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怜公鸡——用来杀鸡儆猴的公鸡!
所以,赵俊臣哪怕是献上自己的大半家财,德庆皇帝也绝不会放任赵俊臣离开,赵俊臣只能在宦海之中继续争夺下去。
更何况,赵俊臣的诸多计划进行到了如今这一步,却也同样是身不由己、停不下来了。
*
就这样,黄有容固然是失去了阁老辅臣的位置,可惜他依然无法如愿的离开庙堂,还要继续坐蜡一段时间。
不过,在今天的早朝上,黄有容的境遇只是一道微不足道的开胃菜罢了。
真正重要的事情,则是黄有容的接替人选!
空缺的阁老之位,任谁都会眼红,朝中各派系也是各有打算,会引发无数的利益变动,自然是受到了百官们的瞩目。
于是,随着德庆皇帝的一句询问,百官们就纷纷转移了注意力。
只见德庆皇帝开口问道:“既然黄有容已是致仕,内阁就空出了一个位置,对于这个接替的人选,朝中九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之后,皇极殿内先是迎来了片刻的沉默。
然后,就仿佛是一颗巨石被丢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又掀起了无数的明浪暗涌,朝中各大派系纷纷开始推荐自家的人选。
在明朝,官员们想要入阁,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特简和廷推。
特简就是皇帝直接指定某位大臣入阁,内阁最初只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自然是皇帝一句话就定了,但随着内阁权势影响渐大,这种方式已是越来越少出现了。
廷推则是由九卿(明朝九卿乃是指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这九个衙门长官的俗称,与秦汉九卿不同)和都察院派驻在六部十三道的监察官共同协商推举人选。各主要衙门都有发言权,但由吏部主持,其中都察院参会的人最多,除了左右都御史之外,还有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等人。
最后的结果,则是由吏部汇总,经过通政司通报于内阁票拟,并呈由皇帝批红最终生效,此外通政司还会将讨论过程抄送给翰林院、国子监进行公共舆论监督。
如今,即使是德庆皇帝,也只能通过廷推来确定内阁辅臣,这其间的权力博弈就不是一般的复杂了。
当初,德庆皇帝之所以能够扶持“太子。党”的程远道进入内阁,除了赵俊臣的表态之外,也是因为“太子。党”当时还掌控着都察院,而都察院一向是廷推的最主要力量。
但现在,“太子。党”的声势屡屡受挫,已是无法继续控制都察院,而新空缺的阁老位置究竟会落入哪家党派手中,就要看各大派系的手段高低、利益取舍了。
可以预见的是,一场精彩至极的政治博弈,即将要展开了。
……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四章。阁老之位(四)。()
……
……
“陛下,臣举荐少保赵正和入阁成为内阁辅臣,赵少保这些年来功绩卓著,能力与经验皆是足够,在百官之中一向是声望极高,是众望所归的最佳人选……”
“臣举荐大学士李和,李大学士的经验、能力、声誉皆是上上之选,曾经也有过入阁的经历,只是因为老母过世的缘故回家乡丁忧了三年,但他在入阁期间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如今再次让他入阁,也是理所当然……”
“陛下,臣认为工部尚书左兰山乃是入阁的极佳人选,如今内阁中的几位阁老皆已是垂垂老矣,正应该补充一些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朝中重臣,而左尚书刚过知天命之年,却已是经验丰富、功绩过人,正是入阁的合适人选……”
“臣支持大学士霍正源入阁辅政,霍大学士学富五车、机敏过人、熟知古今的法纪政令,正是内阁的极佳补充……”
“陛下,臣举荐户部尚书赵俊臣……”
“陛下,臣认为……”
随着短暂的沉默结束之后,皇极殿内马上就掀起了无尽的明浪暗涌,朝中各大派系纷纷开始举荐各自的人选。
*
事实上,各党派围绕着内阁席位的政治博弈,很早之前就已是悄然展开了。
毕竟,赵俊臣、周尚景、沈常茂等人皆是百官之中的拔尖之辈,当黄有容出现了垮台的苗头之后,他们几人马上就预见到了今日的局势变化,并且也纷纷做出了针对性的布置。
所以,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各大派系皆是准备充分,大都是集中力量推举了各自派系之内最有希望的人选,并没有太多的分歧。
其中,“沈党”自沈常茂以下,皆是大肆为少保赵正和造势,想要推举赵正和进入内阁,而赵正和的声誉人望,也确实是一个较为合适的人选。
“周党”众人在周尚景的带领之下,则是纷纷举荐了大学士李和,而李和的声望资历,却还要比赵正和更高一些,支持他入阁的声音也更多一些。
相比较之下,近些日子以来表现最是活跃的“赵党”,此时则是有些沉寂,甚至表现出了极大的意见分歧:像是户部侍郎詹善常、右佥都御史顾全、吏部侍郎刘长安这些资历较深的“赵党”官员大都举荐了工部尚书左兰山;像是太常寺少卿林有伦、右副都御史司徒翰、左通政王邖这些刚刚投入“赵党”的官员,则是纷纷举荐了与他们出身相似的大学士霍正源;甚至还有一些“赵党”官员一心想要拍赵俊臣的马屁,也不怕引来耻笑,竟是极力举荐了资历声望皆是严重不足的赵俊臣……
这样一来,“赵党”成为了唯一一个没有统一内部意见的朝廷党派,表现堪称拙劣。
事实上,“赵党”此时的拙劣表现,也全都是赵俊臣的故意为之。
毕竟,赵俊臣若是从一开始就率领“赵党”众人旗帜鲜明的支持左兰山入阁,就代表着左兰山深受赵俊臣的信任,或者赵俊臣完全有把握控制左兰山,所以一点也不介意左兰山进入内阁,也完全不担心左兰山的地位会高过自己一头!
