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权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蜀汉权臣-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老头,你怎么这么不讲规矩,你这完全是耍赖皮啊。”

    “李樵夫,黄渔夫,是你们俩先坏规矩的,老汉我就打了这么一直山鸡,怎么可能给你们一人一只。”

    “不是,刘老头,你这话就不讲理了,我和老李和你之前是不是说的好好的,结果你现在不认账了。”

    “陈将军,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啊,怎么如此喧哗。”李易眼神疑惑的冲着陈到看了一眼。

    陈到心领神会:“大人,我这就去看一下,还请诸位大人稍等片刻。”

    李易略显不好意思的冲着身后的房玄龄商鞅笑呵呵道:“二位使君不好意思啊,招待不周,我也没想到我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平时我大蜀民风还是很憨厚纯朴的。”

    “无妨,李兄无需自责,等陈将军回来在看看是什么情况。”房玄龄和商鞅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这李太傅要请他们看一出戏了,他们怎么能不配合呢。

    不一会陈到就小跑跑了过来:“大人,前面好像是三个老汉因为比试射箭,最后赌注分配问题而闹成这个样子的。”

    李易点点头,转身向房玄龄商鞅询问道:“这样啊,要不咱们前去看看,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分配不妥当,才能当街闹起来。”

    “故君愿也,不敢请而。”房玄龄文邹邹的微笑道。

    “我也没意见。”商鞅也是微微一笑。

    三人领着护卫就向喧闹的人群中走去,路人纷纷避开,让出一条通道。

    这三人身上多穿的衣服都不是寻常人家买的起的,更何况后面都跟着几个五大三粗的大汉,一看就是高官贵胄家的子弟,在乱世中没点眼色的人早就活不下去了。

    “三位老汉为何在这闹市喧哗,所谓何事啊?”李易做为地主,当然要站出来了。

    刘老汉看有人要管这事,立马就凑了上来:“少爷你说说,刘老汉我今天上山打了只野鸡,下山的时候看见李老头和黄老头比试箭术,我也去凑个热闹,为了图个乐呵,我把这只野鸡当做彩头,十箭为期,谁赢了就归谁。结果我射十箭中了五箭,而李老头和黄老头都中了七箭,结果我就一只鸡,他们俩都要,少爷你说我上哪变一只鸡啊,哪怕我有,我又为啥给他们啊。”

    “唉唉唉,刘老头,你这话说的就不讲理了,你是不是说给第一一只鸡,我和黄老头是不是都是第一。”李老头看刘老头这么说当然不乐意了,直接顶了上去。

    “就是就是,我们是不是十箭为期,我们俩同样箭数当然是同为第一喽”黄老头也是在一旁应声附和。

    刘老头脸憋的通红,要不是有李易等人在旁边看着估计就要大打出手了。

    “三位老丈,虽然你们是约好第一的获得这只鸡的,但是有俩个人都是第一,何不从新比试一次呢?”这时旁边的房玄龄开口提议道。

    三位老丈都是鄙夷的看了房玄龄一眼:“我们约好是十箭为期,当然要十箭为期了,如今十箭已过,怎么可能射接下来的十一,十二,十三箭呢?另外,这位后生应该是不懂射箭吧,这种事情是要看精气神的,十箭射完后门比的就不是技术,而是耐力了。”

    房玄龄不好意思的拱手道:“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受教了。”

    旁边的商鞅碰了一下李易的手臂:“李兄,这朝会快要开始了,咱们还是快点吧。”

    李易自然也是知道,自己摆的这出戏也是该收场的地步了,自己也没有想过在这俩只老狐狸面前做什么,只不过是想摆明态度,告诉他们自己的底线而已。

    “黄老丈,你射中七箭,是不是第一。”李易开口道。

    “少爷,小人射中的确实是最多,也确实是第一。”黄老头显得很高兴,这后生好像是要给自己出头。

    “李老丈,你射出的箭是不是最多,是不是第一。”李易又开口了。

    “正是正是。”李老头也是喜上眉梢。

    “既然二位老丈都是第一,那就一人一只鸡喽。”李易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决定了此事。

    “后生,帐不是你这么算的啊。”刘老头急了。

    “刘老丈稍安勿躁,你是不是答应给第一一只鸡?”

    “是啊,我是答应给第一一只鸡啊,可是我没有想到有俩个第一啊。”

    “不急不急,刘老丈你手上的是不是一只鸡。”

    “嗯,是的。”

    “那你就给这只鸡给俩位第一啊。”

    李老头和黄老头瞬间懵了,这是怎么搞的?“不是,后生我们是一人一只鸡啊。”

    “李老丈,你现在手上是不是有刘老丈给的一只鸡?”

    “没错,是有啊,但是。。。。。。。”

    李易直接打断了李老头的话头:“黄老丈,你现在手上是不是有刘老丈给的一只鸡?”

