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祠-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个小兔崽子!快走!”林父哪还不明白自己这当老子的小心思早已被儿子看穿,眼下倒是敢和自己开起玩笑了,平常儿子可是闷里闷气安静的很,倒是今天有点不一样。林父心里纳闷却又怎么会想到,眼前的儿子早已换了个灵魂。

    “你这个没出息的,看见自家大嫂就像老鼠见了猫!回来就只会说水生,你倒是看看自己儿子一上午可是抓了五条鱼!”陈氏边说边拿着一根木棍指着自家丈夫。

    “水生抓了五条鱼?”林父断然不信,自己和三弟费了老大劲才抓了五条,怎么在自己媳妇嘴里,儿子一个人就抓了五条去。

    “看看,那边放着呢,个个都有一斤多重,给了他叔两条,你剩下的这条小鱼干脆给了后院得了,我这辈子是指望不上你了,只能盼着儿子孝顺了!”

    夫妻两个在厨房里斗嘴乐此不疲,陈氏最后也没再提往后院送鱼的事情,往后院送一条没准心里还想着自家偷偷藏了好几条,热脸贴冷屁股反正不去。

    林黙在屋里没看多会的书,陈氏就端着饭进来了,四条鱼中午吃两条还剩两条晚上吃,做鱼的时候,陈氏狠了狠心,往锅里多倒了平日里一倍的油,做了个红烧鱼,又做了一盆荠菜鱼汤,上面又放些姜末,倒了些醋,滴了两滴香油,吃饭的时候自是赢得林黙和林父的满堂彩。

    前院自是其乐融融,得意的大伯母却又怎么知道家和万事兴。

    下午的时候林父和林母还有粮食要晒,林黙打算帮忙却遭到拒绝让好好温习功课,于是只好乖乖回自己的小屋,从书包里拿出一本论语看了起来,饭前还有些担心自己一个现代人,恐怕还得过段日子才会习惯满篇繁体字以及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看书习惯。谁知不料也就中午饭前一会的功夫就已经习惯了,又趁着些许功夫顺手写了几个大字,倒也越写越流畅,恐怕是直接继承了这句身体的一切,这下更不用担心露馅了。

    失去的往往是令人扼腕的,如今有机会从头学习而且还是自己本就喜欢的古文,心里也是欣欣然,浑然不在意八股文的烦闷。

    一下午的温习,林黙还惊奇的发现自己的脑子好使了很多,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却也能看个两三遍熟记于心。

    长方形的木桌置于小屋挨着窗户的位置,虽然简陋却打磨的平平整整,对了,这书桌还是前几年林父亲手打制,窗户早已用木棍支了起来,蓝天白云下,徐徐凉风吹来,让人舒服的紧。

    中间林父和陈氏悄悄来看过两次,见自己儿子确实是在用心读书,心里自然满意,中间又过来送了碗温水,陈氏还低声说着看书累了在院里活动下云云。

    下午大概四五点那会,却是有一个人送到家里一封信,陈氏接了过去道了声谢,匆匆忙忙进了后院,林黙听得陌生人的声音透过打开的窗户看到了陈氏的动作,心里纳罕不已。

    家里也没有什么往来的亲戚呀?莫非是那极少见面的祖父?

第五章 祖父() 
读书不觉日西斜,一寸光阴一寸金,当一个人专心的做一件事情,时间往往给人以飞逝的感觉,当天色明显暗了下来,林黙这才讶然起身,这么快天就要黑了,伸了伸懒腰,做了做手腕脚腕的活动,一阵晚风自窗户袭来,不由得打了一个喷嚏,倒有点春寒料峭的意思。

    左手扶着书桌,右手把当做支撑的木棍取下,屋里一下子暗了下来,照例这会还不到点灯的时候,家里通常先是在院里吃过饭,然后大人们在院子里聊一些琐事,孩子们在院里玩一会,大约八点才会各自回屋歇息,毕竟春天农事正忙,第二天通常是要早起的,要是到了夏天睡觉倒是还会更晚些。

    走出自己的小屋,院子里晾晒的衣物被褥已收拾好,自己屋里的被褥已经在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收拾整齐,想必今晚可以睡一个舒服的觉了,毕竟刚晒过的被褥有阳光的味道相比没有那种潮湿的感觉。

    奇了怪了,林黙去厨房和陈氏的寝室转了一圈都没发现他们的人影,倒是厨房的饭已做好,小米稀饭,杂面馒头和一碟咸菜,看了看里面貌似有一些竹笋、荠菜和萝卜之类的,颜色倒显得青翠,想必口味也不差,手指捏起一块入口,脆脆的,竹笋的味道,不错蛮好吃的,又连着吃了几块,这才住了口。

    从厨房出来去三叔那边瞅了瞅,也是没人,难道都在后院?

