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谢吴王关怀,魏王身体安康,也常常怀念吴王,临行前曾叮嘱袭,一定要向吴王问好。”杜袭此话半真半假,临行前曹操自然简单说了他与孙坚的交情,至于怀念什么的话,当然是他说的场面话。

    “哈哈,难得孟德还记得孤。”孙坚朗声一笑,似乎信了杜袭的一番话,接着说道:“贵使远到而来,舟车劳顿,还请先行下去休息,晚上孤在王府设宴,为贵使接风洗尘。”

    杜袭见孙坚直接称呼曹操的表字,显然两人关系还算可以,心中对于结盟之事顿时有了把握,恭声说道:“多谢大王厚爱。”杜袭躬身一拜,便随着内侍出了王宫。

    夜晚,孙坚直接在王府中设下盛宴,并请来吴国重臣作陪,给足了魏国面子,倒让杜袭觉得是受宠若惊。

    酒过三巡,身为吴国丞相的张昭率先问道:“不知贵使代表魏王前来,所为何事?”

    听到张昭的话,席间瞬间安静下来,纷纷注视着杜袭,就连孙坚也放下了酒杯,转头看着杜袭,等待他的回话。

    屋内只剩下丝竹之声,还在众人耳边回响。

    杜袭拱手一拜,说道:“不瞒吴王以及众位大臣,袭此行特为商议魏国与吴国结盟之事。”

    听了杜袭的话,屋内不少大臣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咳咳。”孙坚咳嗽一声,屋内杂音瞬间消失,方才问道:“孟德欲怎么结盟?”

    杜袭将对刘表所说的话重新转述一番,然后静待孙坚回复。

    还未待孙坚有所表示,一旁的张纮就说道:“听闻贵使是从西方楚国而来,不知是否属实?”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零九章 势成() 
杜袭没有任何隐瞒,而且这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直言道:“确实从楚国而来。”

    “那不知魏国可与楚国签订盟约?”张纮凝视着杜袭,不眨一下眼睛问道。

    “不瞒吴王,以及诸位,魏国已经与楚国签订了盟约。”杜袭没有一丝慌乱,依旧不卑不亢拱手道。

    听到杜袭承认,即便是孙坚,脸色也没有了之前的和善,一双虎目迸发出摄人心神的冷光,面部表情地盯着杜袭问道:“魏王这是什么意思?”

    杜袭被孙坚刻意释放的气势压迫,忽觉得身体一重,有种呼吸艰难的感觉,此刻他才发觉,面对孙坚时的压力,竟然不比面对曹操时的感觉要轻松。

    深呼吸,有些骇然地看着吴王,杜袭拱手说道:“吴王误会了,此盟约只对魏国和吴国生效,与楚国无半点关系。”

    杜袭话音刚落,只觉得身体一轻,胸腔在呼吸时,也畅快了许多,而孙坚身上的气势也已经消失,刚才的感觉,就像是他出现了幻觉一般。

    “哈哈,却是孤误会了了孟德的意思。”孙坚倒也干脆,直接承认自己孟浪,举杯说道:“孤之过,这杯酒,向贵使赔罪。”

    杜袭连忙举杯回敬,说道:“非是大王,是袭未说明白,才使得诸位误会,袭之过也,应该是袭向诸位赔罪才是。”

    说罢,杜袭直接将杯中酒饮尽。

    一旁的张昭等人若有所思,点了点头,也不再纠缠此事,众人推杯换盏,屋内又恢复了先前的气氛。

    一场晚宴,宾至如归,杜袭醉意熏熏地离开了王府。

    但是散场后,众人中张昭与张纮却没有离开,反而随着孙坚到了一间偏殿之中。

    “子布,你觉得魏国的目的何在?”孙坚面容冷冽,脸上的笑容也已经消失。

    “连横合纵,远交近攻。”张昭嘴中吐出了八个字。

    “恐怕没那么简单。”一旁的张纮轻轻摇了摇头,打断了孙坚的思路。

    “何以见得?”孙坚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张纮问道。

    张纮拱手一拜,说道:“大王,结盟之事恐怕只是魏国的一个手段,用来防备袁术而已,他们恐怕是要对鲁国开战了。”

    经张纮一提醒,孙坚等人瞬间反应过来,仔细思考了魏国的谋划,觉得张纮所言很有可能就是魏国下一步的动向,于是问道:“那孤该如何回应?”