    “是啊,问题是。。。。。。”

    李易并没有给而人申辩的机会,直接开口道:“那你二人现在都得到鸡了,刘老丈答应给第一的鸡也给了,事情就好办了。”

    李易瞬间变脸:“陈将军,按照我大蜀律法,当街聚众闹事者是何处罚?”

    陈到应声道:“按照我大蜀律法,当街聚众闹事,情节严重者关入大牢一个月,情节尚轻者杖责五十大板。”

    李易满意的点点头,:“接下来怎么处理不用我多说了吧?”

    陈到点点头,对着左右开口到:“来人,将闹事者三人拉下去杖责五十。”

第4章 早朝() 
李易不顾身后老汉的喊冤声,微笑着看着房玄龄商鞅道:“招待不周,打扰到二位使臣的兴致了,还请二位使臣见谅。”

    商鞅开口道:“哪里哪里,李兄的一身诡辩功夫可是登峰造极啊,让我等大开眼界。”

    房玄龄也是感慨道:“是啊,都说诸葛先生的一身诡辩神鬼莫测,今日一看李兄这诡辩功夫怕是丝毫不逊色于诸葛先生啊。”(题外话:诸葛亮严格上来说绝对也是有极强的诡辩能力的,他的诡辩主要体现在能和刘大草鞋三顾茅庐时辩论一夜,去游说吴国时舌战群儒。要知道东吴的二张可是诡辩大家的,可见诸葛亮有极高的诡辩能力。)

    “二位说笑了,我也就只会这些胡搅蛮缠的能力了,实在是上不了台面啊,和师兄相比可是愧不敢当啊。”

    商鞅和房玄龄知道这戏落幕了,也是改谈正事了,就开口陪笑道途:“呵呵,李兄在这么扯下去这早朝怕是都要结束了呦。”

    “对对对,是在下没有注意时间,打扰到二位使臣了,那咱们就此别过,回去洗漱一番然后早朝见,如何?”

    “那我二人就不远送李兄了,早朝在间。”

    李易刚离开,房玄龄和商鞅就商讨了起了。

    房玄龄面色凝重:“此人不愧是诸葛公的师弟啊,其诡辩功夫怕是不输于我朝魏征和商君你大秦的李斯啊。”

    商鞅也是面色凝重:“确实,李斯的诡辩之道更侧重于诡,而此人更侧重于辩。”

    房玄龄点点头:“不知道商君你有没有注意到,他来的时候坐的是最低等的硬木轿子。年纪轻轻就身处高位,还能严于律己,等其成长起来,又是一个诸葛公啊。有此人在,蜀国怕是还能得以兴盛。”

    李易要是知道自己坐错了轿子能让商鞅和房玄龄这么猜忌怕是能笑的喘不过气来。

    商鞅长舒了一口气:“本来以为诸葛公暴毙,整个蜀国已经是我等囊中之物,现在看来,此次怕是讨不了什么好处啊。”

    “嗯,对了,太早上那出戏商君你觉得我们给出什么样的条件才好。”房玄龄虽然心中有数,但是还是希望和商鞅求证一下。

    “唉,我们二家就好比那俩老头,得到该得到的就行了,就不要去贪了,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啊。。。。。。”商鞅和房玄龄都不是愚笨之人,怎么可能看不懂早上那出戏所表达的意思呢?只不过是有些话拿到明面上来说就没有意思了。

    李易回去之后,在丫鬟的服侍下换好朝服就带着陈到坐上了一辆金丝楠木的马车上朝去了。

    虽然早上的戏台上把自己的意思已经传递给了房玄龄和商鞅,但是这朝会才是真正的戏台啊。

    “大人前面就是开泰门了,开泰门禁止护卫和马车入内的,大人还请下车自行前往。”

    “嗯,我知道的,陈将军,你先在这里等着,一会下朝了将糜竺大人,赵云将军,马超将军,魏延将军,黄总将军以及法正大人和姜维大人带到我府上去,说我有事相商。”

    “是,属下明白。”

    陈到无疑是一个综合能力极强的人才,只不过是目前李易对于整个大蜀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等以后有机会就把陈到扔到军队去,那里才是他发挥光芒的地方。

    李易整了整仪表,站在百官身前,在其身后的是文官系列的三公中的太师简雍,太保马良(三公为太傅,太师,太保,李易是太傅,自然只有俩人了)和武官系列的三大将军赵云,马超,黄总,最后还有一个白袍儒将应该就是诸葛亮的徒弟姜维了。

