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朱和坚又劝了朱和堉许久时间,希望朱和堉一定要认真考虑与赵俊臣合作的事情。
最终,朱和堉也终于是点头表示自己会认真考虑。
见到朱和堉终于是不再固执之后,朱和坚也是面现安心之色,似乎是认为自己达成了目的,又与朱和堉说了一些闲话之后,就告辞离开了太子东宫。
朱和堉亲自把朱和坚送到了东宫门外,并且是反复叮嘱朱和坚一定要继续吃药、注意身体。
最后,眼看着朱和坚就要乘坐轿子离开,朱和堉却是突然说道:“七弟,就算是我最终丢掉了太子位置,父皇他最终扶持你为新储,我也绝不会怨你!咱们的兄弟之情也绝不会变!”
听到朱和堉的这么一番话,朱和坚不由是微微一愣,眼神深处闪过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但最终还是表情肃穆的说道:“三哥你不要多想,太子之位一定是你的,谁也夺不走!”
说完,朱和坚就坐入轿子离开了东宫,而太子则是站在东宫之外良久,直到朱和坚的轿子彻底不见才叹息了一声返回东宫。
而两位皇子的见面经过、详细谈话内容,却也皆是被老太监周正记在了心里!
……
作者专区不断抽风,更新晚了。
恩,今天第一更,依然是六千字大章节。
凌晨左右还有一更。
……
第九百一十五章。疑心的种子。()
……
……
朱和堉的最后那一番话,也让朱和坚心中有那么一瞬间生出了些许感触。
但朱和坚乃是本性薄凉之辈,他的心中只有利益计算,却是很快就把这一丝感触抛于脑后了。
回想着自己与太子朱和堉的这场谈话,朱和坚甚至还在心中嘲讽朱和堉的愚蠢好骗。
却说,当朱和坚与贾伦二人回到七皇子府之后,书房里此前的狼藉景象已经焕然一新。
等到朱和坚坐到书桌后方,贾伦见到书房里再无旁人之后,却是开口问道:“只是这样就可以消除陛下的疑心了?”
朱和坚轻轻点头道:“父皇的疑心原本就不强,他只是见到一些迹象之后,希望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罢了!既然如此,那我就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但若是直接向父皇解释这些事情,未免会显得自己心虚,说不定反而会增强父皇的疑虑,但那个老太监周正乃是父皇安插在太子身边的探子,这些解释若是通过他来告知父皇也就合情合理多了!
……我与太子的这场谈话,至始至终都没有说任何谎话,父皇他得到了这番解释之后,就算是事后查到了我与沈常茂、程远道等人的暗中联系,就算是知道了沈常茂对付赵俊臣的主意源自于我,也不会再有任何疑心了,只会觉得我的所作所为皆只是为了太子考虑……嘿,一个有手段、无坏心、且又顾念情谊的皇子,岂不是父皇心目中最理想的太子形象?这一场戏传入父皇耳中,也会让我成为新储的胜算更多一分!”
顿了顿后,朱和坚又皱眉道:“不过,这种事情绝不能再有下一次了!咱们对厂卫的影响力因为父皇的屡次整顿清洗却是丧失大半,若非如此的话我这一次也不必这般麻烦做戏!对厂卫的渗透还是要重新开始,否则咱们的诸般计划皆是有暴露的危险!”
贾伦点头道:“这件事我会尽快去办,内廷与咱们的合作还在继续,再次渗透厂卫并不困难,只是需要一定时间。”
说完,贾伦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却是问道:“不过,太子他这段时间以来也确实有了一些变化,若是七皇子你从前向他提议与赵俊臣合作,太子他定然是态度坚决的反对,但这一次他却是有些犹豫,似乎是已经改变了态度……若是太子他最终当真是选择与赵俊臣合作了又该如何?”
朱和坚冷笑道:“无妨!换储之事说根到底还是要看父皇的态度,今天的事情传到父皇耳中之后,就算是太子选择与赵俊臣合作,父皇也不认为太子他有了任何改变,只会觉得这一切都是我的功劳!更何况,赵俊臣如今固然是风头正盛,但也遭到了所有人的猜忌,未来只怕是下场堪忧,太子这个时候选择与赵俊臣绑在一起,最终只会受到连累……两条漏底的破船绑在一起只会沉得更快!”
说到这里,朱和坚脸上的冷笑愈加明显,又道:“最重要的是,太子的储君之位之所以会岌岌可危,很大程度上就是缘于咱们与赵俊臣之间的几次暗中合作,就算是太子他愿意与赵俊臣合作,赵俊臣又岂能是毫无防范的真心待他?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赵俊臣愿意与太子合作,但太子与赵俊臣终究不是一路人,赵俊臣的许多做法皆是太子不能接受的,两人就算是合作一时,也迟早都会翻脸!”