    张纮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诡秘,说道:“大王不妨答应下来。”

    “为何?”孙坚看着张纮,不明白他的意思。

    张纮缓缓解释道:“结盟不过是相互利用,魏国想要吴国与楚国牵制袁术,我们自然也可以利用魏国扩张领土。”

    “怎么做?”孙坚来了兴趣,回味着张纮的话。

    “这就要看大王手中的细作了。”张纮说道。

    次日,吴国朝会,孙坚特意将杜袭请到了朝堂,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许诺与魏国结盟,并交换了盟约。

    就在南方盟约签订之时,前往晋国的程昱也完成了他的任务。

    相对来说,袁绍要比孙坚和刘表难缠许多,虽说他与曹操交情深厚,但是牵扯到两国的大事,他对于谋臣的意见很是看中。

    两家结盟,对于麾下谋士来讲,他们自然是无比赞同,更何况,晋国还有唐国这一个强敌环饲。

    但是两国的分歧,在于如何联手应对唐国,唐国的强大,已经让袁绍以及众位大臣感到了畏惧。

    所以作为盟友,他们要求曹操必须出兵,共同对付唐国,并且在晋国需要帮忙的时候,帮助晋国抵御唐国。

    可是曹操又怎么会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于是双方就开始争论,魏国态度很明确,想要他们出兵,可以,大军所需粮草,晋国要全部供应,至于军饷,晋国也必须要给出一半,同时晋国免费给魏国提供大批战马。

    面对魏国的狮子大开口,晋国有哪里会同意,晋国富庶,粮草和军饷袁绍但是不在乎,可这战马,却是稀缺的资源,哪能轻易给魏国。

    于是双方开始扯皮,十日之内连续三次商讨,最终全部不欢而散,最后双方各退一步,晋国开放战马交易,每年以一匹战马数金的价格卖与魏国三千匹,直到盟约结束。

    杜袭和程昱几乎是同时返回了许都,皆拿着盟约求见曹操,两人同时来到王府,见了面,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当两人同时拿出各国盟约之时,曹操抚掌大笑三声,说道:“两位爱卿辛苦了,你们先下去休息,明日朝会孤自有封赏。”

    两人连忙推辞,称这是他们分内之事,无需赏赐。

    曹操不置可否一笑,命他们二人下去休息。

    第二天,魏国朝会。

    众位朝臣一到王府,便感觉到今天的气氛有些凝重,纷纷不解地对视了一眼,他们可没有收到任何异常的消息,唯有几个巨头心中明了。

    “大王上朝,群臣觐见。”

    一声尖锐的声音传出,群臣立刻自发排队进入朝堂。

    “恭迎大王。”众人进去朝堂,见曹操,立刻下拜道。

    “众卿免礼。”曹操伸手虚扶。

    “谢大王。”

    “今日朝会,孤有一件大事宣布。”曹操扫了一眼众臣说道。

    下方的群臣一个个对视一眼,皆是一脸不解之色。

    “宣程昱,杜袭入朝。”曹操对着身旁的内侍说道。

    “程昱,杜袭入朝觐见”

    “拜见大王。”两人相携手进入朝堂,见到曹操立刻下拜道。

    “二位爱卿皆是有功之人,不必多礼,来人,赐座。”曹操直接走到二人身前,扶起了二人。

    二人被曹操的行为感动,眼眸含泪,觉得多日的劳累一扫而空,激动地拜道:“多谢大王。”

    曹操回到王座,待二人坐定,方才说道:“在仲德与子绪努力下,魏国已经与晋国,楚国和吴国达成联盟。”

    说罢,朝下议论纷纷,不少臣子听到曹操的话后,眼神一亮,他们已经明白了曹操的意图。

    果然,只听曹操继续说道:“所以孤决定,三日后,兵发鲁国。”

    “大王英明!”曹操的话音刚落,以戏志才为首的魏国重臣纷纷出列,拱手应诺。

    他们早就已经商议好了一切计划。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一十章 动作() 
魏国即将出兵攻打鲁国的消息不胫而走,也让不少国家的探子大为吃惊,事先他们竟然没有收到一丝风声。

    事态紧急,合伙探子纷纷利用各种途径将消息传回了各国,其中以鲁国探子最为着急。

    当日夜间,消息已经传到了鲁国王府,听到消息的刘备,连夜召开了麾下文武,商议该如何应对来犯的曹操。

    “大王,臣建议立刻调大军前往边境迎战,拒城而守,同时向他国求援。”谋士陈登立刻出列建议道。

    徐州四战之地,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而面对兵力强盛的曹操,野战没有任何的胜算,唯有退守大城,坚壁清野,或许可以坚守至援军到来。

    刘备听后直接就面露不喜,他鲁国虽说地域不大,仅有徐州的四郡之地(徐州五郡,其中广陵郡在袁术手中),可也算是兵多将广。

    目前为止,仅他所控制的四郡,就已经招募兵马近三十五万,其中领兵大将,他的两位结拜兄弟就不弱于人,更有虓虎之称的吕布以及他麾下数员大将,虽然他们关系并不和睦,但刘备却有绝对的信心抵御曹操。

    刘备很干脆地拒绝了陈登的建议,然后下令道:“传旨,命大将军吕布率军十万,屯驻小沛,迎战曹操,骠骑将军关羽屯兵兰陵,防备泰山方向的魏军,至于琅铘,就交由曹豹将军驻守。”

