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范刚开始的紧张在与使者长时间的交流中,已经缓解过来了,所以这次说话的声音很正常,赵风听得一清二楚。赵风现在可以肯定赵范是如何卖的张平了,这跟当着对方的面说:“主人让我告诉你,他不在家。”有什么区别?
只是赵范的话,听在使者耳中,又是另一番景象。使者此时的内心翻起了惊涛骇浪,他不明白梁旭是怎么知道他的名字的。他刚开始还因为赵范的拙劣表现而轻视梁旭,现在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连皇甫将军也推崇的小神童了。
使者郑重地对赵范点点头,说到:“在下正是太史慈,我还不知道阁下的名字呢。”
赵范觉得自己的任务完美地完成了,脸上挂起了心满意足地微笑,对使者说到:“我叫做赵范。请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要回去禀告我家主人。”
太史慈脸上也挂着善意的微笑,对赵范点了点头。
此时赵风已经先一步回去给梁旭禀报了。
赵风大致说了一遍赵范的表现,还有使者太史慈的来意。
张平一边听着赵风的回报,不知道是该笑好还是气好。好笑的是,他真没想到赵范的表现会这么不堪;好气的是,赵范把他给卖个干净了,让他难以判断太史慈的真实目的。太史慈的武力太有名了,在没弄清楚他的真实意图以前,张平还真不敢以身犯险。
张平现在一肚子的无名火,他觉得赵范的拙劣表现导致他弄不清楚太史慈的真实来意,想见又不敢见。而这都是赵芸对赵范管得太死所造成的。于是张平凶巴巴地看向了赵芸。
赵芸心里也难受,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弟弟会这么不堪,见张平看向自己,就争辩道:“我弟不会这么不堪!他平常看书都能做到过目不忘!”
本章完
第255章 黄巾的出路()
上回说到赵芸认为自己弟弟是很聪明的,不应该如此不堪。
张平听了赵芸的话,给了四个字的评语:“高分低能。”
赵芸明白什么是低能,但高分就不清楚了,或许是说赵范背书很厉害吧。
赵芸还想为弟弟争辩一下,好像辩一辩就能改变事实一样,可发现张平根本就不看自己。
张平此刻在意的是太史慈,他正在询问赵风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查清楚太史慈说的是不是真的。
按照张平崇拜汉末大明星的尿性,他很想相信太史慈,这无疑是一个近距离接触孙吴有数的猛将的机会,说不定还能拉拉关系。
只是他也怕死,面对这个武力值排名汉末前十的猛男太史慈,张平不得不纠结。
赵风在张平耳边说:“少主,你不是懂占卜吗?占卜一下不就完了?”
张平一拍大腿,大呼:“对啊!太久没用,我都忘掉了!幸好有你提醒!”
张平刚想这要离开,赵范就进来了。
虽然已经知道了赵范和太史慈对话的核心内容,就是打算请自己去给皇甫嵩打工,但张平还是重新坐定,耐心地听完赵范的汇报。
一边看着赵范的汇报,张平也不得不佩服赵范不单止记忆力好,还很会演。
赵范的汇报竟然用是情景重现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只是赵范也不是真的傻,他并没有把他刚才因为少接触陌生人的胆怯表现出来,但太史慈说话的语气,还有太史慈说的每一个字,赵范都很生动巧妙地重现了出来。
虽然张平不知道赵范复述的是不是百分之一百是太史慈刚才说的原句,但张平也还是很佩服赵范背台词的能力,可惜现在的演员地位超低,要是有后世那般风光,张平绝对会建议赵范去演艺圈试试。
赵范汇报完以后,一脸期待地看着张平,可惜却没等到张平的赞扬。
张平转头对一脸羞愧的赵芸说:“点评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想你明白应该怎么做的。”说完,就毫不犹豫地带着赵风离开了。
赵范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很疑惑地看着自己哥哥。
……
张平带着赵风回到了后院,连招呼都没打,一头就钻进了张三和赵风一起住的房间,对着张三说理所当然地说到:“三哥,借你这地儿我用一下。”
张三嘴里没说什么,但在心中诽腹:少主还是喜欢多此一举地说废话。招呼都不打就闯进来,进来了却又装作很有礼貌地说借。我能说不借吗?不过这才像少主该有的样子嘛。
现在张平依旧跟自己母亲睡一个房间,也仍旧是和张晟、张三、赵风、赵月儿住在同一个院子。张晟、赵月儿都有自己的房间,张三和赵风依旧住在一起。
以前,张平有事情需要秘密处理,都会首选征用张晟的房间,因为赵月儿很可能在自己房间里陪伴自己母亲。
可现在张晟和赵月儿的感情越来越好,赵月儿不单会出现在张平的房间里,还很有可能会出现在张晟那边,所以为了避免赵月儿捣乱,张平只能把秘密基地转移了。
张平毫不避讳地就开始占卜,结果很快就出来:太史慈说的是实话。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张平难掩心中兴奋,他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他不是没有想过要去东莱寻找太史慈,而且他还奢想过是不是能够给太史慈家里头送礼,把太史慈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可是他一直杂务缠身,根本走不开。
现在可好,太史慈自己送上门来了,试问张平如何能不激动呢?
