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重炮。连一个县城都没有能力占领,就靠地形熟悉。”
饭村穣道:“我们在满洲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境地。”
梅津美治郎:“要时刻注意,我们的主要敌人是苏联。我倒很欣赏安井藤治,泽田茂的计划。我们不叫它风雪计划。现在,陆军部在研究,诺门坎事件为什么失败。我倒是想,最重要的,是交通线。这一次海拉尔时间就再一次说明了这个计划的重要性。很多人只注意苏联当时运输能力很强大,如果远东铁路被破坏了,汽车还能运输吗?如果他们的铁路断了,我们优秀的士兵就会把苏联士兵打败。”
饭村穣道:“这就是我欣赏这几个计划的地方。”
梅津美治郎:“问题的关键,陆军部,内阁,甚至天皇本人,都想南进,不想北进。如果没有一击必杀的把握,不能轻举妄动。”
饭村穣道:“其实,特务机关还提出了个计划,是绝密计划。就是刺杀他们的总司令,路小明,路中将。”
梅津美治郎:“我们在华北,主要采取把八路军和百姓分割的策略,对通匪的百姓给予惩罚。效果还是不错的。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参照这些方法。现在开拓团的进展怎么样?”
饭村穣道:“开拓团其实是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根本,只是太慢了。如果推行十年,那我们就要兵员,有兵员,要物资,有物资。所以,我们最近加紧了行动,最近来了几万人,已经逐渐地派下去了,争取在春播之前就安顿下来。”
梅津美治郎:“这是解决之道。一定要坚持。现在来的十四五岁的少年,三年后就可以入伍了。关于讨伐,可以在东边道局部地区开始。试验一下。另外,绥佳铁路加紧施工,争取早日建成。”
饭村穣道:“今年年底一定能建成。到那时候,我们运兵速度就快了。”
绥佳铁路是绥化到佳木斯的铁路,在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北岸,自西向东。这条铁路是进攻伊春的重要交通干线,也是掠夺小兴安岭的命脉。前几年,铁路的修建遭到骚扰,而且距离伊春不远,于是有人议论是否停工。关东军则坚持继续修建,要用这条铁路作为进攻伊春的通道。
奇怪的是,近一年骚扰少了很多,几步不影响铁路施工。
;
第368章 武开江;赫哲人;开江鱼()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40年4月3日。汤原县西,松花江。
小路率领三千人的特战大队到了这里。特战大队经过长时间的培训,终于可以拉出来了。特战队的军官士兵都要求增加实战,提高军队的素质。小路顺应大家的要求,把队伍拉出来。
给关东军造成了巨大困扰的小路,决定再次给他们制造更大的困扰。他要深耕日军控制区,把更多的政治经济命脉掌握在手里。
他一直有个力量,就是在一两年里,把东北变成未来的华北。
这个未来的华北,是他在历史书上认识到的华北,也就是抗战后期的华北。史书上记载,日军占领的只有城市和公路铁路沿线的城镇,仿佛一条链子。即便算是一张网,那也是到处都是漏洞的网。他要形成的局面,就是整个东北除了城市,交通线和矿山以外,都掌在抗日联军手里。
关于老共在抗战期间的作用,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敌后作战,最大的成效就是日军在占领了一个地区后,不但要消耗大量的军力维持秩序,还不能获取这片土地上的资源,极大地破坏了以战养战的局面。
小路就要做到这一点。不过,他要求要快些做到,要在两年里做到。
这一次,他的目的就是松花江干流南岸的牡丹江地区。他带了大批武器弹药给那里的部队。
先头部队到达松花江边侦查去了。
现在正是开江的季节,需要查清楚,否则,在冰上过江很危险,一旦走在江面的时候冰塌了,后果严重。
大江上有风,早晨风很冷,江岔子已经有化冻的迹象,但是早晨风一吹,又冻上了。
等小路到了,王三泰来汇报道:“本地人说,松花江开江怕还有个五六天,看这架势应该是文开江。侦查员到冰上看了,冰还算硬,几个人分散过江没事,大部队怕有问题。侦查员是个赫哲人,很有经验。”
小路道:“既然分散过江可以,那就分散开分小部队过江。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
过江看起来很危险,松花江有的地方冰很坚硬,但有的地方表面已经化了,甚至冰上有的地方已经流水了。最悬的,是有一个战士单独走的一段江上的冰已经软了,开始颤抖了。
三千人小心翼翼地过了江,人人的鞋子都进水了。有几个人在江边浅水部分把新冻的冰踩塌了,裤子湿了。马也知道危险,过江的时候肌肉直抖,过了江,几乎所有的战马都象泄了劲,大部队只好在江边休息。
王三泰喊道:“各部队统计人数,有无掉队的?”
