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趁学员调试机器和练习的机会,他发出了一份电报:苏联装甲战将军朱可夫将到满蒙边境指挥。他是皇军克星。他即将到达莫斯科。

    电报发得平淡无奇,就是上课。东北抗联也没有什么反应。发电报的人都是学员,他们在一台旧电报机上练习发电报,老一组在另一台机器上练习接收电报。联系的内容都是岗部老师给的,都是一些数字。谁都不知道,他们发的数字其实是有意义的。

    关东军早就和他有了默契,为他二十四小时开机。任何时候呼叫,都有应答。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接收电报的方式。

    |

    接到了这份情报,关东军参谋本部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份战略情报,苏联在苏满边境调配将领了。那么,苏联肯定在在苏满边境调配军队。至于这个朱可夫,既然如此重要,就跟驻苏联大使馆联系一下,如果必要,就干掉他。

    5月30日上午,日本驻苏联大使馆回电,确认朱可夫将到满蒙边境,职位未定。朱可夫,现任白俄罗斯军区代理司令,现存为数不多的优秀将领之一。

    大使馆没有在电文里说明情报的可靠程度,只是口气极为肯定。其实,他们从德国驻苏联大使馆等几个渠道获得这个情报,已经验证过了。

    为什么是代司令?因为司令被清洗了。

    他的确是新的装甲战争理论的热心支持者,但他是骑兵出身。他是新一代将领里最有名的,特点是注重详细的作战计划,和对纪律的严格要求,注重装甲战,勇敢和强悍。

    还有一点,朱可夫在中国战场考察过日军作战,对日军有所了解。

    关东军司令部立刻发电,请大使馆除掉朱可夫,至少不使他来满蒙前线。

    至此,关东军司令部几乎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满蒙边境。满洲大地的平静,让他们的感觉逐渐变好。渐渐的,他们认为,满洲的联军已经不足为虑了,就象以前的义勇军一样。

    |

    5月30日,莫斯科,当地时间上午。

    接到了电报,日本驻苏联大使把这个差事交给了武官土居明夫去安排。

    苏联和日本现在还没有撕破脸,没有中断大使级外交关系。日本驻苏联大使馆承担了大量的搜集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情报的任务,是莫斯科日本间谍网的核心。

    土居明夫,高知县人。幼年曾经想当马贼。当马贼的志愿很奇怪,他在满蒙北支旅行的时候,知道蒙古等地有很多马贼。他认为,马贼是可以利用的力量,于是有了这个伟大的理想。

    土居明夫1917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1927年毕业于陆军大学。1938年任驻苏联大使馆武官。当时的军衔是大佐。

    他是个敏感而明智的情报分析专家。他感觉到了苏联对满蒙边境冲突的态度,好像要动真格的了。为什么呢?

    张鼓峰事件的时候,每天都有大量的苏联人在日本大使馆外面抗议。但是,到了诺门坎冲突,苏联人不来抗议了,很安静。

    这不对劲,很糟糕,苏联要打大仗。土居明夫知道,抗议的苏联人都是政府组织的,具体说,是苏联外交部组织的。为什么这一次不组织人抗议了呢?

    土居是个很了解苏联实际军力和国力的人,他曾经多次呼吁重视苏联的军力,但是,在日本,根本没人听他的。

    这次,他要回国,在回国之前接到了这个任务。当然,这个任务不可能由他亲自去执行。

    土居离开大使馆,到了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和普希金艺术馆转了一圈,再到一个书店买了一本俄罗斯艺术方面的书,就回到了大使馆,收拾好行李,乘火车经过西伯利亚返回满洲,再去日本。

    和土居明夫一起乘坐火车回日本的还有美山要藏。他们之所以坐火车,是有任务有目的的。

    任务就是要观察沿途火车运输情况,目的是判断苏联对满蒙边境的准备情况。一路上,两个人轮流睡觉,观察苏军的铁路运输状况,特别是注意各个车站的情况。

    沿途看到的情况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判断,苏联正在向远东大量运送军队和各种作战物资。仅仅亲眼见到的,就起码有两个机械化师。土居明夫决定,回到满洲,一定要到关东军司令部,警告植田谦吉司令,一定要内地增援坦克和飞机,否则作战困难。

    土居明夫布置刺杀任务了吗?

    |

    土居明夫上火车前在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就已经把任务交出去了。

    执行任务的是个日本浪人,俄文名字叫伊万,打扮得就象个艺术家,冷眼一看,看不出是日本人,连土居明夫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伊万拿到写着任务的纸条,仔细地看了两遍,把纸条吃了。

