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就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赞同,态度竟是要比“赵党”官员还要更加热切。
按理说,这种情况绝不应该发生才对,根据沈常茂与黄有容之间的协议,黄有容会主动说服“黄党”官员们转投到沈常茂的门下,到了今天,经过黄有容的说服,“黄党”官员对待沈常茂的态度应该更加热情才对,但实际上,大多数“黄党”官员对待沈常茂的态度反倒是愈加冷淡了。
只看“黄党”官员们的今日表现,又哪里是要投靠沈常茂的样子?分明皆是要投靠赵俊臣!
看到这些情况,沈常茂又如何不知道,自己兼并“黄党”的计划已是出现了变故?
所以,当大朝议结束之后,沈常茂的表情颇是阴沉。
******
“沈首辅,请留步!”
就在沈常茂离开皇极殿的时候,身后突然响起了黄有容的声音。
沈常茂转头一看,却发现黄有容正快步向自己走来,表情隐隐有些慌乱与惊怒。
在黄有容的身后,依旧是跟着礼部尚书林维与少傅张诚二人,却不见了大学士霍正源与工部侍郎陈东祥二人。
见到黄有容之后,沈常茂表情愈加的阴鸷了,冷笑道:“黄阁老,你当真是好手段,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本事,沈某自愧不如,原本以为黄阁老是打算与沈某合作,没想到黄阁老你只是虚晃了一枪,最终要走赵俊臣的路子……只不过,在如今的形势之下,黄阁老当真以为赵俊臣能够护你周全?”
显然,见到“黄党”官员们的态度变化之后,沈常茂误以为黄有容欺骗了自己、违背了两人之间的协议,最终竟是选择了与赵俊臣合作、打算将“黄党”的权柄人脉全部转交到赵俊臣手中。
另一边,黄有容见沈常茂误会了自己,却是急忙解释道:“沈阁老切不要误会,老夫绝没有欺骗于你,事实上,反倒是老夫受了欺骗。”
沈常茂眉头一皱,问道:“怎么回事?”
黄有容快声解释道:“昨天的大朝议结束之后,老夫就向几位亲信们宣布了咱们二人的协议,当时林尚书与张少傅皆是有些不情愿,反倒是大学士霍正源与工部侍郎陈东祥表示了赞同,当时老夫一心想要劝服林尚书与张少傅二人,又见霍正源与陈东祥二人昨日百般维护于老夫,竟是受了他们的蒙蔽,还以为他们二人依旧是对老夫忠心耿耿,就将联络与说服其他官员的事情交给了他们二人去办……”
说到这里,黄有容的表情闪过了一丝恨意,继续说道:“没曾想,霍正源与陈东祥昨日百般维护老夫的表现,皆只是伪装罢了,只是为了骗取老夫的信任!他们二人实际上已是背着老夫暗中投靠了赵俊臣,得到了召集与说服其他官员的任务之后,他们二人也就撕破了伪装,不仅没有按照老夫的吩咐办事,反倒是趁机蛊惑众人转投到赵俊臣门下,也不知他们使了什么手段,众官员皆是被他们说动了心,所以众官员今日才会刻意的讨好赵俊臣、反倒是疏远了沈阁老。”
当黄有容说完之后,林维亦是解释道:“关于这些事情,我皆是可以作证!那霍正源与陈东祥二人确实是背叛了黄阁老,今日在大朝议开始之前,黄阁老就打算寻找他们询问事情的进展,但他们皆是刻意的躲着黄阁老,等黄阁老搞清楚了事情缘由之后,大朝议已是开始了,也没能及时通知沈首辅。”
与此同时,少傅张诚则是一副咬牙切齿的表情,说道:“霍正源竟是在这个时候背叛黄阁老,我今后绝对饶不了他!”
听到黄有容等人的解释之后,沈常茂表情怪异的看着黄有容,问道:“也就是说,霍正源与陈东祥在昨日正式背叛了你,并且还明目张胆的暗动手脚,但你直到今日才知晓了实情?”
黄有容沉默了片刻之后,却是苦笑道:“树倒猢孙散,现在又有谁会将我看在眼里?”
一时间,沈常茂也不知道自己应该鄙视黄有容的御下无能、还是应该怜惜黄有容的众叛亲离。
思索了片刻之后,沈常茂突然问道:“黄阁老昨日亲自说服林尚书与张少傅二人,想必应该有些成效吧?不知林尚书与张少傅二位可有了决定?”
林维与张诚二人对视了一眼之后,表情皆是有些黯然,但皆是没有多说什么。
另一边,黄有容则是连忙说道:“在老夫的极力说服之后,林尚书与张少傅已是同意了老夫的劝说,从今往后他们将会与沈阁老共进退!”
