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分两头,会到唐国的张载,亦是召集了群臣,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经过了三天的时间,张载多方努力,才把世家叛乱所产生的影响压至了最低,同时,为了收拢民心,张载将世家的土地全部分给了佃户耕种。

    “大王,下一步可还要用兵?”郭嘉躬身一拜,然后问道。

    “不,下一步没有用兵的计划。”张载自是知晓郭嘉之意,他也发现了,唐国士兵已经开始有厌战的情绪了,再勉强作战,恐怕自己就先崩溃了。

    听到张载没有继续作战下去的念头,郭嘉等人也松了口气,他还真怕张载会继续用兵。

    这一段时间,唐国内肯定需要稳定,刚建国,就有世家作乱,虽然没有多少百姓动乱,但也人心惶惶,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唐国已经的民心经不起大风大浪了,这还是托了天降异像的福,若不然,只是这一劫,就足够他们消化数年。

    “大王,锦衣卫刘千户求见。”

    正在张载等人商议政务之时,门外的侍卫突然进来报告。

    锦衣卫,已经正式在晋阳挂牌,成为与不良人并立的情报机构,拥有监察全国的权利。

    “带他进来。”张载眼中闪过一丝亮色,对侍卫吩咐道。

    “诺。”

    少倾,一身飞鱼服的刘德就来到了张载的面前。

    “可是有些眉目了?”张载问道。

    “有了一些发现。”刘德躬身一拜说道。

    “说说。”

    刘德再次一拜,说道:“大王,刚开始时,卑职觉得有些奇怪,总觉得这伙人的手法似曾相识,几日来,卑职将此事重新梳理了一遍,有经过调查,竟然发现,这伙人的做法,与大谁何有惊人的相似。”

    张载面容凝重,他已经派刘德查访了数日,基本上全无消息,如今刚有了消息,竟然又与大谁何扯上了关系。

    “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德原本也是一脸迷茫,按理说,原并州境内的大谁何应该全部潜伏起来,没有召唤,是不能有任何行动的,可他并没有发出任何指令。

    可是直到他在监狱中见到了一个人,他才恍然大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章 意外() 
“大王,卑职在天牢中见到了一个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人物。”刘德皱眉,语气有些低沉。

    “何人?”他可不记得唐国的天牢中有什么重犯,能够令身为大谁何一方大员的刘德感到震惊。

    “曾经的大谁何两大巨头之一。”刘德现在眼中依旧有些不可置信,他真的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了他。

    “什么!”张载直接站了起来,将身前的都矮桌掀翻,上面的公文洒落了一地,张载却没有顾及这些,一脸震惊地问道:“你确定?”

    “呼,卑职刚开始也感到难以置信,但是听到他亲自承认了身份,也只能相信。”刘德轻轻吐出口气,说道。

    “走,立刻带我去见他。”张载直接跨过矮桌,穿好了鞋子说道:“奉孝也跟来。”

    “诺。”

    天牢不过离王府一条街的距离,一行四人很快来到了天牢。

    天牢新设,但是现在却是人满为患,而里面的囚犯,他们曾经全是风光无限的各个世家的首脑,现在却是沦落为张载的阶下之囚,倒令人感慨世事无常。

    没有机会他们或求饶,或怒骂的声音,张载等人来到了一间单独的牢房门前,张载制止了想要呵斥那人的狱卒,命他将牢门打开,然后退下去。

    牢门打开,张载见到了那人,赫然是王府中的那个管家,只见管家现在正盘膝坐在床上,紧闭着双眼,似乎是在养神。

    管家听到有脚步声靠近,连眼睛都没有睁开,就说道:“怎么,这么着急就想要杀死吾么?”

    “孤可没说要处死你。”张载看着其貌不扬的管家,实在不敢相信,曾经风光无限的大谁何巨头,竟落到这步田地。

    听到张载的声音,管家立刻睁开了双眼,见到身前一名不怒自威的青年男子站在他的眼前,不禁一愣。

    作为昔日灵帝身边的近臣,他自然看过张载的画像,也认得他的容貌,再加上张载自称,所以他立刻反应过来,眼前的正是当今的唐王。

    “不知大王屈身前来,有何指教?”管家并没有起身,而是就坐在那里看着张载。

    张载不以为意,轻笑了一声,问道:“以先生之能,为何屈居与一个王府中,哪怕他王氏有前朝的司徒,也不至于令先生如此做吧。”

    管家看了一眼张载,似乎是犹豫了一阵,叹了口气说道:“当然不至于,不过若是王司徒对吾有救命之恩呢?”

