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他却不能直接说,即便他心中十分想得到徐州,却也要让这徐州的大小文武官员不能看出来他的心思,这也是为什么刘备会三让徐州,毕竟雀占鸠巢,会受到天下士人的诟病。

    “孔北海请可怜这徐州百万百姓!”陶谦再次相请。

    这个时候,孔融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拒绝,只是一个劲的摇头,“陶府君,融一郡之地尚不能守全,更何况一州?吾对这徐州却无半分想法,请陶府君另觅高贤。”

    “高贤就在眼前,陶公何不请之?”

    这时一个响亮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众人均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从外走入,头发灰白,然而步履有力,一句话掷地有声,让众人都颇为好奇。

    “汉瑜你来的正好,请上座,不知你所说的高贤是何人?”陶谦看到来人,连忙起身,

    旁边的陈登也已经起身,对着老者一拜,“见过父亲大人!”,接着将那老者扶到一旁坐了下来。

    原来是陈登的父亲陈珪,不知道他此番来此是帮我的吗?吴立仁心里想着,有些不安,他不知道陈登投靠自己的事情,陈珪是不是知道。“系统检测下陈珪属性。”

    “滴!检测到陈珪的四维属性如下:武力50,统率75,智力90,政治83。拥有技能:三谏——向所忠之人谏言时,自身智力+3,谏言对象智力+3,是为上谏;向普通对象谏言时,自身智力+3,是为中谏;向敌对人物谏言时,自身智力+3,谏言对象智力…3,是为下谏”

    天,这陈珪这技能万金油啊!太好使了,谁用谁知道啊!这绝对是陈登亲爹啊,连技能都是这种,可以降低敌人智力提升自身智力的。不过陈登辅助没有陈珪强,不能给己方加智力。

    “滴!陈珪三谏技能触发,自身智力+3,当前智力提升为93。”

    陈珪向着陶谦拜了一拜,继续说道:“在场之中,有谁曾大败过曹军?唯下邳太守吴立仁一人而已。吕县一战,破了八门金锁阵,大败曹仁,斩杀曹纯,曹操的虎豹骑也败在吴太守的手上。更何况吴太守素有仁义之名,手下兵多将猛,何不将徐州让与吴太守?必能保徐州无虞!”

    此言一出,孔融也连声叫好,吴立仁心中大喜,忽然看到王守仁对着自己摇了摇头,吴立仁心中会意:三让徐州嘛!我懂。

    陶谦猛然一拍大腿,连声说:“吾险些误了大事!吴太守,吾深知汝的为人仁义而且智勇双全,这徐州就交由汝来打理,切莫推辞!”

    吴立仁听完后,起身抱拳道:“陶府君!蒙府君大恩,使铭在下邳能有一立足之地,于私,铭乃府君下属,陶府君有难,铭自当尽力,万死不辞;于公,曹贼不退,徐州一日不得安宁。今番曹贼不去,铭便在此相守,直到打退曹贼。这徐州之地,铭万不敢领,请陶府君收回成命。”

    吴铭说完,让陶谦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那糜竺看了一眼吴立仁,向陶谦说道:“吴太守所言极是。现在曹贼未退,此事言之过早,等击退曹操再议不迟。”

    陶谦听完,点了点头,“徐州还需诸公扶持。诸公齐心协力,一起击败曹操;至于徐州,来日再议。”

    正在这时,忽然有探子来报,“启禀主公,曹操人马已经在徐州城外三十里处驻扎,前锋部队正在向徐州进发。”

    陶谦听完,猛然站了起来,“诸公曹操卷土再来,诸公可有破敌之策?”

    在场之人一下子都沉默下来,这时,王守仁在吴立仁耳边轻轻说了几句,吴立仁会意,起身答道:“陶公勿忧!”

41、陶谦固守拒强曹 郭嘉驱民攻徐州() 
吴立仁刚一说完,陶谦大喜,连忙问道,“吴将军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吴立仁看了看场中众人,都在望着自己,心中有些小激动,“陶公!曹操虽然兵多将广,不能与之正面交锋。可是曹操劳师远征,每日所需辎重粮草无数;而徐州,陶公深得人心,又加上兵精粮足,只要我等紧守,曹操急切之间不可下,待其粮草不济,则其必然不攻自退。况且,兖州吕布,向来与曹操不和,此番曹操大军来徐,吕布必然乘隙而击之。后院不稳,不出一月,吾料其必退。”

    吴立仁说完,陶谦连声称妙,宴席诸人也都开始互相议论着,这时,孙乾站了起来,向着吴立仁行了一礼,“多劳吴太守,只不过乾曾听说,淮南袁术,与吴太守积怨颇深,若吴太守在徐州多呆一时,怕是下邳就多一分危险。若是下邳有失,吴太守何以自处?”