    “祖父要当大官啦!”恰在这时从后院窜出来一个人影,边跑边喊那就一个飞起,原来是自己的堂哥林平。

    “水生,咱们的祖父要回来做大官了!这下看林有才还敢在我面前傲气!”林平双手搭在林黙的肩膀上,猛力的摇晃着,林黙正是懵懂,什么祖父当官之类的,这又何从说起。在原先林黙的记忆里只记得祖父林安一直在外从军,鲜少回家,只是很小的时候见过几次,怎么突然传来了回家当官的消息。

    或许是林平今天心情格外好,急切的想与别人分享好消息,看到林黙眼中的不解,耐心细细的道来,原来是祖父阵前立一首功,信上对立功没怎么详细解释,只是说要回淳安桐溪渡口做一巡检,由于是初设,倒也没规定是什么品级,只是暂领一百乡勇兵丁,巡查桐溪上下治安。

    阵前立功?林黙这一下子倒是对自己五十多岁的祖父佩服起来,老人家辛苦大半辈子也终于是衣锦还乡。

    “水生,你怎么一点都不高兴!”林平本来蛮期待林黙开心的欢呼雀跃,没想到林黙依然是一副平静的样子,脸上有些不好看,责怪道。

    “堂哥,我这不是被这消息惊住了吗?祖父做官,我这做孙子的自然是高兴不及,而且我们也与荣俱焉”,直到听完林默的回答,林平才欣慰的拍了拍林黙的肩膀。

    “黙弟真是长大了!”右手成曲状摸了摸下巴,摸了一个空才尴尬的笑了笑,林黙报以憨笑,林平见自己出了丑也没再多说,错身后退两步就像踩了风火轮冲出了院门,留下暮色中凌乱的林黙。

    “咳咳,堂哥,注意形象!”林黙对着快要没影的林平说道。

    祖父为官,确实是个好消息,会给这个仅仅温饱的家庭带来巨变,从此家里的田地再也不用纳税,说不得还会有许多人前来投献,把田地寄在祖父名下,另外桐溪渡口巡检随受淳安县支配,但其实却是自成一体,在渡口设一办公地方,平日上下巡视维持治安,考虑到嘉靖四十年倭寇闹腾的厉害,怕是巡检还得负责抓捕倭寇奸细探听消息等等。

    “水生,怎么傻傻的站在院里,穿着这么单薄,小心着了凉!”陈氏看见自己的儿子在院外就是一通关心。

    “羞、羞”却是穿着花薄袄的小家伙在杜氏怀里朝自己挤眉弄眼,清脆的童声逗得大家都笑了。

    两家道了别,各回各家,陈氏进屋直接点着了油灯,紧接着又去厨房盛好饭,林父也赶紧帮忙把饭端了进来,一家三口围着木桌吃饭,显然陈氏和林父心情相当的好,毕竟祖父回家做官,整个家在林家村的地位至少是水涨船高,出门少不了邻里恭维。

    趁着吃饭这会,陈氏对林黙说了这件事,林黙也在一旁陪着开心,却是不提堂哥林平已经说过,又相继说道以后回娘家也会体面些,林父赶忙在边陪着小心,话里都是自己不好让你受苦了之类,林黙在一旁也是触动不已,原来做官在明朝是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梦想往往可望而不可及。

    父子二人对陈氏一阵恭维,简单的稀饭配咸菜也是吃的欢愉,竟一下忘记了剩下的两条鱼,只好决定明天再吃。林黙帮着收拾了下碗筷,行至院里正打算来回散下步,却不料三两个人各自提着东西进了来,大抵是鸡鸭鱼对着林黙笑笑就直接往后院赶去,擦肩而过的时候才发现是村里的耆老,想必是林平已经把消息扩散了去,估计一些人也是半信半疑,怎么也得提前来家确认下。

    紧接着前前后后又有一些人进了门朝着后院行去,林黙这才对当官的好处有了初步的切身了解,今晚注定小家小院不平静,陈氏在屋里盘算着大嫂王氏又收得多少好处,反正是没睡踏实,三叔一家也是患得患失,林家村倒是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大家在林家小院门口碰着了,互相说几句恭维话就相约着一起进了门朝后院恭喜去了。

    林黙原本温书的心情也受到了影响,只听着院里杂乱的脚步以及嘈杂的声音,愈发看不进书,索性熄了灯躺到了床上,心情烦躁的林黙却是没有发现心里已经有了我要当官的念头,既然重获一世,不求青史留名至少让自家兴旺发达,显然做官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从明天起接着好好温书,把过去所学从头到尾串一下,嘴里念叨着又加上昨晚没睡好不久也就沉沉睡去,梦里的林黙中了进士做了大官,最后衣锦还乡。

第六章 说教()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春日的太阳刚刚从东方悄然升起,未来得及把金黄的阳光洒向人间,淡淡的晨雾染湿了逐渐愈绿的枝桠,偶尔几只黄鹂叽叽喳喳的飞过,整个农家小院显得更加祥和。