    “上朝。。。。。。”随着一声尖利的叫声,众人鱼贯而入,分散站在乾坤大殿的俩侧。

    乾坤大殿上十一二岁的小胖子刘禅正端坐在上面。

    “来人给太傅赐座。”李易身为刘禅的亚父,在这朝堂之上当然是有专属座位的,不然同属于三公,他又有什么资格压这些老资格的大臣一头。

    “那微臣谢谢陛下了。”李易并没有推迟,在这玄黄大陆,天地君亲师的观念还是极强的,身为刘禅的老师,李易坐着听证哪怕是最挑剔的卫道士也是找不到任何毛病。

    刘禅看着依次站好的大臣开口道:“众卿近日可有何大事啊,有事启奏,无事就退朝吧。”

    不要以为这群乾坤大殿上的大佬每天早会就有什么东西能扯,这个时代下面就算是洪水滔天,皇帝也不过是下令赈个灾,派个人去监管罢了,平时要吗是吏部弹劾张家小子打了李家少爷,就是户部弹劾刘家汉子在花街柳巷消费了多少多少,你攻击我,我攻击你,玩的不亦乐乎。

    这时身为兵部尚书的姜维开口了:“启禀陛下,我兵部经过和大秦大唐一战后,能战之士十不存一,微臣恳求陛下下旨征集士兵,保家卫国。”

    刘禅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户部尚书伊籍就跳了出来:“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现在正值春耕之际,如果我大蜀现在发布募兵令,那我大蜀来年收成堪忧啊。”

    “伊卿言之有理,姜尚书,不知这募兵之事可否推到春耕之后,那时你在募兵朕相信绝对无人阻拦。”

    姜维摇摇头,语气坚定:“陛下不可,如果等到春耕结束在募兵的话,要想形成战斗力恐怕要到明年去了,在此期间我大蜀可战之人不足百万。那我们大蜀就成了刀板上的牛肉,任人宰割啊。”

    “二位爱卿都言之有理,但是这募兵也不是,不募也不是,这如何是好,众爱卿可有良策?”

    整个朝堂上虽然能人辈出,但是这个问题已经提出多次了每次都是下次在议,要不是如此,姜维也不会那么着急跳出来。

    李易看看群臣无人站起来摇摇头,唉这些被狭义空间限制思想的人啊,怎么可能比的上我大天朝的网络世界。

    “陛下,此事简单,战即是兵,平则是民。”李易开口道。

    “哦,老师的意思是?”刘禅那十一二岁的脑袋怎么也想不通这话的意思。

    “全民皆兵,上午农耕,下午训练,但凡响应号召者每户减税半成,偷奸耍滑者其税务加半成。”(古代农耕税务一般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间,大蜀税务为百分之二十,半成就是为收百分之十五。其商税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古人人物商人不过是将货物从这里转到那里,偷奸耍滑罢了,所以商税极高。)

第5章 正戏开始了() 
“太傅此计甚秒啊,这样不仅解决了兵源不足的问题,还大大激发了我大蜀帝国子民的积极性,我这样下去我大蜀不出五年,个个都是精兵,上马即为士兵,下马即为耕农。”在场的都不是俗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样的好处,纷纷夸赞了起来,只有刑部尚书法正眉头紧锁。

    李易看了也不闹,一个国家想要强盛起来,就要有不同意见才行,不然都是一群应声虫又有何用呢?

    “法正大人,我看你眉目紧锁,可有不同意见?”

    法正倒也不是矫情的人,直言不讳道:“大人,若是如此那我大蜀子民岂不是人人向武,民风剽悍,恐怕会极其难以管理啊。”

    李易心中早就考虑了这一点,丝毫不慌:“你这是当局者迷啊,你负责刑部站在刑部的立场上说这话倒也不错,但是你却没有考虑到其他问题。”

    法正疑惑不解,看李易停住了不免有点无语,这怎么和诸葛丞相一样啊,都喜欢说话说一半。心里虽然很无语但是嘴上还是很配合的追问:“李太傅可有良策?”

    李易很满意的点点头,能让法正这样的历史上的高智商人才低头问自己这可是不错的感觉:“可以在我大蜀上下进行建立公立学堂,让我大蜀蒙童得以启智,知礼法,懂道义,恐怕违法犯禁者不仅不会增加还会大大缩减的。”

    “老师果然是学究天人,我大蜀有老师在必定会兴隆昌盛。”刘禅很及时的送上了一记马屁。

    “陛下言重了,臣身为臣子当为我大蜀江山社稷着想。”

    “老师谦虚了,好了,众卿可还有什么事情要说的吗?”

    礼部尚书蒋琬站了出来:“启禀陛下,大秦帝国和大唐帝国使节团已到殿外等候传唤。”

    整个朝堂都瞬间安静了,没错,这次朝会最大的问题终于被提出来了,自古以来战败国总要给战胜国赋予赔偿的,只是这个赔偿到底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刘禅也是叹口气:“宣俩国使臣上殿吧。”

    随着刘禅的传唤,俩大使团在商鞅和房玄龄的带领下走上了大殿。

    在大殿外等候了接近一个时辰,整个使团除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