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梁旭一如往常地独自在书房中翻看着张三发过来的报告。报告已经没有再用竹简为载体,而是换成了蔡侯纸,而书写所用的工具,是梁旭捣鼓出来的鹅毛笔,虽然蔡侯纸的成本很贵,但却大大地方便了信息的传递。
待梁旭看到报告最后的部分,原本已经成了川字的双眉皱的更紧了。报告上面最后的内容是关于刘备的。
报告之所有有关于刘备的内容,是张三在刘备离开小渔村后,自作主张安排情报部门留意刘备他们的情况,以便在刘备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为他们提供协助。
上次刘备他们在济北郡被困的时候,张三是有收到消息的。但从济北郡的情报部传递消息给张三,再到张三的处理意见下来,最快也要十多天的时间。而刘备他们隔天就自己跑去参军了,所以事件最后不了了之。
而梁旭现在收到的是刘备丁忧的消息。
梁旭早就知道刘备早期的官运是很差的,可他没想过应该还不到四十岁的刘老夫人,在梁旭他们离开涿县的时候,身体还挺好的,现在说没就没了。而且更离奇的就是刘备的妻子也跟着一起死了,刘府刚开始还不准刘备妻子迁入刘家祖坟,直到刘备回去了以后,才重新把妻子迁入了祖坟。
梁旭担心刘备遭受了连番打击以后,会从此一蹶不振。他不确定自己曾经长时间待在刘备身边会否已经改变了刘备原有的命运。他没有选择去涿县探望自己的大哥,也没有选择写信安慰他,却很不厚道地占卜刘府悲剧发生的全过程。
等梁旭“看到”刘备举剑杀了小翠,气得他气孔生烟,撤了占卜术就破口大骂刘备不是男人。
守在房门前的赵风第一时间冲进来看看发生什么事情。
梁旭对赵风讲述了刘备府上狗血的后宫大剧。
赵风听完以后表示梁旭不应该骂刘备,他不认为刘备有做错什么,错的是那个叫做小翠的婢女。
赵风的话,让梁旭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备是梁旭的大哥,所以梁旭对刘备滥杀无辜的行为十分痛心,他想要找人倾诉。可是梁晟和赵风的价值观都差不多,估计也不会觉得刘备是错的。
最后,梁旭想到了他的老师——荀彧。
平常荀彧和梁旭讨论的时候,他听了梁旭那些骇人听闻的观点以后,并不会斥责梁旭。
所以梁旭认为或许只有荀彧能够理解他,于是梁旭去到前院叫上太史慈,就出发去找自己的老师谈心了。
第281章 没个正行的郭嘉与戏志才()
上回说到梁旭因为义兄刘备擅杀婢女的事情气得不行,却又得不到身边人的认同,打算去找荀彧倾诉心中的委屈。
去到书院以后,梁旭直接就推开了荀彧书房的门,却意外发现荀彧正在会客。
荀彧是标准的跪坐坐姿,而两位客人却是用很舒适的姿势侧卧在地上的。
其中一个年纪较轻的小青年客人发现梁旭冒冒失失地撞进来,急忙对他不满地说:“快把门关上!冷!”
梁旭知道自己刚才的行为很无礼,被人一说,心里很不好意思,下意识就往外退了出去,顺手就要带上房门。
小青年及时叫住了梁旭:“我没让你出去啊,你怎么那么傻呢?你不是有事情找你的老师吗?快进来!”
梁旭诺诺地重新开门进到室内,太史慈见荀彧在会客,就没有跟进来,而是转身走开了。
梁旭重新把门关好,却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小青年又凶巴巴地对梁旭说:“还站在门口干嘛?怕我们跑了还是怎么了?快过来坐下!”
梁旭被吓到了,他不知道眼前这两位客人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得罪人了,求救似地看着自己老师,不敢动弹。
荀彧瞪了那小青年一眼,警告他:“嘉,你太过了,吓到了我的学生。”
梁旭听到荀彧叫那人做嘉,心中激动:莫非他就是郭嘉?
