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肃仰慕公瑾大名久矣,只是一直无缘得见,未曾想竟然在此相遇,实在是三生有幸。”高长恭唏嘘不已。

    周瑜上前抓住高长恭之手,感慨道:“我与长恭兄一见如故,奈何长恭兄却一直不肯以真面目示人,让人如鲠在喉,实在好不畅快!”

    高长恭又是爽朗一笑,一边将鬼面面具取了下来,一边说道:“这面具已经戴了许久,习惯了。公瑾不言,肃险些忘记。”

    鬼面面具一取下来,周瑜便看到了高长恭的庐山真面目,虽然周瑜一向不以貌取人,可是看到高长恭英俊的面容,精致的五官,秀气的眼神,不由得还是心神一愣,他本以为这个一枪刺死山贼首领的人必然是一个面容雄壮的威武勇猛之人,哪曾想到竟然是一个如此英俊帅气的年轻公子哥模样,这让他无论如何和刚刚那个叱咤山贼的人联系到一起去。

    “公瑾兄?”

    高长恭见到周瑜半晌不说话,便喊了他一声,周瑜这才从错愕之中醒了过来,“长恭兄果然一表人才,实在令瑜自愧弗如啊!”

    高长恭呵呵一笑,“以貌取人,非高士之言!刚刚听到公瑾歌声中充满着豪情壮志,明主难求之感,我也深有同感。不知公瑾为何一人在此地,乱世之中,不找寻一方诸侯,实在难以自保。”

    “长恭所言极是!瑜如今心中已有一个好去处,现在正式去投奔的途中。”

    高长恭眼中光芒一闪,急忙问道:“公瑾所言明主为谁?”

    “长沙孙伯符!”

    高长恭立时沉默了,他对孙策小霸王之名也有耳闻,只不过江东猛虎孙坚之名更甚,所以只是以为孙策是凭借着他父亲的名声才有些小小基业。如今当听到周瑜说孙策是明主时,他不由得有些疑虑。

    “长恭兄莫非不信瑜之言?”

    周瑜看出了高长恭的犹豫,呵呵一笑,“长恭兄现在本无其他去处,若是不信,可以暂且随我到长沙一观,若是觉得瑜之言为虚,到时可自行离去,如何?”

    周瑜都如此说,高长恭自然没有任何拒绝的道理,更何况他还想和周瑜一起讨论一些音律方面的问题,在音律方面,周瑜是绝对的权威和专家。

    “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高长恭和周瑜相视一笑,一起翻身上马,追着鲁肃和二张等人而去。

    又过了十几日,在高长恭的护卫之下,一行人终于平安赶到了长沙郡治所临湘城,孙策早就带着文武在城门外迎接。

    孙策遥遥看到周瑜等人来见,便径直走过去,高声喊道:“公瑾让策好等啊!”

    周瑜下马,对着孙策便拜,“伯符兄相招,瑜不敢不来,只是路上又遇到几个贤才,便擅自做主,为伯符兄招揽,一同来见。”

    孙策听闻,不由得感动万分,“公瑾真高明之士!策得公瑾,大事必成!”

    “瑜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力,与主公同举大事!”

    这时,鲁肃、高长恭和张昭张纮也纷纷下了车马,来见孙策。周瑜连忙一一介绍,“这位是瑜之故交鲁肃鲁子敬,智略过人,为人忠义,可堪大任。”

    孙策向着鲁肃行了一礼,说道:“鲁先生有礼了!”

    鲁肃向着孙策行礼道:“肃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周瑜又引着孙策指了指张昭张纮,“这两人便是人称江东二张的张昭张子布和张纮张子纲,两人皆有经纶济世之才。”

    孙策一听,面上一喜,连连点头,又抱拳施礼道:“两位张先生有礼了!”

    张昭张纮已经决定效忠孙策,两人见到孙策给自己行礼,一起弯腰拜道:“我等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孙策将两人扶起后,又看了看周瑜旁边的高长恭,不禁皱了皱眉眉头,问向周瑜:“此人为谁?公瑾还不曾介绍。”

    周瑜哈哈一笑,“主公,此人姓高名肃,字长恭,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枪法如神,此行一路上多赖长恭一路护送,才不至于为山贼流寇所害。”

    高长恭此时仍戴着鬼面面具,听到周瑜介绍自己,便走向前,向着孙策施了一礼道:“高肃见过孙太守!”

    孙策见他仍然戴着面具,心中不悦,忍不住大声说道:“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为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难不成是一个藏头露尾的小人?”

    孙策此言一出,不禁让高长恭心中恼怒不已,冷哼一声道:“是不是大丈夫,不是用说的。公瑾曾言孙伯符骁勇如霸王再世,可敢与我战上百十回合?”

    孙策哈哈一笑,豪气干云,高声说道:“我若怕你,非孙伯符也!”