    张载恍然,然后就是一阵疑惑,问道:“不知先生是什么时候进去王府的?”

    “董贼迁都长安之时,被乱军挟裹着前往长安,与西凉的士兵产生了一些冲突,差点被杀,是王司徒救下吾。”

    “原来如此。”张载点了点头叹道:“恐怕董卓之死,你也出过一分力吧,仅凭着王允,他还不可能实施连环计。”

    管家诧异地看了张载一眼,他没想到,张载这么快就想到那件事情,特别是张载竟然提到了连环计。

    说来,他也正是因为王允一心想要杀死董卓,而且也成功了,所以才会尽心尽力地照顾王家。

    “不愧是唐王,在下佩服。”管家叹道:“看来吾也是小看了大王的不良人。”

    张载思维跳跃之快,真的令他有些感叹,仅凭着一些零碎的信息就能想到这么多隐秘,世人只知道王允诛杀了董卓,却不知道他设下的连环击,即便是现在,知道的人也不多。

    张载心中摇头苦笑,他的不良人如果能够这么准确地打探到此事,又哪里会有建国后的乱子,不过他也没有解释。

    “那么此次王家叛乱,不良人没有收到丝毫的消息,看来也是先生的手笔了。”张载眼含杀意,虽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他的失误,但,最重要的是,唐国境内竟然还有一股他都没有察觉的势力在窥视,还能瞒得过不良人,恐怕就连他的不良人中,都不知道有多少探子混入里边。

    想到此处,张载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也多亏了世家没能忍住,提前动手了,若是在他与晋国大战之时,从他背后下手,那后果

    不寒而栗!

    这支力量必须要亲自掌控,或者直接抹杀!

    平复了下心情,张载继续问道:“那先生为何不离开唐国,相信以先生之能,一定能够顺利离开唐国。”

    “唉,没能保住王家,就算离开唐国,吾也没有脸面苟活于世,况且天下又有哪里是吾的容身之地。”管家摇了摇头,说道。

    “天下之大,哪里不是容身之所。”张载看着管家说道:“比如袁绍,他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管家听到袁绍的名字,眼中飘过一丝异样的光芒,没有回答,让后问道:“大王前来不会就是为了说这些废话的吧。”

    张载见管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把话挑明,皱了一下眉头,直接说道:“孤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先生能够将手中大谁何的力量交出来。”

    王者唯一,他不希望有游离于掌控之外的力量出现。

    “大王放心,这支力量,吾已经解散,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大谁何这个称呼了。”行动失败后,他就当机立断,遣散了手中的所有探子,让他们自己选择以后得生活。

    张载眉头紧锁,死死地盯着他说道:“孤要他们的联络方式和名单。”

    管家与他对视良久,方才说道:“可以,但吾有个条件。”

    “说。”

    管家扭头看着其他牢房中的罪犯,说道:“希望大王能够给王家人一个全尸。”

    张载好奇地问道:“为何不要求孤放过他们。”

    管家淡淡说道:“大王会放过他们么?”

    “不会。”张载眼中杀意浮现,他恨不得立刻灭掉王家之人,当然不会放一人漏网。

    管家听到张载的话,坦然一笑,他旧随灵帝,对于帝王心术也有一些了解,若是张载答应他的话,那绝对实在骗他,他反而不会将正确的联络方式告诉他,最终,二人达成了协议。

    “你就不问孤打算如何处置你?”张载好奇问道。

    管家沧桑一笑,说道:“吾心已生死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零一章 变动() 
过了半个时辰,张载从大牢中返回,他已经从管家手中,得到了他想要的名单以及联络方式。

    在看过名单后,张载心中直发凉,他麾下不良人中有数名大谁何的探子,而且隐藏很深,甚至有人还是不良人中重要的头目。

    不过既然确定了,那就要立刻清除隐患,将他们彻底清除出不良人的队伍,当然,若是他们能够臣服,张载还是很乐意手下他们的,毕竟他们的能力还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这一切,都是能保证他们有足够衷心的前提下。

    不过这一切还是交给刘德去处理,他本来就是大谁何的首领,相信以他的身份,定然能够有所收获。

    接下来的几天,张载频繁收到各地的战报,其中,最让张载欢喜的,还是李靖送来的大捷战报,西南方异族入侵,已被他尽数歼灭,而且,他更是乘胜追击,攻入了羌族腹地,一把将羌族的老巢给端了,如今羌族已经彻底臣服。

