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盛唐-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是因为如此,她称帝前后,朝廷政局乃至天下百姓的生活,都没什么大的改变。

    唯一的恶果要应在几年之后。那时候,吐蕃步步紧逼,后突厥独立,而武周的能征惯战之将都被武则天杀的差不多了,无力抵御外侮,连遭四场大败。多亏大唐的府兵精锐还在,才没造成过大的损失。

    崔耕仔细一琢磨,严格上论起来,武则天称帝,对自己也没啥实际的影响。

    自己既没有誓死捍卫李唐宗室的情怀,更没有灭武周兴李唐的大宏愿,唯一的愿望不过就是想活得更好些,让家人和爱人过得更舒服些。

    说不定严格遵循历史轨迹,武则天坐在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政局稳定,朝野安定,自己的愿望兴许会容易实现些。

    在那场荒唐大梦中,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政。治上打击门阀发展科举重用寒门,经济上劝农桑薄赋役,算得上难得的有道明君了。

    军事上虽然有四场大败,但后来大部分都找回了场子,就算不能功过相抵,最恶毒的评价,也应该是白璧微瑕。

    怎么细细演算下来

    崔耕没来由地心情轻松起来,因为他发现武后称帝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动地的大事,实际上完全与自己无关啊!

    完全就是庸人自扰之罢了!

    想到这里,心里一松,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翌日醒来,趁着吃早饭的时候,崔耕把折冲府的安排简要说了一遍,最后道:“我这一去就是三个多月,家里和酒坊的事,就多靠二娘和嫂嫂了。”

    二娘一向是心比天高,当即就大包大揽地道:“二郎你就放心地去吧,有我在,错不了!现在咱们崔家,可不是谁能招惹得起的。”

    苏绣绣却秀眉微蹙,颇为关切的问道:“一个月的轮调变成了三个月,朝中恐怕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小叔可要多加小心,凡事三思而行。”

    望着苏绣绣那忧心忡忡令人心疼的小模样儿,崔耕不由得暗暗唏嘘不已。

    绣绣一个弱女子,终日穿梭于酒坊和老宅之间,却能见微知著。

    我这个嫂嫂在见识上倒也不逞曹月婵那小娘皮多让。

    如此美貌佳人又有如此见识,却还要独守空房,孤寂一生,委实令人生怜!

    苏绣绣见小叔子又直勾勾地看着自己,不由得暗啐了一声,登徒子!原本还以为他多日不见,浪子回头了呢,怎么没过几天又固态萌苏了?

    苏绣绣默默嗔骂一声,倏地脸颊绯红,缓缓低下头去。

    二娘却是粗枝大叶的,见气氛有些古怪,道:“怎么都不说话了?哎呦,大郎媳妇,你小叔只是出去三个月,又不是生离死别的,至于吗?来!吃菜,吃菜,吃完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正在这时,小九儿跑了进来,禀报都尉府的马车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崔耕粗略扒拉了几口饭,就赶紧出门。

    封常清抱拳行礼,催促道:“仙潭村大营的兵马早已集结完毕了,郭都尉也率军在都尉府外等着大人。咱们可得快些,别误了前往泉州港的时辰。”

    “好了,知道了。”

    崔耕上了马车,封常清马鞭连甩,直奔折冲都尉府而来。可他们刚到聚丰隆门外,就被宋根海的大队人马拦了下来。

    崔耕跳下马车,问道:“你们不是应该在都尉府保护郭都尉吗?怎么到这来了?”

    宋根海笑嘻嘻地敬了一个军礼,道:“当然是因为郭都尉就在这里。他现在正跟曹家小姐品茶聊天呢,让俺们一见到大人,就将您拦住,省得大人您白跑一趟都尉府。”

    “行了,我这就进去去。”

    宋根海的小马屁,丝毫没让崔耕感到舒爽。相反地,一阵没来由腻歪,涌上了他的心头。

    崔耕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独自进店。等他看见郭恪和曹月婵有说有笑,聊得特别投机时,终于明白那番腻歪是由何而来。

    他不由皱眉心中顿为不爽,曹月婵整天对老子不假辞色,却跟郭恪这孙子眉来眼去,打得火热。莫非是曹小娘皮看上姓郭的这个官二代公子哥儿了?

    狗日的郭恪,朋友妻不可欺,你懂不懂?

    虽然这妻虽然没谱儿,但八字好得也画了一撇,不是?

    狗日的,不带这么挥锄头挖墙脚的!

    越想越气,崔耕眉毛一挑,忍不住揶揄道:“郭都尉好兴致啊,咱们不是说好,在都尉府门口集结的吗?您怎么又跑到聚丰隆来了?”

    郭恪却没听出他的弦外之音,淡淡地解释道:“这不是要走了吗?本都尉来跟曹小娘子道个别。要不是她当初那几万贯的借银,本官接任折冲都尉府能有这番顺利?所以啊,本都尉是欠着曹小姐的人情哩。”

    顿了下,又微微一抱拳,道:“对了,这事还多亏了崔长史牵线搭桥,本官在此一并谢过了。”

    牵线搭桥?老子是牵线搭桥借银子,不是牵线搭桥让你俩眉来眼去,给老子戴绿帽子的!!!

