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确是简单的要求,可这要求,却是内含深意。”王炎眼中精光闪烁,道:“以孟德兄的手段,兖州无人能敌。甚至以孟德兄的领兵能力,完全可以攻下兖州的各郡各国。如今却要我将青州的贼匪破入兖州,意味着兄长要借此施压,让各郡各国的人推举你担任兖州刺史。”
顿了顿,王炎说道:“如此说来,孟德兄肯定在各郡各国安插了人,让他们提起摇旗呐喊,否则你的目的难以达到。孟德兄,你这是要兵不血刃拿下兖州,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曹操称赞道:“贤弟慧眼如炬,一眼便洞悉了为兄的计策。”
对于王炎,曹操心中忌惮不宜。
拿下兖州的计划,是他和麾下文臣武将讨论许久定下的计划。王炎一眼就看穿了,足见王炎的睿智和能力。
王炎眼神意味深长的看了曹操一眼,又道:“孟德兄,你的计划,恐怕不仅仅如此吧。青州的贼匪作乱,的确该剿灭。但这一批良莠不齐的贼匪中,也有无数青壮。只要击败后,便可以拥有无数的兵源,更能让其中的老弱耕种。”
“一旦将他们撵到兖州,意味着青州失去了这批人。”
“孟德兄谋取兖州,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以你的手段,完全可以营造声势,制造出贼匪攻打兖州的舆论攻势,迫使兖州的官员就范。”
“如今,孟德兄寻求我的帮助,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兖州,更是为了这些贼匪吧。”
“兵源、百姓,都可以从青州贼匪中挑选。”
“只要大批量的贼匪进入兖州,孟德兄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剿灭他们,收编进而安置。兖州的人口和兵力,都可以大大增加。”
王炎眼眸微眯着,语气微冷,沉声道:“孟德兄,你真是好算盘啊。”
曹操面色微变,没想到王炎连这一层都看穿了。
片刻后,曹操恢复了平静,微笑道:“贤弟多想了,为兄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一层。相比于青州,兖州人口众多,不比青州差。既如此,我何必多此一举呢?”
王炎轻轻一笑,淡淡说道:“兖州或许真的不必青州差,可兖州暂时还不是孟德兄的。如今,孟德兄麾下兵源必定缺乏,难道孟德兄不希望增加兵力吗?”
曹操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贤弟睿智无双,为兄服了。”
顿了顿,曹操说道:“贤弟在青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青州百废待兴,急需一个安定的环境。可是袁绍已经在冀州站稳了脚跟,下一步很可能就会谋取青州或者兖州,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你我联手抗衡袁绍,才能保证青州和兖州的稳定。所以,请贤弟助我。”
王炎淡淡道:“兄长,靠别人终究靠不住。这一点,你经历了虎牢关之战,自然很清楚。你要我出手,能付出什么条件?”
一句话,直奔主题。
曹操的要求,王炎不可能无条件答应,必须有足够的好处。
第258章 曹操的自白()
曹操面色骤然绷紧,知道真正的谈判来了。他想空口白话就让王炎出兵,几乎是白日做梦,是不可能完成的。
唯有利益交换,双方才能达成共识。
曹操表情变得很严肃,问道:“贤弟想要什么样的条件?”
王炎笑道:“孟德兄请我出兵相助,难道请我出兵的代价,你无法估量吗?”
顿了顿,王炎继续道:“一开始,孟德兄套交情,更隐藏了各种后手。幸好我还有一点小聪明,一一将后续的计划拆破了,孟德兄才点头承认。如今涉及到条件的交换,孟德兄依旧是支支吾吾,不肯给出明确的答案。如果是这样,恐怕孟德兄找错了人。”
曹操正襟危坐,正色道:“贤弟误会了,并非支支吾吾,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炎道:“洗耳恭听!”
