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冀州毋极甄氏家主甄俨,拜见太守大人。”商队中一位年纪和他差不多大的青年说道。

    “甄家主不必多礼。”张载客气道。

    此时甄俨气色很差,可能是刚从山贼的山寨中脱困,受了些苦,有些疲惫,脸色也很苍白,风尘仆仆,却也难以掩饰一身非凡的气度。

    就在张载打量甄俨时,甄俨也在观察着张载。

    眉清目秀,倒是个美男子,一身黑红色的太守官服,虽然样貌年轻但也有了几分威严。

    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相遇,张载哈哈大笑:“甄兄年纪轻轻,就撑起了诺大的甄家,当真是了不得。”

    甄俨谦虚道:“太守大人谬赞了,俨靠祖辈余荫,也不过掌管一个甄家,太守大人与俨年纪仿佛,已经治理一方,与太守大人相比,俨之能,不值一提。”

    一旁的徐光启适时提醒道:“主公,你看着”

    环顾了四周,出入城的百姓已经围满了道路两旁,张载懊恼的拍了下头,歉意一笑,说道:“倒是某疏忽了,甄兄,还请暂时到太守府中落脚,休息片刻,稍后某为甄兄接风洗尘。”

    “敢不从命!”甄俨也累了,在山寨中提心吊胆了几日,如今获救,又随军行了百十里路,已经筋疲力竭。

    张载对徐光启说道:“光启,先把他们带到太守府客房中休息。”

    “诺。”徐光启领命,然后指引着甄俨一行人前往太守府。

    待甄氏离开,张载开始问起薛仁贵这次的收获。

    薛仁贵激动地说道:“这次可是大收获,单单是铜钱,就装了几辆马车,有好几千钱,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

    “好啊,这下我们就有充足的资源了。”张载心中也是兴奋,一直以来,府库资源枯竭,张载把他所有的资产全部投入郡中各项开支,后来剿贼的收获虽然不少,但也仅仅维持收支平衡。

    收兵归营自然用不着张载二人操心,有军司马指挥,张载已经在军营准备好了酒食,犒劳全军。

    一路上,张载开始回忆脑中关于河北甄氏的记载。

    毋极甄氏,三国少数的几个财团之一,历史上,为袁绍称霸北方,提供了大量的财物支持,否则以甄宓的出身,袁绍这种四世三公的大士族,又怎会让儿子纳商贾之女为妻。

    在古代,商贾的地位很低,历朝历代都颁布法典,重农抑商,商贾之家,即使再有钱,在世家眼中,与平民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块大点的肥肉,任由他们予取予夺。

    当然,张载之所以注意甄氏,还是因为甄宓这个美女。

    甄宓先是嫁给袁熙为妻,在袁绍败亡后,被曹军所俘,曹丕见到后,直接向曹操禀报,要纳甄宓为妾,就连曹操也惊叹她的美貌,曹丕对她也是十分宠爱,曹植也为其是写下感甄赋。

    虽说三国之时,女子再嫁不像宋明之后苛刻,但是有像甄宓这样,以一个再嫁之人,最后差一步座到皇后之位的,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六章 交易() 
入夜,张载在太守府内准备酒宴,宴请甄俨,张辽因军务在身,不在阴馆,便由薛仁贵和徐光启二人作陪。

    雁门太守府,可以说是甄俨的救命恩人,身为太守的张载年岁又与甄俨相仿,所以酒桌上的气氛很快便高涨起来。

    几人谈天说地,没有丝毫的陌生感。

    从几年前的黄巾之乱,谈到如今各地的情况,冀州本来就是黄巾的重灾区,黄巾之乱时,甄氏因为施舍大量的粮食,没有收到太大的冲击。

    甄俨从商前,也做过曲梁长,从商后,到过冀州和幽州的大部分地区,各地民不聊生,易子而食的现象时有发生,种种所见,触目惊心。

    谈及雁门,甄俨毫不吝惜夸奖之言,他从中山至雁门,一路上中山,常山郡内,百姓皆是缺衣少食,面黄肌瘦,死气沉沉。

    但到了雁门后,仿佛到了另一片天地,虽然百姓生活,也过的不比冀州太好,但至少百姓脸上充满了希望,

    甄俨心中好奇,为何两州相邻,差别还如此大,问他们原因,才知道,是新任太守不仅帮他们重铸家园,分田地给他们,同时还给他们安装了一些新式的取水设备,方便他们生产。

    甄俨提到这种新式的龙骨水车后,啧啧称奇,然后问张载这是谁制造的。

    张载,徐光启二人相视一笑,说起这事,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

    一日,张载与徐光启二人前往郊外视察民情,路过一片田地,田边的水井旁围了很多人,两人好奇,走过去听了一会。

    原来是田中灌溉用的龙骨水车坏了,可周围没有木匠会修理,也就没人敢去修理,徐光启好奇,观察了片刻,然后对那些百姓说道:“不如让我试试如何?”

