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扭的瓜不甜,我纵是能擒下你,也得不到你的忠心,留你何益?”文远心中黯然,摆了摆手苦涩道。
“当啷!”青龙刀脱手掉在地上,关羽膝行至文远马前,恭恭敬敬的三拜行礼!
“大将军的恩德,关某此生只怕万死也不足以报答!请受关某一礼!”
文远慌忙下马将关羽扶起,叹息道:“云长何以行此大礼?我敬你是顶天立地的汉子,谢你当年不杀之恩!只恨我福薄,未曾早些与云长见面,否则我定要与云长结为兄弟!”
关羽同样心中感叹,不过事关敌我,这个话头就不是他敢随便接下来的了。
话说到此处,两人顿时尴尬沉默了,虽然彼此敬重,毕竟两人还是保持着敌对的关系,有些界限还是必须要划分清楚的。
幸好郭嘉咳嗽一声打破寂寞,文远醒过神来,结果随从递来的一盘马蹄金,还有新衣一领,双手交到关羽手中,道:“云长此去寻兄,路途漫漫艰险,特备薄仪相赠以作盘资。”
关羽本欲推拒,可是看到文远坚毅的眼神,心中一软接下交给身后士卒。
文远又取锦袍交到关羽手中,关羽还要交给身后士卒,文远喟然叹息道:“我赠云长锦袍,乃是为了留下一个念想,望云长能常穿于身,日后看到这锦袍时,还记得河北有我这个朋友!”
关羽惭愧的满脸通红,二话不说将锦袍穿在身上,拱手一礼欲告辞离去,文远看着不禁心中一叹,心忖关羽果然还是不愿投靠自己!虽然惋惜,不过关羽的忠义让文远更加敬重!而且还有一点令文远稍感欣慰,自己今日给关羽留下的印象,显然要比历史上的曹操,更让关羽铭记心头!
又交代几句,文远见关羽去意甚坚,实在不能留住,叹息一声道:“云长兄,你记着,如果有一日你走投无路的时候,我河北军帐下永远有你的一席之地!”
“多谢大将军厚爱,今日之恩,关某永世铭记!但我只希望永远不会有大将军所说的这么一天,大将军明白的”关羽甩掉愁绪,精神一振道:“好了!大将军保重!关某就此别过,咱们后会有期!”
“珍重!云长兄!”文远长揖一礼道,这一礼无关礼制,而是文远对关羽发自内心的敬佩!
如此动作又是令关羽虎躯一震,他忙别过头去,强忍住眼角泛起的酸涩,狼狈拱了拱手,翻身上马护着车驾匆匆向东而去,因为关羽生怕自己一个心软,就答应留下来替大将军效力!
望着关羽远去的背影,张辽神情惋惜凝重,叹道::“只可惜,我无论怎样,他都注定不能为我所用呢”
郭嘉也是点头一叹道:“生死不能变其色,利禄不能动其心,关羽真义士也!只可惜除非刘备背誓忘义,否则想让他转投主公,难比登天呢!不过今日主公对他的大恩,想来关羽此生都不会忘却的!”
“只是恩义有什么用?有什么用”文远沮丧的摇了摇头,转身拨马而走
按下关羽往官渡寻兄不提,文远心情沮丧,三日不曾理会政务,只是在屋里谁也不肯见,连饭食都是每日送入房中。
好在外事有一干文臣武将支撑,占领小沛之后的各项繁琐事务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不过有些事情仍必须是文远需要拿主意的。如今刘备败逃,徐州大片土地城池已经群龙无首,派谁去平定这些还隶属刘备治下的城池,最终留谁镇守徐州等等,这些都不是臣下所能做主的。
所以在拖延了三天之后,众文武终于忍不住齐聚于文远居处,请他视事。
“这几日各位辛苦了”三天没有出屋,文远眼中布满了血丝,轮廓也明显消瘦。他沙哑着嗓子道,几乎不相信这声音是从自己口中发出。
019想堵漏?没那么容易()
“还望主公保重身体,以天下大事为重!”众文武动容拜道。如今的文远已经是这些人毕生理想之所聚,万一文远有个什么闪失,这些人估计比死了爹娘还难受。
文远苦笑着抬手示意:“各位快快请起吧放心,我没什么了,只是这几日一直思索一些事情。”这几天,文远一直矛盾的思考着一件事情。
刘备、关羽、张飞、这些人虽然是自己的敌人,可是他们的胸襟气度无不让自己心生崇敬,动手杀了他们吗?文远自知下不去手,这一次刘关张三人就先后被自己和田豫放走,那下一次呢,下一次如果再有机会,还会不会现在这样呢?刘备的野心,关张二人的死忠,即便是放他们几次,他们只怕也不会臣服!
