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不出吴立仁所料,虽然高长恭占着五点武力的优势,可是面对着甘宁,他却总是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武艺不够,只是船上晃荡,很多时候,高长恭手中武器的出手,总是不能达到他预期的效。

    一旁的周瑜神色凝重,他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让高长恭练习在晃荡的小船上对战。纵然如此,他也还是不能完全适应船上作战。两人战了五十回合,随着周瑜大军越来越多,甘宁一船的将士,此时已经死伤殆尽,他心中有些慌乱,而蔡瑁的大军,却丝毫没有来救援的意思,这让甘宁心中更是愤怒不已。

    周瑜此时也发现了甘宁的处境,他猜测了一些其中的原委,却是仍然想不通,但是有点他可以肯定,甘宁此番前来,定然是有人故意陷害。这让周瑜心中窃喜,收服甘宁的把握更大了,他对着船上苦苦坚持的甘宁大声喊道:“甘将军,在刘表帐下被如此对待,何苦还要为他效命?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主求贤若渴,若是甘将军可以归顺,我主一定会对往事既往不咎,我还能保荐甘将军做一个折冲校尉。”

    虽然甘宁此时有些动心,可是他嘴里却依然没有松口,“周郎小儿,败军之将不足言勇。若要是想招降我,先抓住我再说。”

    甘宁所说的败自然就是他当初斩了方腊之事,周瑜嘴角抽了抽,心中叹息道:“若是让方文定和方金莲兄妹知道,定然不会和方腊干休。更何况,如今孙策纳了方金莲为妾,他们的关系越来越难处理,不知主公会不会因为方夫人而杀了甘宁。”

    而此时早有人将甘宁的消息告诉了方文定,方文定报仇心切,立刻令人驾船而来。还没等周瑜下令,他已经跳到那只船上。他看着甘宁正在和高长恭厮杀,不分上下,他大吼一声冲向了甘宁,“甘宁匹夫,还我爹爹命来!”

    随着方文定加入战斗,甘宁越来越觉得压力巨大,虽然方文定的武艺不怎么样,可是身旁有高长恭不断带来的危险,他根本无暇去顾忌方文定,只是借着船只,不停闪躲。

    而蔡瑁和张允正指挥战船向周瑜大军冲锋之时,忽然看到从从一侧又出现了百余只战船,正浩浩荡荡地向蔡张二人大军冲过来,蔡瑁隐隐约约看到旗帜上写着一个“戚”字。这自然正是戚继光手下的水师。蔡瑁心中大惊,连忙下令大军赶紧撤回,可是周瑜和戚继光岂能容他们说走就走,步步紧逼。

    蔡张二将心中惊惧,情势危急之时,忽然又听到一声号角吹响,蔡瑁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连忙看了过去,只见又有一大批船只在戚继光大军水师以后出现,那船只的旗帜上飘着一个大大的刘字。(未完待续。)

296、甘宁避祸移汉北 张绣出兵救荆州() 
蔡瑁心喜万分,自然明白了,这是刘琦派人前来支援,于是开始传令大军慢慢向后前行,和刘琦一起向戚继光水师围了过去。

    周瑜原计划让戚继光水师埋伏起来,找机会将敌军包围起来,先消灭一部分敌军,可是未曾想到,刘琦竟然好像看破了,在蔡张二将出战之后,又亲领一万大军出城,反而将戚继光的水师包围起来。

    戚继光见势不妙,当机立断,令大军立刻调头撤退。周瑜自然也看明白了形势,他知道戚继光不可能继续死战下去。他知道此计划不能实现,于是下令大军也撤回。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只是有一件事他觉得十分可惜——在高长恭和方文定的合击之下,还是让甘宁逃走了。

    蔡瑁张允二将回到江陵之后,向刘琦交令,两人一起向刘琦行礼致谢道:“多谢大公子及时救援!”

    刘琦面无表情地答道:“此皆是子柔先生之计,非我之功!只不过,甘将军何在?为何不见他回返?”

    蔡瑁心中得意,情知甘宁一定在劫难逃,他心里早已想好了说辞:“回大公子的话,甘宁将军一心想要立功赎罪,故而轻敌冒进,杀入敌船之中,他和他麾下的将士杀敌百余人,最后身陷重围,不幸遇难,末将虽然想要救援,却已经来不及了。”

    蔡瑁的话,让张允不由得佩服起来,这简直是能将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

    刘琦虽然心中愤怒,可是此时却是死无对证,他根本没办法去怪罪蔡瑁,纵然如此,他却依然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冲着蔡瑁吼道:“蔡瑁!汝因为私恨毁我大将性命,你可知罪!”

    蔡瑁此时一甩衣袖,丝毫不相让的对着刘琦冷冷说道:“大公子,我敬你是主公长子,才不与你一般计较,汝若是还要如此无理取闹下去,休怪我蔡瑁不讲情面。”

    说完拂袖而去,还没走几步,忽然一人从外而入,浑身湿淋淋的,正撞着蔡瑁,蔡瑁猛然拔出腰间佩剑,大吼道:“找死!”

