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汉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朝汉月-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四三章:执令京邑(一)() 
“将军,宋军主的xìng格和人望,您比我更加清楚,当初就曾经特意嘱咐过。”周惠叹着气道,心中为陈庆之的器重和维护感动不已。可既然已经决定离开,话却不得不继续说了下去:“有了这番私仇,宋军主和军中的大多数将士,都已经不能容忍属下留在军中。将军若要调解,恐怕很难做到;强行压制的话,又会影响到军中士气,于守城要务大有妨碍……至于将军府中诸事,如今已有各曹行参军和曹吏负责,即使离了属下也没有什么妨碍。所以,属下能够放心的离去,从而免除将军麾下的这番纷扰,这也算是最后一次为将军效命吧!”

    说完,周惠拜倒在陈庆之身前,等待他作出裁决。

    听了周惠的这番请辞,陈庆之默然无语。他心里明白,周惠说的都是事实,而衙门外渐渐响起来的喧嚣,也证明了军中士卒对周惠的怨念。他如果想平息事态,最好的办法便是任周惠离去,如此则自己不必左右为难,周惠也能够脱离纷争。

    “唉!事已至此,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他叹息了一声,把周惠扶了起来,“允宣,你如此为我考虑,我也不能让你难做……以允宣你的才能,以及如今的功绩和名声,就算离了我这里,也不难得到魏主的重用,自致于青云之上,获取锦绣前程。”

    “在下谢过将军,”周惠顺势站了起来,向陈庆之致谢道,“这一段时间,在下随将军学到了很多,今后果真有了些许成就,都是将军的提携之恩,奖掖之德……此恩此德,在下将永远铭记。”

    “允宣客气了,”陈庆之令护卫取来佩剑,先在手中摩挲了一番,然后递给周惠道,“此剑是我当年宿卫东宫时,时任左卫将军、太子詹事的都梁县侯韦怀文韦公(韦睿)所赠。韦公体质虚弱,每有出战,皆弃马乘轿,手握三尺竹仗指挥,我对此倾慕不已,后来以文弱之身,自请率军出外,大半都是慕韦公之事迹……如今咱们临别在即,我便以此剑转赠允宣,以寄我对允宣的殷切之望。”

    “将军下赐,不敢有辞。”听说是已故梁朝名将韦睿的赠物,周惠大感兴奋,双手从陈庆之手中接过佩剑。不过,想到陈庆之也是不输于韦睿的名将,周惠心里忍不住哑然失笑。真是,自己都和陈庆之共事了一个多月,有什么必要因为韦睿的一件赠物而激动呢?

    想到这里,他顺势恭维陈庆之道:“以将军转战千里、直下洛阳、抵御河北百万大军的战绩,已经足以和韦公比肩。他rì南返,也自当有公侯之封,不使韦公儒将之名专美于前。”(历史上陈庆之尽管全军覆没,逃回江东后依然封爵永兴县侯,死后追赠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鼓吹一部,谥曰“武”,比韦睿的“严”字谥号评价更高)

    “若能如此,就承允宣的吉言了。”说到自己的光明前程,陈庆之脸上也绽开了笑意,把离别的惆怅冲淡了许多。

    “所以,请将军一定要珍重,即便事有不谐,也务必保留有为之身,”周惠再次向陈庆之躬身长揖,给了他最后一个忠告,“河北军虽然拿北中城没有办法,却很有可能在别的地方作出突破,届时将军须得当机立断,弃城渡河,以免陷于绝境之中。”

    “我会记住允宣的话。”陈庆之知道周惠料事极准,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

    由于中渚及南岸的勤勉,南段河桥很快就再次修通。李苗留下周惠守城,自己押着夏州郡兵过河前往谒见元颢,详细的汇报了三rì前中渚平叛的经过,并且将周惠的事情一并上禀。

    听说周惠被迫离开了南军,元颢大喜过望,当即派人前往中渚,诏令周惠前来谒见。此时,尚书祠部曹的复文也到达了军中,上面列着周惠父亲周析、侄儿周文的详细籍录,元颢点了点头,很快批准了两人的封赠,交还给呈文的祠部郎中。

    除了祠部郎中以外,同行的还有尚书都兵郎中清河崔士安。崔士安掌管都内之兵,地位十分关键,元颢见他前来,很关切的问道:“崔卿何以到此?可是洛阳出了什么变故?”

    “回陛下,京中尚无变故,”崔士安躬身回奏,“只是陛下亲征在外,抽空了洛阳的所有兵力,只留下千余河南府郡兵守城,城内的治安状况颇为不佳,甚至还出现了不少流言。临淮殿下对此十分担忧,是以遣微臣前来,请陛下回调些许兵力,并遣一员得力将领坐镇,以维持城内的稳定和治安。”

    “是么?”元颢略一思索,目光掠过御案上放着的周惠履历,忽然想起前rì召见杨昱时提到的事情。这周惠是河南府巩县人氏,麾下也大半都是河南府的府户军或郡兵,与他一样都出自河南府,也许可以调他前往洛阳维持?

