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任让沉吟道:”任某有四管齐下之计,可让杨彦之饮恨淮北,首先,请刘使君速回彭城,破灭各家,平息叛乱,收编兵力,我家将军当出手义助,也请祖使君义助。“
在于药走后的第二天,彭城便陷入了内乱当中,刘遐嫡系不服乡豪掌权,挥军攻打,却寡不敌众,被各家乡豪反扑,只能勉强守着郡府。“
“好!”
祖约爽快的点头。
任让又道:“其二,也与祖使君有关,请祖使君放下与陈川的个人恩怨,允其自立,但是必须发兵相助我等共击杨彦之。”
“这”
祖约迟疑道:“非是祖某不识厉害,也非是不愿与陈川止戈,实是陈川与家兄结怨甚深,又曾受过杨彦之恩惠,怎肯倒戈相向?“
任让摆摆手道:”天下间没有解不开的仇怨,所为者,无非一个利字,淮北维持现状,陈川依然是一方豪强,可若是教那杨彦之席卷淮北,他何去何从?莫非甘愿被夺去兵权寄人篱下?
当初陈川不愿降你兄,今日也理该不会投杨彦之,祖使君不必担心,任某愿亲赴蓬陂,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陈川归来。“
“好!”
祖约点点头道:“若是陈川肯相助我等,我愿向朝庭举陈川为浚仪(今河南开封)太守。”
任让接着道:“其三,撤去弘农驻军,与洛阳李矩结盟,许之以兖州,李矩虽麾下猛将如云,却夹于刘曜与石勒之间,进退失据,渡日维艰,若能得兖州,必心动。“
苏峻问道:”为何不联络刘曜共举?“
任让摇头道:”朝庭早有严令,不与刘石通使,暗地里有些默契没什么,但在明面上,还是划清界限为好,即便是李矩,每当石勒来攻,也不敢公然请刘曜发兵相助,而是使人将石勒来攻的消息散往关中,我等此战,是为刘夫人复仇,以慰绍老将军在天之灵,万不可失了大义,至于刘曜如何做,那是他的事,与我等无关。“
”嗯“
祖约赞许道:”任先生所言极是,如今石虎大败,元气大伤,刘曜若有机会进军中原,必不会错过,若祖某所料不差,或会于必要时予杨彦之致命一击!“
刘遐迟疑道:”若是刘曜将我等也列于攻杀之内,那该如何是好?毕竟石勒新败,刘曜甲兵之盛,已冠绝天下!“
任让略一寻思,便道:”理该不会,刘曜是个明白人,谁对他有威胁,谁对他无害,他心如明镜,否则也不会多年来暗助李矩,刘使君不必担忧,不过我方虽准备完足亦是不够,要想绝杀,还须一契机,即杨彦之兴兵攻打濮阳,濮阳乃羯人于河南的门户,起拱卫襄国作用,若濮阳战起,必是烈战,我等应有可趁之机。“
”哦?“
祖约问道:”任先生怎断定杨彦之必攻濮阳?“
任让微微一笑:“杨彦之虽掠来诸多粮草,却仍不足,而淮北诸地,除了濮阳,哪里有足够的粮米供他?当然,攻打濮阳只是一种可能,诸公须详作商议,诱杨彦之不得不攻濮阳。”
“好,任先生果然妙策!”
刘遐大叫了声好。
第401章 容娥献策()
杨彦满载而归,回到了郯城,民众夹道欢迎,看着那一车车的粮食,眼都绿了,不过杨彦清楚,仍是不够,还得再弄个几百万石的粮食,才能撑到明年麦收。
当然了,别人并不知杨彦心里的愁苦,只看到了他独挡一面的风光。
杨彦把诸葛颐交给徐龛安置,就径直去往相府大殿。
朱红色的门外,跪着一尊水泥像,杨彦驻足观看,此像满面胡渣,身着囚衣,连一圈圈绑缚着的绳子都勾勒出来,背后立着块水泥牌,上书:罪人支雄,与原主有个七八分相似。
“嗯!”
杨彦很满意,提步继续往里走。
一众掾属已经就座,杨彦高踞上首,听取汇报,目前进行的主要是回迁与黍和豆子的抢播,当时实行坚壁清野,各城池的财货丁口全部集中于郯城与兰陵县,现在战争结束了,又有大破石虎之余威,没有谁再敢来犯兰陵东海两地,可以放心大胆的把民众迁回去。
整个回迁与新得丁口安置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军队的扩建暂由荀豹主持,东海军原有四万卒,如今正在紧锣密鼓的从丁壮中选兵,据荀豹汇报,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五万有余,最终目标是六万。
其余矿山的重建、矿场的开工热火朝天,各类工坊也如雨后春笋般,一涌而出,完全可以想象,今后数年,东海兰陵两郡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诸公都辛苦了!”