此时,一个人喊道:“我们班老王还在冰面上。”
王三泰跑过去一了解,原来,那个战士老王走的江面冰很软。为了把马弄过江,他把马背上的物资扔在冰面。过江后,他舍不得物资,绕道回去取物资。结果,大部队过江,把冰面踩软了;回不来了。老王用绳子牵着一个驮子的物资,趴在冰面,不敢动。此时他距离岸边只有几十米,这里冰很软。
岸上一个老兵道:“我们扔给你绳子你把绳子拴在腰上。别慌。”
说着,那个老兵找来一段木头,栓了绳子,抡了几圈,嗖地一下扔了出去。木头带着绳子,飞了三十几米后,贴着冰面一直划到了那个战士面前。
众人高声叫好。很快,人和物资都拽回来了。此时,那个战士全身都湿透了。
那个老兵找来一块石头,扔了过去,落在四十米外的冰上,扑通一声,冰面打碎了。众人暗叫侥幸。
|
到了下午,突然听见松花江上传来咔咔的声响,接着是隆隆的声音。
众人到江边上去看,冰还是好好的冰,不过有一点颤动。突然,一个老兵喊道:“离开江边!往高处跑!快!总司令快跑!”跑到小路身边,二话不说,拉起他的胳膊就跑。
跑出去十几步,就听见江边响声更大西方上游一片白色的冰被水冲着,向下游涌过来。刚才过江的地方有几处的冰盖已经鼓了起来,纷纷破裂,混水从下面冒了上来。
江面上的冰,学术上叫冰盖。
众人继续向高处跑。
这时候,上面来的大量冰排到了特战队过江的地方。这里河道狭窄转弯,冰排流动不顺畅,逐渐堆积起来,不动了。
刚才大家站立的地方如今已经被大堆的冰块覆盖了。
这时候,众人都道了江边的一个高岗上。下面就是壅塞的大块坚冰。
上游来水不断,流水带着大量的浮冰,越来越多,江边开始的水越来越高,稍微低处的人继续向高处走。
水位上升了一阵之后逐渐稳定了下来。水升高了有两丈高,一棵树被冲弯了,只剩下一个歪倒的树冠。
小路对那个老兵道:“老兄,你贵姓?这一次一个人都没死,你立一大功!”
老兵道:“我叫葛忠诚,是赫哲人,是特战培训班第五期的。你别看我长得象三十五岁一样,其实我才三十三,不老。”
旁边有人哄笑道:“我怎么看象四十五呢。”
王三泰道:“他就是我说的那个有经验的侦查员。今天他可立功了,救人的是他,喊大家快跑的也是他。”
小路道:“好。你是第五期的,你们培训的这半年我在忙诺门坎战役。怪不得我不认识。前四期是我亲自授课。你是赫哲人?你老姓是什么?”
葛忠诚:“老姓是葛依克勒氏,后来简化了,就姓葛了。”
赫哲人是捕鱼民族,他们用桦树皮做小船,在大江小河上捕鱼为生。赫哲人居住地分布在松花江下游三江一带,其实在苏联远东地区赫哲人很多,比东北还多。小路一直在算计远东,他需要赫哲人的帮助。
赫哲人穿鱼皮衣服,吃生鱼,住桦皮茅草搭成的棚子,典型的渔猎民族。
小路道:“葛忠诚。你的名字不错,是在识字班取的?”
葛忠诚:“是。我老家是克锦的,在江边搭个撮罗子打渔。警察,还有小日本子太不是东西了,过不下去了,没办法,干抗联了。”
小路道:“老葛,咱们正缺少数民族干部。我推荐你去大学学习,完了回老家去做地方工作,怎样?咱们是真需要赫哲干部,赫哲人要过好日子,就得有好干部。”
葛忠诚:“我真不是念书的材料。认识八百字,把我难的。我在特战队挺好的,我枪法好,一边学习,一边做射击教官。我觉得挺好的。”
小路道:“我听你说话,是有文化的。八百字不错了。老葛,你想一想。咱们干抗日,死都不怕,害怕学文化?你好好想想,想好了来找我。”
正说着,脚下的冰堆积得已经十分密实,形成冰坝。上游的水已经汪洋一片,从冰上流了下去。水流一过,冰坝表面的冰块开始松动,一块一块地随着水流下去,突然,整个冰坝突然呼隆地一声塌了一个大口子,冰水奔流而下。
过了一会,水逐渐退下去了,平地上到处是冰和水。葛忠诚道:“去捡鱼,开江鱼,最好吃!”
