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候,我若是拒绝了徐祭酒,谁知道是什么下场?我不敢赌,也不能赌。”

    宋举人连忙说道,“子卓,汪直是丧家之犬,你不一样,在朝野都极有名望,国丈想来不敢胡乱行事。”

    张超坚决的说道,“我们的生意做得这般大,现在觊觎的人何其之多,这个时候还是小心为好。

    再说,我不是有你们这些好友吗?日后你们清清白白的做官,赚钱的事情有我就好。今天这件事情,也麻烦你告知其他人,请他们不必担忧。”

    宋举人见张超态度这么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见气氛有些沉闷,宋举人就提起了张超那两篇文章,笑着问道,

    “子卓,你这两篇文章写的真好呀!虽然文字直白,但笔锋犀利,见解深刻,言辞恣意酣畅不拘一格,行文随意随情随性,痛快淋漓处让人喝彩,真情流露处令人动容,嬉笑怒骂间发人深省。尤其是这一句,当是时满朝皆是妇人,唯于公英雄也!真是大快人心!”

    张超闻言也笑了起来,“景真兄,你太过奖了,哪有你说的这么好?”

    宋举人这时却坚决不同意了,“我说的没错,确实如此。子卓兄,我看你写这两篇文字,似乎是反驳京师两报的文章?”

    张超点点头,“当日义愤填膺之下,一气呵成。只是事后我仔细斟酌了一下,却发现不适合由我来发表,所以就暂时压了下来。”

    宋举人想了想,确实,张超的身份有些不适合,突然间,他就心中一动,张超不合适,我合适呀,正好一举扬名。

    见宋举人有些跃跃欲试,张超不得不说清楚,“景真兄,以你的名义去反驳,当然十分合适,只是这会得罪很多人的。”

    宋举人毫不在乎的说道,“只要能打出名望,得罪人怕什么,我们五义士当年不怕汪直,现在还怕什么士林败类。

    于公蒙受奇冤,到今日还有人泼污水,是可忍,孰不可忍,能为他老人家做点什么,我是求之不得。”

    张超想了想,宋珫这性格做做御史确实蛮合适了,既然他愿意那就去做吧,他笑着说道,“那咱们在去拜访一下徐祭酒,请他帮忙刊登一下,同时也敲定小儿之事。”

    宋举人听完,也觉得不错,所以第二日两人就结伴再次拜访了徐琼,徐琼见两人一起过来,也就明白了张超的意思,这是同意了呀!

    所以徐琼很高兴的接待了两人,在宋举人的见证下,两家就敲定了孩子之事,鉴于孩子现在还太小,大家先有个口头约定,等长大了,再正式定下婚事。

    张超对此当然乐见其成,这样的方式当然最好了,万一孩子大了,两人互相瞧不顺眼,也有一个纠错的机会,不必被娃娃亲锁死一辈子。

    既然已经成了亲家,张超和徐琼说话就随意了不少,这个时候张超才明白徐琼召见他的本意,原来是皇帝让徐琼说和,这让他哭笑不得,也让他更加庆幸自己的决定,真要是让张国丈父子这幅狗皮膏药给沾上了,那日后有的麻烦喽。

    然后是宋举人的那两篇文章,心情大好的徐琼笑着揭开了一个秘密,“国子监的这份学林报实际上是刘首辅的次子在主持,你们想发表什么都没有问题,我看刘首辅是巴不得你们能够吵起来。”

第253章 开战() 
张超若有所思的问道,“刘首辅的次子亲自主持?这规格也太高了吧。”

    徐琼微笑着说道,“此子读书无成,只能混迹在国子监,而且报社名义上的主持是御史魏章胞弟,可见刘首辅还是很懂规矩的。倒是这士林报?”

    徐琼摇摇头,张超和宋珫连忙看着他,希望他赶紧继续下去,“士林报的规格才叫高,是翰林修撰杨廷和亲自主持。”

    张超头皮一麻,又是个大名人,杨廷和是真正的少年进士,性格安静慎重,早就被人认为有宰相才。这样的一个人物亲自主持士林报,徐溥也不怕大材小用了。

    徐琼饶有兴趣的看着张超沉思,他就想看一看张超如何抉择。虽然学林报是办在国子监,但是徐琼一直没有插手,就坐在岸上干看,这可是两位阁老在打擂台,而且是开辟了新战场,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徐琼当然也不例外,巴不得早点打起来。

    这一次徐溥竟然拿于谦谥号问题做文章,张超是万万想不到,难道他不知道人心所向吗?还是说他的权力已经膨胀到了指鹿为马的程度,这不应该呀!

    还有这刘棉花到底是什么意思,嘴上说着要给于谦请一个美谥,做起来却恰恰相反,而且叫嚣的比徐溥还厉害,他到底想干什么?

