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管是国还是家,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士大夫嘴上可以鄙夷,如果做事时还这么想,那就是真傻了,也别想有前途,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与刘吉密谈之后,张超先去了一趟济世医院,与黄大夫等人沟通了一番,统一一下口径,不知不觉间话题就提到芷萱身上。也不知道这个姑娘在宫中怎么样?

    黄大夫叹息的说道,“汪娘子这段时间心情很是不好,一直在拼命做事,人也瘦了不少。”

    张超有些无奈的说道,“李姑娘我已经托人照顾,想来应该无事。至于汪姑娘,希望她经过此事,能长大一些。如果她一直缓不过来,可以请李夫人多多宽慰于她。”

    所以张超回到会馆时已经很晚,但是他还是没有多少睡意。官场波诡云谲,随着他这个蝴蝶的插入,越来越脱离历史的轨道。在他的印象中徐溥是做过好几年首辅的,然后就是刘李谢三人经典内阁。

    现在徐溥突然退休,看架势丘濬会入阁,刘吉提议的丘濬的接班人却是倪岳,考虑到倪岳才四十多岁,这未来的演变就有意思了。

    张超与刘吉,丘濬和倪岳都有交往,这样的局面对他是最有利的,更何况排除了徐溥这个万事讲究成法的阁老,那么有些事情是不是可以尝试一番了?

    他左思右想,觉得一定要做实了倪岳之事,可是徐溥一旦引退,刘吉地位会更加尴尬,搞不好会臭了大街,他不觉得倪岳就一定会接刘吉的橄榄枝,那么该怎么办呢?

    突然张超眼前一亮,如果徐溥也推荐倪岳,那么倪岳接替丘濬就是众望所归。但是徐溥又不是傻子,没有足够的压力他绝不会去做。倪岳只比谢迁大五岁,他要是上去了,谢迁就有可能被倪岳压制一辈子。那又该如何去做呢?

    第二天,张超先去拜访了倪岳,等到中午时分,倪岳上完早朝回来吃午餐,张超才见到了倪岳。因为礼部尚书周洪谟现在等着退休,礼部的工作基本是倪岳在抓,他现在要安排殿试,所以有些忙碌。

    对于张超等候在家中,倪岳相当奇怪,张超就把刘吉委托他传递的内容告诉了倪岳。倪岳大吃一惊,怪不得早朝时刘棉花还说什么礼部最近典章制度越来越完善,还夸奖了他一顿,原来有这层意思在。

    对于翰林来说,入阁是他们的最高梦想,倪岳自不例外,但是刘棉花举荐他做实录的副总裁,那就敬谢不敏了。倪岳虽然有为太监老娘穿孝服的黑历史,但是倪岳跟刘吉骨子里并不是一路人,这个天下人都知道。

    当然刘吉那些手下就更不能接收了,至于刘吉要挟这些人去投奔太监,倪岳撇撇嘴,刘吉也就是吓唬吓唬不明情况的张超,他有胆子试试看?

    这时候张超就问了一句,“如果徐次辅也希望倪公您接替副总裁的位置呢?您是否也要拒绝?”

    倪岳哑然失笑,“如果徐次辅举荐老夫,老夫当然乐意。只是徐次辅夹带中的人才那么多,他为甚要举荐老夫?”

    张超笑着说道,“徐次辅为名声所累,不得不退,但他当初的人事安排可没有想到这一点。若是程学士尚在,当然轮不到倪公,现在吗,呵呵,学生估计徐次辅也在头疼。”

    张超说的很对,现在徐溥确实头疼,谢迁吴宽这两个少詹事下面,左右庶子是李东阳和董越,说起来这四个人最有实力接替丘濬的位置,而且吴宽董越也在孝宗实录编写组之中。以翰林院众人的才学威望而言,吴宽这个状元排名第一,所以丘濬一旦入阁,吴宽最熟悉情况,他接任理所当然。

    但是吴宽跟刘健关系不好,也许是吴状元才学太好,显得刘健相形见绌,所以到时候两刘同时反对,吴宽接任就不可能了。

    至于谢迁能保住现在的位置就不错了,因为在徐溥看来刘吉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谢迁,他怎么可能这个时候把谢迁放在火上烤。

    所以徐溥准备举荐李东阳接任副总裁,尽管他也知道李东阳颇受刘吉的欣赏,但李东阳毕竟是正人君子,相比刘吉最可能的人选董越,李东阳明显更让他放心。

    想到这里,徐溥就有些郁闷,没想到这个时候要举荐别人家的孩子,也是没有办法,谢迁资历太浅,养望不够呀!

    当然徐溥也可以跳出翰林院,比如礼部左侍郎倪岳,他也想过,但最后还是排除了,倪岳资历较深,已经很有根基,相比于根基尚浅的李东阳,他宁愿选择后者,无他,这关乎利益。要是选择了倪岳,他还怎么发挥影响力?