    崔耕一听之下,心都在滴血,虎着一张脸愣是半天没坑声回应。

    郭恪满腹疑云,不明就里。倒是曹月婵仿如长了他心通似的,见崔耕的脸色有些难看,不由得心中一紧,赶紧浅浅一笑,转移话题道:“郭都尉太过客气了,到了泉州港,莫要忘了小女房子托付您的那桩事儿就好。”

    郭恪轻轻抚胸,心照不宣地笑了笑,道:“忘不了,我忘了什么,也不敢耽误曹小姐的事哩。你就安坐聚丰隆静候佳音吧。”

    曹月婵也是满脸灿笑,道:“那就一切都仰仗郭都尉了!”

    崔耕听得莫名其妙,道:“月婵到底托付郭都尉什么事儿啊?说来听听。”

    曹月婵美目一闪,嘴角含笑,俏生生地道:“暂时保密!”

    郭恪也道:“曹小姐既然不让说,那本官就不枉做小人了。”

    有奸情!

    崔耕眼看着郭恪和曹月婵心怀默契,互动得有来有往的,却把自己当个局外人似的排斥在外,不由得恨得牙根都痒痒。

    他心中暗骂一声,臭不要脸的!

    郁闷无比之下,忍不住冲着曹月婵吼了一嗓子:“不想说就别说,谁稀罕听?还愣在这里干啥?上楼去!”

    曹月婵先是一愣,接着是又羞又恼,嗔道:“你干嘛啊?没来由的,发什么癫?”

    崔耕也豁出去了,猛地一瞪眼,理直气壮地道:“怎么的?说不了你了,是么??”

    “我哼!本姑娘今天心情好,就给你这个面子。”

    曹月婵愤愤地跺了一跺脚,气冲冲的上楼去了。

    崔耕乘胜追击,转过来对郭恪道:“郭都尉,时辰差不多了,该出发了。”

    说罢,不管一脸懵圈的郭恪,昂首阔步,自顾自地出了聚丰隆。

    郭恪一脸懵圈,平日里他只关心军旅之事,哪里知道关于崔耕和曹月婵的八卦?

    见此状况,忍不住喃喃自语道:“不就是卖个关子,开个小玩笑的事儿吗?至于这么生气?这崔长史还真是不解风情啊。像曹小姐天仙一样的人物,居然舍得这般骂?

    但是说来也奇怪,为何他这一吼,曹小姐就这般乖乖听他话上了楼?要知道,本都尉可是约了曹小姐好几次饭局,她都屡屡婉拒的啊?搞不懂端得搞不懂啊”

第113章 拜谒冯刺史() 
此番临时换防,刺史府连夜派书,足见军情紧急。

    为了能在天黑前抵达泉州城,郭恪决定这次折冲府走水路。

    好在姚度主持的木兰溪码头已经竣工,从此地顺风而下,自三江口入海,顺着海岸而行,先往东再往南,最后往西一绕,泉州湾刺桐港便历历在目了。

    来往泉州港做生意的船只,大多是在四五月份随着西南风而至,又在冬至前后凭借东北风而去。

    所以,此时的刺桐港内,停泊的大大小小货运帆船数以千计,把整个港口挤得满满当当的,水路极为狭窄。

    多亏了折冲府所乘乃是官船,才能在港口官员的引领下优先入港,否则就要等上个一两天了。

    按照大唐律令,重兵未得上命不得入城,违者视为叛逆。折冲府一路急行军来到泉州城外,四百府兵就地驻扎。

    郭恪则带着崔耕一起,引着一队人马,从南门入城,前往刺史府面见冯朴。

    此时还是初更天,宵禁的时刻未到,街上游人甚多,手执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照明。

    这些灯笼或圆或方,上喷彩绘,甚至做成各种鸟兽的模样,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靠近街边的买卖铺户,乃至普通民居,也都在自己房子的入口处和庭院中点了灯,照得四下里甚为明亮。

    处处皆灯光,仿佛整个城市都在闪烁。

    又有阵阵丝竹管弦,乃至妙龄少女的歌声隐隐传来,温暖亲切,如梦似幻。

    这是崔耕大梦初醒后第一次重返泉州城,望着熟悉的灯火,瞥过自己住过的那座青砖红瓦的小院,再想想自己为追寻公孙大家所做的荒唐事,不由得心中五味杂陈,暗暗唏嘘不已。

    郭恪却兴致甚高,赞叹道:“人说泉州城可称光明之城,真是一点都不过分。此地着实是个好地方啊!”

    郭恪能在崔耕面前表现出如此真性情的一面,殊为难得,崔耕也是第一次见到,不由得微微一愣,问道:“郭都尉来自天子脚下帝都长安,是见过大世面的。难道说此地比长安还要繁华?”

