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酒肆内几乎也没了杂声,灰衣男子的话,已经吸引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

    灰衣男子听到同伴的话,语气也稍微收敛了一些,然后说道:“我说的可都是真的,我兄弟就是禁卫营中的梁山,你要不信可以去问他。”

    “好好,我信,咱们还是说些别的吧。”同伴显然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想要将话题转走。

    “这两位兄弟,怎么不说了,这话说到了一半,吊人胃口,这样,你们的酒钱算我的,你就给我讲讲,这究竟是怎么回是。”他们桌旁,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打断了两人的话,说道。

    “这”两人对视一眼,看着商人,为难地坐在那里。

    那商人也是自来熟,要了一坛美酒,倒满了三杯,请他们两人吃酒。

    灰衣男子也是贪杯之人,见到美酒,眼中炽热如火,但还是保持了一份理智问道:“你是何人?”

    商人叹了口气说道:“实不相瞒,在下乃是中山的商人,受过韩使君的恩惠,所以听到使君遇害另有隐情,就想要听个明白,有恩不报,与禽兽何异。”

    灰衣男子听后,咬了咬牙说道:“我二人也曾经受到过使君的恩惠,但没有能力报答,不过我们却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使君被害的隐秘,如今既然兄台想听,那我就豁出性命了。”

    “好,请。”

    三人对坐,这次,灰衣男子也毫不压制自己的声音,将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一说出。

    “当真是禽兽!”

    商人听后直接用力拍了一下桌字,差点将自己的酒杯震倒,酒肆中的许多人听后,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韩馥虽然没有多大的能力,但是对于治理地方,倒是挺有一手,自他来到冀州,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许多,可以说,冀州的百姓都受到过他的恩惠,乍一听闻,他们心中对于晋王也开始生出几分排斥。

    “慎言,慎言。”

    灰衣男子的同伴立刻劝阻二人,而此时,他们的酒已喝尽,商人当即说道:“你我三人一见如故,不如前去我的落脚之地,我请二位吃酒?”

    “好,同去。”

    商人立刻结账,三人结伴向着酒肆外面走去。

    三人一走,酒肆内顿时炸开了锅,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冀州本地人士,受到过韩馥的恩惠,立刻激烈地讨论起来。

    不少人认为他们三人是骗子,所说的话,不足为信,他们不认为堂堂的四世三公世家会做出如此下作之事。

    不过酒肆中,忽然有一人在商人离去后,突然站起身,撞到了身旁的酒坛,恍然大悟,说道:“原来是他。”

    “是谁?”不少人问道。

    “他是中山王家的商人,常年在外,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他。”酒肆中,也有不少人认出这男子,他经常来酒肆中喝酒,所以对他的话,也都信了几分,对于刚才三人的话中的怀疑也少了几分。

    一天后,邺城中气氛有些凝重,大街小巷中都在流传袁绍密谋害死韩馥之事,甚至越穿越离谱,到了最后,竟然有人说袁家谋害了前朝的两个皇帝,也就是灵帝和小皇帝。

    冀州境内,正酝酿着一股风暴。

    紧接着,不知从哪里传来消息,韩馥的遗子韩涛出现在冀州常山内,广招韩馥旧部,想要替他父亲报仇。

    一时之间,坊间的传闻就如同病毒般,迅速扩展到整合晋国,就连青州和幽州也能听到一些风声。

    不过很快,晋国的官员就做出了应对,贴出告示说明真相,称这只是晋国的敌人造谣,同时抓不了不少传播谣言的百姓,晋国之内,人心惶惶。

    仅仅一天,各地就出现了无数恶性伤人事件,常山不少官吏,更是宣布叛出晋国,留守的官员意识到事态严重,一边派兵镇压,一边立刻上报了袁绍,请求他出面解决。

    而此时,离袁绍下令征粮,才过去了三天,审配和逢纪还没有回返,他就已经收到了留守官员的来信。

    “哼,一群饭桶!”

    袁绍将手中的情报砸在地上,种种地骂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九十八章 袁绍退兵() 
“擂鼓聚将!”

    袁绍嘴里骂骂咧咧一阵,平复了躁动的心火,吐出一口浊气,对着帐外叫道。

    “咚!咚!咚!”

    三通鼓后,众将士齐聚大帐,袁绍此时也没有了刚出兵时的意气风发,略显颓废,将后方的情报告知了众人。

    田丰等人对视一眼,皆面露凝重,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坏消息,他们前一阵还嘲笑张载后方出事,眨眼之间,自己后方就也出了这样的叛乱,可算的上是报应不爽。

    “现在怎么办,有谁能告诉本王,现在该怎么办?”

