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拥有技能善史——其创作历史类文章时智力+5,创作三国时期历史类文章智力+10。”

    额!这是什么节奏?穿越到三国,把三国演义的作者给召出来了,会不会引发系统崩溃?这简直是一个隐藏的大BOSS吧!

    “回宿主,他只是写了一部小说,和其他小说作者一般,并无特别之处,并不是该时空的创造者。”

    吴立仁呵呵笑了一声,这自然是很有道理的。可是再看这个大boss,确实有大boss的气场,吴立仁问了一遍,罗贯中并没有答话,还是依然看着吴立仁。

    我都已经知道你是谁了,怎么还是这样神秘兮兮的,一个俘虏这是卖的什么关子?

    “不知先生有何指教?”吴立仁自然不会为难他。

    罗贯中微微一笑,向吴立仁抱拳鞠躬,拜了一拜,“多谢吴使君不杀之恩,罪民罗本罗贯中,拜见吴使君!”

    终于肯说话了,吴立仁对罗贯中的印象自然只存在于《三国演义》这部巨著,但是他这个四维属性明显是开挂了,又是66,又是88。

    “原来是罗先生,失敬失敬!听闻罗先生曾跟着反贼张士诚,不知以后有何打算?”

    “承蒙吴使君不杀之恩,本原应该为使君尽犬马之劳,以报主公。只是本知道,使君帐下谋臣如雨,实在无本用武之地。如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定有许多令人击节感叹之事,某愿尽皆记下这天下英雄之事,以供后人敬仰。”

    吴立仁不禁点了点头,这罗贯中还是要落到老本行中去,“罗先生志向远大,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如果有什么需要铭的帮助,尽管提出来,铭一定会尽力满足先生的需求。”

    “多谢主公大恩,本万死难报!”

    “滴!检测到宿主获得罗本亲密点8点,当前宿主拥有亲密点141,仇恨值20。”(未完待续。)

170、阜陵城吴铭寻猛将 尚武堂俞骁战吴公() 
罗贯中既然选择效忠自己,那么以后的历史或者小说,会不会留下自己的名字?以前听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候,只觉得那是遥远的传说,而今,这绝对是唾手可得,想下就有点小激动。

    吴立仁将罗贯中安置好,封给了他一个闲散文职,便让他先下去休息了。而他,自然要去打听俞大猷的消息。

    冬天已经到了,吴立仁此时也已经穿上厚厚的衣服,他不知道俞大猷到底在阜陵城的哪个方向,也不想惊动太多人去打听,便带着逛逛这阜陵城的心思,一边闲逛一边打听俞大猷的消息。

    还好这阜陵城不算大,他带着两个随从,四处打听了两个时辰,总算找到了俞大猷开的武馆所在的位置。

    武馆的正门前挂着一个牌匾,牌匾上写着几个大大的金字:尚武堂。两侧的柱子上有一副对子:龙潜深渊,腾云驾雾终有时;虎啸山林,嘶风吼雨岂无期?吴立仁不禁点了点头,当他敲开大门之时,有一个仆人打开门,看到三人,下意识地问了问:“三位是来报名习武的吗?我家老爷要到开春才会再收新学徒,请几位到时再来吧!”

    吴立仁连忙摆了摆手,“非也!某仰慕俞大家的威名,特来拜会,这是我的名刺,还望小哥代为通传!”

    那小厮看了看吴立仁不像一般人家的子弟,便连忙接过吴立仁的名刺,飞奔着跑进去,交给了俞大猷。

    没过一会,只见从尚武堂里小跑着出来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一边跑一边大声说道:“不知吴公驾临寒舍,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吴立仁心道:想必这就是俞大猷了!他也没有端什么架子,向来人拱拱手致意道:“敢问阁下可是俞骁俞大猷?”

    那人年约三十多岁,脸上满是沧桑,四肢发达有力,一看就知道是个经历不一般的人物。

    “草民正是,不知吴公大驾光临,实在令骁有些意外,失礼失礼!吴公,请里面说话!”

    吴立仁笑了笑,跟着俞大猷的指引,走了进去。

    “天气寒冷,草民为吴公烫了一壶热酒,我们边喝边谈!”

    俞大猷确实没有想到吴立仁今天会来这里拜访,他甚至不知道他其实刚来到这个世上,在他被植入的记忆中,他在阜陵城中一直教授武艺,当吴立仁大军攻陷阜陵后,他也没有太放在心上。这乱世之中,城池易主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当吴立仁全椒城外搦战之时,曾一人之力力战桥蕤和纪僧猛的事情传到他耳中时,他不由得对吴立仁另眼相看。等到后来,吴立仁大军大败张勋后,他便有心想投靠在吴立仁的帐下,立一番功业,可是他知道自己没有进身之功,不知该如何才能让吴立仁看重自己,所以一直在家,闷闷不乐。

    他哪里会想到,吴立仁会亲自登门拜访自己,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荣耀。

    两人端起酒杯,一起喝了一杯后,吴立仁笑着说道:“俞大家好生有闲情逸致,竟然在此开馆收徒,实在令人羡慕啊!”