这样的话,德庆皇帝一定会重新审视自己利用左兰山分裂“赵党”的计划,到时候为了防止“赵党”进一步的强大、开始插手内阁事务,说不定就会反对左兰山入阁了,这样一来,左兰山入阁的难度将会数以倍增!
所以,赵俊臣故意没有统一“赵党”内部的意见,让“赵党”在德庆皇帝面前表现出了极大的分歧,这一切就是为了暗示德庆皇帝——赵俊臣并不是十分信任左兰山、也担心左兰山入阁之后会失去控制,所以才会迟迟拿不定主意,并且造成了“赵党”内部的意见分歧——见到这一幕之后,德庆皇帝也会进一步坚定自己利用左兰山分裂“赵党”的信心,他支持左兰山入阁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
虽然,这样一来,呼吁左兰山入阁的声势就会降低许多,但只要骗到德庆皇帝、让德庆皇帝支持左兰山入阁,一切就都是值得的!至于“赵党”内部的分歧,只要赵俊臣愿意表明态度,很快就可以统一,到时候左兰山的声势自然会大涨!
反正,这场围绕内阁席位的政治博弈,绝不是短时间就会尘埃落定的,左兰山在短时间的声势较弱,也并不会影响长远,反倒会让其他几个派系心生大意。
*
果然,见到“赵党”内部的意见分歧之后,德庆皇帝眼中闪过了一丝满意之色,觉得自己分裂“赵党”的计划大有可为。
并且,德庆皇帝还暗中观察了赵俊臣与左兰山此刻的神情变化。
在赵俊臣的吩咐之下,左兰山沉默着没有表态,只是神色间故意流露出了一丝怨态,似乎十分不满“赵党”内部没有全力支持自己。
官场如戏场,左兰山也是一位老戏子了,所以他此时的表演可谓是惟妙惟肖,德庆皇帝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
而赵俊臣则是表现出了明显的迟疑,偶尔看看左兰山、偶尔看看霍正源、偶尔又低头沉思,似乎依然是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支持谁入阁。
赵俊臣的演技同样不错,也同样瞒过了德庆皇帝。
所以,见到左兰山与赵俊臣的表现之后,德庆皇帝想要利用左兰山分裂“赵党”的想法,也愈加的强烈坚定了。
*
赵俊臣并没有抬头观察德庆皇帝的表情变化,生怕会露出破绽。
事实上,在德庆皇帝暗中观察赵俊臣的时候,赵俊臣演戏之余,也在暗中观察朝中其余几大派系的表现。
其中,“沈党”与“周党”的态度颇是明确,他们所推举的人选也在赵俊臣的意料之中。
然而,“太子.党”与“帝党”的态度,却是引起了赵俊臣的注意与警觉。
在朝中各大派系纷纷推举自家人选的时候,“太子.党”的表现出乎意料的低调,并没有争抢这一个内阁空位。
当然,这也是可以想象的事情,毕竟自从程远道入阁之后,“太子.党”内部已是没有合适人选可以竞争内阁位置了,或是能力不足、或是声望不够,即使是勉强推荐,也绝不可能获得百官认同。
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太子.党”的表现一向低调,所以他们此时沉默低调的表现也是可以预计的。
然而,出于赵俊臣意料的是,“太子。党”的沉默与低调只是暂时的。
当某些“帝党”官员开始举荐三边总督梁辅臣入阁之后,“太子.党”众人的态度就突然一变,也不再沉默,而是纷纷出列发言,同样是举荐梁辅臣入阁辅政!
