气。

    可是交接查账时,胡主事这个时候才知道,账本上他还欠着六千两银子。胡主事这就不明白了,他查看账本后才发现,原来账本上他的欠款统统翻倍了,最后一笔竟然是挪用了一万两银子。

    这下子胡主事彻底慌了,他明白自己让师爷和关吏给坑了。但是都要交接了,他什么也做不了。胆小的他不得不填上了一年所得,这还不够,最后还倒欠了两千两。

    吕先生听完之后,也是惊讶不已,但是他又不敢做主放胡主事过关,所以胡主事只好一直待在客栈等着张超。

    张超听完之后,心里想笑,但是他怎么也笑不出来,丁淳此时却笑了出来,“这个胡主事确实够蠢的,怎么会被蒙蔽成这样?”

    吕师爷摇摇头,“世上如东主这般世事通达的读书人少之又少,胡主事这样的才是官场的主流,说到底是他找错了师爷,又对关吏缺乏防范。”

    张超点点头,“吕先生说的对,这师爷和关吏也真是够歹毒的,这样一来,胡主事岂不是要被活活逼死。”

    吕先生点头称是,“东主说的对,这个胡主事整日里魂不守舍,几度想寻短见,都被家人拦住了。老夫来了之后,就告诉他您豪富,不在乎这么点亏欠,这才打消了他的死念。”

    张超终于抑制不住怒气,“这样的蠢货让他去死好了,本官可不想替他擦屁股。”

    说完之后,张超一拂袖子离开了,吕先生笑着示意丁淳,该你去劝说了。

    丁淳哈哈一笑,过了一会儿,他就推门进去了,见张超呆坐在椅子上,想着心事。

    丁淳咳嗽了两声,见张超闻声抬头,这才笑着说道,“子卓老弟,自你入京回来,火气见涨呀!”

    张超知道丁淳提醒的意思,不过他确实很不爽,所以闷声说道,“谁让天下间胡主事这样的混账东西那么多,我不生气才怪!”

    丁淳这次终于笑出声来,“子卓,你这就是可不对心了,胡主事亏吃的越大,你越可以借题发挥。我们都是自己人,你这么大的动静,心里想着什么,可骗不着我。”

    张超听完也有些不好意思,“丁兄,我好歹也是六品的主事,你就这么揭穿,我的官威何存?”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丁淳就问道,“子卓,你准备怎么安抚胡主事?”

    张超无奈的说道,“能怎么办?总不能一当官就逼死前任吧,亏欠我认了,只是胡主事想那么便宜走人,门都没有。”

    丁淳很好奇张超想怎么折腾胡主事,张超笑着说道,“胡主事现在肯定是惶惶不可终日,我还是早些去见他,不然他想不开就麻烦了。明日我会带着吕先生,华先生去拜访他,正好送佛送到西。”

    张超这么一说,丁淳有些糊涂了,“什么叫送佛送到西?”

    张超哈哈一笑,吴承恩的西游记还没有写出来,丁淳不知道才正常,他笑着说道,“丁兄,你这个书社东家可当得不好,你忘记了我说过的西游记了吗?”

    丁淳听完,恍然大悟,“张兄,你若如此做,可要花上不少钱了。”

    张超点点头,却转移话题说道,“所以我要好好问一问胡主事,他毕竟干了一年,就算是头猪,也该明白是谁坑了他,钞关的吏员如此嚣张,我正好借机整顿一番。

    丁兄,你与祝允明等人相熟,你去拜访一下苏州的才子们,就说我现在刚刚接任,公务繁忙,等空闲时再去与他们相会。”

    丁淳立刻起身点头称是,然后张超示意他不必如此,这才说道,“你重点要通过祝家,了解一下这些关吏的背景,查清楚每一个人的家底,这是重中之重,吃了这么多年,也该杀了。”

    丁淳见张超满脸杀气,有些担忧的说道,“子卓,谁都知道微末小吏上下其手,营私舞弊,但是这些人长期专司一职,熟悉典章制度,我等语言不通,不熟风土人情世故,一时还离不开他们呀!”

    张超点点头,“丁兄,你说的很对,但此一时,彼一时,我正好有意改动制度,这些人就更加留不得了。”

第279章 新官上任() 
张超介绍完自己的想法后,丁淳才恍然大悟,只是这么大的变革,朝廷竟然会同意?

    张超笑着说道,“只要我按时按量交纳税款,朝廷当然不在乎我怎么折腾。这一位胡主事,人虽然糊涂,但是后台很硬。

    我借机整顿,内阁只会叫好,肯定没有异议,只是朝中的苏州人很多,他们也许有想法,所以需要你首先摸清情况。”

    丁淳这才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所以慨然应允。张超又出来,跟吕先生道歉,吕师爷都六十多了,当然看透了世事,几人又谋划了一番,这才分头行动。

    与此同时,钞关大使吴财家中也聚集了不少税吏,每一个人都脸色沉重。张超带了这么多人过来,明显是来者不善,再加上张超生意做得很大,早就在南直隶出了名,他们想玩什么花样,估计很难瞒过张超。

    吴财经过了好些任主事,他当然明白张超属于那种强势的官员,对于这样的人,只能如水一样柔顺,反正张超也就一年任期,让他顺顺当当的升官发财了,他们也就安稳了。

    所以吴财说道,“张主事不是好蒙蔽的,我等还是规矩些,让他抓不住把柄。”

    但是徐四爷却不同意,“吴二,你也太小心了些,张超名声虽大,也只是第一次为官。现在他带着这么多人上任,明显是要夺我等兄弟的饭碗。一旦退让,他得寸进尺又当如何?”

