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滴!检测到俞大猷技能武绝触发,魏延武力…4,当前魏延武力值降低至90,俞大猷荆楚重剑武力+1,当前俞大猷武力提升至96。”

    “滴!检测到魏延技能矜高触发——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斗将之时,若对手提升自身武力技能触发后,自己提升对手武力增加的一半武力,同时降低对手相同武力值;若对手触发降低自己武力技能后,自己提升降低值的一半,同时对手降低相同武力值,向上取整。当前俞大猷降低魏延4点武力,则魏延武力+2,俞大猷武力…2。当前魏延武力回升至92,俞大猷武力降低至94。”

    俞大猷手中的重剑和魏延的大刀转瞬间便来回斗了十几回合,两人谁都不能占据便宜,但是魏延本想以一己之力能将俞大猷击杀后,就能反败为胜,未曾想到这个叫俞骁的竟然如此厉害,自己使出了浑身解数,竟然还是被他死死压制。魏延咬牙又与俞大猷战了十几回合,接着长刀格开了俞大猷的长剑,退了几步,抱拳说道:“俞将军果然厉害,魏延佩服!”

    接着大吼一声:“快撤!”

    荆州大军听到这个命令后如临大赦,纷纷向后撤去。

    俞大猷自然也不会去再追,他深知,魏延只是先锋大军,蔡瑁大军一定就在不远处,此番先胜一仗,挫了敌军锐气,让自己手下大军士气瞬间高涨了许多,已经算是大功告成。

    这一战,消灭了魏延大军三千余人,而己方损伤不过千人。俞大猷立刻传令大军退守六安,严阵以待。

    魏延领大军退回雩娄县时,却发现蔡瑁此时已经到达雩娄。看到魏延如此狼狈回来,蔡瑁不由得大怒道:“魏延!汝为先锋,不听号令,孤军深入,害得我大军损兵折将,锐气尽失,该当何罪!”

    魏延一听,心中一惊,连忙跪下请罪道:“蔡将军饶命!末将一时贪功,未曾想中了俞骁的埋伏,只是末将也攻下了几座城池,也能将功折罪,请将军息怒!”

    蔡瑁猛然站起来,怒视着魏延,大声喝道:“如何将功折罪?这几处城池根本无人驻守,汝何功之有?犯了如此重罪还敢诡言狡辩,实在可恨!来人,将魏延拉出去,斩!”

    魏延一听,吓得连连叩首不已,这时一旁的蒯良站了出来,向蔡瑁劝道:“将军息怒!如今正是用人之时,阵前斩将,于军不利,不如暂且饶他一次,令其将功赎罪!”

    蔡瑁冷哼一声,“若不是子柔先生为你求情,今番定让你身首异处,还不赶紧给我退下!”

    “多谢将军,多谢蒯先生!”

    魏延退下后,蔡瑁舒了一口气,看向蒯良,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道:“这魏延是否有些不中用?那俞骁是个什么人物,他竟然败在俞骁之手,实在可恨!”

    蒯良笑了笑,上前说道:“将军勿忧!俞骁不足为虑,这庐江郡大概只有他手上这些兵马,将军有两万大军,有何惧哉!”

    “哈哈,子柔先生言之有理,兵法有云:五则攻之。如今我大军五倍于敌,有何惧哉!”

    不过蒯良这时却皱了皱眉,“将军,只不过还有一事不得不防。曹仁虽然大军追袭吴铭,万一不敌,则吴铭必派援军救援,到时候恐怕必然会无功而返。”

    曹仁会那么不中用吗?这个疑问在蔡瑁和蒯良脑中不断盘旋着。

    第二天,蔡瑁率军再次向六安进发,大军直接开到六安城下,而俞大猷早已命令将士在城墙之上严阵以待。

    看着城墙之上虎视眈眈军容齐整的守军,蔡瑁和蒯良都不由得心中一惊。“这俞骁倒是个人才!”蒯良不由得叹道。

    蔡瑁管不得那么多,只要拿下六安,庐江郡再无可以阻挡自己的了,只见他抽出佩剑,大喊一声:“攻城!”

    荆州大军顿时呐喊着冲向六安城墙,魏延为了一洗前耻,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然而俞大猷的防守却没有任何疏漏,大军进攻了半天,却无实质性的进展,反而损失了一两千人,这让蔡瑁心中恼怒不已。

    大军当晚在城外扎营休息,准备第二日再行攻城。正当蔡瑁大军尽皆休息之时,忽然荆州军大营传来一阵喊杀声。

    蔡瑁从睡梦中惊醒,连忙询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早有人来报道:“回禀将军,敌军前来劫营!”

    听到这,蔡瑁不忧反喜,哈哈大笑道:“无谋俞骁,好好城池不守,竟敢出城相争,自找死路!”

    然而当他出帐之后,才发现四周到处都是吴军,心中慌乱不已,这时,魏延骑马而来,大声喊道:“将军快上马,吴铭援军来了,敌将蒋将和樊哲各引三千大军前来救援,俞骁也全军出城,趁夜劫营。”

    听到这个消息,蔡瑁顿时愣住了,他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着急问道:“子柔先生现在何处?”