    得到消息后,张载直接调拨了数千坛美酒,以及大量的肉食,犒劳三军,同时下旨,将南方边境的军防,全部交给了李靖掌管。

    这也是张载早就计划好的布防,目前,唐国四方,北方乃是鲜卑草原,有冉闵守卫,东方则是太行天险,只剩下西方与南方,西方是一些羌族的聚集之地,一直由李靖防御,而且这些年,也不愧他响亮的名声,羌族被他压的死死的,不敢有丝毫动作。

    本来以李靖的才能,只用来防御羌族,实在是大材小用,但是李靖的资历和战功都达不到擢升的条件。

    如今羌族臣服,西边边防也趋于稳定,李靖厥功至伟,同时,也算是一战成名,将西南方交给他,相信反对的声音会很小。

    如此一来,整个唐国的边防表已经安排妥当。

    至于其他方面,张载直接设下了尚书省,作为他的秘书,接下来一段时间,有分别设下了中书和门下省,方便他处理政务,同时也是为了改制做出准备。

    河套地区,张载将大量从黑山出来的百姓迁移过去,从事生产,争取早日恢复到被匈奴屠杀前的状态。

    政务安排完毕,张载也松了口气,接下来就是休养生息,这几年来,唐国的将士不断征战,是该休息了。

    接下来的工作,张载打算放到农业上去,毕竟战争,说到底,除了兵强马壮,很大程度上,靠的还是后勤保障。

    而随着张载与袁绍大战结束,神州大地彻底恢复了平静,每个国家都在抓紧时间稳定政权,为了宏图霸业积极地做着准备。

    张载安排完工作,也开始反思自己在这段时间里的行为,发现,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有些自大了,就拿河套地区的匈奴来说,明显是他决策的失误,将百姓送到了匈奴的屠刀之下。

    为此,张载特意前去成宜城下祭奠死去的百姓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战争给人们所带来的创伤,也渐渐被抚平,百姓们忘却了伤痛,平静地过着生活。

    这一年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收缩兵力,征兵,练兵。

    而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张载国库也渐渐充盈,恢复到了幽州之战前的粮食储备,而且他还扩充了军队,补充了上次大战后兵力上的损失。

    而经过这一年的时间,锦衣卫也正式发挥出了他的作用,上至封疆大吏,下至贩夫走卒,都在他们的监管之下。

    一年来,他们明面上,已经拿下了一个太守,数个县丞,现在整个唐国的吏治为之一清,至于暗中拿下了多少贪官污吏,就不得而知了。

    是日,张载微服出巡,身边仅剩下典韦一人护卫,躲开了众位大臣的视线,悄悄来到了并州书院。

    这座书院建立已经算是有些年头了,有蔡邕和胡昭坐镇,现在书院中已经有不少学子慕名而来。

    “不错,已经有了几分名校的味道。”张载走在书院中的小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学子,不时还能听到争辩的声音。

    对于书院的氛围,张载还是很满意的,不说学子们个个精神抖擞,单单是书院中那一股墨水的香味,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

    一路上,张载也不停地观察着这些学子的属性,但也发现了几个好苗子,不过他们学业尚未完结,张载只是默默记下了他们的名字。

    继续在书院闲逛了半晌,期间,张载还参与了学子们之间的辩论,学子们见张载带着侍卫,出身不凡,也没有阻止他加入辩论。

    直到天色渐晚,张载方才前往书院后院,前去寻找蔡邕与胡昭两人。

    这次张载并没有再隐藏行迹,来到后院门前,见到后院的书童,张载直接开口说道:“烦劳通禀,张载求见。”

    那书童不过十岁左右,张载并没有见过,显然是刚成为书童不久,也不认识张载,听到张载的话,礼貌地行了一礼,躬身说道:“还请先生稍等,吾立刻前去禀报。”

    少倾,胡昭带着书童急匆匆地赶到了门前,此时守门的书童面无血色,不敢直视张载的身影,亦步亦趋地跟在胡昭身后。

    胡昭远处见到正在等候的张载,脚步又加快了几分,再离张载一丈处,弯腰恭敬地拜道:“拜见大王。”

    张载受完一礼,连忙将胡昭扶起来,看着有些清瘦的胡昭,张载叹口气说道:“这几年,倒是辛苦孔明了。”

    胡昭连称不敢,然后说道:“还请大王能否宽恕书童的无礼。”

    此时,书童早已经被吓得面无血色。听到胡昭的话,直接就跪到地上,口中不停说道:“大王饶命”

    张载呵呵一笑,他又不是那么斤斤计较的人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