    袁绍面无表情,看着田丰和沮授,田丰他不担心,在他担任冀州牧之前,就已经致仕,与韩馥的主臣名分已经消除,唯一担心的,就是其他韩馥的旧部,会被人煽动,联合起来造反。

    现如今国内动荡,时局不稳,他袁绍必须回到冀州,出面收拾乱局,可以肯定,此时冀州定然乱成了一锅粥。

    但是以如今双方的态势,现在放弃攻打居庸关,他还真有些不舍,毕竟他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把唐军逼到了居庸关,而且彼此战争也是由他发起,若是没有一个能够与百姓交代的结果,那对于他的威信,无疑也是一种削弱。

    原本他想要拿张载立威,但这一段时间里,双方的数次交手,袁绍非但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折损了许多兵马,至于立威的念头,也并没有因为战事不顺而减少,反而有愈加愈烈的趋势。

    “领兵平叛,由本王一人返回便可,尔等继续率兵攻打居庸关。”

    袁绍话音刚落,突然从帐外又进来一名斥候,单膝跪地说道:“报大王,常山境内已经有数万兵马集结,常山已经被敌人占领。”

    这人话中刚落,忽然又有一名斥候来报:“大王,唐国壶关方向疑似有数万大军调动的迹象。”

    壶关有动作,自然是张载的命令,他为了替正面的薛仁贵分担压力,特意命令张辽大军做出趁乱出兵的动作,当然,这是真正的出兵,张辽的一万人,直接从壶关出发,进入冀州,一副入侵的举动,而且张载还给张辽了一道便宜行事的权利。

    听到诸多消息,田丰立即出列,拱手拜道:“大王,现在幽州已不可图,臣以为当先行回到国内,平定叛乱,再作他图。”

    “臣等附议。”下面文武百官听到田丰的话,也跟着附和,就连一向与田丰等人不和的郭图也没有出声反对。

    袁绍听了颓然叹了口气,既然到了这份上,他已经没有能力再顾及幽州,吐出口中的浊气,下令道:“传令,全军拔营,退出上谷,原幽州部众,各自返回驻地,其他人返回冀州!”

    最后袁绍突然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将上谷的百姓全部迁往其他几郡,孤要给他留一座空郡。”

    此刻,紫荆关下,罗成已经率军回返,紫荆关现在还在唐国手中,不过他们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牵招已经猛攻了几天几夜,若不是紫荆关物资充足,就差点被他给攻破了。

    而就在紫荆关岌岌可危之时,罗成及时赶到,在牵招攻城中,突然从他的后方杀出,直接杀的牵招收尾不能相顾,丢下了一地的尸体,向着北方逃窜。

    入了关,罗成迅速将两支队伍整编,然后接手紫荆关的防务,同时他也得知了张载最新的命令。

    常山境内,聚集着数万义军的大营,中军大帐内,几个首领正聚集在一起商讨议事。

    “不良将军,咱们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现在他们不少人都提心吊胆,原本他们只是想散播些谣言,可后来,却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许多人响应,最后更是拉起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

    不过他们可没有指挥军队的经验,只能划分成了数部,由他们不良人统领。

    最后,他们也收到了张载的询问的密令,没有隐瞒,他们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一详述。

    张载当即拍板,决定搅乱晋国的后方,围魏救赵,吸引晋国的兵力回防,然后薛仁贵再趁机夺取幽州,然后将指挥权利交给了郭嘉,由郭嘉策划这次的计划。

    郭嘉的计划也很简单,一面假扮韩馥的独子,在常山郡中招募韩馥旧部,将冀州的水彻底搅浑,一面动用壶关的张辽,做出袭击冀州边境的打算,而他们则是隔岸观火。

    不过他们也知道,这些韩馥的旧部战斗力并不怎么强,但是他们有名将带领,打起顺风仗,想必并不是难事。

    为此,一直护卫在张载身边的典韦,都被派了出去。

    “根据主公的指示,先前往紫荆关,与罗成将军汇合。”不良将直接说道。

    他们并非战斗人员,也没有领兵作战的能力,虽然有数万大军,但也都是这乌合之众,没有足够的战斗力,与袁绍手中的军队硬拼。

    而居庸关,王猛等人也收到了张载的密信,信中将他们的计划说了一遍,然后命他们向幽州施加压力,配合罗成与张辽等人。

    对于张载的安排,王猛等人也没有异议,毕竟王猛本来就打算在袁绍离开之时,吊在袁绍身后,伺机而动,争取能击溃袁绍的主力,双方的想法有些不谋而合。

    不过晋军指挥也不是庸人,为了防止王猛等人率军偷袭,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布置以及反制的手段,例如暗设伏兵等等。

