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回来!到时候正要光大门楣”。大伯站起身恣意的说道,仿佛一切尽在把握,大伯母也在一旁笑颜以对,眨眼之间一脸愠色的老太太脸上也乐开了花。
“我儿说得好,既然事情已经解决,那便散了吧!对了,老二家和老三家辛苦点,好好伺候田里的活!”老太太末了又嘱咐了一声。
陈氏、杜氏脸色不快,偏偏又无法争辩,两家子泱泱而归自是不提。
陈氏从后院回来直接进了厨房忙活,林父也赶忙进去帮忙,许是又进去说尽好话讨好陈氏,林黙却是径直回到自己的小屋,拿出长盒中的毛笔,又去厨房要了些温水,陈氏免不得过问了一下奖励的事情,林黙娓娓道来,陈氏把林黙抱进怀里,摩挲着林黙的头发。
“可是差点苦了我家孩儿!”说着这句话时陈氏的眼中明显湿了很多,却是要流下泪来。
“可是孩儿得了先生奖励,怎么不见娘开心!”林黙一抬头假装不解的反问道。
“为娘当然开心,只是你那憨厚老实的爹处处忍让,差点你就进不了学!”陈氏狠狠剜了一眼正在往灶火里添柴的林父。
林黙这才要了些温水回到小屋,拿出崭新的毛笔将笔头泡进了温水,心里决定一会得好好写几个字,原先的毛笔用起来到底是不爽快。
果然是真正的狼毫笔,林黙甚至用鼻子闻了闻笔尖的毛发味道,又写了几个字,却是真正的狼毫笔,用来写字确实比原先的那根强了n倍。
第九章 忙碌()
一场小院风波消弭于初始,林黙暗道一封侥幸,如果没有祖父的书信,恐怕不管自己是否情愿,最后被停学的肯定是自己,哎,这身体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又身无分文,实在是弱小的很,虽说记得后世一些东西制作加工的大概流程,相信有充足的资本加上多次试验相信也能做出一些东西,奈何现在不现实的很,算了,好好读书,慢慢来吧,命运总归有一天到自己手里。
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林黙的课业也极是用功,倒是堂哥林平凭着祖父当官的消息,已经成了学堂一霸,虽没有大的劣迹,但也少不了欺负别人,老秀才或许也听说林安将要衣锦还乡的消息,平日里也只是不疼不痒的责怪几句。
眨眼间到了学堂休沐的日子,这几天上下学林黙发现林家村也多了一些衣着褴褛的灾民,有的还携儿带女四处乞讨着吃食,虽然知道这是因为嘉靖皇帝又是修道又是大建宫殿,再加上严世藩提出改稻种桑迎合皇帝,贪腐横行,只是苦了百姓,要知道林家村的赋税已经交到了嘉靖四十六年,明朝,你究竟是病了!
“祖父明天就要回来了吗?”林黙隔着远远就看见林父和自家三叔一个正在挂灯笼,一个正在扫着院前的街道,走到门口问了句。
“水生你下学回来啦,明天上午你祖父就回来!全家都要打扫一下!”小三叔乐呵呵的说道,心情很不错。
“爹,我来帮你!”林黙麻利卷起袖子就要帮忙挂灯笼扫门脸儿。
“你爹这里可不用你这个小子帮忙,回院里看看你娘和三婶那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林父回过头看看自己儿子,挥挥手拒绝。
“行,那我就先进去了,有事就喊我!”林黙应了一声就进了门。
“二哥,水生现在这么懂事,倒像个小大人了!”进了院子里的林黙听到门口小三叔在夸自己。
什么小大人,我本来就是个大人,成天扮作小孩很辛苦的。
“水生哥哥,快来陪我玩!”小玉儿看见林黙回家,拿着一个小扫帚就朝着林黙冲了过来。
“小家伙力气真大”,林黙赶紧伸开手抱住人来疯的小家伙,后退了两步才缓过劲。
“嘻嘻哈哈”,小家伙挣开林黙拿着小扫帚满院子跑了起来。
林黙把书包放回小屋,也帮着大人们收拾起了小院,草草吃了饭又跟着陈氏细细检查一遍,确定哪里也没有遗漏这才放了心,大人们又都去后院商量起了什么事情,林黙没什么事就回屋看书去了,大概读了一个时辰这才睡觉。
大人们在后院商量着明天怎么安排才显得体面,一直商量到亥时一刻商量妥当这才散去。
