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段时间,他太忙了,也就是冬至上了一下坟,甚至连春节都没顾上休息,还是小妹带着栓儿过来才见了一面。

    种痘必须的材料不够,需要购买;种痘的人才奇缺,需要紧急培养;各地种痘的统计数据,需要整理;经手的账目流水,需要审核。

    可以这么说,通过种痘的考验,超哥锻炼出一只十分精干的队伍。财务,采购,销售,运输,一应俱全。

    所以当考察组到来的时候,超哥交出来一份条理清晰,数据准确的报告。

    报告详细记录了痘苗的生产,运输,储存;接种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以及处理方案;需要的材料详单,经费,人员的培养,一应俱全。

    超哥通篇按照后世报告的风格,以数据说话,非常有说服力。让人印刷了几十份,分别交给考察组,府县衙门,李家以及种痘社主要人员。

    守备太监蒋琮是内书房出身,看着厚厚一本书,说道,“杂家在宫中多年,天子的内库也做不到这般条纲清楚,数目明确。此书是何人所为?”

    叶侍郎说道,“就是那舍身种痘的张秀才所作。他组建了一个种痘社,依靠民间馈赠,免费为庐江府上下种痘,竟然让他给做成了。庐江府上下除了偏远山区基本都种上了痘,官府坐享其成即可。”

    丘巡抚笑着道,“宋知府真是好福气。我等诸人运气也不错,有了此书,就可以返京交差了,倒是轻松不少”

    叶侍郎也赞叹道,“确实如此,赤子之心,尽在此书。老夫当上书为他请功。”

    蒋太监却是有点不满意,太监都爱钱,免费太讨厌了。说道,“这种痘哪般都好,就是免费不好,虽然有地方捐赠,却是让朝廷为难。”

    叶侍郎是户部侍郎,管着大明的钱袋子,“却是如此,朝廷也不宽裕。或可令各地学习种痘社,再将此书刊印天下,令各地照做即可。”

    丘侍郎久在地方,知道地方的吃相,蚊子腿都能扣出油来,“”只恐地方乱来,有负天子圣恩。”

    众人商议了一会,最后只好矛盾上交,让中枢去想办法。

    太医判刘文泰这些天也忙的不轻。超哥的种痘社在各县设有临时医院,免费照料各种严重程度深浅不一的并发症患者。

    他每个医院都跑了一趟,跟超哥报告再一对照,他就得出结论牛痘的安全性确实很好,必须迅速推广。

    考察组来的快,回去的更快。黄大夫和种痘的一群人也随行,本来还想带上超哥,但被他拒绝了,自己可以做的能做的,那本报告都写好了,没必要去北京。再说他还没有整合种痘社呢?现在去,岂不是前功尽弃。

第25章 刘棉花() 
蒋琮要去南京上任,叶侍郎与这个炽手可热的大太监分开后,留下部分种痘社的人在南京,就带着黄大夫一行沿着运河乘船北上。

    叶侍郎这些天抱着超哥的报告一直不离手,反反复复翻阅了好多遍,评价很高,心里爱惜人才难得,“也不知这张生读书如何?或可试读国子监,即使将来举业不成,监生也可授官,正好为户部所用。”

    等叶侍郎一行回到北京,他们的奏报却早已经传遍京师上下。无数人翘首以待,每日在通政司前等待着他们的消息,希望朝廷能迅速种痘。

    此时,春天的北京阳光明媚,又没有后世的风沙,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好不容易休沐在家的首辅刘阁老侧着身斜躺在躺椅上,半眯着眼睛,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显得悠闲自得。

    这位已经走到人生巅峰,注定载入史册的大人物,也有自己的苦恼,他需要考虑自己的身后名。

    中国士大夫追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同样也有“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就看你是怎么选择了。

    刘吉是河北人,正统十三年的进士,这一科人才辈出,他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翰林,编修,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入阁辅政,每一步都走的很顺利。刘吉官场生涯的前半生处在一个强人辈出的年代。

    景泰元年,土木惨败,英宗北狩,于少保力挽狂澜,保住了大明江山,从此大明只有一个于谦,无论是皇帝司礼监还是内阁六部都仰仗于他。

    到了英宗复辟,于谦惨死,几番争斗后李贤执政,以恣横闻名,击败了夺门之变的功臣,保住了文官集团的胜利果实。

    然后是两位君子彭时商辂,两人都是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的良相。

    问题来了,一个个都这么能干会做事,要皇帝有什么用。所以忍了十来年的宪宗终于放出了汪直。

    汪直果然不同凡响,立西厂,审杨晔,内阁首辅、左都御史、司礼监太监统统榜上有名,一下子文官哗然了。

    在成化十三年以西厂执法为引子的这场君臣大战中,此时正在内阁伴食万安,刘珝,刘吉三人选择站在胜利者皇帝这一边,理所当然的就被冠上了雅号,纸糊三相公。

    在此之前,他们可都是大明朝的希望,刚正不阿的典型。能给你的,也能收回去。作为文官之首,不站在文官这一边,不骂你骂谁?