    “不知,大概在乱军之中走散了!”魏延答道。

    “那我等赶紧撤退吧!吴铭既然来援,我军定然不是对手,传我将令,全军速速撤退!”

    这时魏延一甩手,叹息一声道:“敌军也只有一万余人,我军却有两万人,成败败正在今日,将军不思组织杀敌,反要后退,是何道理!”

    蔡瑁未曾想魏延此时竟敢顶撞自己,不由得心中怒火又起,大声喝斥道:“魏延!你好大的胆子!到底你是主将还是我是主将?”

    正在这时,忽然有从不远处杀过来一骑,魏延连忙接住,“来将通上姓名!”

    “蒋将是也!”

    蒋将大刀一挥,劈向了魏延。魏延情知此人武艺不凡,同样拍马舞刀,神情凝重地迎了上去。

    “滴!检测到蒋将技能将才触发,武力+3,九转霜寒刀武力+1,当前蒋将武力提升至99。”

    “滴!检测到魏延矜高触发,当前蒋将技能将才武力+3,则魏延武力+2,同时降低蒋将武力2点,检测到蒋将将才免疫降低武力技能,故而蒋将武力不变,魏延武力提升至96。”

    听到魏延和蒋将的战斗,吴立仁笑着点了点头,魏延的武力完全被蒋将压制,他倒是不会太担心。况且为了保险,他还让樊哲一起去,同时配上俞大猷,荆州军只有一个魏延,武将方面完全压制。

    魏延此时能感受到蒋将手中九转霜寒刀带来的压力,况且刀身之上仿佛有一种杀气,能慑人心魄,这让魏延心中暗暗叫苦。

    两人战了十几回合,这一旁的蔡瑁看到魏延竟然久战不下,心中大怒,挺枪冲了过来,“文长,为何如此纠缠,速速斩了敌将,一同撤退。”

    蔡瑁持枪上前,于蒋将瞬间交手,顿时感觉到蒋将威压,他这时才明白为何魏延和他战了许久也不见任何优势。只一刀,便震得蔡瑁心神不宁,呼吸不畅,蔡瑁胆怯,不敢上前,只在一旁骚扰。

    蒋将虽然不惧,但是却对蔡瑁十分反感,这时,蒋将长刀做势向魏延一劈,魏延屏气凝神,奋力一迎,可是蒋将忽然收手刀锋一转,向蔡瑁劈了过去。(未完待续。)

245、魏文长舍身救蔡瑁 曹孟德梦中斩袁胤() 
蔡瑁哪想到蒋将忽然向自己使出了一大杀招,心中惊恐万分,可是这一刀来的快,他想躲,却已经感觉到手脚不听使唤,他没机会躲掉。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只大刀横空飞来——正是魏延奋力掷出了自己的武器,魏延的大刀直接撞向了蒋将的霜寒刀,霜寒刀受此大力,瞬间改了方向,蔡瑁见状,连忙拍马便走。

    蒋将一击不成,转身看到魏延,竟然将自己的武器掷出,不由得又有些佩服魏延的忠心,霜寒刀往地上一挑,将魏延的长刀一下挑起,接着又向魏延猛地扔了过去,“吾不会趁人之危,接着!”

    魏延接过自己的长刀,心思急转:我不是俞骁的对手,也不能胜过蒋将,恐怕今日是难以胜过,为今之计,只能先走为妙。于是向蒋将抱拳致意,“多谢蒋将军,今日到此为止,以后再来讨教。”

    说完,魏延拍马也紧跟着蔡瑁逃去。

    不一会,荆州大军便先后跟着蔡瑁等人退走,蒋将等人也不敢深追,只是将蔡瑁大军留下的辎重粮草尽皆收缴回去。

    蔡瑁率大军跑了很久,在路上恰好遇到了乱军之中走散蒯良,两人见面后唏嘘不已。

    蔡瑁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怒火,忍不住咒骂道:“未曾想到曹仁也如此不中用,竟然让吴铭如此完好无损地逃了回来,不然怎么还能派出大军前来救援俞骁,差点让瑁命丧那蒋将之手,真是气煞我也!”

    蒯良也跟着叹息道:“将军暂且息怒!此时不是埋怨之时,既然吴铭大军已然撤回,我等也算完成了对曹丞相的约定,此时还是赶紧回军,不然等到长沙孙策察觉到,定然会大举来犯。”

    “子柔先生所言极是!”接着蔡瑁又转身看向一旁的魏延,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意,“文长,昨日你能奋力相救,瑁不胜感激,如此汝也算将功抵过,我现赦免你前几日的轻敌冒进之罪。”

    蔡瑁嘴角抽了抽看了看魏延,魏延脸上却有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怨愤之色,只见他呵呵一笑,瞬间将神色调整了过来,没有表现出来任何特别,他向蔡瑁抱拳道:“多谢将军大恩大德,末将一定会牢牢记住的。”

    当吴立仁率着百姓来到成德,便收到了俞大猷的告急文书,吴立仁这才明白之前为何曹仁会和刘表大军对峙,曹操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曹刘两家一定达成了某种协议,曹操想借助刘表的力量共同对付自己。但是刘表绝不敢倾巢而出,否则荆州必然被他人所袭。

    想到这里,吴立仁当机立断,让蒋将和樊哲各领三千兵马前去支援俞大猷。而自己则继续带领剩余几千大军继续向合肥撤离。

    正在赶往合肥的路上,吴立仁忽然想到一件事情:为何袁术已经死了,可是系统却没有提示袁术势力消亡?难不成袁术还没有死?