生物钟形成的后果就是一到准点就再也睡不着,虽然是休息,但林黙还是早早起床,有道是学如逆海行舟不进则退,拥有成熟心志的林黙又岂会赖在床上。照例是诵读了一会四书五经,又拿起一本从老秀才那里借回的一本永乐年间的县试文集,上面都是些县试成绩极其优秀人考场所作的八股文章,也就是说这本范文类似于后世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类似的参考书。
有作用吗?当然有作用,一是学习其架构格式二是自己可以试着模拟测试,最最好的当然是押中原题,毕竟四书五经多的也就万言,历朝历代一年年考下来恐怕大部分的题已经都考烂了,县试是一县之考试,出题也不会刻意去翻前朝考过什么题之类的,避开近期所考就行,所以遇见真题岂不爽哉。
今天一大家子人都穿上了只有过年才会穿的新衣服,大伯母王氏身着一袭新衣,全部由许许多多零星的织锦缎料拼合而成,色彩形状各不同,色彩斑斓形如水田名曰水田衣,林黙也不由得对水田衣赞叹一声,衣服确实极好,只可惜王氏身高一般加上腰如桶粗,极大的破坏了衣服的美感,再加上满嘴的口红,着实是有些吓人。
祖母高氏着一袭深色襦裙,行走坐立间极是沉稳,林黙却注意到老太太双手握握合合,心里并不宁静。
陈氏和杜氏同样是一袭襦裙,颜色清脆,脚穿高底弓鞋,走立间显得极是利落。
大伯身着一袭蓝色长袍,衣到脚面,衣服四周镶有宽边,袖子有些宽肥并且超过了手,头戴四方平定巾,林黙看过去,大伯倒是一派清静儒雅的风范,这不正和陆陆续续赶来的客人一一见礼呢。
倒是林父和小三叔却穿着半旧不新的衣服四下里忙碌安排,哎,林黙也只好跟着帮点小忙,倒是一下子给许多人留下了不浅的印象,堂哥林平却领着一帮同龄人在院外玩耍,同时期待着即将回来当官的祖父。
里正,耆老以及几个地主自然是人群里的体面人,他们自持身份直接进到后院正厅落座,自是有人奉上香茶,然后彼此说着一些没营养的场面话,偶尔一阵皮笑脸不笑的哈哈,林黙偶然间看到不由得撇撇嘴,这些人里大多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永远喜欢两样东西一是土地二是钱。
又等了两刻钟的样子,院里来了一个衣着红色鸳鸯战袍的军士,拉过一个人问了声直接进了正厅,四下里看了眼拜见了老太太高氏,只说巡检大人约莫离家还有五里地,自己只是前来打个前站,接着自有人领着军士去偏屋歇息。
终于要回来了,众人得了消息又接着坐了一会,估摸着时间便都对着高氏说要出去迎接才全了礼数,众人又都簇拥着高氏走到院外,等待着林巡检的到来。
前来帮忙的几个青壮见得这个架势,不等吩咐便拿出准备好的大串爆竹,只等一见面就燃起。
众多街坊邻居簇拥着林安一家人,全都兴高采烈的望着路口,等待着巡检老爷荣归故里。
又过得一刻钟,路口一有人跑了回来,气喘嘘嘘的说道,林老爷的仪驾已到了村口,眼下正朝着这里过来哩,一架马车,马车后面还跟着七个军士,威风的很,只可惜来人来来回回就说着这两句。
第十章 考校(求收藏推荐)()
“快瞧,林老爷的车驾”马车刚转过弯路,人群中一个眼尖的人就大声说道。
“哎呦,可不是,巡检大人过来了!”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林家村可是很久没出什么官面上的人物了,平常出个秀才就极是难得。
马夫驾着马车不疾不徐的朝着众人走来,众人再瞧去,只见车厢的帘子已经拉起,从里面露出一个人来,可不正是林黙的祖父,离着百步远,马车停了下来,只见年过半百的老爷子穿着崭新的绿色官服下了马车,直直的朝着众人走了过来,许是军营呆惯了,行走间没有那些慢吞吞的规矩。
三房所有人按照长幼排序,待得老爷子走近了些,在大伯的带领下所有家人除了老太太尽皆跪了下去,直直的叩了三个头,众人早已朝四周散开了些,免得挡住林老爷一家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老爷子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子子孙孙和儿媳,再瞅了瞅站在旁边直流泪的老伴,自觉亏欠他们良多,脸上满是歉意,又急忙喊道,“快快起来,都是我的不是,苦了一家人!”
