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日不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四处漏风的屋子里铺满了干草,扔了几个也不知道是死是活的兵丁,只有一个明军在照看,可能他也仅仅能够起到让这些伤病员,别被老鼠啃掉了鼻子的作用。靠在外面的地上躺着一人,黄明道看得真切,分明就是李大钢。

    百总有些难堪对黄胜解释道:“军医看过了,他说这个人虽然没死,跟死人就差了一口气,他也无能为力。”

    黄胜怒道:“这些人都是你的袍泽,你就如此对待他们?”

    百总羞愧难当,也不分辨,他身后的一个家丁道:”公子,您是读书人,见不得这样的场面,外面这些烂兵丁就是这个命,活着的人都难以为继,更加不要说这些半死不活的人了。”

    黄胜叹了一口气道:“将军,学生麻烦你一件事,找你的部下来帮帮忙,学生要把这些兵丁都搬到住处去照料,他们如果死了,学生让他们入土为安,学生如果侥幸把他们救活了,学生就留着他们做家丁。”

    这些人事不知的伤病员在尤百总眼里已经是死人,只是他们还有一口气,不好把他们埋了。如今这个正义感爆棚的士子愿意照料他们,他当然求之不得。

    他马上安排家丁去叫了十几个人,套了两辆马车,把这里七个奄奄一息的伤病员送到了黄胜的住处。黄胜不顾劳累,赶紧给这些人做身体检查,只是发现来送人的兵丁还有一个没有走,原来就是留在那个破屋子里照看伤病员的唯一兵丁。

    那人跑到黄胜面前跪下磕头道:“公子,您肯给小人的哥哥医治,大恩不言谢,小人给您磕头了,以后公子有什么差遣,小人水里火里不皱眉头。”

    原来是其中一个伤病员的弟弟,怪不得不放心要留在这里。黄胜道:“谁是你的哥哥,我来看看有没有救。”在后世黄胜对医学就有些研究,是个半吊子护士级别的存在。

    这完全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因为他先后照顾了几年自己患病的父母。为了能够给他们争取到好的生活质量,还专门研读了许多中医药方。被医生判了死刑的癌症病人是很痛苦的,不对,是他们的至亲至爱的人更加痛苦。

    明知无能为力,还得不遗余力。所以黄胜对中、西医都有研究、还会打针、输液。缝合不会,但是看过流程,如果自己试试应该也行。

    黄胜先检查这个明军的哥哥,他倒不是外伤,黄胜的初步判断是感冒引起的高烧昏迷,可惜没有抗生素,挂一些头孢类的生理盐水就说不定能够救活这个人。

    黄胜问留下的明军道:“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那明军道:“小人名叫韩广,小人的哥哥叫韩宽,十八岁,哥哥大小人三岁。就是辽东人,老家在十三山驿。”

    黄胜一边给其他人做检查一边又问道:“哪里能够买到药?哪里能够搞到酒?我还需要熬药的罐子,我们这些人还要吃饭,哪里能够买到粮食?”

    韩广道:”回禀公子,军需官那里都有,只要给银子都可以买到。也只有军需官那里有东西卖,这里没有商铺,也没有老百姓,都是明军在这里驻扎。“

    这里的原住民在原辽东巡抚王化贞天启二年正月战败丢了广宁后,由熊廷弼带领撤到关内去了。这座城池被匆匆放了一把火后放弃。

    现在的辽东经略孙承宗老大人想能够获得收复故土之功,考虑移民来此屯田,可是大明办事拖拖拉拉,到现在还没有具体计划。

    黄胜给几个伤病员都检查了一遍,让韩广带路叫上黄明道和黄东山去找军需官买东西了。正如韩广所言,军需官那里的东西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看来辽东将门打仗不行,人人都是商场精英。军需官见一个大头兵带着一个士子来买东西有些奇怪,这里还没有开始屯垦,目前没有大明百姓来此,更不要说士子了。

    他一番追问,了解了黄胜的身份。他作为军需官乃是消息灵通之人,竟然知道黄胜刚刚立下斩杀建奴马甲三级的功劳,马上就会有九品主簿的官凭到手,对黄胜客气多了,当然也就没有狠狠地宰肥羊,按照给军官的价格跟黄胜结算。

    黄胜不但买了药品,烈酒,还买了炊具,粮食,肉类。一共花了三十几两银子。军需官见他买的东西很多,还特地让家丁套车替黄胜运货,他只是奇怪,这位公子买许多生石灰干什么?硝制建奴首级也不可能需要如此之多。

    黄胜回到了住处就开始忙碌起来,让韩广回去告假,也来这里帮忙。首先就是收拾一间屋子,地上铺满生石灰,然后铺干草,干草上面再铺褥子,没办法,没有这么多用来睡觉的床铺。