    俞大猷此时有些不好意思,他嘿嘿笑了一声,“让吴公见笑了!某平生不会太多技艺,只学到些舞刀弄枪的本领,在此收徒,也只是混口饭吃。”

    吴立仁知道俞大猷在此授艺,一定不是自己的本意,毕竟能力越大,身上的责任也越大。“俞大家有如此本领,何不投军报国,强于在此开馆收徒,也不至于埋没了这身的本领。”

    “哦?吴公见施过某的武艺不成?”

    吴立仁早做好了回答此类问题的准备,“我在城中闲逛的时候,听闻城中百姓所言,皆夸赞俞大家武艺高超。”

    俞大猷摇了摇头,他起身向着吴立仁拜了一拜道:“百闻不如一见!草民也曾听闻吴公曾经以一敌二,大战桥蕤和纪羌,故草民斗胆,请和吴公切磋一番,不知吴公可否赐教一二?”

    这时,吴立仁身旁的随从站了出来大声喝道:“大胆!主公何等身份,怎么能和你切磋?”

    吴立仁倒是无所谓,一,以他现在的身手和武艺,能和俞大猷斗上几十回合不成问题;二,他知道俞大猷是自己召唤出来帮助自己的,他的性格就是这样直来直去,所以也并不会怀疑俞大猷的居心。

    “退下,难得有机会和俞大家切磋一番,尔等不得无礼!

    随从只好退下,吴立仁和俞大猷一起来到尚武堂的训练场,他从场边拿出一根长枪,毕恭毕敬地送到了吴立仁手上,“听闻吴使君善使一把虎牙枪,枪法更是变化多端,草民这就领教一番,还望主公不吝赐教!”

    接着俞大猷抽出一柄木剑,对着吴立仁拱手道:“吴公,请了!”

    俞大猷95点的基础武力,自然能强上吴立仁的92的基础武力,然而吴立仁和俞大猷战得竟然旗鼓相当,丝毫没有一点压力,吴立仁暗想:难道是俞大猷有心相让不成?

    “俞大家何不用尽全力一战,无须有心相让。”

    然而俞大猷的回答,让吴立仁却有种想吐血的冲动,“听闻吴公虎牙枪法精妙,草民想完整看一遍,所以不需太着急。”

    敢情俞大猷是想看自己表演的?自己无意中成了给俞大猷喂招之人给了?吴立仁叹了口气:俞大猷果然是个极度爱武之人。吴立仁虽然有种肝疼的想吐血,却一点都没有生气,而是心中对俞大猷更加敬重起来,他将五式虎牙枪法从前到后使了一遍,满足俞大猷的这个心愿。

    最终俞大猷长剑挡开吴立仁的长枪,又将木剑往一旁一丢,接着跪了下来,“吴公武艺非凡,气度更是惊人,草民佩服万分。”

    “滴!检测到宿主获得俞大猷的亲密点9点,当前宿主拥有亲密点150,仇恨值20。”

    这个亲密点拿下来还是蛮轻松的,招揽此人正在此时。吴立仁笑了笑,将俞大猷扶了起来,“俞大家武艺,铭实爱之,只是在这区区一个武馆收徒授艺,实在有些埋没英才,不知俞大家是否愿意随铭一起征伐四海,建功立业,博一个封侯拜将,名垂青史?”

    “多谢主公厚爱,骁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力,万死不辞!”

    终于收服了俞大猷,吴立仁心中十分开心,又得一员虎将,着实是件喜事。“大猷不必多礼,我暂时先封汝为讨逆都尉,等伐袁之时,万望用力,再做封赏!”

    显然俞大猷并没有想到吴立仁会一下便将自己封做都尉,心中实在有些欣喜,“未有尺寸之功,便得如此封赏,末将多谢主公!”

    “滴!检测到宿主前后分别收服了戚继光和俞大猷,成功解锁了俞龙戚虎成就,恭喜宿主获得系统奖励。”(未完待续。)

171、俞骁举荐张文升 张飞出战李存勖() 
“恭喜宿主获得系统奖励历史珍稀坐骑卡一,历史珍稀武器卡一,请问宿主是否使用?”

    哈哈,没想到收服了戚继光和俞大猷竟然还有额外奖励,不过现在不是使用的时候,不然又该让俞大猷在那里站着眼巴巴地等着,就太失礼了。

    “俞将军不必多礼,不知何时能往军中报到?”