    当吴立仁将这个疑问问了系统之后,系统立刻回答了吴立仁。

    “一个势力的消亡自然是以该势力所有相关的人,或死,或投降别的势力,或其他标志性的物品易手。”系统耐心解释道。

    吴立仁这时仔细想想:袁胤袁蓉投了曹操,袁耀袁慧投了我,那看来这关键还在玉玺上面了。

    “宿主回答正确,目前由于袁术势力是建国势力,他的直系亲属还存活,故而需要以标志性物品的易手来判断该势力是否消亡。”

    那要是这玉玺一直没有出手,岂不是袁术这个势力算是一直没有消亡了?

    “若袁术的直系亲属一直据有该玉玺,那系统将在袁术势力失去所有城池后的三个月后自动判断其消亡。”

    吴立仁暂时明白了,若是现在玉玺归了曹操,那袁术消亡的奖励和爆表就应该产生了;可是,袁胤为何还没有交出玉玺?难不成玉玺不在他的手里?袁耀欺骗了自己?又或者袁胤还想着东山再起?

    吴立仁自然猜不出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袁胤、袁蓉和黄猗三人,在曹仁派人的护送之下,一路安全达到了许都。

    早有人将三人到来的消息告诉了曹操,同时将曹仁的奏报一起交到了曹操手上。

    三人在丞相府等着曹操召见,可是左等右等却一直不见消息。这时那名传话呢下人走了出来,三人立刻围了上去,一起问道:“丞相何时能接见我等?”

    那下人面无表情地看着三人,“丞相现在还在午睡,暂时没有办法见你们几个,还请几位先回吧!”

    袁胤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将玉玺献上,生怕夜长梦多,事情有变。听到那下人如此说,袁胤从怀里摸出了一串玉珠,偷偷地塞到了那下人的手中,小声说道:“我等初来此地,还不是很懂规矩,还望小兄弟帮忙出个主意,怎么才能早日见到丞相,我等不胜感激,这件小玩意就当给兄弟你的一点小意思,还望笑纳。”

    那仆人接过玉珠,在手里摸了一番,继而指了指袁胤,咧嘴一笑,“你们若是着急去见丞相,那就暂时到丞相卧室外等着。到时丞相若是醒来,你们就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召见,到时候就看你们的了。”

    袁胤三人尽皆陪笑答谢,那仆人便引着三人来到了曹操的卧室之外,此时三人可以清晰地听到从卧室之中传出来均匀的鼾声,三人对视一番,点了点头,便在门外就此站住,专等曹操醒的那一刻。

    三人等了约莫有半个时辰,不觉得都有些四肢麻木,这时,忽然从房间里传出来一声惊慌的吼叫声:“啊,有刺客,来人,护驾!”

    这时,门外袁胤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声说道:“天赐其功与我等!”

    俗话说:功高莫过于救主,袁胤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而袁蓉此时却有些忧虑地说道:“叔父,这样冲进去会不会不好?若到时丞相见责,我等岂不是百口莫辩?”

    黄猗在一旁挥手打断了袁蓉的话,“妇道人家就是见识短浅,所谓富贵险中求,此非常时期,丞相岂会见责,况且我等身上还有国之重器传国玉玺,丞相定然不会责怪我等。若是因此立下大功,我等前途无忧也!”

    说完,袁胤和黄猗一起猛地推开门,闯了进去,两人进去后,袁蓉无奈之下也跟着走了进去。

    进了房间,只看到曹操在卧榻上坐着,瞪大着双眼,手里拿着一把宝剑,仿佛被惊吓过度失神了一般,

    袁胤和黄猗一起上前,小心翼翼问道:“丞相,刺客在哪里?我等皆是为了护驾而来!”

    曹操没有答话,忽然起身,从卧榻上一蹦而起,眼睛瞪得大大的,这次他用着更大的声音喊道:“有刺客啊!来人,护驾!”

    这一喊,让袁胤和黄猗都心中慌乱地四周看了看,哪里有半个人影,正在这时,忽然曹操手中长剑向袁胤一刺,再猛然抽出,只听得“噗嗤”一声,鲜血从袁胤的身体里喷射而出,溅了曹操和一旁的黄猗一脸。

    “丞相,你,你为什么?”袁胤挣扎着说了最后一句话,便彻底没了呼吸。

    “尔等逆贼,不知天高地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