    现在弄清楚了两份报纸的内幕,张超和宋珫就心事重重的告辞,他们需要慎重的考虑一下得失。

    得了会馆,张超又把李启思靳贵等人叫了过来,说清楚了情况,然后大家来讨论一下如何行事。

    两家报纸同时发表贬低于谦的文章,这是不是代表了朝廷的态度已定,这个时候他们这些举人跳出来,鬼知道是什么下场,别成了两个巨头斗法的棋子,那就不妙了。

    李启思首先发言,“子卓兄,要不我们观望一番,现在徐阁老还在闭门阅卷呢,万一……”

    张超明白李启思的意思,现在会试结果还没有出来,徐溥又是主持会试。这次他们都大有希望,要是他们这边大张旗鼓的闹起来,徐溥对他们的试卷下黑手,那未免太冤枉了。

    于谦又不是跟他李启思有什么感情,凭什么为他的一个谥号牺牲大家伙的利益。

    张超扭头看向靳贵,靳贵这个新入伙的反而态度坚决,

    “子卓兄,李兄虽然说的有些道理,但是为于公平反是人心所向,就算这两份报纸诋毁他,也不敢否认他的功绩,也得承认他为奸人所害。

    这个时候,你是于公后人,确实不方便说话,否则说的再对,不是私也是私。

    但是我们这群人不一样,大家都承你的厚恩,我们再不站出来为你为于公说话,无论公私都说不过去。”

    宋珫瞪了一眼李启思,拍着桌子叫好,“充遂兄,你说的在理。我再补充一点,我等籍籍无名,正好大干一场,让天下知道我等的风采。”

    宋珫这么一说,其他几个举人也有些跃跃欲试,没错呀,这年头当官,如果没有一个好名声,谁来鸟你,管他是首辅次辅,逮到一个就喷,逮到一双也得喷。没有张超的本事,有一个敢言的名声也不错。

    有些人心中庆幸,幸亏会试成绩没有出来,不然师生名分一定下,反而有些难以下手了。

    李启思此时脸色涨得通红,刚想解释,张超这个时候开始说话,

    “李兄的顾虑确实很有道理,我们也不得不防,怎么能为张超一个人的事情耽误了大家的前程,所以这件事但凭自愿。”

    李启思这个终于憋不住了,他怒气冲冲的说道,“张子卓,我们是多年的交情,你岂能如此小瞧于我,我只是把担忧的话说在前头,又不是怯懦躲事,我这就回去写文反驳。”

    李启思作势要走,张超连忙安抚,“李兄,你如此冷静是好事,大家把问题困难都摆出来,如此也可以少犯错。”

    李启思也就是做做样子,见张超给了台阶,索性也就顺坡下。宋珫这个时候说道,

    “既然大家计议已定,那就不能再浪费时间,士林报和学林报都是五日一版,现在得赶紧了。要说起来张兄何不开办一家报纸,咱们这样子束手束脚,十分不方便。”

    对于这一点,李启思也十分赞同,张超摇摇头,“我们连进士都没中,还是先不要出头的好。”

    张超这么一说,众举人也明白了,然后大家讨论了一番,然后开头写稿,有嬉笑怒骂的,有细致分析的,从各种角度开始反驳士林报和学林报。

    就在这个时候,保哥来到张超耳边耳语了一番,原来刘大管家让人递话,学林报欢迎来稿,张超心中暗骂,这个该死的刘棉花,显然是想拿他当枪使呀,怪不得他叫的这么厉害。现在看他这几天没反应,着急了,所以不得不派人过来催,真是彼其娘。

    只不过这个时候,也由不得张超不迎战了,所以他们精心挑选了几篇文章,同时送到了两家报社了。宋珫很好奇张超为什么这么做,靳贵则看明白了,解释道,

    “我们是子卓兄的好友,为于公说话天经地义,又何必厚此薄彼呢?登不登是士林报的事情,送不送是我们的事情。”

    靳贵亲自将稿件送到了士林报,杨廷和正在报馆,他当场打开,然后皱着眉头一一看完,最后挑选了两份语气宽和,论证严谨的稿件,其他的几篇都被他当场退了回去。不仅如此,他在稿件中还备注了退稿的缘由,又让人抄录了一份留底。

    当着靳贵的面完成了这些工作后,杨廷和才打发靳贵离开。靳贵回到会馆后,感慨的说道,“杨介夫年不过三十,做事却如此有法度,怪不得被公认有公辅之望,真是英才呀!”