    徐四爷大名徐世宁,说起来算是徐有贞的子辈,是一个资深的主任,他的父亲当年靠着徐有贞混到了一个分关主任的位置,两代下来,积累了好大一块家私。

    张超为于谦请谥,在南北两京闹出了很大的声势,他当然也有耳闻,他又不同于祝允明,作为徐家后人的他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徐家的仇人来钞关当主事。如果张超盯着他打,那麻烦就大了。

    所以徐四爷的想法就是,关吏们团结起来,扛住张超。前任胡主事被坑的差点上吊,现在这位张主事也可以同样对付。就算张超精明能干,没有了关吏的支持,他也是玩不转的。

    吴财对于徐四爷的小算盘看的十分清楚,听他说完,就很不高兴,你自己作死就算了,为什么要绑着我们一起去死。

    “徐四哥,张超就算为于少保请谥,也不见得会对付你,你不必如此慌张……”

    徐四爷也是横行惯的,他瞪着牛眼说道,“我有什么好慌的,我等也伺候不少任主事了,很多人都是传说中的精明能干,但是一到了钞关就原形毕露。

    你嘴上说的容易,少捞一天会少赚多少,你不要忘记了,我们也是要上供的。到时候少了银子,我等拿什么来补?”

    徐四爷这么一说,其他关吏频频点头。他们这关吏赚的这么多,背后觊觎的人当然也多。所以受贿的所得大头是要上贡给苏州府的大族,这样他们才能坐稳。

    所以吴财过于谨慎的想法就被否决了,但是与张超直接抗衡,似乎风险也很大,所以关吏们最后统一了立场,先试探一番,然后再根据情况定夺。

    再说张超,还没有等他出门去拜访胡主事,这位胡主事就亲自上门来了。分宾主落座后,面对热泪汪汪的中年帅男胡主事,张超也只好安抚了他一顿,承诺尽快跟他完成交接。

    但是张超对于那两千两亏欠,提都不提,可把胡主事急得满头是汗。见火候差不多了,丁淳进入了客厅,张超笑着站了起来,

    “胡前辈,这是学生的好友丁秀才,他擅长经营,在南京有一家书社,永乐大典就是他的书社出版的。丁兄,你来的正好,这是我的前任,刘阁老的得意门生胡郑州。”

    胡主事昏昏沉沉的认识了丁淳,却根本不知道张超的意图为何。见张超坚决不松口,胡主事彻底绝望了,伤心欲绝的他准备回去上吊,刚走出去不远,却发现丁淳在不远处等着他。

    胡主事再笨此时也知道丁淳出现的目的,无论如何也要抓住这一根稻草。

    丁淳问清楚了胡主事这次被坑的真相,胡主事咬牙切齿的骂道,除了那个跑路的王八蛋师爷,就是吴财和几个做账的舍人,要不是他们报团蒙蔽,他怎么会被蒙蔽到今天。

    丁淳听完后点点头,胡主事说的没错,确实如此,然后又问了一些他这一年在钞关的感受,可惜胡主事显然眼高于顶,说的东西都不太靠谱。

    丁淳听完之后,告诉胡主事,他会借给他两千两银子让他弥补亏空,另外丁淳还会出一千两银子给他选官,只不过这银子需要到南京才会有人给他。

    但是丁淳也有条件,他会给胡主事推荐几名师爷。胡主事心领神会,他也是干过京官的,当然明白丁淳现在玩的这一套正是新进士借钱的套路。

    等他改了新官,到时候就会被这些师爷架空,等赚够了银子,才会放过他。只是这么多的银子,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来呀,胡主事有些哀怨的想。

    丁淳送走了胡主事,回来跟张超汇报,张超听完之后,对着身边的顺福说道,“这次胡主事选官,花多少钱都不要在乎,务必让他选中福建沿海的知府,最好是漳州知府。具体如何操作,你通知南京的林兄,让他来操办。”

    顺福点头称是,张超又吩咐道,“你让郑三爷尽快送一批敢于出海的船长水手送来。钞关下辖有四个海港,我准备以巡逻的名义,让他们跟着福建请来的水手在近海训练一番。训练过程和海上操作必须记录下来,这样便于规范化。”

    顺福听完指示之后,迅速安排下去,丁淳在一旁安静的倾听,他早就习惯了。

    丁淳对于张超一直想着出海十分不解,但是娘子说的很对,张老爷做事,他只需要听从就好,尽量少自作主张。

    张超当然也明白很多人反对他的决定,但是他威望日高,这些人也不敢乱说,事业起步阶段,独裁是有好处的,等这些土鳖知道海洋的收益有多大时,自然就会拥护他了。

    第二日张超就开始了与胡主事的交接,交接完毕后,按照惯例让吕师爷带着人开始监管钞关。

    张超做事很有规矩,他这些人分散开,首先控制住账册,然后挑出了几个分关,将自己的手下分配下去。

    吴财见状十分震撼,徐四爷等人的分关被挑中,他立刻明白了张超是早有准备。因为他发现,除了徐四爷这个所谓的世仇,其他人都背景一般,显然这些人被张超挑中作为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所以吴财唯唯诺诺,不敢反对。

    吴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