贾伦点头认同道:“赵俊臣是一个聪明人,相较而言太子却是太蠢了,确实不用担心两人会走到一处。”
这一次,朱和坚则是轻轻摇头,缓缓说道:“太子他其实也不算蠢笨,有时候他会做出一些蠢事,只是因为他执着于太多原则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原则与底线的限制,许多聪明的手段皆不能用,剩下的选择更是不多,所以他才会经常办一些看起来无法理解的事情!”
没想到朱和坚竟然会为太子朱和堉说话,贾伦不由一愣。
但下一瞬间,朱和坚却已是满脸厌恶的摇头道:“所以,我就决不能像是太子那样受到愚蠢的原则底线所束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唯有不择手段才可以成为最后赢家!”
说完,朱和坚没有理会贾伦的表情微变,只是继续说道:“如今因为赵俊臣的这场渭水大捷,朝廷局势必生变化,咱们也应该早做准备了!告诉咱们在前朝的那些人,他们可以按照计划行动了!”
贾伦显然是知道朱和坚所说的“计划”是指什么,眼睛里顿时是闪过了一丝兴奋,躬身道:“我这就通知下去!”
*
通过老太监周正的暗中禀报,德庆皇帝当天晚上就收到了朱和坚与朱和堉二人这场谈话的详细内容。
朱和坚的猜测并没有错,德庆皇帝对朱和坚的疑心并不算强,只是察觉到异常情况之后想要得到一个合理解释罢了。
如今通过老太监周正的通报消息,德庆皇帝也得到了自己所希望的答案。
收到情报之后,德庆皇帝却是轻轻一叹,暗暗想道:“这倒是老七会干的事情……唉,这个孩子的心智、手段皆是不俗,只看他暗中促成‘太。子党’与‘沈党’的合作就可见一斑,但他偏偏就是没有太多野心,一心只是为了太子考虑……
……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情,若非他是这般秉性,朕也不会把他视为下任储君的首选,若是他的秉性阴狠一些,老三将来被废黜之后只怕是下场不堪,但如今看他们兄弟二人感情深厚,老三即使是今后被废黜了也能落一个富贵闲王……朕的身体情况尚佳,还能继续在位十年,他的野心魄力也可以慢慢培养……”
暗思之际,德庆皇帝的疑心也就散去了大半。
不过,德庆皇帝终究是一个多疑警觉之辈,他的疑心绝不会轻易的彻底散去。
并且,朱和坚在这些事情上面过于主动了一些,却是显得有些唐突,与朱和坚平日里的表现并不相符。
所以,德庆皇帝依然是留下了一丝疑心,这一丝疑心看似是无关紧要,平常时候也不会影响任何事情,但也会化为一颗种子,今后一旦是朱和坚再有破绽的话,这颗种子就会吸收养分迅速成长,最终也就会成为今后某些事情的关键影响因素!
只不过,关于这般情况,如今不论是德庆皇帝还是朱和堉都还无法预料到。
*
却说,这一夜结束之后,庙堂很快就迎来了第二天的早朝。
在第二天的早朝之上,德庆皇帝正式宣布了赵俊臣在渭水一战全歼了蒙古十万大军的消息,并且是宣布了朝廷要趁机出兵收复河套的计划。
与此同时,在德庆皇帝与诸位阁老的共同意志之下,赵俊臣正式入阁辅政、被册封为不世新成伯的事情也确定了下来。
而左兰山则是成为了传旨钦差,奉命赶去陕甘三边向赵俊臣传达朝廷的封赏旨意,却是当天就要动身。
顿时间,所有“赵党”官员们皆是欢喜异常,只觉得“赵党”的权势影响很快就可以迅速膨胀,一心只想着他们的未来美好景象,又或者自己应该如何进一步讨好赵俊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赵俊臣与左兰山二人同时离开京城的话对于“赵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等到早朝结束之后,根据早朝上的情况,满朝百官各有心思,各大派系各有计划,再加上出兵收复河套的诸般筹备工作,一时间所有官员皆是忙碌不堪。
与此同时,赵俊臣在陕甘三边的赫赫战功、所受到的朝廷丰厚赏赐,也很快就在京城之中迅速传播开来,顿时是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
因为这件事情,赵俊臣的声誉却是彻底翻转了!
……
第二更!