梁旭待在书院也有一个多月了,但还没见到过郭嘉和戏志才的身影,他也曾经向荀彧打听过,但荀彧一听到梁旭提到他们两个人,脸色就变了,还警告梁旭不要接近他们。
梁旭怕自己私下找郭嘉和戏志才会被荀彧发现,会被荀彧扫地出门,所以就打消了去寻找鬼才的念头。
谁知道今天终于让梁旭碰见郭嘉了,也不知道另外那个客人会不会是戏志才。
小青年对荀彧叫起了冤屈:“文若,我也只是跟他开开玩笑。”
荀彧没理小青年,而是对梁旭慈爱地笑着说:“快到为师身边来。”说完拍了拍身边的地板,示意梁旭过去坐下。
梁旭低着头,小跑着,去到荀彧身边很听话地跪坐下来。
荀彧见梁旭竟然直接跪坐在地上,虽说地板是木质的,下面还有地炕供暖,但这还是荀彧第一次见梁旭跪坐。
梁旭平常外出坐的都是小板凳,为了方便省事,他还在荀彧书房给自己备了一支小板凳的。可他刚刚被那个名字叫嘉的小青年唬了一下,惊魂未定,后面得知唬他的小青年很可能就是有鬼才之称的郭嘉,激动的小心情使他不能自已,就连刚刚小跑的动作都有点僵硬。
年纪稍长的客人一脸鄙夷地看着梁旭,明显是不满意梁旭紧张的表现。他转头指着梁旭向荀彧问到:“文若,这个就是你新收的学生?”
荀彧连忙为自己的学生辩解到:“还不是被郭嘉那小子给吓的。”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梁旭终于能肯定那个小青年就是郭嘉了,他偷偷瞄了郭嘉一眼,却换来了对方挑衅的眼神。看来郭嘉把被荀彧教训的账算到梁旭头上了。
年纪稍长的客人护短,不满荀彧把责任推到郭嘉身上,就说:“文若,不是我说你,之前都没听说你要收学生的,怎么一回头就收这么一个歪瓜裂枣呢?”
荀彧没接那客人的话茬,而是给梁旭介绍他们:“刚才吓唬你的那个家伙就是郭嘉,而后面说话很难听的家伙就是你问过我的戏志才。志才是他的字,他单名一个忠字。”
梁旭是今天才知道,原来志才只是字,怪不得黄巾军情报部报上来说找不到这个人。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汉时的名字里有两个字的,通常都是平民出身的人,而荀彧的阶级观念深重,按照他的为人处世,他是不会和平民交往的,更别说把平民推荐给老曹了。既然戏志才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那戏志才肯定是士族的一份子,那他的名字也应该是单字。
不等荀彧把他的学生介绍给大家,戏忠就抗议到:“喂喂喂!荀文若,什么叫说话很难听?嗯?你刚刚说你的学生问过我?他还知道我的名字?”说着,戏忠换了一副笑脸,讨好般地问梁旭:“小家伙,你听说过我?我在外面很出名吧?”
梁旭被戏忠变戏法一样的态度转变给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他先是下意识地点点头,虽说戏志才算不上出名,但他的名字还是出现在了史书上的,而且他在游戏里面的数值也不低,可是要说现在嘛,外面根本就没听说过戏忠这个人,所以梁旭又摇了摇头。
戏忠对梁旭先点头后摇头的行为很不满,嚷嚷道:“小鬼,你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是什么意思?”
郭嘉在旁边揶揄戏忠:“志才兄,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外面谁听说过你了?你自己不清楚吗?”
戏忠气不过,回怼郭嘉:“但起码他问起过我。”意思就是小家伙连问都没问过你。
郭嘉心中不忿,对荀彧问到:“文若,你的学生没跟你问起过我吗?”
荀彧点点头,平淡地回答到:“问起过。”
郭嘉向荀彧抱怨到:“那你刚才怎么不说清楚!”说完,就很得意地用眼神挑衅了一下戏忠。
梁旭察觉到荀彧好像偷偷笑了一下,心想:没想到平时那么古板的老师,也有这么调皮的一面,竟然挑拨离间。
荀彧一脸正经地给郭嘉解释到:“旭儿向我问起志才兄的时候,问的是他的字,所以刚才我才给他解释一下。”说完,荀彧终于找到机会给大家隆中介绍自己的得意学生,“好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荀彧把手放在梁旭身前,继续说,“他就是我新收的学生,姓梁,单名旭,是东平食品的少东家。”
郭嘉听完荀彧的介绍,就兴奋地说:“哟!还是东平食品的少东家?”说着就从地上爬起来,对梁旭拱拱手,两眼放光地问梁旭“东平的少东家,失敬失敬!你什么时候请我们去你那里去搓一顿?”
第282章 如此知己,如此知音()
上回说到郭嘉听说梁旭是东平食品的少东家之后,嚷嚷着要梁旭请客吃饭。
戏忠在一旁插嘴:“你就知道吃!要请客,当然应该去醉红楼!”
郭嘉一拍大腿附和到:“对对对!”
梁旭和荀彧听到戏忠和郭嘉两人提到醉红楼,脸色都青了,他们可都知道那是本地有名的青楼,不是小孩子该去的地方。
荀彧急忙出声制止:“我警告你们,别把我的学生带坏了!”
戏忠嬉皮笑脸地说:“放心吧文若,我们只是去吃个饭,喝个小酒。”
荀彧连忙喝止:“喝酒也不行!”