听到黄有容的回答之后,沈常茂的表情稍稍好看了一些。
只要能够得到林维与张诚的投靠,那么沈常茂就不算是一无所获。
不过,眼见着嘴边的好处被赵俊臣抢走了一半,沈常茂无论如何也不会甘心!
所以,向林维与张诚二人温言许诺了一些好处之后,沈常茂的表情严肃,缓缓说道:“如今,因为霍正源与陈东祥的蛊惑,黄阁老的门下官员们的立场有了变化,渐渐偏向了赵俊臣,但毕竟只是偏向罢了,尚未成为定局,既然霍正源与陈东祥能够将他们拉倒赵俊臣那边,那么咱们只要努力一下,也同样能够将他们的立场拉回来!接下来的这几天,还请黄阁老、林尚书、以及张少傅三位幸苦一下,亲自联系与说服那些被蛊惑的官员,一定要让他们改变主意,绝不能让赵俊臣捡了便宜!”
听到沈常茂的吩咐之后,黄有容马上点头,说道:“还请沈首辅放心,我等三人一定尽力去办,老夫之前只是误信了霍正源与陈东祥,被他们捡了空子,但只要我等三人亲自出马,就必然可以再次扭转局势。”
另一边,见到黄有容在沈常茂面前一副马首是瞻的模样,林维与张诚二人再次对视一眼,表情皆是有些复杂。
黄有容眼看着即将要倒台了,却也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傲气。
昨日,黄有容仗着自己还有些底牌,尚能在沈常茂面前保持一定的风度,但如今眼看着自己失去了底牌,却是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为了能够得到沈常茂的支持、让自己可以平平安安的归乡养老,黄有容已是彻底乱了根脚、完全听命于沈常茂了。
不过,林维、张诚二人毕竟是黄有容的铁杆亲信,见到黄有容的这般模样,虽然有些无奈,却也只能追随。
事实上,若不是为了黄有容能够顺利致仕,他们二人也未必会同意投靠沈常茂。
*****
就在沈常茂与黄有容交谈的时候,赵俊臣也离开了皇极殿,表情同样是若有所思。
对于沈常茂与黄有容之间的谈话,赵俊臣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对于赵俊臣而言,兼并“黄党”的事情也只是自己计划当中的一部分罢了,而且还是相对不重要的那一部分,不论最终收获多少,皆是锦上添花,赵俊臣并不是十分在乎。
此外,赵俊臣已是将这件事交给了霍正源与陈东祥负责,如今也是用人不疑。
所以,相比较沈常茂,赵俊臣更加关心朝廷格局的变动。
于是,当大朝议结束之后,赵俊臣所思考的事情,也要比沈常茂更多、更广、更深远!
……
PS:恩,依然是二合一大章节!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格局变化(中)。()
……
……
人们所站的高度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就会有所不同。
这里所讲的“高度”,并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地位、权柄、以及势力,也包含着一个人的野心、目标、以及自我定位。
如今,沈常茂固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但他朝思暮想的事情只是增强实力以期自保罢了,或许是习惯了德庆皇帝以及周尚景的强大,沈常茂总是潜意识的将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所以他的眼睛只是盯着自身实力的强弱变化,却是一叶遮目,忽视了朝廷大局的变动。
而赵俊臣则不同,他虽然只是户部尚书,但野心却要比沈常茂大得多,目标也要比沈常茂更为长远,虽然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也同样将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上,却从未失去过最终获胜的信心,并且也愿意为此而不懈努力。
所以,当沈常茂只是一味的关注自身实力变化的时候,赵俊臣却已是着眼于全局,思考着朝廷的格局变动,并且通过朝廷格局变动来调整着自己的计划与目标。
从这方面而言,沈常茂虽然是内阁首辅,但他并没有树立内阁首辅的自觉,赵俊臣虽然只是户部尚书,但他已是站在内阁首辅的高度看待问题了。
*****
这场大朝议结束之后,商税整顿的事情已是大局确定,所以赵俊臣并没有考虑太多。
事实上,在今天的大朝议期间,还发生几件不引人注意的“小事”,这些事情看似不起眼,但皆是引人深思,赵俊臣自然是要考虑清楚。
第一件事,自然是德庆皇帝突然大加夸赞三边总督梁辅臣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明眼人都能看得明白——这是德庆皇帝准备将梁辅臣召回京城中枢、委以重用的伏笔——等梁辅臣回到京城之后,必然会对朝廷格局造成极大的冲击。
针对这件事情,赵俊臣同样是思虑颇多。