众人看着也是感动不已,待得林家一家人重新站好,那边的青壮汉子便接到吩咐,点起了爆竹,顿时劈里啪啦,好不热闹,小孩子们绕着爆竹跑来跑去,一家人寒暄了会,又进得家门,此时前后的院子里早已摆放好十张桌椅,每张桌子上面各自摆放两碟瓜子干果和一壶茶水。
待众人入了座,村里的一位林姓耆老便站起来咳嗽两声,小院子立时安静下来。
“今日,是吾林家村的大好日子,林安林巡检军前立功,得以衣锦还乡,殊为林家村荣耀,大家且以茶代酒敬巡检大人一杯”。
众人齐声说好,老爷子也是从旁要过一杯茶水,向着众人一示意,一起喝了这杯茶,看看时间也快到晌午时分,老爷子四处瞅了瞅,瞧见许多村民依旧站着,便从袖子里掏出一锭五两的小银元宝,递给了大伯,让他再开十桌,饭菜不用太贵,只管买实惠饱肚的来,大伯忙接过银子又找了几个人安排去了。
大门口早有许多专门替别人家红白喜事做饭的厨子被别人找了来,直接用泥砖搭起了简易的灶台,灶里的柴火烧的极旺,大伯这边在院外安排了十张桌子,礼貌的邀请乡亲入座,安排妥当后,厨子得到吩咐就已经光着膀子开始整治饭菜,别处逃来的几十个饥民也远远的围着,到底是个大喜日子,祖父闻得这个消息,便吩咐开饭时给他们些饭食就是。
后院里五桌,倒是林家人以及一些头面人物就占了去,老爷子换了常服也入了座,高氏领着自家的儿媳妇、孙女以及其他一些女眷在屋里开了两桌,没过一会自有村人开始上菜,后院自然是精致些的时下好菜,糖醋鲤鱼、东坡肉、竹笋火腿、梅菜扣肉、焖猪手到底是用心整治的,不要钱的流水价摆满了桌子,当然也少不了美酒。
林老爷子以及林黙大伯和耆老里正们一张桌子,随意找个话题就已经尽兴的聊了起来,一时之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林家的儿孙们在另外一桌,不光是林平就连林黙也是吃的大呼痛快,色香味俱全,林平甚至还想去寻些酒来喝,林黙赶紧劝住,言道,“今天祖父回家,可不能惹事!”
“淳安县祥丰商铺李东主庆林巡检高升谨具贺仪五十两!”众人正吃的痛快,却见一个衣着体面大户管家打扮的人进了来,双手捧着一个蒙着红布的木盘。
“这却如何使得?老爷子站了起来摆手拒绝。
“林老弟,快快收下,我可是听说李东主背后的人物可是布政使大人,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高官,同桌的王姓商人低声提醒道,其余的人也一起劝说,合该收下,老爷子对大伯点点头,大伯便离席接过,见林家人接过,来人告罪一声便告辞而去。
接下来又有一些商号里正前来拜贺,奉上贺礼倒也留了下来,席间气氛更是高涨,一顿饭人人吃得尽兴,场面上的人物和林老爷子吃了饭,便觉得以后更好往来,街坊乡亲吃得了一顿流水席自然也是不觉得白帮忙一场,正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以后出去也可以对别人吹嘘,和巡检大人一起吃了顿饭,旁人还不高看一眼去。
后院的客人们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一一告辞离开,他们自然不稀罕饭菜,说穿了看重的就是林老爷子这官帽子,虽说淳安新设巡检司,上面暂时只是给了个不入流的品级,可谁敢小看了去,林巡检在淳安地面也算是一个人物了,巡检司负责一地治安负责盗贼缉捕,弹压贼寇等等。
街坊邻居们最后留下来帮忙收拾打扫,老爷子衣锦还乡高兴的很,剩下的吃食允许留下来帮忙的人带些回去,众人齐齐说道,林老爷富贵了也不忘乡亲,两个字仁义。
老爷子进了正厅坐下,儿孙们也跟了进来站立一旁,林黙细瞧了瞧,大伯母今天在老爷子面前可是低眉顺眼的很。
“老大,你的学业如何了?记得我几年前回来的时候你可是中了秀才,想来也是欣慰,自己儿子争气”。
“爹,儿子的恩师说过我的八股已有了七八分的火候,明年一定考个举人回来!”大伯向前一步坚定的说道。
“那便好,只是考场如战场,不可轻忽”老爷子捋了捋胡须点点头。
“平哥儿和黙哥儿,你们的学业怎么样了?”老爷子又接着问道。
“阿公,学堂的先生已是开始教授四书五经,孙儿自觉有了些火候,到想着明年试上一场!”林平当先回答道,老爷子欣慰的点点头,望向林黙。
“阿公,孙儿也跟着先生在学习四书五经,平日里也自个琢磨着练练字!”林黙小大人似的回答道。
“老大,你就考考他们两个,我也看看我家的麒麟儿!”
完了完了,这下岂不糟糕,老爷子话音刚落,林平就有些慌乱,这些自己自己可没有好好读书,这次真要完蛋了。
林平心慌的看了看自己的爹娘,王氏和大伯一看自己儿子表现哪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林贤心里一紧,脸上不动声色。
“那就先考一下黙哥儿!,也不考难得,就当着大家面背诵一下论语学而篇吧,林黙早已把四书五经熟背于心,神态坦然不慌不忙。
林父和陈氏瞧见自家儿子神色自若,原先慌张的心情也安定下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洋洋洒洒百二十句从林黙口中流利诵出。
“好,背诵的极好,当奖,喏,这个碎银子拿去买些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