127、孙伯符酣斗高肃 周公瑾议取三郡() 
这一说顿时急坏了孙策手下各文武,尤其是刚刚投靠孙策的鲁肃和二张,鲁肃知道不好劝孙策和高长恭,便拉了拉周瑜的衣衫,“公瑾,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公何不急止之?”

    周瑜呵呵一笑,摇了摇头,“子敬莫要着急,且看一出龙虎斗,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

    鲁肃叹息不已,“公瑾啊!如此,高肃岂能再归于主公麾下?”

    正说话间,高长恭和孙策均已上马,众人连连为两人让开场地,只见两人各持长枪,指向对方,两人都浑身散发着一种杀伐之气,场面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

    高长恭首先喊道:“孙太守,请了!”

    于是挺枪策马冲向了孙策,孙策哈哈一笑,长枪一般迎向了高长恭。

    “滴!检测到高长恭技能音容触发,当前高长恭对孙策的颜值评定为还不错,高长恭武力+2,当前高长恭武力值上升至102。”

    听到这一声提示,让吴立仁吓了一跳,“不是高长恭是投靠孙策吗?怎么PK起来了?难道事情有变?要是孙策不收,赶紧到我这来啊!我家大门常打开,只要你丫肯来!”

    还没等吴立仁YY完,系统又一声提示音响起:“滴!检测到孙策技能霸略触发——霸略谁堪敌伯符,单挑斗将时,若对方基础武力高于自身,则自身武力+3,若对手基础武力低于自身,则对方武力…3,若双方基础武力相等,则自身武力+1,对手武力…1。检测到孙策的四维属性为武力99,统率86,智力82,政治65。高长恭基础武力大于孙策,孙策武力+3,当前孙策武力提升至102。”

    哎呦我去,小霸王也爆技能了!两人真的是怼上了?系统能不能检测到具体的战况啊!

    “禀告宿主,系统无权查看。”

    孙策和高长恭两人原本实力就在伯仲之间,两人枪法都是猛烈万分,每一次兵器相碰,都产生巨大的轰鸣之声,两人都掌握了枪法的精髓,将自己的枪法练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两人之战,让旁观的文武都目不暇接地看着。孙策此时眼中满是兴奋,果然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英雄之间总会有惺惺相惜之感,虽然他看不到此时高长恭的表情,但是他从高长恭的每一招每一式中都能感受得到:高长恭也是和自己一样的心情。

    两人不知不觉间斗了一百回合,仍然没有谁看起来占据优势,两人手下也都没有丝毫留情,这让许多人不由得有些心惊肉跳,生怕伤了孙策。两人斗到酣处,浑身大汗淋漓,却犹不自觉。这时,高长恭长枪忽然一刺,孙策早已看到,身形一闪,用手抓住高长恭的长枪,孙策趁势再将自己手中长枪刺出,高长恭见状,也稍一侧身,闪了开来,又顺势抓住孙策的兵器。两人各自角力,均不能将彼此手中武器拉过来,最后两人同时松手,身形尽皆不稳,尽皆从马上落下,武器也飞到一边。

    两人下马之后,再次拼起拳脚,马下又打了几十回合,最后两人互相搂着,一起摔倒在地。

    这时,周瑜看到两人较量的差不多了,便来到两人跟前,大声喊道:“伯符兄,长恭兄!可以停手了!否则照这样打下去,恐怕要打到天黑,也分不出胜负啊!”

    孙策率先松开,接着一跃而起,哈哈大笑一声,“长恭之勇,策佩服!最初说的那几句话自然是戏言,为了就是想和长恭兄一较高下,请长恭兄切不可放在心上!”

    高长恭此时也从地上站了起来,将青铜鬼面面具摘了下来,对着孙策施了一礼,“公瑾诚不欺我,公果然是真英雄也!若是公不嫌弃肃,肃愿效犬马之力!”

    “哈哈哈,快哉快哉!长恭何须如此多礼,今天我连得诸位天下英才,实乃平生一大快事,来人,置办酒宴,为诸公接风洗尘!”

    安排好周瑜、鲁肃、张昭、张纮和高长恭的住所后,几人梳洗一番后,来到了临湘太守府上。此时长沙文武早已聚集在一起多时,孙策已经坐在了最中央。左侧是寇准为首的文官,孙静,吕范等,右侧则是程普,韩当,黄盖,朱治等。

    周瑜等人向孙策行礼之后,各自就坐,孙策将周瑜唤到自己身边坐下,接着举起酒杯,站了起来,将场上诸人扫了一眼,“诸公,今天是我孙氏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公瑾带着几位贤才一起来投奔于我,来,我敬诸公一杯!”

    众人一起举杯,齐声喊道:“恭喜主公,喜得高贤良将!”

    周瑜一饮而尽后,看着孙策道:“不知主公今后有何打算?”

    孙策看了看周瑜,小声说道:“参军寇平仲先生曾经建议我先慢慢发展,再图报仇之事,可是我日夜思念父亲之仇,恨不能早日诛杀刘表,为父报仇!公瑾可有良策教我?”