    张超听完也十分赞同,不管这一次关于谥号大战,徐溥是胜是负,如此坚持原则的杨廷和必然会被嘉奖。

    实际上杨廷和被徐溥硬拉来承办士林报,虽然知道意义重大,但是他对于首刊就有反驳于谦的文章,十分的不以为然。

    杨廷和喜欢考究史事、民间疾苦、边防战事及“一切法家言”,所以对于当年于案的是是非非了解的比较多,也因此在翰林院发言时,就非常支持天子的谥号,他认为是应该改为忠肃,如此才算美谥。

    杨廷和这样的发言就引起了刘健的注意,所以士林报承办的重任出乎意料的被交给了他,到底是什么心思,杨廷和也摸不准。

    所以他接任之后十分谨慎,对于所登稿件审查十分严格,制定了种种规定,就是怕出现不可收拾之事。

    对于今天靳贵拿来的这么多稿件,他看完之后就相当头疼,很显然亲于家的人不服气,把士林报当作了战场,这与他的本意不符,有心拒绝吧,又怕被人说是阻碍言路,所以他只得挑选了两篇能接受的文章,其他也说明缘由,这样他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做完了这一切的杨廷和,默默的看着国子监的方向,他希望学林报也如他这般操作,把情况控制住,不要闹大了。

    与此同时,宋珫送过来的几份稿件都被学林报收了下来,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在刘吉的书房,刘吉看完之后,满意的笑了笑,对着次子说道,

    “明日先登这两篇文章。”

    次子一看,大吃一惊,“爹,这不合适吧,文风如此直白,措辞……”

    刘吉瞪了次子一眼,“你知道什么,你老实去做就是。”

    次子唯唯诺诺的走了出去,刘吉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叹了一口气,也许是自家的风水都被他给用尽了,怎么这两个孩子都不成器。

    刘吉咬了咬牙,徐溥在内阁与刘健结盟,逐渐掌握主动,在外又一手把控着翰林院,还有谢迁作为接班人,这样一来真是进退自如。

    反而他刘吉,待在内阁十几年,到现在连接班人都没有找好,现如今看着风光,却已经是进退失据,如此下去,早晚就要被赶出内阁。

    这一次徐溥难得的犯了昏招,这样的天赐良机如果他再不抓住,那真是愚蠢到家了。

    这个时候跟了他二十多年的一个门客走了进来汇报,“东主,已经谈妥,您就放心吧。”

    刘吉点点头,有些满意的点点头,他笑着问道,“你可知我为甚这一次全力一击?”

    门客笑着应和道,“阁老做事自然有阁老的道理,学生听吩咐就是。”

    刘吉哈哈一笑,然后解释道,“徐时用做事一向谨慎,所以老夫也一直抓不到他的漏洞,面对他与刘希贤的结盟,只能步步后退,这一年多你们憋坏了吧。”

    门客点点头,刘吉接着说道,“这次为于公请谥,徐时用有私心,所谓关心则乱,他就下了一手臭棋。老夫观他,意欲借着主持会试的名义,躲在背后,然后通过士林报来操作舆论。

    等会试完毕,他再出来说两句话,到时候给于公一个平谥,就可以糊弄过去了。”

    门客点点头,确实如此,刘吉撇了撇嘴,“可是徐时用忘了一个重要的事情,他不熟悉报纸。这一次他要是通过科道说话,老夫还要观察一番。但是想利用报纸,他就必输无疑!”

第254章 妖抄案() 
门客有些好奇的问道,“这报纸不就是邸报吗?只是让老百姓看的,学生看也没什么稀奇。”

    刘吉嘿嘿的笑了下,拿起那两份稿件,“你来看一看,这样的稿件邸报会登吗?”

    门客看了几眼,就丢了下来,“这样的稿件,文字无比粗俗,邸报怎么可能会登。而且如此辱骂大臣,学生以为除了蛊惑人心,毫无用处。”

    刘吉大笑道,“可是在南都,这样的稿件,民间却非常喜欢阅读。这就是报纸与邸报的不同。”

    门客想了想,有些明白了,“报纸是给民间看的,那邸报是给官人看的,需要的稿件自然有所区别。您的意思是徐次辅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有些弄巧成拙了?”

    刘吉点点头,“你就拭目以待吧。”

    第二天一早,士林报和学林报开始发行,两份报纸此时就有了明显的区别。京师老百姓喜欢喝茶泡澡,这个时候读一读学林报,了解下八大胡同的小姐们也是一桩乐事。

    但是这一天却不同,几乎个个茶馆澡堂客栈都在朗读张超弄出的两篇奇文,太稀奇了,可算出了大家伙的一口恶气。

    “痛快呀!”

    “茶博士,再读一遍!”

    “骂得好,骂的该!”

    “当是时满朝皆是妇人,唯于公英雄也!哈哈哈,说得好,说的妙!”

    顷刻间北京城都是谈论这两篇奇文,其作者宋珫也一举成名。各家会馆也同样是议论纷纷,举子们对于现在这种打擂台的局面也是十分兴奋,也有些羡慕宋珫名声大震。

    既然这样的文章学林报都敢登了出来,我等还有什么担心的。出于激愤,出于出名,出于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