    周围的百姓相互看了看,也没人认识他,于是死活不让他动水车,好说歹说,那些百姓就是不听,无奈之下,两人只能说是太守府的官员,这下百姓才勉强同意让他去修理水车。

    一番检查下来,找到了水车的毛病,找来工具,敲敲打打,修好了水车,众人喜笑而回。

    回来的路上,徐光启突然说道:“主公,现在使用的水车多有不便,而且做工粗糙,今天看了这个水车,辰有了个灵感,准备制作一种新式的水车。”

    张载一听,这是好事,当场就同意了,有太守府全力支持,加上大量木工的协助,五天后,就制作出一种新式的水车。

    张载看后,发现这种水车十分像后世的翻车,就给他取名翻车,并在全郡推广使用。

    甄俨听后,对于雁门太守府更是刮目相看,如今的世道,那个官员不是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像张载等人一心为民的官员却是不多见了,心中也更加坚定与张载的合作。

    既然已经决定,甄俨立刻说出了他的想法,也是他此行的最大目的:“张太守,俨听说准备在雁门开与异族通商的榷场,不知可有此事?”

    这是张载发展雁门的重要计划,雁门地处边陲,又有异族人居住,虽然汉化,但是他们牧马放羊的习俗,一时还改不掉,所以经常有异族人在雁门交易,他们的牛羊和各类毛皮,都深受中原人的喜爱,而中原的铁器,丝绸以及瓷器在异族中也是畅销产品。

    因此为了方便商人交易,以及刺激雁门的经济发展,张载与徐光启商议后,决定在强阴城开设榷场,同时,还免除了强阴城的人头税,只要缴纳一定的保险金,就可以在市场中交易。

    榷场乃是政府专门设立在边境,与异族人交易的市场,由政府派人监管,历史记载中,多以宋朝设立。

    张载本来还想派人宣传此事,没曾想,榷场还未建立,就引来了甄氏的注意。

    有这么好的机会,张载自然不会放过,甄氏作为汉末有数的几大商业家族,其资本还是很雄厚的,朝着甄俨点了点头,证实了他所听到的消息。

    然后又向他简单的介绍了下榷场的作用以及管理,甄俨听后,眼中不断地闪过精光。

    对于张载天马行空的想法,甄俨佩服的五体投地,开玩笑的说:“太守大人不去经商但是可惜了。”

    我可不会告诉你,我前世就是个商人。张载心中暗道,嘴上却说:“甄兄玩笑了。”

    想了片刻,甄俨突然问道:“张太守,此时可告知陛下?”

    这榷场之事非同小可,与异族的大宗交易,若没有朝廷的许可,可是重罪,若出了事,可是要掉脑袋的。

    “呵呵,俨兄不必担心,某早已经得到陛下的许可。”

    张载自然是已经打点好了,提前通知赵忠,答送他们两成,并送了些匈奴和乌丸的特产,又许给了皇帝四成利润,便得到了份准许他开设榷场的圣旨。

    不得不说,这汉灵帝也是个做买卖的好手。

    “如此,倒是在下多心了。”甄俨想想也是,自己能想到的事,张载肯定能够考虑到。

    随后,张载又问了甄家的所贩卖的商品,上至刀剑,铁矿,下至粮食布匹,皆有渠道。

    张载喜出望外,他现在最缺的便是铁矿,雁门,也就是后世山西的北部,这里是不产铁矿的。

    当张载提出要买些铁矿时,甄俨当即就说道:“张太守,要多少铁矿?”

    “大约两万斤!”张载估摸着报了个数。

    甄俨一听,两万斤,不多,大手一挥,说道:“请将军放心,两万斤铁,在下回到毋极后,立刻安排人送来。”

    张载问道:“这两万斤铁,要多少钱?”

    谁知甄俨一脸不在乎地说道:“这些铁,就送与大人,另外再送大人五百斤镔铁,就当是答谢张太守的救命之恩。”

    张载大惊,这两千斤铁,就要三千多金,五百斤镔铁,少说也值几百金,真不愧是大商户,一挥手就送出了四千金。

    虽然吃惊,但是张载还是说道:“使不得,这份礼太贵重了。”

    甄俨却是一脸坚定,说道:“太守大人难道以为,在下以及这支商队的性命还值不了这些钱么。”

    既然话说到这份上了,张载也就不再推脱,收下了。

    谈完了交易,两人又开始举杯畅饮,有了刚才甄俨豪掷千金的举动,席间的气氛更加热烈。

    宴会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甄俨酩酊大醉,张载命人将甄俨扶到屋中休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七章 结拜() 
次日,直到天已晌午,甄俨才从屋内走出,在门口大喊:“来人,来人!”