    以周惠从五品的官阶,虽然离从四品城门校尉还差了两级,却可以担任洛阳令,以此职假城门校尉,率本部及河南府郡兵主持城内治安。如此一来,既能够将他彻底与南军隔开,也显示了招揽和重用的诚意,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啊……

    “临淮的意思,朕已经知道了。他要求的维持兵力和得力将领,稍后自会派出,”元颢点了点头,“两位卿家可先回城,等候朕的消息。”

    “臣等遵命。”两位尚书郎中一同告退。

    才把两人打发出河阳南城行宫,周惠正好奉命觐见。元颢见他身着绿袍,体魄并不如何魁伟,言语间忍不住啧啧称奇:“听说周卿本为河南郡学生员,体魄也不甚魁伟,当rì却能身先士卒,以迅雷之势击破叛军,实在令朕大开眼界!”

    “贱名微行,得入陛下圣目,微臣幸何如之,”周惠拜倒在地,很从容的向元颢回道,“《论语》‘宪问’一章之中,记夫子曾有言曰‘仁者必有勇’,微臣虽不敢以仁者自居,却也愿从夫子之圣教。”

    “好一个‘仁者必有勇’!”元颢见周惠态度从容,应对得体,一时大为赞叹。不过,适当的敲打也是必要的,元颢久居人上,对此道自然是驾轻就熟:“然则夫子也有言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周卿可知此语何解?”

    。。。

第四三章:执令京邑(二)() 
果然来了,就知道会提投靠陈庆之的事情……周惠心里暗想道。

    关于这个问题,他之前受到杨昱的诟病时,已经是想得非常透彻,也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辩护。但如今元颢既然要敲打他,他就不能堵了元颢的话头,所以只好主动送上门去挨训:“请陛下训示。”

    “唔,”元颢略一颔首,显然很满意周惠的态度,“义有小义,有大义。小义者,私义也,责于乡闾小人,苟不能行,必恃勇而为盗;大义者,公义也,责于庙堂君子,苟不能行,必恃勇而为乱……朕听说,周卿当rì入陈车骑幕府,乃是感其知遇之恩、同乡之情,此皆为私义,以周卿当rì之身份,行之或不为过;然如今周卿为庙堂之臣,当执‘忠于王事,恪尽职守’之公义,行事必以国事为先,勿负朕之厚望。”

    周惠略感诧异。这件事情,就这么揭过去了么?然而,想起元颢毕竟是赖陈庆之的力量而身登帝位,和忠于魏朝、深恶南人的杨昱立场不同,周惠也觉得可以理解。

    而话说到这个地方,谒见差不多就该结束,剩下的酬功封赏、新职任命,自然有尚书各部根据朝廷制度和天子圣意斟酌,然后由中书省的文学侍臣拟诏,交给门下省的近臣传达。

    周惠恭敬的拜辞道:“陛下圣训,微臣铭记在心,退下后必仔细揣摩。”

    ……,……

    回到河阳中城没过多长时间,周惠就接到了元颢的封赏诏书。诏书中擢升周惠为通直散骑侍郎,晋爵巩县子,另加从五品伏波将军职衔,由车骑府录事参军转任洛阳令,假城门校尉,给假两天,限本月初五前到任;另外,鉴于周惠的功劳,还追封其父周析为从六品员外散骑侍郎、巩县开国男爵,荫封其侄周文为从九品员外司马督。

    加官进爵,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周惠并不感到惊讶。毕竟,他驰援李苗,击破叛军,守住河阳中渚,于整个战局极为关键,还间接的挽救了元颢的信望,这是很大的功劳。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出身太过低下,而且还将功劳分润给了父亲、侄子和整个家族,得到的封赏绝对不止这些。然而,新授的洛阳令、假城门校尉这两职,却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因为这两职都非同小可。尤其是洛阳令,执令京邑,地位极其重要,而且可随时面见天子,向来是宗室或功臣子弟所居。魏朝迁都后的第一任洛阳令,是宗室河间公拓跋陵的嫡子元志,以清辩文才知名,他在路上遇见职掌纠察百官、百官皆须回避的御史中尉李彪,就敢当面和他争路,然后把官司直接打到孝文帝面前,而孝文帝听了他的理由,便令两人折尺量道,各取其半而行,此后成为定例。

    换而言之,洛阳令在洛阳内外城郭,就是可以横着走的角sè,除了天子乘舆以外,遇见亲王、公卿都不需要让道回避。

    至于城门校尉,则是掌城门屯兵的重职,初设于汉朝,统司马及丞各一人,十二城门候各一人,出从缇骑一百二十人,曹魏、元魏都沿袭汉制,目前官阶为第四品,与太常、光禄、卫尉三少卿同格。周惠只有从五品,因此加一“假”字,表示越阶临时担任。