    魏国若是起兵,他们必然从泰山和彭城而入徐州,泰山之兵,攻取的应该是琅琊和东海,彭城之道,乃是直通下邳,是一处极为重要的地方。

    而小沛,位于沛国,目前沛国被鲁国和袁术一分为二,以萧县为界,隔水相望,而小沛正在鲁国手中,是魏国进入彭城的必经之地。

    吕布乃是曹操的死敌,况且,他的家眷尚在下邳,不怕他不出死力。

    “大王,三思啊。”陈登再次拜道。

    “哼,元龙何必涨他人志气,灭鲁国威风,我鲁国未必就比他魏国若。”刘备直接拂袖而去,留下面容阴晴不定的陈登立在原地。

    而就在魏国与鲁国大战一触即发之时,身在唐国的张载收到了李靖的捷报,短短的数日,他就已经拿下了河东全郡。

    占有河东的国家,掌控天下咽喉。

    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虽然这里的天下比较倾向指两京,也就是长安和洛阳,但是这话却并非虚言。

    河东紧临两京,西渡蒲阪可以直取长安,南渡黄河从崤山可直逼洛阳,可谓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更何况,这里还是唐国南下的门户。

    只不过河东地区一直掌握在太守王邑的手中,他可是彻底的保皇派,即便是汉室已亡,诸侯国并立,他仍没有归顺或者自立,仍以汉臣自居。

    之后郭汜与李傕相争无果,便退到了河东地区,攻打王邑,但是在贾逵的帮助下,王邑成功守住了河东,驱逐了郭汜。

    而如今,天下乱战,张载自然是想要兵不血刃拿下河东,况且对于贾逵,张载还想要将他收入麾下。

    可王邑却拒绝了张载的招降,并率军做出一副进攻的态势,不得已,李靖直接使用强兵压迫,直接设计包围了王邑,围而不攻,然后绕过了河东的主力,直接出现在河东治所安邑。

    最终,王邑只剩下一座孤城,被城中不良人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而王邑在城破后自刎身亡,贾逵则是选择了投降。

    对于李靖拿下河东,张载没有丝毫的意外,当今天下,单论领兵打仗之能,又有多少人是他李靖的对手,更何况,张载特意将赵云调至了李靖的麾下。

    而拿下了河东,张载也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计划了。

    魏国与吴楚以及晋国结盟,自然瞒不过张载,他早已经做出了布置,张载打算趁着曹操攻打鲁国,无暇顾及晋国,直接出兵攻打晋国,争取消灭晋国。

    而没有了曹操支援的晋国,未必能够抵挡住唐国的铁骑,而此次用兵,最差的结果,也要把幽州全境拿下。

    为此,张载已经暗中积蓄了大量的粮草,准备送往幽州薛仁贵部。

    虽然幽州之战结束后,徐晃和戚继光被调回唐国,但是罗成却被张载放在了幽州,担任李靖的副将,又有原公孙瓒部的将领,还有田豫辅助,对抗整个晋国或许稍显不足,但拿下一个幽州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就在李靖捷报传至晋阳之时,张载一纸命令已经出了晋阳,向着薛仁贵驻扎的幽州而去。

    “将军,大王有令到。”薛仁贵的大帐突然被人打开,走进来一名士卒,将一封书信递给了薛仁贵。

    正在军中研究舆图薛仁贵听到士卒的话,连忙接过书信,大略一看,眼中出现一抹炽热,猛然一拍桌子,大声叫道:“传我将令,擂鼓聚将。”

    战鼓隆隆,无数士卒听到激动人心的战鼓声,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动,身体微微颤动,眼中的火热,似乎能够烧穿一切敌人,转头看着中军大帐的方向,两年的休养,他们早就已经渴望大战的到来。

    薛仁贵早已经在大帐中端坐,等候着诸将的到来。

    一刻钟后,薛仁贵见人到齐,拿出了张载加盖王印的命令,说道:“诸位同僚,刚收到大王的命令,要我们动用所有兵力,全力进攻幽州,有五万援军也已经在路上,所以此战至少拿下幽州全境。”

    众将对视一眼,火热地看着薛仁贵,纷纷拱手拜道:“请将军下令。”

    这两年,没有一场大战,他们也是憋坏了,如今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按捺不住心中的战意,纷纷向薛仁贵请战。

    薛仁贵扫视了一眼帐内的诸将,最终在罗成身上停了下来,帐中的众将士,唯有罗成能够独当一面,而且还是右北平人,对于幽州足够的熟悉。

    “罗成听令,此战你为主力,命你率兵三万,向东进军,幽州籍将领协助,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广阳以及渔阳两郡,切断冀州与幽州之间晋军的联系。”

    “其余诸将,随某南下涿郡,随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