可是下次自己就能硬起心肠杀了他们吗?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英雄曾经是文远前世的偶像,文远本能的不想对这些人下杀手!
还有曹操,还有许许多多曾经让文远敬佩万分的英雄
纠结啊!如果这只是一场游戏而不是现实该多好,那样这些人最终都不免要向自己臣服
可惜啊,这样毫无意义的想法有什么有有什么用?
有文远做主,徐州的人事架构很快定下来了,陈登理所应当的做了徐州刺史,兼领东海,韩琼、张南、焦触分任琅琊、广陵、彭城三郡太守。
徐州初平,当然要以治下稳定为要务,所以文远选任的这些人中多以武将为主。
陈登自不必说,他本就是徐州望族出身,由他治理徐州,比派个外人来少去许多掣肘。而韩琼、张南、焦触都是文远麾下的老班底,调此二人为太守,文远便也无需担心二郡反叛之忧。
此外留武将驻守徐州,文远另一个想法还是在此地建立徐州军团,初步计划在徐州保持两万战兵,三万辅兵的规模,而臧霸就是文远心目中最理想的徐州都督!
虽然在演义中臧霸的戏份不多,不过这并不能抹杀臧霸的指挥才能,历史上官渡之战中,臧霸仅以少量兵马在青徐一带牵制住青州袁谭数万大军来攻,使曹操可以无需分心右翼战场,专心的与河北霸主袁绍在官渡抗衡。可以说臧霸一个人的出色表现,决定了中原霸主的最终归属,他的统兵能力,放在当今天下也绝对是一流!
所以文远早就有意确立臧霸为都督,张南、焦触就作为他的左右副手,徐州面海,这两个人渔家出身,没事还能练习练习水战的本领
分拨已定,韩琼、张南、焦触三人各自引兵去平定各郡,文远也开始筹划下一步行动。就在此时突然探马来报,夏侯渊领兵两万据住萧关,威胁徐州!
文远闻言哂笑道:“曹操的反应,倒是蛮快的嘛”
萧关在小沛的南面,是徐州的西大门,是徐州向西进入兖州的毕竟之路,此处城关高峻、易守难攻,此前曹操一直在此地驻有三千精兵,如今加上夏侯渊两万兵马,重兵据守之下,等于扼住了徐州的咽喉!
想进入兖州,除了萧关这条路外,还有便是从泰山郡进入,不过那条路上有亢夫险道,相信曹操也绝不会在那里有所疏漏
在攻下徐州之后,文远也确实想过从青徐二州大举入侵豫兖二州,争取多点开花,让曹操顾前不顾后,不过曹操的反应也确实够迅速的,他定然是得知了自己的行踪之后,果断增兵萧关扼守。
这样一来,除非自己选择强攻下萧关,或者冒险领青徐之众走亢夫险路,否则大战的焦点必然还是会在官渡只是那里是曹操预设好的战场,相信曹操在那里定然已经准备充分了!
见文远沉吟,郭嘉笑道:“主公,如今我河北军对曹操已经从冀州、司隶、青徐三面呈现合围的态势,即便他分兵堵住东线的口子,我军从西、北两面夹击,官渡的局势仍对曹操不利!”
确实,虽然事关中原霸主地位的一战还会发生在官渡,不过其他的已经完全改变了!眼下的情势,令文远有足够自己骄傲的资本!
首先文远自信自己绝不是那个志大才疏的袁本初,其次河北军的强盛,文远麾下文武阵容的强大都远非袁绍可比!
在内,文远麾下并没有只顾着内斗争权夺利的谋士派系!在外,文远如今稳住了西凉,荡平了徐州,幽并两州也暂无后顾之忧,比起曹操,对比曹操,自己可谓是方方面面都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曹操分兵修补东面战线,在文远看来不过是苟延残喘的无奈之举。
现在的文远有足够的自信,在官渡一战中一举将曹操击败,由此奠定自己中原霸主的地位!
郭嘉又献计道:“主公,曹操虽说堵住了东大门,不过也并非没有疏漏可循,如今曹军主力尽集于官渡、许昌空虚,主公可遣一舌辩之人前往江东,许孙策以厚利,令其挥兵径袭许昌,则曹操必首尾不能相顾矣!”
文远闻言大喜,对众谋士道:“谁肯出使江东,担此重任?”
话音未落,一年轻文士出班道:“不才步骘,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孙策引兵攻许!”
文远大喜,当即做手书一封,命步骘为使,携重礼前往江东,许以事成之后分与豫州、淮泗之地。步骘领命拜辞,欣然而去。
安排好这件事,文远这才放心班师回河北去,临行之时,文远留青州三万兵马屯于郯城、小沛,又令张南、焦触加紧训练两万降兵,征募新军,加强徐州防卫。虽然文远并没有打算将东线作为主攻方向,不过适当的军事行动还是有必要的
三月,在仅仅历时两月就闪电般轻取徐州之后,文远领精骑火速奔回邺都。稍加修整,便要南下官渡准备新一轮的攻击!
