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还我甄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还我甄姬-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晚上,营里亮起篝火,袁熙让大家聚在篝火前,畅所欲言,讲讲每个人的心路历程,对参与百姓军的期望。以此来潜移默化这种团队的融入感。

    不知不觉,袁熙就在馆陶待了许久,也该回邺城了。

    回去之前,袁熙硬着头皮,答应了淳于琼的告别宴。马上就要走了,在淳于琼这里,算是得到了一些优待,总要答谢一下。

    按照常规,淳于琼还是回顾了一下和袁绍的奋斗历程。

    “你可能会奇怪,我淳于琼好歹也是西园八校尉之一,为什么心甘情愿跟着你爹干,还每次待在最后方,自甘寂寞?要知道,我当年在西园校尉中,也算是一员猛将,和那些个世家子买的官不同。我是真刀真枪才抢来的这位置。”

    袁熙和他一起喝了点酒,便也聊开了。酒是好东西,原本不熟的两个人喝了酒,好感度蹭蹭往上升,什么话题都能聊得来,酒醒以后,敏感的话题又都记不起来了。效果极好。

    袁熙便问:“为什么啊?”

第78章 挑灯夜饮() 
旁边点了一盏灯,两人就着一碟花生,边吃边喝。但这一次,淳于琼仅仅是小啜,并没有像前两次一样频频劝酒,然后很快就醉得不省人事。

    “贤侄啊,灵帝以后,这天下大变了。当年我以为能够捧着西园校尉的官衔,在任上做个两年,平定河南的黄巾,积累点军功,然后在朝中靠着一些人情,说不定就这么平步青云,也能做到九卿,最不济,外放做个刺史也未尝没有可能。可现在,你看,连皇帝自己都避难到了许都。曹操放个屁,他都只能说香。哈哈哈,真是讽刺……”

    袁熙听说当初汉帝从长安逃出来,分别遣使送信给曹操和袁绍。袁绍手下,沮授建议迎接天子,而郭图和淳于琼一文一武则力主不要去理会这个落魄皇帝。所以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眼前这个酒鬼,对汉朝天子是没多大好感的。

    淳于琼举起酒杯,朝袁熙举了举,笑道:“你爹和我这一辈人,年轻的时候,想的都是如何匡扶社稷。你爹当年在何进下面做事,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剪除阉宦,驱逐外戚,恢复士人朝廷,中兴汉室。到底也是想过做点事情的。年轻的时候心比天大,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事实呢,董卓入京,往所有人头上浇了一盆凉水。”

    袁熙想起这段历史,想起了著名的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一拍自己的额头,怎么满脑子除了这些演义故事,就丝毫没有董卓的印象。这个残暴的胖子最后是怎么死的呢?哦,对了,美人连环离间计,不就是貂蝉戏吕布吗。不知道现在貂蝉还活着没有,要是活着还真得去看看这个古代四大美女到底长得怎么样。一个甄姬已经如此祸国殃民,要是名气更大的貂蝉,该长得更加大开脑洞吧。但要说貂蝉比甄姬长得更漂亮,他是不相信的。

    其实后世有了互联网以后,美女的图片到处都是,早就打开脑洞了,可是对这些传闻中的美人,总是有些猎奇心理的。有时候想想,女人长什么样不重要,名气才是女人的身价,名气越大,男人的荷尔蒙就会产生越大的波动,征服感就会越强烈。比如著名的人妻曹,一天到晚想着将大乔小乔收藏在铜雀楼里,可他可从来没看到过二乔,怎么会产生这种想法呢。再比如……等等,人家在谈国家大事,怎么自己脑袋里全是这些龌蹉事情?

    花白胡子的淳于琼显然也不知道袁熙在瞎想些什么,看他表情单一,认真地听着,便继续道:“袁公,也就是你爹,他还是一如既往,不顾董卓的威胁,只身返回渤海郡,立刻起了义兵,召集满天下的英雄好汉讨伐董卓。而我那时候,仍旧是浑浑噩噩,对这朝廷还抱着期望。但终究,这天下倾塌了……”

    袁熙道:“天下没有倾塌,是你的心倾塌了。”

    淳于琼一愣,没有想到他能说出这么有禅理的话,其实对于袁熙来说,这天下分分合合,董卓之乱,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只能算是很小的一出。而对于淳于琼来说,由于自小接受的世界观是基于汉室江山,所以当江山社稷被董卓这样的人搅得一片风雨的时候,他的世界便倾塌了。

    “可以这么说吧……”淳于琼道:“所以我那时候便投奔了你爹,自愿在他手下做事。原本我们是同僚,我们的上一辈也是同僚,但这时候,身份差距就大了。联军散了,他取了冀州,扫平了整个河北。形式渐渐明朗,我也就看透了,也就认命了。这就是时也命也。若是没有董卓之乱,你爹未必能乘势而起,而我淳于琼,或者也只能待在原来的位置上,营营碌碌为顶上的官帽奔波一世。”

    淳于琼指了指营帐外面守着的卫兵,道:“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他是看守营帐的,他呢,是来端盘子倒酒的。各司其职,互不相干。还有,宫里的小黄门就该是服侍皇帝太后的,要是出来带兵干政,就与身份不符,只能被杀得干净。那些外戚,就是将女儿嫁给皇帝的,就该本分做个皇亲国戚。要是没有这些外戚,汉室也不会弄到现在这个样子。你爹袁绍,四世三公,就该是做大事的。麴义,有本事,打胜仗,就该冲锋陷阵。我淳于琼,既然不能领兵打胜仗,那么坐镇后方,就该我坐镇后方。是不是?”