郭嘉陪着笑脸说:“行行行!他不让喝,我们自己喝。”
其实戏忠和郭嘉是很少愿意和别人外出吃饭的,他们都是那种请都未必能请得动的人。而现在调侃梁旭请吃饭,其实已经是认可梁旭是自己人了。
原本戏忠在看到梁旭进门时的紧张表现,是看不起梁旭的,觉得这个娃娃和普通的娃娃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不明白高傲如他也不得不钦佩的荀彧怎么会收这么普通的小孩子做学生,但后面从荀彧的话中听出了梁旭竟然能叫出他和郭嘉的名字,他对这个孩子就另眼相看了。
戏忠和郭嘉虽然才华横溢,但两人也恃才傲物,生活方式也比较随性,所以不太受士族圈里的人们所待见,流传在外的不是他们的才干,确是他们生活不检点的坏名声。
戏忠自是有自知之明的,只是不去在意而已。但这个叫做梁旭的小孩子,听荀彧说还是外地来的,竟然知道自己和郭嘉的名字,而且看样子还很敬仰自己和郭嘉的样子,这让戏忠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意思,这才接纳了梁旭。
荀彧没管戏忠和郭嘉,转头对梁旭严肃地说:“你现在明白为什么为师不让你接近他们了吧?”
郭嘉抗议道:“诶诶诶!文若,你怎么可以这样教你的学生呢?还亏我们把你当做知己。”
戏忠干脆直接挖荀彧墙角,诱惑梁旭拜他为师:“小家伙,要不你拜我为师吧,别跟着文若那个臭老头了,让他把你也变成一个小老头就不好了嘛。你说对不对?”
荀彧板起脸,对戏忠说:“旭儿不适合跟你们学兵家。”
戏忠一听就不同意了,“怎么就不适合了?”
梁旭也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老师,因为他心里很想学。
荀彧看到梁旭的表情,很是无语,他清楚自己这个学生好奇宝宝的特性,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完全不考虑学了以后能不能用上。但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且自己的这个学生还要处理黄巾军的事情,哪有闲工夫去细究战阵之事。
于是,荀彧对梁旭循循善诱地说:“旭儿,你喜欢打仗吗?”
梁旭一想起他的第一次战争经历,就摇了摇头,不纯粹因为自己打输了,更重要的是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战场上残缺不全的尸体,虽然不至于给他造成“童年阴影”,但还是很恶心,他不希望自己认识的人会变成那些连样子都认不出来的尸体,很是排斥。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荀彧又问:“喜欢上前线吗?”
梁旭还是摇了摇头。
“那你跟他们学兵家是浪费时间。”荀彧下了最后的结语。
戏忠再次对梁旭诱惑道:“战争是男人的浪漫,文若那个死老头子懂什么?你不觉得带兵打仗很拉风吗?”
要是梁旭没有上过战场的话,他肯定很认同戏忠的这个观点,但现在他却很坚定地摇了摇头。
梁旭讨厌打仗,讨厌战场,他之所以想学兵家,是想应对将要到来的乱世,以暴制暴。但他听了荀彧的第二句问话,他就想明白了,荀彧自己就没有上过前线,但也在关键的时间点指点了曹操的军事行动。那自己也不是非得什么事情都得自己撸袖子上去干,自己未来的工作重心是在大后方,带兵的事情,还是留给太史慈、赵云那种智勇双全的猛将好了。
荀彧早就知道梁旭会怎么选,不然的话,他肯定早就向官府举报自己的学生是一个战争贩子了。不过梁旭自己的表态,还是让荀彧觉得很欣慰,觉得自己没有白教他。
荀彧不再理会戏忠和郭嘉的胡闹,慈爱地问梁旭说:“旭儿,你来找为师是不是有什么疑惑难解呢?”
荀彧发问,梁旭这才想起自己此来的目的,于是就把刘备家里头发生的宫斗大剧娓娓道来,只是没有直接说出刘备的名字,只是说自己认识的一个朋友,还修改了刘备在外面浪流时的经过,避免荀彧他们未来和刘备碰面的时候,会想起今天的事情,让刘备无辜地给荀彧他们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毕竟刘备是自己的便宜大哥,而发生的事情是刘备的家丑。
戏忠和郭嘉见梁旭讲故事,也不继续打闹了,就在旁边津津有味地听着。
故事说完,梁旭自己先说了自己认为刘备杀了婢女是错误的看法。
听完了自己学生的意见,荀彧先开了口:“旭儿,你是不是没读过《列女传》和《女诫》呢?”
梁旭点点头。他不是没见过这两部书卷,只是他对这两部著作都挺反感,觉得里面的内容是对女性完整人格的侵犯,所以他翻都不翻一下。
荀彧继续说:“为师这里有,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