    然而他的剑自然没有砍下去,因为来人正是甘宁。

    蔡瑁仿佛见了鬼一般,目瞪口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蔡将军!我与你有何冤仇,你为何要这样屡屡陷害于我?”

    甘宁双拳握得咔擦作响,蔡瑁心虚,他只好退到堂上,又一次来到刘琦面前,“大公子请看,甘将军已经回来了。”

    看到甘宁回来,刘琦也有些吃惊,连忙问道:“兴霸,为何如此狼狈?”

    甘宁便将蔡瑁让自己一船先行的事情从前到后说了一遍,一旁的蔡瑁脸色十分难看,他对着甘宁大声吼道:“甘宁匹夫!汝轻敌冒进,竟然说是奉了我的命令?如此诬言,谁给你的胆子?莫不是汝是为了周瑜小儿才故意让我和大公子之间失和?一定是这样,若不然你怎么又能从周瑜打包围之中一次又一次的逃脱?你一区区水贼,本性难移,做着这些吃里扒外的事情,还敢在此污蔑本将,实在罪不可赦。”

    听到蔡瑁如此言语,甘宁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辩驳,刘琦叹了一口气,疲惫地说道:“你们都下去休息吧!此事不得再提。”

    甘宁哈哈一笑,笑声中却有一丝无奈,一丝悲凉。

    “大公子,蔡将军和甘将军如此水火不容,属下以为,不如将两人分开,这样才能避免两人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

    刘琦想了想,也点了点头,“那就封甘宁为水军都尉,领战船二十艘,前往汉水以北驻扎。”

    蒯良点了点头,“如此便好,若是江陵有变,甘将军也能从旁策应。”

    周瑜大军回营之后,检点损失,将士死伤数千人,损失船只二十多艘,自然蔡张二将大军损失也差不多。

    “都督,蔡张二将确实有几分本领,如今敌军重兵守在江陵,江陵确实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鲁肃的话,仿佛让周瑜的思绪忽然从远处拉了回来,他呵呵一笑,“子敬无须多虑,江陵城虽然难破,但是我看城中众将之间却不是同心协力,只要找到其中关键,破城不难。”

    两军继续对峙不提,再说襄阳名士傅巽受刘表之命,前去秭归劝说张绣出兵相助,傅巽沉思许久,也不知该用何说辞,他自知自己并不善于舌辩,可是却也没办法推辞,他就这样迷茫地来到了秭归,见到了张绣。

    张绣召见了傅巽,问他此行的目的,傅巽只好如实说道:“张将军,我主遣我来此,想求张将军出兵相助,以破孙策和吴铭。事成之后,我主愿意将巫县和秭归尽皆献于将军。”

    张绣听到这里,不由得呵呵一笑道:“傅先生说笑了,如今大乱之世,这巫县和秭归已经是我囊中之物,何劳刘荆州出手。至于出兵之事,孙吴两家兵强马壮,我只有区区万人,又都是老弱病残,岂是他们的对手,还望傅先生回去禀明刘荆州,就说张绣实在是爱莫能助啊!”

    傅巽嘴角抽了抽,他没想到张绣竟然如此厚颜无耻,这巫县本来还说刘表暂时借给张绣作为容身之所,没想到他攻占了秭归后,完全将两城都当做了自己囊中之物,却无视当初刘荆州对他的收留救助之恩。

    “张将军所言极是,可是唇亡齿寒,孙策和吴铭尽皆虎狼之辈,若是孙吴大军攻下荆州,张将军岂能独存?”

    傅巽还是努力想将张绣争取过来,他话刚说完,张绣看了看贾诩,贾诩点了点头。

    张绣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地答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大军尽出,与孙吴二贼拼个你死我活,以报答刘荆州昔日恩德。”

    傅巽忽然觉得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他觉得自己一定是听错了:就这样张绣就同意出兵相助了?就这样就被我征服了?难道我真的是舌生莲花?辩才无双?可是我也只是说了一句唇亡齿寒啊!

    这一定是幻觉,一定是我太想劝说张绣出兵才会如此,傅巽心里默默念道着。

    (未完待续。)

297、蒯越谏言防张绣 张辽挂帅犯合肥() 
傅巽有些迷茫地看着张绣了,半天没有说话,张绣只好轻声呼喊道:“傅先生,傅先生,你怎么了?”

    “张将军的意思是准备出兵相助?我没有听错吧?”