    袁熙嘴唇沾了沾酒杯中的琼液,支吾道:“这么说,也没有错。”

    淳于琼道:“就是么。要是人人想着做皇帝,天下不就大乱了。什么狗屁大贤良师张角,就是一个破农民,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天书,懂一点医术,就能当皇帝了?害得多少人陪着一起家破人亡?董卓,那更是一个兵痞子,以为麾下有三千胡人骑兵,就能为所欲为了?死后还不是被人扒皮抽骨,做成油灯?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这道理,我以前年轻的时候不懂,觉得你爹做西园八校尉第二把交椅,凭什么我就得净陪末座?还有那阉人之后,曹操,凭什么他也能在我前面?现在看来,这人呐,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好。他麴义心野了,能怎么样呢?”

    他说着说着,将自己酒杯里的酒洒在地上。

    “麴义啊,我敬你是一条汉子,一起喝杯酒。我淳于琼虽然打仗不如你,但自问对这世道,看得还算是通透。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自己拿不到的,那也就别想了。二公子,你以为呢?”

    袁熙看他这么一斜眼望来,突然身子一震。他这话显然是意有所指,感觉兜兜转转,绕着弯子就是在跟自己说,难道他的意思,是自己接过了先登营这个担子,是自不量力的行为?

    袁熙怀着一肚子问号,开口道:“淳于伯伯这番话,真是说得不错。不过要是人人按你这么说,那也就没有追求了。那天下是太平了,但社会就是一潭死水,没有进步了。高祖当年不过是个种田的,他运筹不及张良,政令不如萧何,武功不如韩信,那他也就别混了,为什么还能得到天下呢?照你这么说,高祖就不该得天下,应该老老实实种田。始皇帝武功卓著,该一世以下,万世以终。老秦朝应该一代代继承下去。”

    淳于琼醉眼迷蒙,道:“所以说,年轻人嘛,总是有点自己的想法,以为自己能争一争,这很好。但到最后,万一什么都得不到呢。贤侄啊,这话,咱们做长辈的,不能不说,但怎么做,还得看你们年轻人。希望你回头细细思考一下……”

    这话就有点重了,似乎隐隐指着袁绍三子夺嫡的事情。之前只有袁谭和袁尚两人互相有争夺,袁熙这个次子完全就是鸡肋。照这淳于将军的说法,应该是站在长子袁谭那边的。而自己呢,难道就因为先登营的关系,也被外界看作候选之一了吗?

    淳于琼说着,手里的酒杯掉在了地上,头枕在手臂上,打起了呼噜。

第79章 驻马观河() 
袁熙骑在马上,看着眼前的小路从脚下延伸到了远方,不由陷入了沉思。赵云带着亲卫兵就跟在后面,而吕方等人则和士兵们走在一起。几个人和周围的人一边赶路,一边热烈讨论着自己连队的队歌和口号。多了几个幽州兵,又成立了单独的一个排,只有十几人,作为连直属排使用。等到后面到了邺城,再做打算。

    这淳于琼属于军中的元老派,地位显赫,说出来的话自然也不会无的放矢。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不属于自己的,就别再想了”,这句话好像是一句警告,警告自己不要去触碰别人的奶酪。但究竟自己动了什么奶酪呢?难道自己接收了先登营,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

    袁熙叫来何大牛,问道:“你之前偷偷出走,现在还打算走吗?若是要走,我可以将路费盘缠奉上。”

    何大牛摇摇头:“不走了。当初出来的时候说过,要当上将军才衣锦还乡,现在混成这个样子,没脸回去。”

    袁熙道:“要当将军啊?哈哈,有志气。不过跟着我,要委屈你了,相当将军,没这个条件啊。我就这么点人,最大也就是连长。而且也没仗可打,没有积累军功的机会。这样吧,我再把你送去张郃校尉那里,他的部队能打,而且很快要派上用场。”

    何大牛道:“我大牛就跟定二公子了。”

    袁熙道:“哦?你对我这么有信心?”