见到这一幕之后,赵俊臣若有所思:“有趣,‘太子.党’的立场主动向‘帝党’靠拢吗?恩,这应该是赵山才的计划了,确实是一个妙计……此外,‘帝党’官员举荐三边总督梁辅臣,这可是德庆皇帝的意思?”
……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五章。博弈(一)。()
……
……
明朝建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废除了宰相制度,将所有大权集于皇帝一身,臣权遭到了极大的削弱、皇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那个时期,皇权达到了巅峰,臣权也跌落到了低谷,这般此消彼长之下,臣权已是完全无法与皇权相抗衡,皇帝对朝廷大臣们有着生杀予夺之权,哪怕是资历深厚、德高望重的一品大员,朱元璋也是说杀就杀了,百官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然而,正所谓“百官代天子牧民”,臣子们虽然会与皇帝争夺权势与利益,但也同样会为皇帝分担压力与工作,乃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朱元璋严力打压臣权的结果就是,臣子们完全失去了自主之权,所有政务都需要皇帝亲自做主,于是皇帝所面临的压力与工作量自然是骤然增加了数十倍!
大明江山疆域广阔,政务何其之多?若是每件政务都需要皇帝亲自处理,恐怕明朝的皇帝们全都要活活累死了,也并非是每位皇帝都能够像明太祖朱元璋或者崇祯皇帝那样勤政爱民、精力充沛。
事实上,哪怕是朱元璋本人,也完全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与工作量,曾写诗抱怨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午犹披被。”
所以,皇权大幅提升的后果之一,就是皇帝成为了天底下最为幸苦劳累的工作。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草根,机敏睿智、果断坚毅、精力充沛,尚且无法承受这样的幸苦,更何况那些锦衣玉食、娇生惯养、完全受不了幸苦的后世皇帝?
于是,明成祖朱棣继位之后,很快就承受不住了,于是他设立了文渊阁,建立了内阁制度,要求内阁辅臣们帮着皇帝研究奏章,并且批上自己的意见,也就是所谓的“票拟”,这样皇帝的工作就轻松多了,不必再仔细的研究与调查,只需大致看一眼内阁辅臣们的意见,然后再决定同意与否,这就是所谓的“批红”。
在这个时期,内阁依然是权柄不彰,只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罢了,内阁的诸般事务也需要与皇帝共同商议,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
但随着明朝皇帝们愈来愈依赖于内阁的票拟之后,内阁自然是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机构,权柄也就越来越重了,到明世宗时期,内阁的地位已是极为尊崇,可以压制六部。
而内阁能够成为真正的朝廷核心,还因为明英宗的一道旨意,大意就是“从今往后,皇帝不会再到文渊阁与内阁辅臣们共同议事,诸般政务由内阁自主研究之后票拟给皇帝即可,至于皇帝如何批红,内阁也不可过问。”
明英宗乃是一位很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先是由皇帝变成囚徒,再由囚徒变成了太上皇,最终又从太上皇变成了皇帝。这样一位皇帝,自然是深谙权术之辈,其帝王心术的造诣之深,恐怕还在如今的德庆皇帝之上。
然而,明英宗也和德庆皇帝一样,过于沉溺于权术,却是办了一件蠢事,他本意是想要与内阁拉开距离,独揽决策之权,再一次的扩张皇权,压制渐渐坐大的内阁,但他下了这道旨意之后,内阁固然是无法干涉皇帝的批红,但皇帝同样也无法干涉内阁的票拟了。
至此,皇帝与内阁彻底脱离了干系,而这也是明朝皇权由盛转衰的拐点。
但前文已是讲过,到了这个时期,明朝皇帝已是十分依赖内阁的票拟,若是离开了内阁的票拟,皇帝迟早都要累死,面对内阁的票拟建议,明朝皇帝绝大多数时候只是批复一句“同意”罢了,所以内阁已是相当于明朝的决策核心,而明英宗的这道旨意,就相当于自己将皇权排斥出了决策核心之外,内阁也就成为了权臣们的自留地,皇帝再也无法插手。
如此一来,内阁的权柄自然越来越重,内阁的阁老们已是相当于实质上的宰相,而皇帝的批红决策之权,反倒是成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手续,皇权从此再也无法压制臣权。
甚至于,到了明宪宗时期,内阁票拟已是成为了朝廷推行政令之际必不可缺的一个要素,重要性已是远远超过了皇帝的批红,若是官员们得到了一份圣旨,里面只有皇帝的批红而没有内阁的票拟,则只能算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