而且太史慈的到来还让张平看到了给自己家族洗白的机会。
张平心中的b计划就是想要给自己的家族洗白,他想要接近大汉皇室,结识刘协,影响刘协,帮助刘协重振大汉,让刘协摆脱被尊为汉献帝的命运,从而换取大汉皇室对张家的平反。
原本张平是想等到何进和十常侍相互火拼,两败俱伤的时候,抢在董卓之前救下刘协的。
可是张平已经亲手改变了自己两个叔叔的命运,还提前弄死了张燕,他已经不确定189年才会发生的事情,会不会如期到来了。
所以张平也早就放弃了他的b计划,安心留在了北海继续履行他对黄巾军的责任。
但现在眼看着有机会加入大汉朝廷,有机会接近大汉皇室,张平又开始心动了。
要是张平继续带着个反贼的帽子,不要说招募太史慈,就连能不能把赵云留在自己身边,他也没这自信。
赵风当初知道张平的身份以后,就不想继续跟着张家的,要不是赵月儿爱上了张晟的关系,张平就已经可以提前跟赵云说拜拜了。
但只要是罩上了朝廷官员的外衣,光靠着帮忙照顾赵云家人的这份恩情,张平很有信心留住赵云。
其实自从张平被迫接过张角的衣钵,扛起了黄巾军的大旗以后,他的内心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了,为了保护庇护在黄巾军大旗下的贫苦百姓,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他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势力,他想要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只是他还不自知,他依旧觉得他是那个贪生怕死的没有一丁点优势的普通人。
太史慈一直站在村口,他以为赵范回去给梁旭禀报以后,梁旭会很快就出来见自己的,谁知道等了一炷香的功夫,也仍见不到正主。
太史慈不禁怀疑赵范那个智障会不会没记住他说的话,太史慈为此后悔不迭,暗怪自己不应该说得太详细了,直接告诉赵范官府请梁旭去做官不就完了?简单明了,虽然跟现实不太相符。
就在太史慈焦急难耐的时候,他终于看到梁旭出现了。他看见有一个短发的小男孩,神气活现地领着两个汉子,正向自己度着方步走来。
虽然太史慈没见过梁旭,但梁旭的特征太明显了,那就是他今年才五岁,带过兵,还是商铺的老板,身上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上位者的气势。那么自己眼前这个牛气哄哄的小屁孩不是梁旭,还能是谁?
本章完
第256章 不是要跟你们商量()
上回说到太史慈终于见到了疑似梁旭的小孩。
那小孩来到太史慈面前,抬起头说:“你好,我就是梁旭。因为事情比较多,所以怠慢了贵客,请见谅。原本应该请贵客到我家的,可是我在县城那边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不知道客人是否愿意随我去县城一趟?”