杨彦点了点头,便向刁协问道:“我欲设兖州与青州刺史,刁公以为何人可担当?”
刁协是管人事的,任命刺史太守,不能绕过他,这和杨彦私自任命的掾属不同,那都是直属相府,也是新成立,第一任由他任命,以后还是要通过刁协。
毕竟尽掌大权固然爽快,但是后果也很恶劣,这个时代,还不是皇权至上的时代,杨彦不愿破坏规矩,也不愿给人一种独夫的印象,否则天下英才将渐渐远离,他只须把军权牢牢把握,其他方面尽量放权。
“哎”
刁协叹了口气,他就知道,杨彦回返必立青兖二州刺史,这是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啊,而更让他心纠的是,自己也越走越远了,他没有办法驳斥,只能暗暗寻思着。
刁协是干实事的,哪怕不赞成杨彦的行为,却也为杨彦谋划,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选,傅冲,可为兖州刺史。
傅冲有过主政兰陵的经历,庶务杂事,井井有条,谁都没话可说,但另一个人就不能随便选。
主要是大家的资历,战功都差不多,举了他,别人不服气,而且刁协知道,杨彦是不会让他们这些老家伙外放一州的。
“嗯”
刁协突然留意到了蔡豹。
蔡豹名震徐州,屡次受杨彦之恩,关系非同寻常,倒是另一个不二人选。
于是道:“老夫认为,应以傅冲刺兖州,士宣兄刺青州。”
说着,又看了眼候礼,沉吟道:“候将军可为琅琊太守。”
原琅琊太守孙默,早在石虎南下之际率琅琊降了石虎,全郡被洗劫一空,如今孙默等琅琊乡豪被划归为战俘,正在矿场开采石灰石呢。
蔡豹候礼二人蓦然一震,都没想到会得如此礼遇。
“嗯”
杨彦也点点头道:“刁公所言甚是,只是青州还在曹嶷手上,我曾与此人约定一年之内不战,暂时还得委屈蔡公暂居郯城,待我明年取下青州,再送蔡公赴任。”
蔡豹感激施礼:“老夫多谢府“
正说着,蔡豹陡然醒悟,他自己就是使君了,再称杨彦为府君已经不合适,而杨彦既没称公,也未称王,思来想去,还是称将军较为恰当,于是改口:“老夫多谢将军!”
杨彦微微一笑,向候礼道:“候将军意下如何?“
候礼也非常满意,琅琊是什么地方?是青徐侨门的老家,在江东朝庭的地位与郯城同样重要,杨彦让他镇琅琊,正是表现出了对他的信任,当即拱手道:”多谢将军!“
杨彦摆摆手道:”候将军还得等上一段时日,待得印信铸好,再去开阳亦不为迟。”
自己铸印信,又以东海王府名义自置刺史太守,几乎形同于谋反,实际上杨彦走的,就是石勒和刘曜的道路,与晋室只存名份,而无君臣之义。
候礼铁了心投杨彦,丝毫不在意。
杨彦又道:”任荀豹为中尉!“
在理论上,中尉与杨彦这个相品秩相同,都是秩两千石,掌一郡军事揖盗,杨彦本没资格任命中尉,但他连刺史太守都任命,区区一个中尉算得了什么?
“末将多谢将军!”
荀豹施礼。
杨彦望向了于药等一众有功将士,沉吟道:“待得印信制出,各有功人员一并封赏!”
“诺!”
众将拱手应下。
杨彦把目光移向了崔访,却是现出了迟疑之色。
崔访拱手道:“将军可是要老夫跑一趟建康给主上送礼?”
杨彦为难的咂了咂嘴:“本有此意,但崔公年事已高,怕是不耐奔波之苦,要不还是由崔公坐镇郯城,我亲自去一趟建康。“
”将军不可!“
崔访连忙阻止:“以将军今时今日之势位,必受朝庭猜忌,倘若主上召将军入宫觐见,将军见还是不见?不见会被人说三道四,见了恐有血光之灾,况且我军虽大捷,但周边依然诸敌环饲,将军轻动不得,还是由老夫代将军走这一遭,请将军放心,老夫筋骨尚强健,应无大碍。“
杨彦想想也是,再看崔访,确实气色不错,于是拱手道:”那就有劳崔公了,待得水军归来,就安排此事。“
接下来,进入了茶话会时段,众人闲聊了一通,才各自离去,杨彦刚要走,却是一名女亲卫来报:“将军,容少府求见。“
”哦?“
杨彦一怔,便道:”请她进来!“
”诺!“
女亲卫施礼离去,不片刻,把容娥带了进来。
”妾拜见将军!“
容娥盈盈施礼。
少府是个非常重要的官职,但容娥身为女流,不能参与相府议事,杨彦的眼底不由有了些愧疚,叹了口气道:“不用多礼。”
“谢将军!”