    周瑜看了看寇准,又点了点头,对孙策笑着说道:“主公,平仲先生所言极有道理,何不从之?”

    “如今我在长沙郡已经站稳脚跟,是否可以找刘表一决生死了?”孙策兴奋地说道。

    “荆襄之地,固若金汤,岂能说破就破?主公,若想破荆州,生擒刘表,先稳固后方才可以。长沙郡旁,尚有桂阳,零陵,武陵三郡,主公可以先取之,积取钱粮,以为根本,再缓图荆州,刘表不难破耳!”

    孙策听完大喜道:“公瑾之言,甚合我心!那公瑾之意,三郡何处先取为好?”

    “那要看主公如今有多少兵马?”

    孙策有些不解,“此言何意?兵多先取何地?兵少先取何地?”

    “若是有四万兵马,则我自领一万兵马,主公率一万兵马,程普将军率一万兵马,三郡可以一起攻打,再留一万兵马防守荆州刘表;若是只有三万兵马,则我与主公各领一万兵马,分别攻取桂阳和零陵二郡;若是主公只有两万兵马,那就先取桂阳,再图其他两郡。”

    孙策不禁点了点头,“公瑾所言,实在令策茅塞顿开!来,策再敬公瑾一杯!明日便和公瑾一同调兵遣将,我攻桂阳,公瑾攻零陵,如何?”

    周瑜点了点头,“谨遵主公之命!”

128、孙策点将攻二郡 赵范受惊献桂阳() 
第二日,校场之上。

    孙策站在点将台上,台下文武齐聚,三万大军气势如虹,手执兵器,刀枪剑戟,寒光闪闪。

    孙策将手中长剑拔出,向前一指,高声喊道:“周瑜上前听封。”

    周瑜听到后,从队伍中走出,昂首阔步来到孙策面前,“周瑜在!”

    “封汝为讨逆将军,赐汝我之佩剑,领兵一万,攻取桂阳。上至将军校尉,下至小吏士卒,若有敢不从命者,可以先斩后奏!”

    周瑜神色飞扬,上前一步,接过佩剑,高声喊道:“周瑜领命!”

    周瑜归队后,孙策继续说道“张昭上前听封。”

    张昭走向孙策,施礼答道:“张昭在!”

    “封张昭为长史,我出征之后,由你暂时管理长沙政事。”

    “张昭领命!”

    孙策接着又封了张纮为主簿,鲁肃为抚军中郎将。

    最后轮到高长恭,“高肃上前听封!”

    高肃龙行虎步,走到了孙策面前,“高肃在!”

    “封汝为破军校尉,随公瑾一起攻取桂阳!”

    “高肃领命!”

    高肃退下后,孙策继续道:“寇准,韩当,黄盖!”

    三人一起出列,齐声喊道:“末将(属下)在!”

    “汝三人与我一起统兵一万,攻取零陵!”

    三人一起接过将令,齐声答道:“末将(属下)领命!”

    “程普朱治孙静听命!”

    三人也一起走出,齐声道:“末将在!”

    “令汝三人领剩余一万兵马紧守长沙,不得有误!”

    朱治孙静一起走向前接令,独独程普未动,孙策看着程普,问道:“程将军有何话说,何不直言?”

    程普向着孙策拜了一拜,神色之中有几分不满,“主公,程普不服!为何周瑜初来便可领军攻城掠地,而普只能留在长沙守城?普宁愿只做一马前卒,也想随主公大军一起攻伐零陵。”

    孙策听完,哈哈一笑,一下跳下点将台,来到了程普面前。

    他看着程普,忽然向程普行了一礼,缓缓说道,“程将军,长沙是先父打下来的基业,汝从开始就随先父南征北讨,才有些许基业。我大军征讨在外,长沙空虚,必定为刘表所趁,到时候刘表大军来攻,谁可挡之?我让汝留守长沙,是策只相信程将军有这个能力保我长沙不失。攻取桂阳和零陵,若不能破,下次再取;若是长沙有失,我等再无立足之地,策还有何面目见我九泉之下的父亲!”

    孙策一席话,让程普顿时羞愧的无颜以对,他低下头,对着孙策拜了一拜,“末将惭愧,主公放心出征,末将必定竭心尽力,不辱使命,保长沙无虞!”

    孙策将将令放在程普手中,笑了一笑,“一切还要多多仰仗程将军!”

    程普朱治孙静三人一起退下,孙策又喊道:“鲁肃,吕范,令汝二人负责辎重粮草策应,不得有误!”

    两人应诺领命后,孙策走到了周瑜面前,意气风发地说道:“公瑾,此番你我兄弟二人同样领一万兵马,同攻一郡之地,我们比一比,看看谁下拿下,可否?”

    周瑜哈哈一笑,抱拳说道:“主公既然有此雅兴,瑜必当奉陪!只是不知,若是主公输了,又当如何?”

    孙策又来回走了几步,沉思了片刻,转身向周瑜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