    面对文官的唾弃,三人选择了三条不同的路。被骂的最惨的首辅万安完全靠向了皇帝。

    为了固宠索性跟万贵妃联宗,甚至跟皇帝讨论起小弟弟问题,所谓过犹不及,皇帝一死,就只得捧着小弟弟狼狈下台。

    次辅刘珝选择同文官修复关系,当然不被皇帝和万安所容,他的平衡术练得不怎么样,所以早早的被赶回了家。

    剩下刘吉,作为内阁老三,平时打打酱油,闲着没事就跟皇帝闹闹磕联络下感情,但是在立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站得定。

    所以弘治登基,刘吉顺利的登顶成功,成为帝国的文官之首,内阁首辅。

    作为先帝时期的老臣,刘吉知道自己能留下不降反升,实际上也是有点把他当牌坊的意思,三位阁老一口气全撸下去,那面子上也太过不去了。

    但是就这么当着牌坊,再厮混几年,然后告老还乡?当年自己不要脸皮,与商辂等人决裂,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宰执天下吗?

    现如今终于爬到了首辅,梦想实现了,要是还像过去一样打酱油,给徐溥这样的后辈积累经验当当挡箭牌,那还不如在成化十三年就辞官回乡,不用背负着刘棉花的雅号。

    想到徐溥,刘吉很不屑。他是遇到一个好时候,换了成化朝,他一年内阁都待不下去。

    徐溥只知道数着豆子,小心谨慎,严守成法,做一个太平宰相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遇到紧急的事情就指望不上了。

    成化年间平复两广,平复荆襄流民,清理河套,驱赶鞑靼,这些都是李贤彭时商辂和他们纸糊三相公一起做的,中间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又怎么是徐溥所能理解的。

    哼,纸糊三相公,随便一个拿到现在,哪里有徐溥这些人的出头之日。

    比方说手头上这个牛痘,怎么种?可没有什么成法可循,这不徐溥就抓瞎了。那个小竖子给朝廷出了个大难题。

    他是有本事,找了一群大户出钱出力,免费种痘。现在轮到朝廷了,总不能连个生员都不如把?只能免费,才能显示皇恩的浩大。

    问题是成化末年灾患频发,先帝又奢侈无度,府库已然空了。弘治皇帝继位,要给先帝修陵,又要赏赐军民,还要大婚,这些都是花费。户部早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了,哪有这份钱免费给天下万民种痘?

    那个小竖子也是聪明,别人巴不得来京师,他倒好,躲的远远的,恐怕也是知道其中的厉害。

    想到这里,刘吉又拿起那本翻了很多次的种痘报告,这样一个人真是一个老生员教出来的?简直不可思议。多少积年老吏也做不到呀,世上果真有这般人物?

    本朝论经世致用,刘吉自诩已经是数一数二。就算是让他自己来种痘,也没有办法做的比这个种痘社更好。

    更何况,把事情做得这么细致,完全用数据说话,刘吉自认自己也做不到。这是先秦法家的本事,现如今没有人习得真谛了。

    刘吉又让人翻出李永宁的私信,这个成化十年的前辈,当年在广西为官,与将帅合谋,以俘掠为利,连自己的同科两广总督朱英都看不过去,逼着他辞官。没想到十年多了,现在又蹦了出来。

    真当老夫是眼睛瞎了吗,与知府合谋夺人功劳,只不过还算有点良心,没有彻底抹杀张秀才。恐怕未必是不想,只是不能把。这个竖子倒是好胆气,舍身试痘,名气一大,神鬼难犯呀。

    刘吉翻来覆去的看了看这些种痘相关的资料,越来越好奇。

第26章 种痘五条() 
次日,内阁六部联席会议,在首辅刘吉主持下,雷厉风行的形成以下决议,

    一、种痘意义重大,必须毫不动摇的推动,纳入官员的考核,完不成指标的官员要受罚。

    二、朝廷组织在两京十三省设立种痘培训班,各地选拔名医学习,户部和太医院具体负责。

    三、种痘对平民免费,以府为单位组织种痘,模仿种痘社模式,鼓励地方富户捐赠,事后朝廷予以表彰。

    四、分等级种痘,提供收费的附加服务,所收费用用于种痘花费。

    五、种痘师免费种痘天数每月不得少于二十天,由官府补贴。

    内阁决议提交给司礼监,老太监怀恩上报天子,耐心着为弘治皇帝解读,

    “我朝官员大多懒惰成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避免仁政流于形式,首辅将种痘纳入考核,属于事非得以,不得不为。”

    年青的弘治皇帝点点头,对本朝官员的作风,他这段时间已经饱尝过了,自然清楚。

    “第二条,第三条都是庐江府种痘成例,朝廷照搬。”

    “庐江府首倡种痘,又卓有成效,相关功臣应特旨表彰。”皇帝命道。

    怀恩应道,“已命礼部草拟,尚未下发。”

    皇帝点点头,示意怀恩继续,“朝廷为天下百姓种痘,乃是功德无量的仁政。但府库空虚,一应花费如何解决?