曹操解释道:“论军队战斗力,我麾下士兵不及贤弟麾下的士兵精锐无敌;论官职,贤弟父亲担任青州刺史,贤弟担任东莱郡守,为兄只是东郡一太守;论粮食,青州东临大海,物产丰富,兖州却是频频遭受战火,民生艰难,百姓日子非常难过;论钱财,青州地大物博,远超东郡……为兄实在是想不到该给与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打动贤弟。”
一番话言辞恳切,连王炎都认同了这个观点。
然而,纵然王炎和曹操私交好,也不可能放弃自身的利益。
不等王炎开口,曹操继续道:“我自幼长在官宦家庭,耳濡目染,见证了大汉的衰败,见证了百姓的艰难。加冠那一年,我立志要中兴大汉,要改变大汉的这一切。”
“这一路走来,步履维艰,却是坎坷无比。”
“东郡疲乏,要钱我没钱,要粮我没粮,真不知该如何抉择。”
“能拿得出手的,根本就没有。”
“正是如此,我才开口询问贤弟想要什么样的条件?只要贤弟提出来,不管是什么条件,只要我还有能力,就一定竭尽全力去完成。”
曹操语气诚恳,情绪略显低落。
他仍是没给王炎插嘴的机会,又继续说道:“曾经,我认为只要我有一腔热血,只要我不断的斩杀贪官污吏,就能令大汉再兴。正是如此,在洛阳为官期间,我严厉针对洛阳的权贵,斩杀了一批又一批的权贵,令他们谈到曹操就咬牙切齿。”
“当时,我自认为是通往振兴汉室的一步。”
“可后来发现,自己蠢得可怜。我杀了一个权贵,还有更多的权贵,我杀了一个贪官,还有更多的贪官。这大汉天下,贪官污吏杀之不尽。”
“这时候的我,认为是朝中官员有问题,是官员蛊惑天子,令天下大乱,令百姓流离失所。只要出现伊尹、周公这样的贤臣,天下自然安宁靖平。”
“于是,我想尽了办法想除去董卓。我先是假意投靠董卓,意图行刺。但董卓的丞相府守卫森严,我无法找到下手的机会。在那时候,我遇到了你,和你一番畅谈后,我便逃出洛阳,在陈留散尽家财,招募士兵,然后发布讨董檄文。”
“檄文一出,天下的诸侯云集虎牢关,共同讨伐董卓。”
说打这里,曹操的脸上,神态显得无比的激动。
王炎眉头微蹙,表情也份外凝重。
此刻的曹操,展现出了不同的一面。一个平日里几乎从不嬉笑怒骂的人,现在却处处透着伤感,处处透着无奈,可那眼眸深处,却还有着不断拼搏的精神。
曹操继续道:“在虎牢关外,十八镇诸侯齐聚在一起,何等威风,何等壮阔!”
“当时的我,都笃定会击败董卓。作为讨伐董卓的发起人,纵然我不是盟主,但只要击败了董卓,至少我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可我还没来得及欢喜,就发现诸侯联军各有心思。”
“整个联军,一盘散沙。”
“更因为袁绍的原因,迫使贤弟不得不离开军营。袁绍为了权势,更是舍弃了讨伐董卓的重任,气势汹汹的联军瞬间就分崩离析,讨董因此失败。”
曹操握紧了拳头,眼神悲恸,沉声道:“当时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就这样失败。”
“付出这么多,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我决不放弃!”
“为此,我率领麾下仅剩的军队攻打虎牢关,向董卓开战。可事实就是这样的残忍冰冷,董卓仅仅派出了飞熊军,甚至没有派出其余士兵,就轻易击败了我。幸好夏侯渊、夏侯惇保护,我才幸免于难,最后不得不灰溜溜的逃回陈留。”
“一番运作后,我才担任了东郡太守,有了一席之地。”
“到现在,我才明白你在虎牢关对我说的话,人靠不住,还得靠自己。”
“要靖平天下,要中兴大汉,唯有靠我自己。”
曹操目光死死盯着王炎,沉声道:“甚至,我也猜不透贤弟的心思,也不相信贤弟会为了中兴大汉而不计后果的拼命。”
“可现实是,我不得不请求贤弟出手相助。”
曹操指节握紧得咯咯作响,道:“一郡之力太微弱了,太弱小了。这样的力量,远远无法实现我的抱负。唯有往上,唯有不断往上才行。”
说到这里,曹操深深吸了口气,再一次道:“朝中的奸臣太多,他们太奸诈,他们太无耻,他们做事更是不计手段。对付这些人,我必须掌握足够的力量。甚至,我必须要比他们更奸诈,更加的不计手段,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曹操感慨道:“一个行事规规矩矩、为官清廉的人,想慑服所有的奸人,想荡平硝烟四起的乱世,绝不可能,唯有比他们更狠更奸诈才行。”
愤怒的双眸,以及浓浓的决心,令王炎为之动容。
这样的一番话,的确是曹操的真心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曹操是在吐露心声了。王炎从曹操的话语中,甚至感受到了曹操的蜕变过程。
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形成了现在的曹操。
王炎眼神渐渐坚定了起来,沉默片刻,然后开口道:“孟德兄,或许多年以后的你,早已不是现在的你。”
曹操大袖一拂,斩钉截铁的道:“不论如何变化,我始终不改初心,不忘初心。这一点,我坚信能够办到,没有人能左右我的思想,没有人能改变我的想法。”
对此,王炎不打算再辩驳。
王炎画风一环,说道:“等正月初八成婚之后,我会尽快返回东莱郡,然后着手准备扫荡青州贼匪的事情。届时,我会依照你的计划行事,将青州的贼匪尽数撵往兖州。”
曹操问道:“什么条件呢?”