    让狗儿熬米粥,熬肉汤。自己用土办法反复蒸馏烈酒,得到的酒精虽然不纯,也能够凑合着用。山寨版的云0南白药配方,里面用到的中草药黄胜大体知道。

    散瘀草、苦良姜、老鹳草、白牛胆、田七、穿山龙、淮山药、断肠草,至于要配多少只知道个大概,反正记得断肠草要很少一点就可以了,多了会中毒。这些药都是明朝医生的常用药,黄胜都买到了。

    药锅里已经开始熬黄胜配制的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清、甘草炙、生姜切、大枣擘。这个配方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可不是明朝医生为了制造神秘感在里面乱加迷信东西弄出来如巫术般的东西。

    韩广很快就回来了,他的上官尤百总听说是需要韩广来帮着做事,很爽快就答应了,让他安安心心給公子帮忙,大军开拔时派人来叫他。

    韩广还带上了自己的家当,当然也没有什么值钱东西,就是他的衣服、棉甲和被褥之类的物品和明军制式装备。可能值些钱的就是一个三眼铳,这是明军骑兵装备的火器,可以打三发铅弹,然后就倒过来当狼牙棒或者长柄锤使唤,抡起来砸敌人脑袋。

    黄胜指挥他点起木炭火盆,把他哥哥的衣服全脱了,用酒精擦洗身子消毒后盖上被子,隔一段时间就用酒精擦他哥哥的手心,脚心、腋窝、额头。

    小柴胡汤熬好了,就开始给他灌药,一天六次。让狗儿给李大钢灌米粥和肉糜,让黄东山用酒精擦干净刀子,把两个受了外伤兵丁伤口化脓感染部位的腐肉和脓血挖掉清洗干净,直到流出鲜红的血液为止。

    黄胜用酒精再次清洗过,直接用煮过的缝衣针和棉线给他们缝合,黄胜还把缝衣针弯成了鱼钩状以方便缝合。黄胜毕竟只有理论基础,没有实践经验,忙得满头大汗,才歪歪扭扭完成了。

    然后就是山寨版云0南白药外敷内服,反正黄胜把能够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至于这六个人能不能活过来全看天意。黄明理、黄明道还算强壮,没有伤到骨头,给他们配了活血化瘀的中草药。

    两个人都把少爷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他们太奇怪了,读书人会这么厉害,少爷以前也没有行过医,现在看上去比那些郎中还有门道。难道书上真的什么都有?

    一连三天,天天忙着照料伤病员,可惜还是有三个人不幸去世了。也不知道是黄胜庸医误人,还是他们已经病入膏肓。好消息是韩广的哥哥韩宽醒了,虽然还很虚弱,但是开始嚷嚷肚子饿了。

    一天后两个外伤的兵丁也活了过来,他们开始动了,好像是觉得伤口痒,想要去挠。黄胜总算松了一口气,救治率百分之五十,还好没有颗粒无收。外伤过了好几天还没死,也不发烧了,活命的机会太大了,应该死不了。

    黄胜让黄明理、韩广在住处照顾伤病员,自己带上黄东山、黄明道,狗儿来到一个树林旁边试鲁密铳,四杆枪都进行试射,黄胜在后世就有一杆气枪,枪法很好,能够打落飞行中的麻雀。

    黄胜利用调整火药量,用小锉刀修正准星,调整四支鲁密铳的准头。在来试枪之前,就已经用锉刀把铅弹修正成为统一标准了。黄胜知道铅弹的形状,重量、装填火药量的多少、火药的质量都会影响到射击的精度。

    所以黄胜不但把四支鲁密铳再次仔细修正过,而且自己做了天平,做了许多重量统一的小包火药,每一次装填都是一包,可不是如明军那样用指头比划了事。

第九章:小小队伍() 
黄胜自己可不愿意练习装填,而是让两个解救的阿哈黄东山和狗儿勤学苦练,这个没有挑战性的粗活儿太浪费时间。

    自己要花时间专心练习射击,争取尽快适应这个大明朝的火器。自己没有武力值,只能靠先进的武器保护自己,杀伤敌人。

    黄胜有银子,可以在军需官那里买到东西,所以这段时间大家吃得好睡得香,身体恢复得也很快。

    黄胜不着急,每天勤练射击,每天背着两杆鲁密铳跑步、爬山,自己不会骑马,逃跑时肯定钻山沟,没有体力和爬山的经验怎么行?