    于是就出现了如今的一幕,袁绍率领十几万大军在前方赶路,而后方则是王猛留守了五千步卒,其他数万人一直跟在袁绍军中的不远处。

    双方一前一后,就这样离开了上谷,当然,袁绍军再也没有办法掳掠百姓,这也算是歪打正着。

    待袁绍走出上谷,他的兵力立刻少了一半,此战,幽州境内有半数的军队参与,他们还有相当一部人是异族人,如今战事暂时结束,他们自然要回归草原。

    而王猛等人却没有继续跟着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九十九章 结束() 
撤军路上,田丰一直欲言又止,他认为此时会军,必定是无功而返,可眼下的时局,已经不允许他们继续与薛仁贵在居庸关对持,现在晋国需要稳定,最终田丰也没有多言。

    况且,唐军也不敢贸然进攻晋国,两国都经历了一场动乱,国内都有些不太稳定,一旦进攻魏郡,很可能直接就是两国大战,那受益的还是其他国家,所以,唐国攻击常山和魏郡,也应该只是佯攻,围魏救赵,但他们却不得不回军。

    行至涿郡,袁绍留下了张郃,命他率领精兵五万驻守涿郡,抵抗唐国的入侵,而阎柔则是统领幽州异族,以及右北平以东的疆域。

    留下了张郃,继续上路,一天后,袁绍率军抵达常山,果然,一切如同田丰所料,常山境内早已经没有了韩馥旧部的踪影。

    就在半日前,常山早已经被不良将等人放弃,将韩馥的旧部交给了罗成后,继续潜伏了下来。

    当罗成接手韩馥的旧部,不少人立刻就明白,他们似乎受到了欺骗,这一切可是是个圈套,但他们也无能无力,毕竟现在他们已经不能在晋国待下去,只能随着罗成前往唐国。

    当然,在他们离开时,通知了远在冀州魏郡的张辽,张辽也收兵回了壶关,不过他也不是一无所获,他从魏郡直接迁移了数万名百姓,进去壶关,成为了唐国的一员。

    当袁绍赶到时,已经迟了,张辽等人早已经遁入了太行山腹地,而且,临走前,还将靠近太行山的县城中的官府洗劫一空,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因此对于唐国,晋国的百姓也没有太大的抵触。

    而北方的王猛,则是趁着袁绍离开,暂时无霞顾及幽州,出兵重新占据了上谷,然后一路向西,占据了代郡,兵锋直指中山,涿郡以及广阳等郡县,威胁着晋国北疆。

    而袁绍返回冀州后,听说唐军早已经撤兵,气的七窍生烟,见到唐军肆虐后留下的残局,大怒,想要再次起兵攻打薛仁贵部。

    一旁的田丰连忙制止,他可不希望袁绍一时脑热,冲动压过了理性,造成不必要的争斗,现在两国的关系还是压一压比较好,他们已经在幽州做好了防备,最多丢失一个代郡,相信唐军也不会过分进逼。

    “大王,如今我军数次征伐,军心已疲,士卒厌战,不宜再动兵戈,臣请大王暂息雷霆之怒,休养生息三五载,再行征战,必定能够战无不胜。”田丰直谏道。

    袁绍脸色阴沉不定,明暗变化数次,最终眼神有些阴冷道:“那就暂时休战,先饶他薛礼一命。”

    田丰躬身一拜,却并没有退下,而是问道:“大王,那并州世家如何处理?”

    “哼,一群废物,任他们自生自灭好了。”袁绍冷哼一声,眼中目光极为不屑。

    “可大王,那他们手中的情报组织”田丰正在极力劝说之时,却被袁绍突然打断。

    “区区细作组织,他并州世家能够建立,本王也能够建立。”

    这时,一旁的荀湛突然开口说道:“大王,他们是不会投靠晋国的。”

    虽然袁绍心中不屑,但是听到荀湛的话后,心中还是隐隐不爽,也想知道原因,但碍于面子,口中说道:“即便是投靠晋国,本王也不会重用。”

    一旁的田丰却皱起眉头,问道:“却不知是何故?”

    荀湛亦是摇了摇头说道:“此时吾也不知晓,只是与他们接触过,从他们口中得知的结果,这似乎是他们首领的决定。”

    袁绍脸色冷冽,语气冰寒道:“既然如此,那就不用去管他们的死活了。”

    显然,他被这支情报组织的首领激怒了,原本心胸就不开阔的袁绍,彻底判了他们死刑。

    “行了,此事就此结束,不必再议!”袁绍直接呵退了想要再次劝谏的田丰,起身离开了。

    话分两头,会到唐国的张载,亦是召集了群臣,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经过了三天的时间,张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