容娥起身,美眸望向杨彦,不说话。
这就是身为女子的特权,有一些心思玲珑的女子摸透了杨彦的脾气,知道杨彦不会为此不悦,容娥便是如此。
果然,杨彦没任何不快,问道:“何事?”
容娥道:“妾有两件事,其一,请问将军何时重开市易行?”
杨彦摇头笑道:“你呀,就惦记这个,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短期内开不了。”
“啊?”
容娥轻掩檀口,现出了失望之色。
杨彦耐心解释道:“在东海开市易行,影响力只限于淮北,而我们在淮北的名声已经臭了,既便再开,恐怕也没几个人敢来,将来市易行会开在建康,江东遍地富户豪强,有足够的客户参与交易。”
“那妾就放心了。”
容娥长吁了口气,又道:“其二,妾想就商税的征收与将军商议一下。”
“嗯?”
杨彦目中立时精光大作。
人人都说明朝商税低,实际上明朝法定商税一点都不低,只因会计记帐法落后,并受现实条件制约,收不上来,当时收税往往是按车船粗估,这又给了很多商贾偷税逃税的机会。
杨彦也想对商贾有效征税,但很多现代的税法放在古代不合用,就如按车船征税,总不能真对车载船运的货物细细检查吧?
这样一来工作太细化,效率极低。
二来要么造成官商勾结,或者就是税吏猛如虎的恶果,他也束手无策,其实中国古代商业畸形发形的根源就在于征税手段不完善。
政府收不到税,没法分享商业繁荣的果实,而商贾偷税漏税,坐享巨额财富,渐渐地对政权构成了威胁,导致商贾屡屡受不公平对待。
“快说说看!”
杨彦催促道。
第402章 增殖税()
(谢谢好友红色男老师的月票)
容娥盈盈一笑:“妾以为,与其耗费人力物力从交易征税,倒不如征其根本,对原料征税,虽然这对原料的持有者不大公平,但他可以涨价,把税赋向下面传递,而将军也获得了相应的金帛,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杨彦心中一动,这不就是增殖税的雏形么?
比如煤炭,开采出来,不管是制做煤基还是作为碱的原料,先把税钱加进去再说,买了就等于交税,又由于矿山等重要原料在杨彦的设想中属于国有,不允许私人开采,这又易于从源头对增殖税的掌控。
只是与现代增殖税相比,少了一个抵扣环节,因为手段落后,没法抵扣,不过这没关系,一层层的涨价就是最自然的抵扣。
在这个时代,是不用担心通货膨胀的,反而因为金银铜等贵金属严重不足,通货紧缩愈演愈烈,就拿黄金来说,晋武帝太康年间,一斤黄金值十万足值五铢钱,而数十年之后,黄金的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连带白银也在同步涨价,这自然会使豪门大族自发的储存金银,结果市面上的金银越来越少,成了压箱底的老古董,通货紧缩恶性循环,但是市场又对货币有大量的需求,因此各种劣质铁钱大行其道,最终使民众对货币失去信任,走上了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老路。
在这个过程中,沈充们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他们滥发铁钱摧毁了整个货币信用体系,但究其根源,还在于贵金属数量没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同步增涨,才给了沈充们可趁之机。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通货紧缩无疑会使得百业凋零,只有适度的通货膨胀,才能刺激经济发展,容娥提出的从原料增税,不仅仅是为相府开拓了财源,还形同于给通货膨胀提供了第一推动力。
接下来,自己只要在海外开采得更多的金银,逐步投入市场,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刺激工商业发展,使得资金尽可能的周转起来,税自然也越收越多,有了钱,国家自然富强。
他真没想到,容娥一个小小的提议,竟然解决了天大的难题。
“好!”
杨彦大叫了声,目中射出异彩,快步奔下,围着容娥边走边看,以看怪物般的眼神打量着容娥。
容娥芳心羞喜,俏面不自禁的升起了两小酡红霞,直到实在被杨彦看的吃不消了,才嗔道:“将军”
“呵呵”
杨彦回过神来,呵呵一笑:“容娥啊容娥,没想到你还有这般本事。”
容娥半低着脑袋,小声道:“是将军开征过路费才给了妾启发,这算不得什么的。”
杨彦摇摇头道:“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不用谦虚,明日你去找崔公,把这设想和他说一说,拟出个大纲再着专人细化,对各种原料的征税一定要贴合实际,等做完了,该有的奖赏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