    按照刘先生此策,种痘可分免费和收费。按种痘等待时间区分,免费种痘之人需时较久,交费种痘之人需时较少。

    如此错开,以收费所得补贴免费所耗,可得公私两便。此亦是朝廷不得已而为之。

    且刘先生为朝廷名声计,凡交费者,皆令痘师上门种痘。痘苗仍然免费,然上门服务需另外付费,如此交费者亦无怨言。”

    皇帝想了想,道,“确实公私两便。有钱有势的不在乎这点钱,交点钱早点种痘,求个心安,朝廷也就有钱补贴那些没钱种痘的人。”

    怀恩接着说,“然天下百姓众多,饥肠辘辘者大有人在。若痘师免费种痘时间不加规定,则很少有痘师愿意免费种痘,与陛下惠及万民的本意不符,故刘先生制定第五条。”

    皇帝耐心听完,感慨道,“真是面面俱到,刘先生果有大才。如此朕也安心了。”

    这五条决定后世称为种痘五条,有力的推动了牛痘的普及。成为刘吉在弘治初年的重要政绩,也大大洗刷了他成化朝积累的不良形象。

    当超哥听到朝廷的种痘五条时顿时一愣,第四条不就是后世游戏收费模式的翻版吗?不想花钱的慢慢等,愿意花钱的上门服务,提供增值业务。

    而且还通过第五条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相对公平,这也与后世发改委限制药价有异曲同工之妙。

    制定这个方案的人真是天才呀。

    自从考察团离开,超哥也就清闲下来。有时间逗弄栓儿了,可惜小孩子已经认人了,对长久不在身边的超哥很不客气,一挨边就哇哇大哭,让超哥好生无奈。

    这段时间,超哥面对的最多的就是小妹。

    小妹最初给超哥的感觉就是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姑娘。照顾栓儿的同时,可以跟同龄的小丫头们玩的不亦乐乎,看到稀奇的总想着凑上来看一看,给超哥一种尚未长大的感觉。

    这次种痘归来,听说小妹的壮举,超哥好奇,感激也敬佩。

    这种激烈的事情是这样的天真的小姑娘能做的出来的?是老丈人家教育所为,还是有人逼迫?就是难以相信是出于自身乐意。

    所以他仔细打探了小妹剪发的前后,加上老丈人也悲伤女婿与两个女儿而病倒,这才相信剪发是出于小妹的自愿行为。

    这也只有古代社会才能教育出这样奇葩的姑娘吧。

    超哥前世相亲那么多,这样那样的姑娘见了不少,但都有自己的事业,财富独立的同时带来了家庭地位的提升和精神的独立。她们独立,自信,活着洒脱。

    但是超哥不止一次的听说,有丈夫重病,妻子立马流产离婚的消息,所以让他对婚姻产生了一丝恐惧感,总有一种道德沦丧的感觉。

    而小妹这样的未婚夫遇到危险,未成婚就义无反顾的以一生为代价照顾他的子女,如果在后世发生肯定会上新闻联播的,即使在当下,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新闻。

    小妹表现出来的道德高尚,忠贞不二,刚烈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让超哥刮目相看,敬佩不已。

    自己既要科举,又要折腾牛痘这些,以后肯定很忙,小妹这样的姑娘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贤内助吗?

    超哥又不是纪晓岚那幼女狂魔,当然很难对稚嫩的小妹产生感情。但是等成婚了,可以先结婚再恋爱嘛。

    超哥心态的改变,让他对小妹多了一份体贴,多了一份关注,也多了一份怜惜。

    小妹自然感受到了,感觉很害羞,心里却有一股甜丝丝的感觉。

    正躺在床上的小妹不由得想起了正在读书的姐夫,首先涌现出的是崇拜。

    姐夫好能干呀。庐江府那么大的地方,那么多的人需要种痘,姐夫都安排过来了,白大褂那么神气,都是姐夫的手下,姐夫真厉害呀。

    姐夫好勇敢呀。一开始没人敢种痘,姐夫带头种,自己不也吓得以为姐夫有危险吗?

    要不是为了栓儿,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