第262章 火中取栗() 
徐溥在中试举人面前公开宣称他引退的消息,弘治得知后,很是无奈,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预定的接班人提前于刘吉退休,这算什么事?

    当然弘治也知道徐溥是为名声所累,不得不如此,可是徐溥考虑到士林的感受,却没有在乎他这个皇帝的感受,如此置君父于何地?

    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太祖太宗那个时期了,但自己主动认识和被提醒又有所不同,所以弘治一时间就有些恼羞成怒。

    于是弘治又一次拒绝了徐溥的辞职要求,但是他知道是需要考虑一下让谁入阁了,这个人要资历够老,足以制约刘吉,所以几乎不用想,弘治就定下了丘濬。

    想到丘濬,弘治就有些感动,去年在南京跟张超交流后,丘濬回来就主动上书说自己那本大学衍义补有些地方需要改进一番,对于丘濬这样的态度皇帝非常欣赏,这才是他需要的阁臣。

    只是丘濬现在担负着修撰宪宗实录的重任,他一旦入阁,需要有人挑起来实录副总裁的重担,吴宽吗?吴状元是成化五年的进士,才学是好,但是资历还是太浅了,最起码得是一个完整经历过成化年间的翰林,可是目前朝中这样的大臣还真不好找。

    弘治想了想,写了四个人名,倪岳,徐琼,谢铎,李东阳。想了想,又划掉徐琼,他又去墙壁上看了看其他三人的履历,竟然都是天顺八年的进士,看来他的看法将决定谁是天顺八年进士的领袖?

    弘治皇帝有些举棋不定,他索性让司礼监搬来这几年三人的上书,他要好好比较一下谁更合适,另外也要看一看朝臣的反应,才最终定下来。

    倪岳愿意担任实录副总裁却不愿意接纳刘吉的人马,这一消息很快就递给了刘吉。唉,果然不出所料,那还真去投奔太监呀?刘吉摇摇头,这个底线不能破呀,要不然身后名就跟万安差不多了。

    刘吉有些无奈的说道,“既然如此,老夫也只能为了他们,多支撑几年了。”

    张超只能呵呵,然后笑着说道,“学生奉命传话完毕,如果刘公没什么吩咐,学生想告辞离开了。”

    刘吉有些纳闷,倪岳毕竟跟张超有些亲戚关系,张超为什么这么淡定,枉费了老夫一番苦心?

    张超笑着说道,“学生这次侥幸中试,殿试过后顶多是个三甲同进士,到时候无论留京还是外放,都只是七品芝麻官。您这样的神仙打架,学生躲还来不及呢,哪里敢随便掺和?”

    张超说的还真是实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现在老老实实的当着小官,然后慢慢积累人脉,这才是王道。至于这么多大人物如何折腾,跟他能有多大的关系?倪岳成功当然好,不成功也没有多大问题,反正本朝铨选自有制度,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这一次是科举小年,不选拔庶吉士,也就是说只有三鼎甲才能成为翰林,如果张超是靳贵,还要担心一二,现在吗,安心等着结果就是。他进士之后,要先当一段时间的观政进士,然后才被分配工作,混的好的就是一部主事,混的不好直接下地方。

    而且张超属于被皇帝记住的人才,内阁真有多大的影响力也说不好,所以张超撇清的理由十分正当,刘吉也无话可说,只能心中暗骂小滑头,然后放他走人。

    告辞回门,张超回头笑了笑,然后回到会馆,他找来靳贵,把刘吉的筹划告诉了他,然后张超说道,

    “靳兄,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想火中取栗,争取让你也参与实录修撰。”

    靳贵十分吃惊,这怎么可能,资深翰林都不一定能抢到,他如何做到?另外刚入仕,就抢这样的机会,也不符合中庸之道。

    张超劝说道,“我估计丘学士要入阁,所以朝中大佬才想着抢夺实录副总裁。

    现在看来新的副总裁很有可能从外面调入,他熟悉情况尚需时日。此时寻一个翰林,帮他处理些杂务理所应当。

    靳兄是会元,十有八九会是三鼎甲,与翰林院上下又毫无瓜葛,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

    说白了张超希望靳贵去当这个副总裁的秘书,就算跑跑腿也很值,也算是参与过修撰实录,对他的前途意义重大。

    张超接着分析,“这个副总裁是谁,需要圣裁,谁也不清楚。如果是倪侍郎,我会去分说。

    但是如果是徐次辅的人,就有些麻烦了,所以我希望靳兄去拜访一下谢詹事,告知一下此事,也好让他们记住你的人情。”

    靳贵想了想,十分坚决的摇摇头,“子卓兄为我盘算,我十分感激。但是靳贵宁愿不参与会录修撰,也绝不会当告密小人。”

    张超猛然间发现他有些太急迫了,结果忽视了靳贵的立场,靳贵前途无量,他要做的是稳重,让人看出宰相之才,而不是当一个告密者,这样怎么可能被看重,所以靳贵的做法是对的。

    张超深施一礼,道歉道,“张超太孟浪了,靳兄您说的对。”

    靳贵听完委婉的说道,“子卓,咱们还年轻,何必如此着急?”