    此时张载也处理完政务,准备好了饭食,命人送到前厅,却听到客房出隐约传来声音。

    张载走到客房院门口时,只见到甄俨斜靠着房门,双目微睁,嘴里不停地喊着什么话,由于他的声音有些时高时低,听不清楚。

    张载过去打招呼,只是甄俨一脸迷茫,完全是宿醉未醒的状态,愕然一笑,吩咐下人带他去偏厅,然后打些热水,替甄俨梳洗。

    被温水一泡,甄俨脑中也清醒多了,想起自己刚才的窘态,尴尬的低语道:“这次丢人丢大了。”重新整理好形象,甄俨快步走到大堂。

    张载看到甄俨走进来,已经完全清醒,便招呼他过来吃饭:“甄兄,请坐。”

    张载见他落座,还没待他说话,便歉意道:“府中没那么多下人,怠慢了甄兄,还请见谅。”

    甄俨尴尬一笑,说道:“让大人见笑了。”

    两人吃着聊着,天南海北,无所不谈越是深聊,甄俨越是佩服张载的见识,尤其是他对于商人的态度,与大部分官员皆不相同。

    比如他提出的商人就像是人的血液,正是由于商人的出现,各地的商品才能流通。

    甚至还提出编纂商业法典,提高商人的地位。

    而且张载似乎比他还会经商,提出了许多经商的理念和方法,比如什么促销,什么加盟等等。

    突然张载郑重的对甄俨说道:“甄兄,你我年纪相仿,不如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甄俨被张载这突如其来的话震得不轻,在他心中,虽然张载有经商的各种想法,也希望提高商人的地位,可他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张载佯装不悦,说道:“怎么,甄兄看不起某,不愿结拜么?”

    甄俨连忙解释:“不不不大人误会了,是在下一时没反应过来,只是大人的决定是认真的么?”

    “你以为某是在消遣你么,某当然是认真的。”张载生气地说道。

    甄俨苦笑一声,说道:“大人厚爱,只是俨只是个商人”刚想拒绝,看到张载眉头一皱,似乎有些不悦,然后马上转口:“那俨就高攀了。”

    张载哈哈一笑:“这就对了嘛,男子汉大丈夫,婆婆妈妈像什么样子。”

    张载叫来亲卫,命其下去准备祭祀用的长香,猪羊等用品。

    二人互报了出生年月,张载比甄俨大一岁为兄,甄俨为弟。

    不多时,香案齐备,二人焚香而拜:“念张载,甄俨二人,虽然异姓,今结为兄弟,当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百姓,不求同日生,但愿同日死,若违此誓,万劫不复,天地为证,日月为鉴。”

    然后二人起身,甄俨拜道:“小弟甄俨,拜见大哥。”

    张载看着甄俨,同样拜道:“见过二弟。”

    然后二人同时起身,相视大笑。

    入夜,张载将自己与甄俨结拜的事告知了薛仁贵与徐光启,欢喜下,几人又是一番大醉,之后更是直接伏案而睡。

    这日,在雁门带了几天的甄俨突然向张载告辞,说要回毋极家中。

    张载也知道,这几日甄俨连着收了几封家书,,估计是要催他回家,也不好再多留他。

    离别前,张载特意叮嘱他,说道:“所有一日,在冀州被人刁难,随时遣人来信,不管多远,为兄一定带兵前往。”

    经过几天的相处,甄俨也摸清了张载的脾气,对待亲人,朋友十分真诚,而且与他结拜,也并非是贪图甄家巨额财富。

    就要分别,甄俨心中也是十分不舍,可他祖业在冀州,亲人也在,他离开冀州已经有半个月,家中也催的急了,若在不回去,家中就要出乱子了。

    听到张载的话,甄俨心中一暖,微笑着说:“大哥放心,甄家在冀州,还是有自保能力的,只是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大哥身为雁门太守,还望多多保重。”

    张载走过去给甄俨了个熊抱,然后看着他说:“二弟这一去,路途遥远,且路上多有不平,还望贤弟多加小心。”

    天色已经不早,甄俨等人拱手道别,然后骑马离开。

    行至五里外,甄俨等人突然感觉地面震动,后面尘土飞扬。

    定睛一看,是一队骑兵,这队骑兵大约有百人,为首的是一紫髯的将军,不是张辽还是谁。

    张辽等人飞奔至甄俨面前,说道:“甄先生,雁门至中山,一路多有盗贼,太守放心不下,特命我等护送大人返回冀州。”

    甄俨下马朝着阴馆的方向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