而在此时,步骘也轻舟一叶,渡江来到江东之地
020吴侯孙策()
江东。吴郡。
铜镜前,一男子正对镜自照,时不时的轻抚鬓间的发丝,整理修剪整齐的三寸短须。
这男子生的当真是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剑眉入鬓,目若朗星,果真是英俊潇洒,器宇轩昂,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此后省略n字)
在这英俊男子身后看,一双玉手搭在男子的肩际,竟还有一位风华绝代、天姿国色的美人正在手握玉梳为其细细梳理。
她有白白净净的脸庞,柔柔细细的肌肤。双眉修长如画,双眸闪烁如星。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向上弯,带着点儿幸福的笑意。面庞清丽脱俗,简直不带一丝一毫人间烟火味。就那样倚在孙策身后,端庄高贵,文静优雅。就像一朵南国生长的芙蓉花,水嫩嫩的。
男的玉树临风、女的天姿国色,在一起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玉人!
女人为男儿梳头,如果换成别人总会觉着格格不入,但是如果你猜到眼前这个英俊男子是当今的破虏将军、吴侯孙策!就不会觉得那么意外了!
不得不说,孙策的长相如果放在后世来看绝对是偶像派的,此时的他,据说已经是江东广大少女的梦中情人、心中偶像,老百姓私底下都亲近的叫他“孙郎”。依照江东一带的风俗,能被称为“郎”的一般都是长相帅气的小伙。而且孙策确实比较重视自己的形象,以前没成家时,经常自己对镜自照,整理仪容,如今成了家之后,便开始由夫人大乔替他打理。
而此时孙策身后一副江南美人气质的绝色女子,正是他的夫人,三国时代有名的美女姐妹花之一——大乔!
大乔小乔是孙策去年攻打皖城时偶然间遇见的,一见之下惊为天人,立即派人去强向乔国老求亲,而且孙策这方面还是挺够义气的,美色在前,并没有忘了自己的发小周瑜,乔国老迫于孙策的强势,只得答应将二女嫁出去。
好在孙策、周瑜都是懂得怜香惜玉之人,成婚之后,小日子过得还算甜蜜。
夫妻二人正叙着私话的时候,突然门外一侍者走入,道:“主公,张昭、周瑜二位大人在外面求见。”
孙策一笑道:“这个公瑾,成了亲之后倒知道见外了,好,我这就过去”说罢拍了拍大乔的香肩,又对着镜子照了照,确定满意之后才大步流星的走出内堂。
“子布、公瑾!二位联袂前来,定是有什么大事吧,说来听听!”一入外堂,孙策就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道。他虽有重视自己容貌的癖好,但是在处理大事的时候,却胸襟广阔、气度雄浑,作战时更是勇烈如虎,身先士卒。很难想象一个人的性格竟然会有这么多的迥然不同的方面。
周瑜道:“主公,张辽遣步骘为使来见主公,人已过了江东,估计明日就要赶到吴郡,我命人在后面引着,先一步来吴郡报信。”
“步骘是谁?”孙策愣了一下道,不过他相比这个,他更关心步骘的来意!“可曾探听到张辽派步骘前来的目的?”
张昭道:“步骘是徐州淮阴人,没什么名气,不过据说十六七岁就被张辽征辟为从事,张辽能派他来,应该还是有些才学的”
张昭也是徐州人,而且身为孙策麾下文官之后,他显然对天下文人更熟悉。
周瑜则是接过孙策话头道:“不大清楚,此人年纪虽轻,口风却把的很紧!不过细作前日刚刚来报,张辽前日轻骑奔袭徐州,河北军一月内两败刘备,如今已据有徐州之地!刘备败亡之速,委实令人心悸!步骘此来莫非是来向主公示威的?”
孙策摇头道:“只怕不会只是那么简单吧,我有一种预感,应该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三人闷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孙策面色道:“瞎猜无益,还是先看看步骘来了怎么说再做定论吧,无论如何,绝不可让张辽小觑了我江东的实力”
翌日,步骘来到吴郡,孙策命张昭引江东文官出城十里迎接,沿途命程普、黄盖、韩当、凌操等各领精锐兵卒沿途护送。
一路上,步骘见江东人马旗帜鲜明,阵列整齐,军士兵甲精良,武器锋利已猜出孙策有立威之意,只是故作不知,一副泰然自若神色,令引他前来的张昭暗暗称奇。
张昭笑问道:“子山贤弟,你看我江东健儿之雄壮,可否媲美河北军?”
步骘年少,张昭足足大了他快二十岁,而且是江东文臣之首,虽然步骘是代表大将军的使臣,不过张昭叫他一声老弟也算客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