    张超有些犹豫的说道,“机会难得呀,你一旦得到这个机会,日后前途无量,甚至可以说一举超过了许多人,不亚于谢詹事。”

    靳贵摇摇头,“过犹不及,我看还是脚踏实地的好,谢詹事目前的处境跟他升迁太快有很大的关系。”

    张超听完,火热的心也慢慢冷却下,他是不是太顺利了,有些得意忘形了,看看靳贵,都是会元了,却如此沉得住气。

    张超越想越担忧,幸亏今日被靳贵提醒了一下。自己现在就如萤火虫一般,被人盯着,所谓多做多错,如果折腾太多,鬼知道大佬们会是什么看法?

    张超起身,很严肃给靳贵施了一礼,感激的说道,“多谢靳贵今日的提醒,今年以来,万事顺利,我实在太浮躁了。”

    靳贵见张超知错能改,当然也很欣慰,又回到问题上来了,既然靳贵不乐意,是不是要通气徐溥那边?谁来通气?

    张超想了想,还是我自己主动去说吧,因为弘治朝的官场说到底是正人君子的天下。刘吉再能折腾,也别想翻天。

    靳贵很纳闷张超的决定,如此一来,他岂不是得罪死了刘首辅,还断了倪岳的入阁希望,张超会做这样的事情吗?

    张超诡秘的笑了笑,“我可是倪侍郎的晚辈呀,倪公吩咐,怎能不做?”

    靳贵听完,立刻就反应过来,心想如此一来,徐阁老就难做了。

第263章 如何成为洛克菲勒的女婿?() 
如果靳贵也是时间的旅客,他一定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如何把一个农夫的儿子变成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和洛克菲勒的女婿。

    首先去世界银行,给他们推荐一个副总裁,介绍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世界银行一听这么有来头,就同意了。

    再去找洛克菲勒,和他说想给她女儿说门亲事,这个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洛克菲勒一听这么年少有为,就同意了

    于是这个农夫的儿子就成了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和洛克菲勒的女婿。

    大家听了哈哈一笑,编,继续编,哪这么简单,是啊,农夫的儿子肯定没有能力做好世界银行副总裁,也肯定得不到洛克菲勒和他女儿的认可。

    但如果这不是农夫的儿子,而是一个世界名校金融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呢,再把世界银行换成一家商业银行的一个部门,把副总变成这个部门的一个重要岗位,把洛克菲勒换成一位普通富豪,把女婿变成这位富豪看好和称赞的年青人,这件事真的很有可能。

    这个故事说的其实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互相借势和资源整合。那么现在徐溥成了世界银行,刘吉成了洛克菲勒,而农夫的儿子就是倪岳,而这个游说的人则成了张超,是不是非常完美?

    所以当张超和靳贵一起拜访谢迁这位副主考,告知刘吉的打算后,谢迁的表情十分怪异,甚至有一丝窃喜。他已经知道了徐溥的打算,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站在谢迁的角度,他宁愿选择倪岳,而不是李东阳。

    倪岳身材魁梧,表情冷峻严肃,善于决断大事,但是也因此,倪岳没有自己的朋党,说白了,就是单干户,并不怎么让人害怕。

    而李东阳则是文坛领袖,知交满天下,整日高朋满座,要是李东阳半路超车,谢迁知道想重新扳回来就难了。

    徐溥是提拔他的恩师,徐溥自己的打算他又何尝猜不到,但是这一次张超传递过来的消息却让谢迁看到了希望。

    刘吉举荐倪岳,倪岳却让张超告知自己,这其中的含义说明了什么?第一刘吉不得人心,他以入阁希望来拉拢倪岳,倪岳也不上当,反而告知了已方。如此一来,徐阁老还有必要退休吗?

    第二就是倪岳这是投名状呀,能不嘉奖吗?而且倪岳本来就是礼部左侍郎,他兼任实录副总裁正是情理之中,比越级提拔李东阳显得更加顺理成章。

    所以张超等人离开后,谢迁就迅速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徐溥,徐溥看到之后,摇了摇头,自己还没有引退呢,这个学生就已经有了别的想法。这个学生并不知道,要是老夫不引退,他就麻烦了,老夫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呀!

    但是张超传递过来的消息却不能等闲视之,这个时候倪岳的立场还站在他这边,就由不得他不投桃报李,可是这是实录副总裁呀,未来内阁的一个坑位,就这么给了倪岳,哎,不给还真不行。

    要是自己还是按照原计划推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