    何大牛道:“先登营也就这样,你这里情况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了。待在这百姓军还算有个指望,去其他地方,连希望都没有。”

    袁熙笑骂道:“也不知道你这话到底是在夸我还是在损我……”

    他们一路往西南,走了一段弯路,从黎阳绕了弯,再转向北,从邺城南面的官道走。在黎阳南面的大河边上,看到了滔滔的黄河,这时候天气还没冷到河面结冰,黄河上水花飞溅,势若奔马,向东流逝。

    他驻马在岸边,望着奔腾的河水,心有澎湃,却不知道如何表达。酝酿了半天,只说出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弄得吕方等人大跌眼镜。

    也不是不能借着李白或者杜甫的名句来抒发情感,但一个现代人,站在这个时间点上,看着这古时候的滔滔河水,想到再过不到两千年,世间沧桑变幻,两岸几度兴衰。而这滚滚长河,依旧是奔涌如昔。这一望两千年奇妙的滋味,实在是让人无法言喻。乃至于离开黎阳北上时,耳边仍旧回荡着那轰隆隆的水声。

    再过一两年,袁绍就要渡河南下,去官渡和曹操决一生死。此后中原大地形势剧变,三国鼎立,历史的走向将彻底改变。自己这一只小小的蚂蚁,能否扳倒这历史的大象。原本是雄心勃勃的袁熙,在目睹了宽阔的河面以后,突然涌起了深深的无力感。这般雄伟的自然风光,这般壮丽的历史河流,全然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人以为他改变了历史,实际上只是随着历史长河消磨了生命罢了。

    到了邺县城南十里处,当袁熙看到三弟袁尚之时,脑海中猛然跳出了淳于琼的告诫,终于理解是什么意思了。

    袁尚身后还有两人,一人是看到过的逢纪,还有一人戴着头冠,浓眉大眼,一付黑须浓密粗直,就像钢针一般铺在胸前。袁绍此次出征,留下了袁尚代为看守大本营,而逢纪等人则留下辅佐。其中除了逢纪以外,就属审配最为有名。因此袁熙猜测此公就是审配。

    审配和逢纪不同,不是一个纯书生,而是实实在在带兵的将领,同时又精通韬略,是类似沮授的角色。他和逢纪一文一武,站到袁尚的身后,来迎接自己,这个姿态已经足够明了了。

    袁绍有三个儿子,袁熙可以说是根基最浅的。大哥在青州攻城略地,自有一个小集团,除了在袁绍身边供事的郭图,还有辛评辛毗这辛氏兄弟为参谋。说起来,袁熙对袁谭不甚了解,但观张郃等人对其还是颇为尊敬,就可以知道在军中威望不小。尤其是对吕翔这类从南皮就跟着袁绍的资深将军,心中肯定是偏向会打仗的大哥。

    而袁尚则属于在袁绍身边走动较多,脸混得比较熟的,由于有众多谋士的支持,还有刘夫人的鼎力支持,邺城的文官基本上都和袁尚来往密切。这一块,是袁尚相对于袁谭的优势。但在军中,袁尚就没有袁谭那么受欢迎了。因此,手中握有兵权的审配,对于袁尚就格外重要了。

    “二哥,小弟在此等候了三天了,终于把你给等到了。此番你随着大军出发,立下了大功劳,真是羡煞小弟了。来来来,喝一口热茶,小弟专程为你接风。”

    淳于琼在对袁熙说出那样的话时,袁熙还以为他是替大哥袁谭说话。但现在看来,淳于琼可能是站在三弟袁尚这一边的。原因很简单,但观袁尚等人在城南候着自己,他们肯定是知道自己的路线,而这路线也只有淳于琼会透漏出去。若不是关系密切,淳于琼怎么会轻易将自己的路线给到袁尚?

    袁熙下了马,端起茶碗就咕咚喝了一口,道:“我这回可没立什么功劳,你不用羡慕了。”

    袁尚道:“哪里哪里?兄长过谦了。现在邺城里家家户户哪个不知道,麴义将军临终前将整个先登营都交给了你,说二哥你是大将之材。还有传言说二哥率领八百名先登将士,力抗公孙瓒的骑兵,追击了八十里,差点要了公孙瓒的命。此次攻克幽州,功劳簿上,当记兄长一笔。这次过来,和逢元图和审正南两位先生正好结伴,借着为兄长接风,顺便一观兄长的风采。不亦乐乎。”

    袁熙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只见他说话的时候虽然含着笑意,语调却甚是阴冷,而背后的逢纪审配两人,一人眯着眼睛斜眼看着自己,一人压根看着远处的景色,一副不屑的神色。

    这态度就相当清楚了,为什么淳于琼旁敲侧击,而袁尚又阴阳怪气。很明显,这家伙以前根本不把自己这个二哥放在眼里,而现在自己接收了先登营,崭露了头角,开始威胁到他的地位了,又露出了敌意。

    唉,真是头疼。袁绍这几个儿子还真是活宝。怪不得袁绍死后,会被曹操用计一个个玩死,各个击破。现在仅仅是河北四州之地,就这么眼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