    孙乾的一番话,让陶谦也不由得神色焦急,看着吴立仁,期待着他的回答。若是下邳不保,袁术再派兵来攻,那徐州更是雪上加霜。

    吴立仁轻轻一笑,向着孙乾道:“公佑此虑,铭自然知晓。下邳吾早已留有兵马,那袁术短时间之内,也不可能攻得下来。”

    “敢问吴太守,下邳留了多少人马?下邳城多不过三万士卒,来徐州至少带了两万多,那下邳城恐怕不会超过一万,一无大将,二无贤才,怎么能抵挡袁术大军?”孙乾继续问。

    “确实如公佑所言,下邳城共有五千人马。”

    此言一出,在场许多人都再次纷纷议论起来,陶谦更加坐不住了,“吴公切不可如此儿戏,五千人马怎么能守得住下邳?要不吴公率部赶回下邳,以保下邳不失。”

    陶谦情急之下,称呼也改了,不过吴立仁听得却十分别扭,自己有那么多手脚吗?

    “陶府君勿忧!前几日吾已经收到下邳传来的消息,袁素大军已经攻城半月有余,然而下邳固若金汤,再过一段时间,那袁军必然也面临粮草不继的危险,不得不撤军。”吴立仁侃侃而谈,那孙乾听后,连连称赞,“想必吴太守麾下还有不少能人,否则五千人马,无论如何也挡不住袁军数万人的进攻。”

    陶谦点了点头,继而说道:“既然如此,那徐州还望诸公共同防守,只要吾等紧守下去,曹军败退之日不远矣!徐州多赖诸公扶持,谦在这替徐州百姓感谢诸公!”

    说完,陶谦端起酒再次和所有人一同饮了。

    与此同时,曹操大营。

    曹操颇为忧虑地思虑着,帐下诸人也都安静地等着什么。

    这时,忽然有探马来报,从下邳城而来,曹操急忙起身,询问其下邳的战况。

    “报告主公,下邳城袁素大军五万,攻城将近一月,死伤一万多人,然而下邳城却依然固若金汤。袁军每日不分昼夜不停攻城,却不见成效。”

    曹操听完,喟叹一声,“这袁军主将是谁?怎么会如此废物?”

    “报主公,是伪平寇将军袁素袁崇焕。”

    曹操听完后,心中顿时疑虑起来,“是他?当初献计破七路大军的袁崇焕怎么会如此不堪?难不成只是个纸上谈兵之辈?”

    郭嘉听后,让那探子先退下,接着看向曹操,“主公,恐怕下邳已经有所防备,下邳城定是有能人相助。吴铭后顾无忧,那恐怕此刻就会全力防守徐州,嘉窃以为此次征讨,难以成功;况且秋去冬来,过几天天气入冬,更加不适合征战,不如暂且罢兵,从长计议。”

    曹操面色凝重,看着账外发呆,郭嘉也不再说话,等着曹操的决定。

    过了好一会儿,曹操终于转过身,看着郭嘉,“奉孝,从子孝轻敌败于吴铭之手起,我就有所预感,只是此番若是不能有什么说法便撤兵,恐怕为天下英雄耻笑。奉孝可有妙计助我破城?”

    郭嘉叹了一口气,“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为下下之选,而今徐州陶谦颇得民心,军民同心,上下一气,徐州难图矣。”

    “奉孝,我亦知徐州难图,然而即便不能破城,吾也不能如此便回。若是没有什么所得,如此损兵折将,岂不会被天下耻笑?”

    “主公,嘉有一计,或可试一试。”

    曹操听完这句话,神色一喜,连忙说道:“奉孝快说!”

    “那陶谦和吴铭素有仁义之名,如今主公可使一军,劫掠邻近县城百姓,再以百姓为前驱,令其攻城;若不前往,以虎豹骑驱之。陶谦吴铭若是不忍百姓受苦,开门放百姓入城,则我军可乘机夺取城门,迎大军入城;若是两人不开城门,则徐州百姓必定为之心寒,民心思变,徐州虽暂时不能破,他日必轻易取之。”

    曹操听完,鼓掌大笑道:“奉孝此计大妙!就按奉孝之计行事。”

    郭嘉摇了摇头,“主公,此计还是少用为好,欲图大事者,必先顺民心。主公前番纵兵屠城,是为了震慑徐州,嘉亦知晓。望主公以后切莫如此行事,于主公名声不利。”

    曹操听完,神色一凛,向着郭嘉拜了一拜,“奉孝之言,令操茅塞顿开,当受此拜!”

    过了两日,夏侯渊和夏侯惇从邻近县城劫掠了两千百姓,令虎豹骑跟在百姓后面。若是有敢反抗者,一律诛杀。一时间两千百姓呼喊惨叫之声惊动了徐州城的所有人。

    陶谦、吴铭、孔融等纷纷上城墙,看到曹军用虎豹骑驱赶着百姓向徐州城而来,陶谦顿时掩面哭泣,“以吾一人过失竟然百姓遭此大难,吾心何安!不若自缚,亲往曹营请罪!”