    袅袅的炊烟已经飘过屋顶徐徐升起,和薄雾混合在一起,初阳一照,倒颇有些人间仙境的味道。

    林黙昨晚睡得极踏实,大概早晨六点钟听到了院里陈氏和杜氏的说话声也就醒了来,透过窗户纸往外看了看,天已经亮了,林黙再也睡不着,于是就要起床,穿好自己的棉布长衣以及厚实的长裤,找到鞋子穿上就打开门来到院子。

    外面的空气还真是好啊,陈氏听到动静就从厨房露出头,招呼着林黙洗脸刷牙,水缸旁边的石头上就放着一个用来洗脸的铁盆,直接从缸里舀水,清凉的水打到脸上虽然还有点凉但更多是让残留的睡意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所谓的刷牙却是用柳枝沾一些盐,虽然简单但效果也还不错。

    “水生,饿了没?”陈氏在厨房里问道。

    “娘,还不饿呢!”林黙用晾绳上的布巾擦了擦嘴。

    “那就等会吃饭,你先玩会吧!”陈氏依旧在厨房里奏着锅碗瓢盆曲,也不知在里面忙些什么。

    林黙回屋打开窗户,坐下翻开一册朱熹的四书集注,朱子所注自宋以后,就影响了一代代士人,堪称是参加科举的指导参考用书,本来以林黙如今的年纪学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可是林黙非彼林黙,来自后世信息爆炸的年代,加上平时喜爱古典文言,倒也结合着后世名儒及大学教授的注解研究过一阵子,林黙自付有些心得。

    手里捧着的大学章句的一册注解,朱子云:先读大学,立其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大概意思是说只有先通得大学了,再去看别的经,方知格物知事,才可以修齐家治国平天下事,对此林黙也是颇为赞同,就像是大学给学子一个世界观,然后别的经是方法论,自去了解就是。

    虽然凭着脑子里原有的记忆以及后世所学一一印证,看起来也是津津有味,可林黙也深知必须得有一个好的老师领进门,林黙家里的书除了从族学购得的教材外,只剩下从大伯那里得来寥寥几本二手书,已经很是旧了。

    哎,叹了口气,这才重新拿起书看了起来,看到契合处不由得大声读了起来,顿时小院里多了童子的读书声,陈氏一开始在厨房里听的不真切,急急忙忙出来往林黙的小屋看了过去,就见窗户里面的儿子正在朗朗读书,心下一阵欣慰,平常的儿子虽说也乖,但也只是按时完成夫子所留的课业,今天也不知整的,儿子早起破天荒的读起了书。

    莫不是被公公当官的消息给刺激了?再一抬头,却看见弟妹杜氏正瞧着自己,赶紧摆摆手又指了指林黙示意咱们不要说话,杜氏泼水的动作也轻柔了起来。

    专心读书的林黙又哪知院里的趣事,徜徉在书海而不自知,知道陈氏再三喊着吃饭这才找了一片树叶当做书签夹在所读的那页,这才朝着厨房走去。

    “咦!”林黙看见自己碗里竟多了一个鸡蛋,有些不解,往常鸡蛋可都是集齐一些去换些盐的。

    “我儿读书辛苦,是该补补的”,陈氏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可是,孩儿读书不苦的,倒是以往读书不用功,平白让娘失望了!”林黙略带歉意的说道。

    “我儿当真是长大了,只要以后好好读书,娘就开心!倒是这粥的热气熏到了为娘的眼睛”,说完低下头用衣袖擦了擦眼睛。

    林黙自然是看到陈氏是喜极而泣,也没有揭穿,只不过一个鸡蛋最后是一人一半,母慈子孝不为外人道哉,吃完饭林黙要帮着收拾谁知却被撵出了厨房,暗叹一声,又接着回房读书练字不提。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小院里又陆陆续续迎来了客人,大多还是街里街坊提着一些吃食,每当路过林黙的窗户免不得赞叹一句,林家的孙儿一辈吾家不如矣,看来回家得好生催促自家孙儿好生读书,以后中了秀才举人,自家也发达了去。

    只是每当大伯母送客人出门路过林黙的窗户,免不得心里腹诽几句小兔崽子在别人面前如此做作,之前我倒小看了去,好歹还知道不能当着别家面说出来,要不然就乐子大了。

    “咳咳。。”送走客人的大伯母,路过林黙小窗重重的咳嗽了两声。

    林黙既不抬头也不吭声。

    “咳咳咳”

    “咳咳咳咳”大伯母已经脸色大变,正准备开骂。

    “大伯母,您这是怎么了,可是最近早起傍晚天凉,不小心着凉感冒,也是,虽说是三月天里,但早起还是有些春寒料峭,您可要多注意身体!”林黙一口气说的伯母王氏哑口无言。

    “你,你,你”大伯母一个劲的说道。

    “谢伯母关怀,侄儿早起傍晚会多穿些衣服,不会着凉感冒的”,林黙紧接着说道。

    “大嫂,怎么有闲关心起水生的课业,弟妹在这里倒要多谢谢哩!”陈氏听得院里的动静急急赶了过来,撕破脸也不能让她欺负了我儿。

    “哼,弟妹倒是生了一个牙尖嘴利的好儿子,只可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