离开了小渔村,张平都会用回梁旭这个名字,更何况现在还有外人在场。
其实去县城办事只不过是梁旭的借口,他只是不想让太史慈进入小渔村,小渔村里面藏着太多的秘密了,为了降低泄密的风险,小渔村是禁止外人进入的。
太史慈不疑有他就点头答应了。因为他是公家的人,出门办公的时候,吃住都在驿站,要是在其他地方吃饭、住宿,那就需要自费了。太史慈家里条件并不好,出于能省则省的原则,太史慈也不想在外面待太久,错过了他回驿站的时间。而驿站只有县城才有,梁旭提议去县城,也正符合太史慈的意愿。
梁旭跨上了他的私人座驾:加了避震的四轮小马车,太史慈、张三、赵风三人骑上马,就一同往县城方向而去。
太史慈觉得他今年会遇到的怪事都集中在这一天里面了,先是梁旭还没见到自己就知道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是看到梁旭跟他的两个保镖竟然都是短头发的,只是出于礼貌,太史慈不好意思问他们为什么不跟大家一样地不留长发,最后就是梁旭才五岁的年纪,竟然就能自己驾驶马车,而且技术还很娴熟。
太史慈想起自己五岁的时候,还只是和朋友们满大街地跑,玩捉迷藏的游戏。大家都是孩子,为什么梁旭会这么特别呢?怪不得皇甫将军想要栽培他。
路上,太史慈又再一次地、详细地给梁旭说了一遍皇甫嵩要征召他的事情。
梁旭听完,想都没想就答应。
这让太史慈有些意外。因为现在的士人都流行接到朝廷征召的时候,先是拒绝几次,以便抬高自己的声望和身价。只有太史慈这种出身寒门的,为了家庭的生计,才会第一次就应召的,而且他们这种没有身份地位的寒门,都不会分到什么好的位置。像太史慈自己,只是一个小小吏员,连官都不是。
其实梁旭是不清楚士族们的潜规则,因为没人教他这些事情,他身边的人,除了父、母亲和两位叔叔是正儿八经的士族出身,其他的人,不是买官的,就是跟官府作对的,梁旭又怎么会接触到官场的条条框框呢?
进了县城,梁旭和太史慈约好明天上午在县城门口会合,一起去东莱,然后梁旭就和太史慈告别,往东平食品所在的方向过去了。
梁旭在自己的铺子里,挑了几样保存时间比较长的食品和调味料,让店小二包好,还让人买了几袋米,外加几匹布,准备用来收买太史慈的母亲。他对太史慈这员猛将是垂涎三尺。
准备好了礼物,顾好了牛车装运,梁旭这才带着张三和赵风回小渔村。
回到小渔村以后,张平另外找来了自己的母亲、张晟、赵月儿,还有赵芸、赵范兄弟,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自己要去找皇甫嵩的决定。
张晟是坚决反对的,他认为张平留在大汉腹心地带十分危险。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季楚儿原本对儿子的决定没有什么意见,她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剩自己儿子了,可一听张晟说危险,她也反对儿子的决定了。
张三是支持张平的决定的,他没有任何理由,只是无条件地支持自己少主而已。
赵风也是支持张平的决定的,因为他不想一辈子都到:“那他就可以不为教中打算了?”
张三大声喝止张晟:“注意影响!大哥!”
张晟被张三这一大喝,也醒悟了过来,别说里面坐着的赵芸、赵范还不知道张平的真实身份,小渔村的其他村民们也不清楚张平的身份。
其实张晟这是想当然了,村民们和赵芸跟着张平生活了半年了,他们从各种小细节中早就发现张平才是这里地位最高的那个人,村民们中间也早就传出了张平就是大贤良师儿子的传言,只是张晟他们不可能能听到而已。
而张三提醒张晟的话也不是张晟以为的意思,张三是要张晟注意自己的身份。
张晟压着声音说:“他不知道他自己身系整个教会吗?怎么能只考虑他自己?”
张三见张晟依然没有认清楚自己的身份,就愤怒地反问到:“张晟!你哪只眼看到少主没有为教会考虑了?少主现在做的事情你没看到?教众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你也没看到?”
骂完了,张三扔下在原地发愣的张晟,就独自回到大厅里头。道理,他心里头都懂,但是他嘴拙,就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正确表达出来,再说,他也懒得跟张晟这个顽固的小老头说理了。
第257章 黄巾少主()
上回说到张三骂了张晟一通,就独自回到了大厅中。
就在张三进入到大厅的时候,他发现张平也正跟赵芸在吵。
张平对赵芸说到:“我把令弟带出去锻炼,对他的成长有好处,难道你还怕我会害他不成?”
赵芸是怕张平打算把他的弟弟作为质子要挟自己不得不为太平教卖命,生怕弟弟会有危险,所以说什么都不愿和赵范分开。
但赵芸根本就不敢当着张平的面这样说,所以憋得一脸通红,就是不说话。
张三见赵风的脸色也不好看,就捅了捅赵风,小声地问到:“你们这是怎么了?”
赵风一脸不情愿地说到:“少主让你跟我,还有赵范,随他一起去见皇甫嵩。”
张三疑惑地问到:“看你的样子,你是不想去?”
赵风摇摇头,无奈地说:“我是不放心我的妹子。”
张三笑到:“你是不放心伯立(张晟)吧?”
赵风被张三说中心事,就闭嘴不语了。
这事情说起来,还得怪张平,要不是张平一直强调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