    俞大猷恭敬地说道,“容末将安置好家小,收拾一番,明日便可到军中报到。不过末将有一要事禀报:全椒城中,曾有一位少年英才,姓张名武字文升,原来是江东张氏家族旁支。后来其师从黄承彦,欲学治国安邦之术,学未成,惊闻全椒县丞竟为了夺取张武家财而污蔑其为反贼,张武父母兄弟因此俱遭奸人毒手。张武立志学武报仇,后有幸师从李彦,习得一身本领,独自闯入县衙,刺杀了县丞,后来被关到死牢,等秋后问斩。未曾想,纪伸到了全椒后,竟然一直没有杀了张武,想必是喜爱其才。等主公破了全椒之后,切莫忘了搭救此人。”

    原来是给自己推荐人才,俞大猷还是很给力,就是不知道这个人到底如何,系统暂时还不能检测出来。不过既然俞大猷看上的贤才,此定然不会太差,等攻下全椒时,要让众位将士多多留意此人才好。

    第二天,俞大猷如约前来报到,这一次依然再次让吴立仁帐下的文武惊诧不已,不知道吴立仁如何在这阜陵城中不知不觉发现了一员虎将。不过这些事情解释不了,吴立仁也不会想去解释。正在这时,又一份急报从吴郡传来,自然是太史慈和陈庆之雪夜破由拳的过程。

    吴立仁虽然早知道了结果,可是等他详细地看完后,心中感慨不已,不由得对陈庆之大加赞赏,他将这封捷报又传给了王守仁,王守仁看完后也不住地点头,“陈参军竟然有如此胆识和智谋,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不知军师以为,太史将军所请,可否同意?”

    王守仁呵呵一笑,“太史将军骁勇善战,可为先锋,若为主将,难免会有所虑不详之处,陈参军计谋过人,又善领军,自然是大将之才。只是身子偏弱,若为主将,是否会难以服众?”

    “虽然庆之不能上阵杀敌,可是我听说他治军有方,军中上下,无不敬服,所以这点阳明不必担心。难得子义将军有如此气度,就赏赐子义将军百金,再封陈煦为昭信中郎将,令其总摄江东军事。”

    王守仁对吴立仁的识人之明早已佩服的五体投地,既然吴立仁如此确信陈庆之的能力,他自然不会反对什么。

    已到农历冬月时分,全椒城中的日子越来越艰难,纪僧真现在手下还有七万大军,可是如此寒冷的冬天,让纪僧真不免咒骂起来,“天不助我!如此寒冬,哪来如此多的寒衣!”

    “天不助我!如此寒冬,哪来如此多的寒衣!”

    说这句话的不止纪僧真的一个人,远在并州的刘备也在不停咒骂着。

    自从当初井陉口大破黑山军,斩杀黑山军将领孙轻后,无论刘备如何派人挑衅,黑山军张燕却一直没有轻易出战,这让刘备十分郁闷。

    张飞那火爆脾气再次压抑不住,他看着刘备愁眉不展的样子,大声说道:“大哥!此事有何为难,区区张燕,我愿率五千兵马,直接闯入敌军大营,斩了张燕那厮的人头!”

    刘备看着张飞气急败坏的样子不由得笑了笑,拍了拍张飞的肩膀,“备岂能不知三弟之勇?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只不过黑山贼众约有十万人,岂能儿戏?万一三弟不慎陷入敌阵不能脱身,这让大哥我如何自处?想当初我等三人立下誓言,不有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若是三弟有何不测,我与二弟如何能苟活于世!”

    说完,只见刘备眼角何时已经流出两行清泪,身旁的关羽和张飞顿时忍不住一起靠向刘备,一人抓住刘备一只手,满怀感动地喊了一声:“大哥!”

    “从我起兵至今,二弟三弟一直不离不弃,追随左右,奈何备一直不得其时,两位贤弟如此待备,备又岂能不以全心相待。只是眼下,原以为能剿灭张燕,积累下自己的势力,可是,最近张燕军定是有甚变故,才会一直毫无动静,无论怎么挑衅,却一直高挂免战牌。”

    张燕自然因为新收的大将李克用,李克用的骁勇,让张燕心中产生了一种争夺天下的决心。他亲自和李克用比试过,却不能在李克用手中走五个回合,而且李克用手下还有两员虎将,其子李存勖和猛将周德威,皆是让张燕自愧不如的大将之才。

    “主公,末将以为,冀州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当下其与公孙瓒相争,故而无暇与主公相争。如今只派刘备一人,领区区一万兵马,明显只是想挡住主公大军。争下一郡一县,亦不能久守,争之无益,不如先占并州之地,稳固后方,再争冀州幽州,才为上策。”李克用侃侃而谈,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张燕听后,不由得点了点头,最后决定,让自己的亲信王当为主将,李存勖为副将,领三万大军,一起守在上艾,而自己则领着其余大军,一起攻占并州其余郡县。

    刘备知道张燕大军撤退后,心情极好,便亲率一万大军,大举进攻上艾。

    王当得知刘备再次来犯,不由得冷笑一声,“区区刘备竟然如此张狂,看我去斩了他的狗头!”

    这时,副将李存勖连忙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