    郭恪微微摇头道:“不一样,不一样。论繁华当属长安为最,但这泉州城却别有一番味道,本都尉很喜欢。”

    “别有一番味道?什么味道?”

    “呃具体的,本官也说不上来。”郭恪仰头思索,“啧”了一下,道:“可以这么说吧,长安城多了几分贵气,而泉州城则多了几分人气。”

    崔耕抿嘴一乐,促狭道:“怪不得大人一到这里就改了那副铁皮脸高冷范儿呢,原来是沾染到了这里的人气。”

    郭恪能卸下面具,崔耕自然也是本性流露。这是两人第一次如此的走心。

    不过此话一出,郭恪又开始装逼上了,眉头微皱道:“什么意思?铁皮脸高冷范儿?崔长史这是戏弄本都尉吗?”

    “呃”崔耕见势不妙,赶紧转移话题道:“郭都尉,你可知这泉州城除了被称为光明之城,还被称做刺桐之城?”

    “当然。”郭恪随手一指,道:“你看这街边种的不就是刺桐吗?可惜现在是秋天,若是春夏之交,刺桐树梢簇簇鲜花,不让烈火欺压木槿,灿若红霞。若能在暑天赏红花,才是一桩美事哩。”

    呀嗬,知道的还挺多!

    崔耕又道:“都尉大人听没听说过,用刺桐可以算卦。”

    这回还真让郭恪来兴趣了,讶异地哦了一声,连问怎么回事,怎么个说头。

    不怪郭恪不知道这个说法,因为在如今的大唐年间,的确还没有“刺桐预丰年”的传说,但在崔耕的那场荒唐大梦中却有。

    崔耕眼珠一转,道:“每年的初春时节,人们会仔细观察刺桐的长势。若是先发芽后开花,那就说明今年是个丰年,皆大欢喜。若是先开花后发芽,那就说明是个灾年,得准备救灾了。所以,刺桐又被称为瑞桐,泉州父老过日子全靠它。”

    郭恪顿觉有趣,笑道:“还有这事儿?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要是天下各地遍植刺桐,官府及时调度余粮,那我大唐岂不是年年丰收,天下无灾了吗?呃我们到了!”

    说话间,二人已经到了刺史府门前。

    拍门递送名刺这种事儿,自然是由崔耕上前交涉。

    不消一会儿,有一个门人便把大门开了半扇,恭恭敬敬地道:“我家大人有请郭都尉和崔长史,两位大人请随小的来。”

    从大门直入刺史府。

    按说以郭恪和崔耕的职司,拜见刺史只能走角门。崔耕明白,这次能得到如此礼遇,又是沾了郭恪这个官二代的光了。

    很快便入了府。

    刺史府,议事堂。

    有一精神矍铄,头发花白的绯袍老者居中而坐,看来这位就是刺史冯朴了。整个泉州地界儿,也只有他才有资格穿上这身浅绯色的官袍。

    在他下首位坐着的人,看年纪不超过三十岁,相貌周正,双目有神,身着一身浅绿色官袍,正是录事参军沈拓。

    崔耕见状,不由得暗自奇怪。

    按照官场规矩,坐在刺史下首不应该是长史宋廉吗?沈拓不过是一个七品官,论品秩连郭恪都不如,他安敢坐上属于长史的位置?

    再者说,最近也没接到录事参军沈拓升迁长史一职的宣文啊。

    正在犹疑之际,沈拓已经站起身来,给两人引荐起冯朴来。

    郭恪和崔耕赶紧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道:“卑职郭恪(崔耕)见过冯刺史!”

    冯朴微笑着点了点头,道:“郭都尉乃是将门虎子,崔长史也是年少有为,都是我大唐栋梁之材啊,老夫一见甚是欢喜。都快起来吧,坐!”

    “谢大人!”

    待二人坐稳,冯朴使了个眼色,沈拓轻咳一声,开口道:“武司马奉命去了长安,今天,就由本官向郭都尉交接驻扎泉州港诸事。首先,是驻扎场地”

    郭恪似乎没察觉到丝毫异状,凝神细听军令,不住颔首。而崔耕的心里,此时则早已经翻起了惊涛骇浪。

    府衙的司马竟然姓武?而远在长安,马上就要身登大位的那位也姓武,不会这巧吧?莫不是长安那位的家族后辈子弟?

    还有更诡异的是,沈拓话里话外,都没有提到长史宋廉的去向,实在是令人好生费解!

    历来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刺史府,就相当于一个具体而微的小朝廷,按说府兵换防这么大的事儿,刺史府所有的官员均应到场。由刺史做堂,长史宣布交换防事宜,而司马和录事参军等官员则应肃穆旁听。

    怎么这么大事儿,宋廉都不露面?难道说,若是跟那位武司马一样,离开泉州去哪儿公干,沈拓应该会提上一嘴。可偏偏这厮从头到尾,只字未提,这不合规矩啊!

    一念至此,他不由暗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