    任务明确,刺杀朱可夫,不使离开莫斯科。

    这个任务有难度,因为对方是高级将领,而且行踪不清楚,没有人帮助他。艺术家伊万自从潜伏,就没有被起用过。如今启用了,他知道,这很难,只有抱定必死的决心,才能完成。

    他打了几个电话,走了几个地方,到下午就知道了朱可夫的行踪。接到消息之后,他发出了撤退令,让刚刚和自己联系的几个人撤离。

    朱可夫还在没有到莫斯科,不过已经查到,他会在6月2日乘坐火车到达莫斯科,下一步行程不知道。

    在火车上刺杀是不可能的,因为火车现在在几十公里之外。

    艺术家伊万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象朱可夫这样的高级军官,他去的地方只有几个有限的地方,最有可能的是去军人接待室,或者去国防人民委员会,无论如何,他都会从车站出来。

    他开着把轿车停在火车站对面,在这里刚刚好能看见火车站的贵宾出口。果然,只等了一个小时,一辆轿车出来了。这是军队高级官员的专用轿车。看到了轿车去的方向,他知道,朱可夫去国防人民委员会了。

    伊万对莫斯科的路很熟,抄近路把轿车开到了国防人民委员会附近,刚刚到国防人民委员会大门,就看见那一辆高级轿车到了,缓缓地开进了大门。

    伊万在紧张地思索,朱可夫会去哪里?哪里才是下手的好地方?根据土居明夫的交待,朱可夫很可能去远东。去远东,不可能坐火车,坐飞机!是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

    伊万在一条僻静的大街上找到了一个公共电话,拨通了一个电话,道:“给将军的飞机准备好了吗?”这是个试探的电话,如果对方表示对自己的身份有疑问,那么他们就准备了飞机。如果对问题有疑问,那么就是没有准备飞机。

    对方答道:“下午四点就可以了。请问将军什么时候到达?”

    伊万道:“我就是确认一下。到达时间还得等通知。会及时通知的。再见。”放下了电话。

    伊万笑了,他打的是伏努科沃机场。伏努科沃机场是1937年批准兴建的,刚刚投入使用,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莫斯科还有一个军用机场。伊万在莫斯科住了很久,他知道,新机场投入使用,旧机场在维修。于是,他笃定朱可夫要走新机场。

    现在,距离下午四点还有几个小时。足够观察地形了。

    伊万准备在去飞机场的路上下手。他在去机场的路上开了一段,返回了莫斯科城。

    下午三点,一辆高级军官的轿车驶上了去中央机场的公路。这是午后,公路上的车不多,因为这个时代,毕竟去机场的汽车不多。

    这辆车正是朱可夫的车,伊万在火车站见过一次。

    |

    朱可夫坐在车上,低头沉思。

    朱可夫1896年12月2日生于卡卢加州斯特列尔科夫卡村一贫苦家庭。少年在莫斯科当学徒,并于1915年应召进入沙俄军队骑兵团,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朱可夫曾两次获得圣乔治十字勋章。十月革命后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一次遭遇战中,他100人对2000人并且坚守了阵地七个小时。得到斯大林的赏识。

    1918-1920年他参加了苏俄国内战争。1923年朱可夫成为团长。1930年升为旅长。

    现在,对于朱可夫来讲,他时刻要小心的就是肃反。

    很多人都叫大清洗,其实这是西方人的说法,正式叫法是肃反,肃清反革命的意思。军队肃反从1937开始,到1939年还没有结束。

    朱可夫尊敬的装甲战的倡导者图哈切夫斯基被枪毙,而他却幸运的逃过了的清洗,并且继续升职。不知道肃反什么时候轮到自己。

    朱可夫这次接到命令,很担心,以为肃反轮到自己了,因为多少人就是接到这样的命令后一去不回的。他甚至跟家里做了最后的交待。

    可是到了莫斯科,见自己的是伏罗希洛夫元帅。元帅的微笑是他知道这不是危险的肃反,而是机会。

    不害怕了,他开始研究元帅交给的任务。

    ******

    1,土居明夫1939年以后的履历:1940年任参谋本部亚洲科科长、作战科长。后任关东军情报部部长、哈尔滨特高课负责人。1941年升为少将。1945年升为中将,在上海任第十三军参谋长。战后于南京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顾问,辻政信也是其中一个。回国后任“日高机关”顾问。

    ;