    黄东山和狗儿两个装填手也开始得心应手,他们以前做惯了活计,装填这个工作对于他们在建奴那里当奴才时的劳动强度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认为太简单、太轻松。

    如此过了半个多月,黄胜还以为孙老大人把承诺给自己的主簿官职搞忘了的时候,百总马世虎来了,一进门就嚷嚷着黄大人请客喝酒,原来黄胜击毙三个建奴的封赏下来了。

    辽东经略孙承宗老大人在接见了黄胜的第二日就回师山海关了,这里是前线,他作为辽东的最高统帅当然不可能在此险地逗留太久,意思意思就行了。

    政治本来如此,政治就应该作秀。能够高官厚禄的,当然有很高的政治觉悟。

    一个不入流的九品,还不需要朝廷来封赏,只要辽东经略给朝廷报备就完事大吉,吏部不可能驳回。

    能不能步入仕途,对于一个士子是关系到一辈子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在当朝一品大员的眼里不过是区区小事。

    辽东督师回到山海关后,茅元仪大人给办理了手续。黄胜得到了将仕郎的文官散阶,正九品主簿的官凭印信。

    黄胜穿上补子上绣着鹌鹑小鸟的绿色官服时,认为简直太难看了。

    可是两个家丁黄明理、黄明道激动得泣不成声,他们都说少爷最适合穿官服,太好看,太精神了,我们以后都改口叫大人或者老爷。

    马世虎给了四块腰牌,都是小旗官,他还不知道黄胜已经又收留了几个家丁。

    他告诉黄胜,黄家的四个家丁就挂靠在他的麾下,以后有了功劳自己会替他们争取最大的封赏,只是只字未提四个家丁是不是应该有饷银和本色米粮。

    黄胜估计应该有,而且小旗官还是兵丁的双倍,马世虎跑了一趟腿可以多吃八个兵丁的空饷了。

    辽东军官也没办法,不吃空饷,如何豢养家丁,没有家丁谁敢上战场?

    那些普通兵丁上了战场如果没有军官们的家丁在后面盯着,马上就会一哄而散,如何能够打仗?

    况且吃了败仗,还靠自己的家丁把他们救出来,保护着他们逃跑。

    靠那些普通兵丁?搞不好会第一个砍了他们,普通兵丁大多数都恨死这些军官,当然希望他们早死早升天。

    黄胜请马世虎跟他的家丁喝了一顿酒,给了十两银子的辛苦费,送走了这位大爷。

    黄胜送人回来,刚刚进屋,韩宽、韩广两兄弟就跪在了黄胜面前。

    韩广知道自己哥哥现在就是黄胜的家丁,而自己只是告假来这里帮忙的。

    他的所在的部队一旦开拔,他就要随部队走了,不然就是逃兵,被逮到会直接砍头。

    韩广道:“大人,小的求大人也把小的收下做家丁,小的以后跟哥哥一起鞍前马后伺候大人,一辈子忠心耿耿。”

    韩宽道:“大人,小的一家人都死绝了,只有这个弟弟相依为命,您救了小的,小的知恩图报,无论天涯海角都随大人去,不皱眉头,只是放心不下弟弟韩广。”

    两个受了外伤的明军兵丁也能够起床走动,他们的命总算捡回来了。

    这些天他们也得到韩广的照顾,虽然以前他们不是一个营头,现在也算知根知底了。

    脸黑黑眼睛小小的扁脸汉子名字叫做黑虎,名字很拉风也很古怪,他不是汉人名字是自己胡乱起的,是在明军里当差的蒙古人。

    他原是喀喇沁部落的战士,他的部落由于被末代蒙古大汗林丹汗,建奴奴酋努尔哈赤的夹击瓜分,许多人逃到了大明替大明朝效力。

    还有许多人被林丹汗吞并或者俘虏了,另外有几个头人带着人马归顺了努尔哈赤,变成了蒙古八旗之一。

    黑虎今年二十五岁,已经在大明军队混乱多年,会流利的说汉语,家里的人都死光了,有建奴作的恶,也有林丹汗部众下的毒手。

    他也跪下替韩广说好话道:”大人,我黑虎也喜欢韩广兄弟,您行行好留下他吧。“

    另外一个明军伤兵名字叫做程全功,一脸的伤疤,都有些看不出年纪,他是辽东人复州军户出身。

    此刻见大家都跪下给韩广求情,他也跪下了,只是他不善言辞嘴笨得很,平时就不怎么说话,他现在也是如此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黄胜当然希望小弟越多越好,况且这些都是跟建奴对阵过的骑兵,他们主动请求追随自己何乐而不为。

    在明朝军队里普通兵丁最苦,他们的机会就是能够升职当军官,可是当军官的机会大多数都留给了家丁出身的兵丁。

    军官都把军队看成自己的私产,当然任用私人。

    所以兵丁都希望给哪位将军或者大人当家丁,这样卖身投靠的机会也比较难得,不是知根知底,或者有什么同乡、同宗等等可靠的关系,根本不会被大人们看上。

    黄胜当场答应了大家的请求,马上就穿着九品官服带着韩广去找尤百总。

    这应该就不是个事,大明朝太腐败了,辽东将门更加腐败不堪,一个大头兵的去留,对兵丁本身是性命攸关,对大人们就是个屁。

    黄胜找到那个尤百总,这位老兄看见黄胜穿着文官官服,更加客气了。

    黄胜说明来意,这小子还装模作样打哈哈。黄胜也不和他磨嘴皮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