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府中出来,即便是隐约有所猜测的张载,倒没有在意献帝的一番话,但他身边的罗成和赵云却为张载抱不平。

    出了府门,身为张载表弟的罗成直接说道:“主公,要不咱们干脆直接离开,不要再去管什么皇帝了,直接回到并州多好。”

    一旁的赵云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眼中也出现了明显的意动,一直以来,他都认为汉室是天下正统,所有大汉的子民都应该全力护卫汉室,但如今,他所见到的皇帝却是大失所望。

    “子龙,你以为咱们如今当如何选择?”张载没有理会罗成的提议,反而看着一言不发的赵云,饶有兴致地问道。

    “云也不知道。”赵云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他想要说什么君臣之道,但他心里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不应该继续为汉室卖命,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唉,走吧,先回到军营,再行商议。”张载长叹一声,策马向城外而去。

    傍晚,守门的士卒前来禀报,营门外有人自称当朝太尉杨彪,前来拜访。

    张载亲自前去将杨彪迎至中军大帐,请杨彪坐下,然后问道:“不知杨太尉前来有何贵干?”

    “特为今日之事而来。”杨彪见张载面无表情,也知道今日献帝恶了张载,张载心中有怒气也是正常,因此对于张载的冷淡也不以为意。

    谁知张载听后直接冷哼一声,说道:“怎么,太尉大人是来劝某退兵么?正好,某也有此意,烦劳杨太尉通禀,明日一早,某立刻拔营,返回并州。”

    “将军莫要乱想,老夫不是来劝将军撤兵的,相反,老夫还想要请将军护送陛下前往雒阳。”杨彪见张载误会了自己的来意,连忙解释,而且他没想到,张载对今日之事会如此在意。

    张载又怎么会在意一个小孩子的话,不过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张载冷冷一笑:“怎么,陛下不想要留下某军中大将,同时另派并州州牧了?”

    杨彪苦笑道:“将军多心了,陛下绝无此意,只是一时糊涂,说错了话,将军何必放在心上。”

    “杨太尉此言当真?”张载假装一脸疑惑地问道。

    “当真。”说完,杨彪直接朝着张载一拜,说道:“老夫代陛下向将军赔罪。”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启程(四更)() 
张载连忙扶起杨彪,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挺佩服杨彪的,堂堂太尉,能够为了献帝,不惜亲自登门道歉,还给他着一个小辈行此大礼,也是难为他了。

    张载语气有些急促,慌忙说道:“杨太尉折煞载了,载哪里当得起杨太尉大礼。”

    杨彪也顺势起身,对张载行此大礼,他也感觉很是别扭,但是为了献帝的安全,他又不得不这样做。

    杨彪见张载扶他起身,连忙问道:“那将军可是同意护卫陛下?”

    张载苦笑道:“杨太尉都已经亲自登门,载又还有什么怨言。”

    杨彪抚须,看着张载赞叹道:“伯喈有此佳婿,当真是好福气。”

    张载听后心中不断腹诽,感情老子若是不选择护卫献帝,就不是好人了,但他的脸上却是一脸惭愧,连连谦虚。

    两人又在营中一阵叙话,张载方才送杨彪出营,杨彪入城前,张载对其说道:“杨太尉,雒阳地区如今已成废墟,若要修建尚需一段时日,在此期间,不妨在兖州落脚,兖州州牧曹孟德乃是载的故交,载提前修书一封,说与孟德,令其准备好行宫,并提前派兵接应。”

    杨彪也曾听闻曹操的大名,心知曹家世受皇恩,托庇与他,倒是不错的选择。

    杨彪听着张载的提议,也感觉十分可行,于是说道:“此事老夫会禀告陛下,就请将军多多费心了,提前通知孟德将军。”

    杨彪走后,张载又将罗成与赵云请至帐中,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两人。

    两人的反应各不相同,罗成一脸的难以置信,和淡淡的不情愿,至于赵云,则是一脸的敬佩。

    “主公,今日都已经得罪了陛下,为何还要选择护送他们到雒阳?”罗成看着张载,一脸不情愿。

    “公然若是不愿去,那现在就可以返回并州,吾与子龙一同护送陛下便可。”张载也不看罗成,直接给罗成了一个选择。

    “那成还是随主公一同护送吧。”

    张载目光又转向赵云,问道:“子龙,你没有问题吧?”