当晚,葛忠诚就来找小路道:“我愿意。你说过,我要帮着赫哲人过上好日子。就是吃再多的苦,我也认了。”
|
1940年4月18日。勃利县。
小路率领特战大队到了基地。县长吴富贵早就接到了消息,安排好住处和粮食,接他们到来。
二人好久不见,见面自然高兴。老吴如今和以前不一样了,不象以前那样大大咧咧了。和以前一样,他腰里还是装着一本书,没事就看一看。
如今,吴富贵经过一整个夏天和两个冬天的发展,在这里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原来的一千人的队伍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两千多人,去年粮食大丰收,日伪没时间恢复集团部落,又从其他地方来了很多老百姓开荒种种地,七台河一带逐渐兴旺了起来。
他不但把原来日本开拓团的地盘全部占领,还打了几个开拓团。如今,他抓的开拓团足足有五六百人,都放在一个山沟里。这个山沟距离周围最近的山村有两天的路程,而且都是山路。山沟里放了部队监督他们。
小路道:“本来想去看看,现在没时间了。我急着赶过来,就是因为鬼子有一批开拓团要经过这里,就是后天的事情。我向跟你商议一下,你再找一个地方,把这些人安置了,让他们给我们干活。”
老吴道:“地方我有,关键是这些人不老实,还得派人看管。老费心了。”
小路拿出地图,道:“我马上调派五十个日本战俘过来管理他们。现在,你的地方在哪里?”
老吴道:“在这里,从这条路往西北走,四周三百里地没有县城,百十里内没有村庄。”
小路道:“不错。目前,在这里安置一万人还是够的。我们现在需要百姓生产物资。我们抢走一个百姓,鬼子就少一个。就算他们将来走了,我们还能剩下几千垧土地。”
老吴道:“上次干部的事?有干部吗?这里缺人。”
小路:“干部有一个,不过得需要你培养。”
老吴道:“不是,我要干部是干事的,我还能培养干部?”
小路拉着葛忠诚,道:“这是葛忠诚,在你这里做一些领导工作,主要是锻炼他。以后他还会去学习。他是赫哲人,我们需要赫哲干部。”
葛忠诚道:“我是特战队的,要离开特战队,舍不得。”
老吴眼睛一亮,道:“你给我训练一只特战队不就完了。司令,咱们就要打开拓团的火车了。老葛,你就负责狙击吧。”
******
1,克锦,也就是富锦。
2,撮罗子,鄂伦春人叫它斜人柱,满语称其为撮罗子,是“用木杆搭起的尖顶屋”,是东北少数民族的一种简易住房。
3,文开江:在春风阳光和流水作用下,自下游至上游,河冰逐渐融化,无危险。武开江:上游气候温暖,先开江,江水裹挟河冰流向下游,把冰盖冲开,在一些地方形成壅塞后,流水四溢,然后破裂而下。很危险。
;
第369章 开拓团的火车;投降吧()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远藤荣坐在一节火车的客车车厢里,他在透过车窗向外看着。
远藤今年27岁,是一个新开拓团民,刚刚从老家群马县沼田乡下来到了满洲。他本来是个农民,家里有两个哥哥。日本人多地少,家里长子继承家产,次子三子没有什么地位,只好外出谋生,当兵的很多。
远藤荣作五年前就当兵了。军训几个月就上了支那战场。这一次是淞沪战场。当时听说,中国政府腐败无能,人民对政府怨恨无比,战争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打完。战争完了,就可以过拿军饷的日子,将来甚至可以在中国找一份差事。
那可比在家种田好多了。
可是一上战场,远藤就觉得上当了,战争打了几个月,不但支那政府没有投降,自己的战友死的反而很多。
年底,上海终于打完了,新命令又下来了,要去打南京。
没想到,在南京,远藤的噩梦来了。
本来以为支那军人已经没有斗志了,整个部队坐在平板火车上前进南京。平板火车上拉着坦克,还有士兵。
距离目的地不远的时候,一声巨响,整个火车被抛了起来。佐藤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后来,他醒过来了,不过那是五天以后了,医生已经给他做了手术。后来,一个病房的人都说,佐藤运气好,和他一起的人几乎都炸死了,没炸死的也被砸死了。而佐藤被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