再用一章情节描述一下赵府现状之后,就会返回到陕甘剧情。
明天还是双更。
……
第九百一十六章。民族英雄赵俊臣。()
……
……
近半年以来,明朝各地突然兴起了一种全新的茶馆模式,被百姓们称之为“书茶馆”,这种茶馆把评书与饮茶两种行业结合到了一起,每天都会请来不同评书人为茶客们说事讲趣。
在书茶馆兴起之前,评书只是天桥底下的下九流行业,依靠路人听众的少许赏钱谋生,茶馆也只是解渴歇息的地方,大都是生意冷淡,但两者合于一处之后,却是焕发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书茶馆既不似天桥评书那般环境吵闹,也不似寻常茶馆那般寡淡无趣,更还将评书的趣味性与茶馆的休闲环境巧妙结合到了一起,对于娱乐活动极度匮乏的明朝百姓而言,吸引力可谓是无与伦比,很快就吸引了大批顾客的光顾,整日里座无虚席、热闹非凡,甚至还有许多民间闲散之辈终日停留于此。
到了如今,京城里的大半茶馆都已是请来了评书人、改成了书茶馆,对于茶馆顾客而言,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凑热闹才是主要目的。
书茶馆的评书人也是大有讲究,早在书茶馆兴起之前,就有一家不知名的商行把民间评书人集结到了一起,组建了“评书行会”,“评书行会”组建之后不仅是总结了评书经验、编撰了诸多新故事、制订了严谨行规,更还完全垄断了评书行业。
寻常评书人只懂得讲一些老套故事,比如《白蛇》、《包公》、《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这些故事早已经是人尽皆知,自然是无法吸引听众,但那些“评书行会”里的评书人则是每天都有新颖故事不断,无论是光怪陆离的鬼怪故事、还是热血沸腾的仙侠传说,皆是让人欲罢不能,自然是听众无数。
四个月前,“评书行会”更是有了一项惊人之举,他们编撰了一个名叫《说岳全传》的全新故事,主要是讲诉民族英雄岳飞的抗金传奇,并且是组织了行会内所有评书人在京城内所有茶馆同步更新,一位听众前一天在南街茶馆听了《说岳全传》第三回之后,第二天就能在北街茶楼继续听到《说岳全传》第四回,完全不担心会错过任何精彩情节。
岳飞的故事在民间早有流传,《说岳全传》则是这些民间故事的总结与升华,让过去所有同题材作品皆是相形见绌,更是一举成为了英雄传奇题材的定型化作品。
当《说岳全传》全城同步更新期间,所引发的反响可谓是极为强烈,当听众们听到岳飞即将要直捣黄龙府之时,所有人都是兴奋莫名、纷纷喝彩,当听众们听到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终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喊冤而死之后,所有人都是大声痛骂,许多人甚至是忍不住当场痛哭。
一时间,全京城的百姓都在争先讨论《说岳全传》,“评书行会”也是由此而一举奠定了地位,从那以后京城里的百姓听众也就认定了“评书行会”的评书人,一位评书人若没有得到“评书行会”的认可,就也会遭到大多数听众的抵制。
最重要的是,听完了《说岳全传》的故事之后,绝大多数百姓的心中皆是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萌芽,意识到了游牧民族对汉族百姓的威胁,明白了抵御异族侵略的重要性,也开始为自己的民族英雄而荣了!
也就是这样的背景之下,赵俊臣一举全歼蒙古联军十万兵马的消息在京城中传播了开来。
*
在京城的北府后街,有一家茶馆名叫悦来茶馆,前些日子见到书茶馆的生意红火之后,就也同样改成了一家书茶馆,并且是设法请来了“评书行会”里的知名评书人张云清,这个张云清也确实是一个评书大家,同样的故事从他嘴里讲出来就是要比其他评书人更加有趣动听,很快就吸引了无数听众,悦来茶馆自那以后可谓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到了现在,悦来茶馆的掌柜已经把张云清视为财神爷供着了。
这一天,不过是上午巳时一刻,悦来茶馆就已经是顾客满堂,所有顾客都是来听张云清评书的。
又等到了巳时三刻,所有顾客渐渐开始不耐烦之际,就见到一名清瘦老者从后堂走了出来,茶馆内的顾客们顿时是纷纷高声喝彩,所有人都是面现兴奋之色。
这位清瘦老者正是知名评书人张云清。
张云清登台之后,先是冲着众位听众拱手示意,然后扬声说道:“今天,老朽就为大家伙将一段全新的故事,这段故事就发生在一个月前,和《说岳全传》的故事类似,同样是讲一位咱们汉族百姓的大英雄力挽狂澜、抗击鞑子的故事!”
听到张云清的这一番话,场内听众皆是微微一愣,许多机灵人很快就想到了官府传出的消息,说是赵俊臣在渭水一战全歼了蒙古联军十万兵马的事情。
于是,一人大声问道:“张老先生你可是要讲赵俊臣在渭水南岸一战全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