    吴立仁叹了一口气,“陶公,那曹贼如此狠毒,即便陶公真的亲往请罪,恐怕徐州百姓更会因此遭难。曹贼意在徐州,报仇只是他的借口。”

    其余诸人纷纷劝解陶谦,陶谦看着那被当做猪羊一般的百姓,痛心不已,“那吾也要开城门,将这百姓接入城中方可。”

    孙乾听后,顿时脸色一变,“陶公万万不可,如果城门一开,那曹军虎豹骑必然率先进城,徐州岂不是落入曹贼之手,到时,整个徐州百姓怕是都会遭到曹贼的毒手。”

    陶谦没有理会孙乾,又转向孔融,“孔北海之意为何?”

    孔融摇头叹息一声:“陶府君,若救此数千百姓,恐怕徐州数万将士和几十万百姓都会落于曹贼之手,还望府君不要因小失大。”

    陶谦又看了看吴立仁,“吴公,你素来仁义,眼下数千百姓遭逢大难,吴公,有何良策救这百姓?”

    吴立仁心里道:这还知道给我戴高帽了,你们都知道救人危险,我岂能不知?

    “陶公啊,吾看到百姓因此遭难,实在心有不忍,只是为了徐州城。”

    正在这时,吴立仁忽然接到系统提示,“滴!恭喜宿主触发强制任务恩同再造——宿主需要将曹操驱使的两千百姓救至徐州城中;若死亡百姓数不超过100人,则获得完美奖励;若死亡不超过200人,则获得优秀奖励;若死亡不超过500人,获得普通奖励;若死亡超过五百人,则任务失败。”

    听完系统的信息提示,吴立仁有种泪牛满面的错觉,“系统啊,我之前和你讨要任务是我不对,这个任务能不能不要?我若是不接受强制任务会如何?”

    “不接受的话,由本系统召唤的历史人才将会永远离开宿主,宿主将暂时不能使用系统,持续三年。”

    “哦,也就是说没得谈了?呵呵!玩不死我你不甘心是吧。”

    陶谦听到吴立仁说到徐州城,不然就沉默下来,心中好奇,忍不住问道:“吴公,为了徐州城,到底要怎么样?”

    吴立仁长叹一声,硬生生将刚刚到嘴边的话咽了进去,他本来要说的是,为了徐州城的安稳,怕是只能牺牲这数千百姓了。然而到最后只能如是说。

    “为了徐州城民心所向,百姓一个都不能少!若是不救,徐州百姓如何看待我们?所以,我同意出兵,救百姓入城!只有救得百姓入城,才能让城中百姓更加坚定与曹贼抗争的信念。”

    王守仁有些吃惊看着吴立仁,急忙小声说道:“主公,切不可冲动啊!”

    “军师不必再劝,这件事没得商量,吾意已决,请军师助我。”

    王守仁看着吴立仁,忽然之间发现,吴立仁好像变了一个人,但是他的眼神告诉自己,这次即便牺牲再大,也要将百姓全部救回。这个到底还是自己从小认识的吴立仁吗?

    正当王守仁怔怔发呆之时,陶谦走了过来,“吴公真仁义之主,看到百姓受苦,如亲临此难,泪流不止,实在令谦惭愧。”

    吴立仁不解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泪牛满面不是错觉,此刻,真的有眼泪流了出来,吴立仁心中只有一句话: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说不出来。

42、调兵将吴军齐上阵 运筹谋六将同攻徐() 
吴立仁的话让陶谦顿时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吴公之言,甚合吾意。只是不知道吴公有何良策接应百姓入城?”

    听到这,吴立仁就蔫了,自古以来,驱民攻城,为天下人所不齿,可是此计效果却是百试不爽。遇到这种两难的情况,一般都只会选择更加有利的选择。而曹操既然选了这条路,看来对徐州是势在必得,百姓之后,必定有强兵猛将相随,吴立仁实在没有想到什么办法,只得用求救的眼神看向了王守仁。

    王守仁神色肃穆,又向着远处被驱赶的百姓看了过去,可是还是只能叹息道:“主公真仁主也!可是要救这数千百姓,实在太过困难。”

    “军师,吾意已决,请军师助我。”吴立仁的眼神坚定地看着王守仁。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与曹操正面相争。主公你要考虑清楚,此战我军定然会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王守仁说完,还是十分想从吴立仁那里得到一点犹豫,这样她还好继续陈以利弊,尽量劝服吴立仁放弃着惊人的决定。

    可是王守仁却没看到,他知道此战不可避免。二那孔融和田楷纷纷摇头,孔融更是直接说:“吴太守若是如此行事,岂不是殃及池鱼?”

    吴立仁大声说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岂能畏手畏脚?我自带本部兵马出城,诸公带兵接应即可。”

    吴立仁的豪言壮语顿时感染了麾下诸将,“主公!壮哉!冉闵请战!”冉闵顿时下跪应道。

    “末将请战!”秦彦秦昭纷纷下跪。

    吴立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