    张绣呵呵一笑道:“自然没有听错,我想了想,确实如同傅先生所言,唇亡齿寒,若是荆州不保,我在秭归和巫县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所以我才决定出征相助刘荆州。”

    傅巽觉得,这简直是天大的喜事,张绣的思维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虽然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身旁贾诩的意见,他也顾不得许多,向张绣答谢一番,才退了出去。

    傅巽到了襄阳之后,伊籍早几天伊籍回去了,刘表听闻伊籍将事情的经过一一禀明后,立刻奖励了伊籍许多金银财宝;而傅巽回来之后,将张绣打算出兵的消息报告了刘表,刘表的脸色阴晴不定,他脸色难看地对着傅巽道:“汝之前不肯出使,以张绣不肯出兵推脱,实有不尽心之罪,幸好今番说得张绣出兵,那便功过相抵,汝可有意见?”

    傅巽连连道谢,他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刘表没有罚他,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而此时刘表的心中,却是异常欣喜,他仿佛感觉自己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就好像老天换人写剧本了一般。只要吴铭暂时不对襄阳用兵,张绣再帮助自己对付周瑜,周瑜再厉害又能有什么作为。

    然而正当刘表心情舒畅之时,却听到一个让他想要抓狂的声音。

    “主公,张绣狼子野心,前番让其出兵,他却偷偷占了秭归;这次忽然同意出兵,其中必有缘故,主公不可不防。”

    刘表正要发作,才发现说话的人正是蒯越,他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怒火,平复了一番,才说道:“异度之言,不无道理。可是如今荆州危在旦夕,若是还要如此瞻前顾后,恐怕我命休矣。”

    “纵然如此,也不能一点都不防备,否则若是张绣有异心,必定为祸不浅,还请主公三思。”

    蒯越的话,并没有让刘表回心转意,刘表反而呵呵一笑道:“异度如此深谋远虑,为何出使曹操,却没有换来曹兵一兵一卒,却反而为自己谋得了一个太中大夫的职位,这到底又是为何?”

    刘表说着说着,脸色一变,好像受了很大的刺激,忽然剧烈咳嗽起来,蒯越惊得连忙跪下,他没想到,这一切都被刘表看在眼里,他自知心中有愧,口中称罪道:“主公息怒!曹操有心招揽,但是属下却不是如此不义之人,故而严词拒绝,曹操便用此官职,想要收买属下之心。属下绝无二心,还望主公明察!”

    自从曹操答应出兵之后,曹仁发兵驻扎在宛城,从吴立仁在南阳用兵以来,曹仁却丝毫没有一点行动,这才让刘表心中生疑,等到他知道蒯越被曹操加封为太中大夫之后,他心中才开始对蒯越十分不满。但是想到蒯越和蒯良帮助自己在荆州落脚,功劳巨大,就一直隐忍不发。而今,傅巽说服张绣出兵相助,蒯越竟然还一直阻挠,这让他对蒯越的用心更加不满起来。

    “呵呵,如今我形势孤穷,尔等自寻出路,也并无不可,只是念及当初一路扶持才走到今天,感慨良多。异度,你退下吧!”

    说完这句话,刘表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接着又咳嗽了几声,颤巍巍地走了进去。

    自从吴立仁出征之后,合肥便在冉闵和樊梨花的主持之下,整个城市的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城中的内政有包拯和公孙策的一起努力,也是民心安稳,生活安定。冉闵每日有时间就会训练下手下的将士,不让他们有一些懈怠,同时还将最近刚收购的马匹训练成骑兵。自然,他也不敢放松对曹操的防范,时刻关注着寿春方面的消息。

    然而曹操仿佛此刻完全对徐扬没有了兴趣,寿春城中的曹军一直毫无动静,这让冉闵心中一直有些疑惑:曹操是真的想保持这样的和平,还是只是表面上如此,暗地里还会做些什么小动作。

    这一天,忽然冉闵收到探子的快马来报:在合肥西北不到三十里处,发现曹操大军三万人,大举向合肥来犯。

    冉闵听到,仿佛这才放下心来,越是未知的事情,他才越害怕。若是知道曹操只是率军来攻,他倒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樊玉凤此时正在冉闵一起讨论事情,她听到消息后,想了想,起身对冉闵说道:“天王将军,如今曹操来犯,我等自然要努力迎敌,只是将军还要将这个消息同时传到郭都督和下邳宗将军得知才好,提醒他们要小心防范。”

    樊玉凤的话十分在理,冉闵自然听从,他于是立刻宣人进来,将曹操进攻合肥的消息快马送给郭侃和宗泽。

    冉闵接着便将合肥的两万大军召集起来,做战斗前的动员,经过几次与曹操的交锋,冉闵对曹操手下的武将也或多或少有些了解。这次领军的却是张辽,冉闵对张辽的印象却没有多少。

    张辽大军扎营之后,便领着手下众武将,来到合肥城下搦战。

    冉闵自然不惧张辽,领着五千大军出城,两军对圆处,冉闵对着张辽大喝一声道:“谁是张辽?快快出来受死!”

    张辽看到冉闵,手中长枪一指道:“众将谁敢与我打这第一阵?”

    话音刚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