王炎道:“不需要条件,或许这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
话说出口,王炎都忍不住轻叹了一声。他终究没能狠下心宰曹操一刀,或许是曹操的话感动了他,或许是不忍曹操失望而归,或许是王炎希望看到一个不断崛起的曹操……总之,王炎也是心情复杂,最终决定帮助曹操一把。
曹操却是心中感动,站起身双手合拢,长身揖礼道:“贤弟,大恩不言谢,为兄在此谢过。”此刻的曹操,心中激动无比,没想到王炎真的答应了。有了王炎的帮助,曹操谋取兖州刺史的官职,便有了十足的的把握,而且他也能借此机会增强兖州的力量。
王炎情绪却有些低落,没了继续聊天的心思,吩咐送客。
第259章 新婚夜()
正月初八,临淄县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这一日,王炎成婚。
按照定下的时间,王炎亲自前往羊家在临淄县安置的住宅迎亲,将羊雅妃迎到州牧府。此时的州牧府内,人来人往,宾朋满座。前厅后院,都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喜庆的奏乐声在府内萦绕盘旋,处处透着喜庆,人人带着笑颜。
厅中喜堂,布置得端庄大气。
新人双方的父母,王允坐在喜堂的正上方左侧,羊续则坐在正上方的右侧。两人的脸上都挂着无边喜意,尤其是王允目光掠过喜堂中各郡各州的官员,更是无比得意。
这一次来参加王炎婚礼的诸侯,不仅是曹操,还有袁术、袁绍、公孙瓒,甚至连控制天子的董卓也派遣了谋主李儒前来参加。
其余各州官员,更是不计其数。
如此盛况,天下罕见。
“新人到!”
洪亮的唱诺声,忽然在大门口响起。
喊话的人,赫然是典韦。
他的声音一出,喜堂中嘈杂的议论声整齐消失,在这一刻,喜堂一下就静谧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转向大厅门口。
众人目光中,两道人影缓缓走来。
王炎身穿红色的博领大衫,头戴纶巾,器宇轩昂,俊朗无比。羊雅妃头戴珠凤冠,披着红盖头,在王炎牵引下,缓缓朝喜堂走去。
来到喜堂的中央,两人在侍从引导下站定。
这时候,司仪站了出来。
担任司仪的人是蔡邕,蔡邕德高望重,更是王允的好友。他担任司仪,最合适不过。蔡邕见侍从点头,知道时间已到,轻咳一声,便朗声道:“新人就位!”
一声高呼,王炎和羊雅妃精神绷紧,知道关键时候到了。
“一拜天地!”
蔡邕严肃而认真,声音更是中正平和,听着很舒服。
王炎和羊雅妃早已经过指导,听到蔡邕的喊话,连忙依照之前的教导行礼。
“二拜月老!”
蔡邕拔高了声音,再一次喊道。
王炎和羊雅妃心中紧张,却是并不焦急,不急不缓的行礼。
“三拜高堂!”
蔡邕再一次开口,喊话后,他目光扫了眼大厅中女儿蔡琰落座的位置,见蔡琰神情有些低落,心中轻叹一声。
终究,晚了一步!
可惜!
蔡邕也知道不能分神,连忙收敛心神,目光又回到王炎和羊雅妃身上。
见王炎和羊雅妃完成了这一礼,蔡邕提起一口气,高呼道:“礼成,送入洞房。”顷刻间,静谧的喜堂中,爆发出无尽欢呼声。
掌声,不断回荡。
道贺声,萦绕在耳边。
拜堂的这一道程序,便已经完成。
事实上,古代成亲的大致程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蔡邕的安排,有了稍稍的出入。因为正式的夫妻对拜,在东汉并未兴起,南北朝时期,夫妻对拜才成为固定的婚姻礼仪。
两名侍从走上来,引到王炎和羊雅妃往下一个程序行去。
通往婚房的路上,摆放着五个麻袋。
五个麻袋,是成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王炎和羊雅妃往前走,每一次都必须踩在麻袋上,当两人走过一只麻袋,侍从就又把踩过了的麻袋递到前面,又铺在地上。如此循环,到婚房才结束。这一程序的寓意,在于“传宗接代”。
进入婚房后,王炎和羊雅妃一左一右的坐在床榻上。
只见费氏满头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红光满面的走来。她手提一杆秤,用秤杆轻轻的叩了下羊雅妃的头部,说道:“称心如意,事事顺心!”
而后,费氏便退下。
这时候,众人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