首先,梁辅臣乃是德庆皇帝的铁杆心腹,对德庆皇帝一向是忠心耿耿,在帝党成员之中,他的手段、心智、经验等等皆是首屈一指,当他回到京城之后,德庆皇帝对朝廷中枢的掌控力必然会大幅提升。
其次,梁辅臣的地位、声望、资历、以及功勋等等,皆是少有人及,他若是回到京城中枢,就必然会被授以高位,说不定等到黄有容正式倒台之后,那空缺的阁老位置就是他的,这样一来,赵俊臣想要将左兰山捧入阁的计划,难度就会大幅提升;而另一方面,这恐怕也是德庆皇帝插手内阁的开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当初在南巡之前,赵俊臣与梁辅臣已是私下接触过,却是梁辅臣因为三边军镇糜烂现状的事情,曾暗中寻求赵俊臣的帮助,希望赵俊臣通过户部的渠道,向三边军镇接济一些钱粮,当时赵俊臣出于大局考虑,也竭尽所能的帮了梁辅臣一把,两人也因此有了一段香火情……不过,考虑到三边军镇的糜烂现状,若是再失去了梁辅臣这位能臣的坐镇,那么大明朝的边疆从此之后就更加令人担心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天大的纰漏。
所以,于公于私,赵俊臣对于梁辅臣回京的可能性,皆是有些担心,自然是想要暗中阻止,只是一时间还没有想到可行的办法,
“恐怕,我要找机会与周尚景接触一下了,他的顾虑应该与我一致,与他合作的话,或许能够办法解决此事……”
赵俊臣暗暗想到。
*****
除了梁辅臣的事情之外,还有另一件事情引起了赵俊臣的注意。
那就是南京吏部尚书王保仁的事情。
早在南巡之前,德庆皇帝就已是透出了风声,要将王保仁调任回京、接任太子太师的位置、辅佐太子朱和堉。
然而,当德庆皇帝南巡结束之后,却并没有顺势带着王保仁回京,反倒是借口王保仁尚有一些私事要解决,继续将王保仁留在了南直隶。
当时,德庆皇帝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尚还可以理解,毕竟苏州倭寇之乱的事情,本来就是王保仁暗中通知德庆皇帝的,可以说就是王保仁一手促成了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争斗!在德庆皇帝与周尚景明争暗斗的时候,王保仁更是竭尽所能的攻讦周尚景,这样一来,当德庆皇帝与周尚景暂时和解之后,德庆皇帝为了安抚周尚景、表示诚意,将王保仁留在南直隶一段时间也可以理解。
然而,连续两次大朝议结束了,德庆皇帝对于王保仁的事情依旧是只字不提,就这么让王保仁尴尬的留在南直隶苦苦等待着消息,这般情况就值得推敲了。
当初,德庆皇帝打算将王保仁召回京城,是想让王保仁辅佐太子朱和堉,但如今德庆皇帝却是刻意的忽略了此事,再也没有将王保仁召回京城的意思,这是不是意味着……德庆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不再有任何犹豫,决定要彻底放弃太子朱和堉了?
这般情况,同样是引人深思。
*****
除了梁辅臣与王保仁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件事情牵动着赵俊臣的心神。
相比较前两件事情,这件事情却是与赵俊臣的关联更紧密一些。
那就是,在今天的大朝议期间,突然有几位御史弹劾了南直隶巡抚苏长畛贪污受贿、祸害百姓的罪名!
不过,出于某些考虑,德庆皇帝却是将这件事情压了下去,并没有让百官们继续讨论,而百官们的注意力皆是集中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面,并没有投以太多的关注。
毕竟,御史们闲着无事弹劾某些官员,也是常事,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只是被弹劾的主角有所不同罢了,并不值得特意关注。
然而,对于这几位御史弹劾苏长畛的事情,赵俊臣却是隐隐感到了一些蹊跷。
因为,按照这几位御史的说法,他们之所以要弹劾苏长畛,乃是因为他们几乎是同时间收到了匿名的举报信,里面详细的罗列了苏长畛的许多翔实罪证,让人不得不信,所以他们才会在今天的大朝议上弹劾苏长畛。
根据这些情报,赵俊臣却是隐隐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而且,赵俊臣还大约猜到了这个阴谋的幕后推动者,那就是——泾国公陈佑之女陈芷容!
……
PS:码字到一半,作者后台崩溃了,让这一章丢失了千余字,虫子很无奈,只能先上传半章,还请大家见谅。
但明天的章节字数会更多些。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章。格局变动(下)。()
……
……
关于御史们弹劾苏长畛的事情,让赵俊臣嗅到了阴谋的味道,并且第一反应就联想到了泾国公陈佑之女陈芷容,认为此女很有可能就是幕后之人。
说起来,在南巡之前,赵俊臣与苏长畛之间并没有任何的交情与关联,苏长畛对于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