    即使是这样,这一职和洛阳令同授,也等于是将洛阳内外城郭及城门关防全部相委。

    如此程度的重视,不仅李苗大为歆羡,连声道贺,周惠本人也莫名惊诧,但同时却感到非常的担忧。他谢过李苗的收留举荐之情,便令周忠代为约束麾下,令周禄将受伤未愈的周怀国、周怀荆送回巩县家中休养,然后驭马前往洛阳向杨昱请教。

    杨昱早已知道周惠的封赠,笼络和征调周惠,也是他首先向元颢提议。然而,听到元颢对周惠的任命,他也免不了十分吃惊,并且担心起了周惠的前途。

    “擢升允宣之事,我已经预先知晓,还曾经向陛下建议说,可择一小郡外放安置。如此一来,允宣不仅可以与南军划开界限,还可以脱离中枢的纷争,安心在地方积累资历,那么就算中枢有变,朝廷夺去你的所有封赠,之后也不难凭借名声和资历得到起复……我却没想到,陛下会如此的器重你,任命你为洛阳令、假城门校尉!”杨昱叹息了一声,“你可知道,这对你并不是好事情。万一大河防线被突破,永安陛下重回洛阳,你背着南军的包袱,又身居如此重职,可谓罪上加罪,很可能立即遭到处斩,连大赦令都救不回你来。”

    “晚生很明白这一点,”周惠点了点头,“不过,凡事所出,必有其因。晚生想请教杨公,中枢是否有什么特殊变故,令陛下会把这样的重职,贸然交给晚生这样一个家世不显、资历浅薄的人呢?”

    “要说变故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过,洛阳城内的确是不太安定,尚书都兵曹对此极为担忧,或许是他们向陛下要求兵力支持吧!”杨昱沉吟着说,紧接着却想起了一个关键,“对了,陛下是不是接见过你?有没有交代过什么话?”

    “这倒是有的。”周惠点了点头,将元颢那番敲打的话和盘托出。

    “陛下要你忠于王事,恪尽职守?”杨昱想了想,忽然明白了过来,“原来如此!”

    “杨公想到了什么吗?”周惠连忙问道。

    杨昱点了点头:“这个任命的确事出有因……允宣可知,洛阳城内除了不稳以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少官员似乎对陛下已经失望,陆续有人逃离洛阳。所以,陛下才任命你为洛阳令、假城门校尉,用的就是你的家世不显和资历浅薄。只有你这样的经历,才会对陛下的器重铭感五内,并且不会和洛阳官员串通,从而替陛下看紧这个洛阳,防止再有官员外逃。”

    “什么?陛下的心思居然如此深沉?”周惠大吃一惊。他分明记得,无论是南史还是北史,对于元颢的评价都不怎么好,而且以元颢这两个月的作为来说,至少骄怠自满、任人唯亲这两项是跑不掉的。

    。。。

第四四章:执令京邑(三)() 
“允宣可是信了京师之风评,以陛下为暗弱之主么?不错,陛下自即位以来,行事的确失之放纵,以致公私不安,人情失望。但允宣若因此而存着怠慢之心,恐怕将有不测之祸!”杨昱仿佛看出了周惠的心思,郑重提醒他道,“须知陛下本非心思浅薄之人,以夺爵赐死的罪藩之子出仕,却能大得朝廷信重,屡次统领大军出征,并获三师、三公之高位,这岂是心思浅薄之人所能做到的?广平、汝南为帝室至亲,临淮、安丰居宗室之望,然而较之陛下,名位和资历却皆有所不如。否则的话,梁主何以舍汝南而重陛下?济yīn王、丘大千等两淮重臣何以纷纷归降?临淮、安丰两位殿下又何以甘心率百官郊迎劝进呢?”

    周惠点了点头。杨昱曾经和元颢共事,一同征讨关内叛党,虽然合作得并不愉快,但对元颢本人的xìng格自然了解颇深。

    “杨公这一番话,可谓金玉良言,晚生受教了,”周惠拱了拱手,“方才晚生还在想,令郎孝邕有第七品员外郎的荫封,可以荐他担任城门丞或者假城门司马,替晚生统带麾下那一军士卒。若能如此,令郎能够即刻起家得一要职,而晚生便可以辞职归乡,脱离中枢的这番是非……”

    “允宣辞职的话,能否获准先不说;便是辞职,也莫扯上我家孝邕。他xìng格比较急躁,可应付不来你的这番提携,”杨昱摆了摆手,“况且,他现在正替叔父担任丧主。刻下并不方便出仕。”

    “这么说来,晚生只好另寻他途。”周惠叹道。

    他现在已经有了一番名声。别说是辞职,哪怕失去现在的官阶和爵位,之后也随时可能受征复出。唯一放不下的,就是现在这一军士卒,若要辞职的话,就必须作出适当的安排,将他们留在编制之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