第297章 生死一线间()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元帅介绍完满蒙边界的情况,又介绍了斯大林的决定。朱可夫根本就没有犹豫,答应了,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我现在就可以起飞。”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在电影里,我们看到过:朱可夫同志得到了命令,毫不犹豫,说我现在就可以起飞。这是电影里朱可夫的伟大形象,谁知道他是不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的真实想法是,我安全了,有战争等着我去指挥,太好了。

    5月30日,莫斯科通往飞机场的路上。

    现在是春天,前几天,冰雪融化,道路不好,到处都是冰水。这两日大风一吹,道路干燥,轿车走在路上,轻快而平稳。飞机场的道路是专用的,使用的人很少,宽阔的大路上只有朱可夫这一辆轿车。

    路两边的绿树发言,一篇新绿,让人觉得心情很好。朱可夫的心情很好,充满了希望。

    走在去飞机场的路上,朱可夫开始思考满蒙边界的战斗,根据委员会给自己的有限的资料,分析研究自己应该如何做。

    这时候,轿车距离机场不远了,路上几乎没什么车了。坐在前排的副官忽然道:“不对,我好像见到过这辆轿车。对,就是这一辆。”

    司机道:“我也好像见到了,一次在火车站,一次在委员会大门外。看,朝我们开过来了!”

    副官道:“不好,加速。”

    轿车轰然加速,一下子窜了出去。

    后面那一辆车更猛,加速,加速,加速,追了上来。车头向朱可夫轿车撞去。

    轿车一闪,刚好躲开。再追逐。

    那辆车显然动作灵活很多,朱可夫的轿车也很灵活,只可惜,车上有三个人,载重量大,稍微不如人家灵活一点点。

    要命的一点点。

    第四次,神秘的轿车撞上来了,躲不掉了。

    朱可夫的司机想刹车躲避,已经来不及了,只听砰地一下,轿车车尾被撞了一下,晃了几下,滑到路边,停了下来。司机的技术十分高超,硬是没有让汽车翻过来。

    那辆轿车也停了下来,一个艺术家模样的人走了下来,他手里拿着手枪,对准后排的玻璃就开枪。

    朱可夫的轿车玻璃是防弹玻璃。

    自从前些年法国科学家贝奈狄特斯发明了防弹玻璃,一些政要的车窗就换上了这种玻璃。这种玻璃很柔韧,被击碎以后不会产生大片尖锐的玻璃,而是产生一些细碎的玻璃片。因为玻璃中间夹着一层柔韧的薄膜,玻璃不容易碎裂。

    副官也拔出手枪,迅速把玻璃摇下,手伸出来对着艺术家就射击。

    艺术家中弹了,手枪对着副官开了几枪,副官也中弹了。

    这时候,司机冲出轿车,对着艺术家射击。

    艺术家对着司机开了一枪,司机摇晃着倒下了。艺术家对后排玻璃又开了一枪,防弹玻璃碎了。再打,没子弹了。

    艺术家掏出一个手雷,拉开保险栓,迟滞了两秒,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扔向后排玻璃的破洞,扔向朱可夫。

    中弹的副官一下子从座椅上蹿了上来,压在朱可夫身上。一只手伸出去,象推排球一样,把手榴弹打了出去。

    艺术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再晚一秒扔出去就好了。

    一声巨响。手雷在半空中爆炸了。

    十几分钟后,一辆过路的军车把活着的司机和朱可夫送到机场。这同时,机场警备部队的车也到了。

    刺客和副官都死了,司机受伤;道医院后不久死亡,朱可夫受伤。

    后来,警察发现,刺客身上中了四弹和三块弹片,中弹部位是胸前等身体前部,两发来自副官的手枪,两发来自司机的手枪。副官中了四弹,玻璃上中了四弹后打碎了,副官后背被炸烂了。司机身上也中了一枪和三四块弹片,不过没死。

    朱可夫身上中了两块弹片,有两个口子。鲜血不断流出。送到医院就查清楚了,中了两块弹片,一块在左肩,一块在脖子,其中一块豆粒大的弹片镶嵌在脊柱骨上。

    医生感叹道:幸亏这块弹片是穿过副官身体后炸到将军身上的,否则将军就没命了。

    朱可夫很快就恢复了知觉。他感觉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晕,不过,他头脑清楚,甚至还参加了医疗方案的讨论。

    如果马上手术,需要两个月才能上前线。

    朱可夫当下征求了医生的意见,决定简单治疗一下,去前线,等战役胜利了再手术。

    伏罗希洛夫元帅鉴于战事紧急,只好同意了他的意见,但是派了一个水平很高的医疗队,以便随时为他治疗。

    简单地治疗了一下,朱可夫去了战场。

    他去战场的行程比历史上晚了三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