    赵云看着张载,心中十分庆幸自己遇到了张载这个主公,之前他并不太了解张载的为人,投靠张载也只是因为罗成以及家人的缘故,但是经过这几天的朝夕相处,他开始觉得自己能够认张载为主,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赵云突然单膝跪地,说道:“云愿随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载没想到,自己只是为了以后的布局才选择护送献帝,竟然会让赵云彻底归心,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吧。

    张载扶起赵云,说道:“子龙言重了,快起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赵云彻底归心后,张载也放下心,他这次带赵云前来,自然是有他的深意,赵云虽然在之前认他为主,但一直都跟随李靖戍边,二人并没有太深的交往,他还担心赵云会离开并州,如今算是彻底放下心中一块石头。

    一夜无话。

    次日天一亮,城中车架已经准备好,由杨奉和李乐两人护送而出,其后百官随后同行。

    献帝的车架经过张载身边,献帝都没有露面,也没有问候,径直朝着东方而去,还是由杨彪前来通知张载启程。

    献帝无礼的举动彻底激怒了罗成,就连赵云也是大皱其眉。

    “主公!”罗成叫道。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是周围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此次就连赵云都看向张载,一脸坚定,只要张载下令离开,他会毫不犹豫地返回并州。

    一旁的杨彪见此情景,对献帝也是大失所望,不过他可不能让张载离开,这可关系到他们一路的安全。

    毕竟杨奉等人表现的再衷心,也抹杀不了他们山贼出身的事实,一旦他们起了歹意,就凭这他们一班大臣,肯定阻挡不住他们挟持献帝。

    杨彪乘骑着一匹驽马走近,对张载拱手一礼,说道:“还请将军莫要在意,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也还只是个孩子。”

    张载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不在意献帝的举动,说道:“杨太尉不必多心,载说过会护送陛下,就一定会将陛下送往雒阳后,方才会返回并州。”

    杨彪见张载的表情不似作伪,又安抚了了张载一阵,方才跟上百官的队伍,朝东赶路。

    张载送走了杨彪,也开始布置防务,首先,他们只需要护卫献帝的安全就行,所以沿路多派些斥候,注意献帝的安危就行,至于其他的事情,完全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相信没有不长眼的山贼与强盗敢攻击他们近三万人的军队,即便是有,他们也只需要护卫献帝的安危,其他一切都不需要插手。

    张载将所有需要注意的事情,一一向众位军司马说明后,也率领征北军护卫在后方,慢慢悠悠地跟着队伍向前走去。

    至于张载为什么会选择护卫献帝,还打算亲自交到曹操手中,他自然是另有算计。

    历史上,袁绍之所以没有迎接献帝前往河北,一开始听从了郭图等人的话,认为奉迎献帝后,事事皆需要请示献帝,处处受制。

    但如今情况已经有所不同,袁绍没能如愿得到并州之地,甚至在幽州还有一颗他所放置的钉子。

    最重要的是,根据不良人传递的消息,现在袁绍对于田丰很是倚重,若是田丰主张迎接帝驾,袁绍很可能会听从,田丰和沮授的能力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到时候袁绍若是拿献帝做文章,肯定会对他出手,至少幽州之地很可能不保,毕竟此时汉室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否则历史上刘备的名声也不会传的那么远。

    而且历史上,袁绍又数次机会可以击败曹操,但他都没有听从正确的建议,错失良机,从而被曹操击败。

    而曹操没有了献帝以及一干大臣,他的势力肯定会突飞猛进,虽然短时间内两人不会有所冲突,但是,长远考虑,还是将献帝送与曹操最为合适。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给袁绍添堵,同时给曹操加绊脚石,还得要让曹操欠他一份人情。

    但是张载却没有料到,护卫献帝的杨奉与李乐真在谋划着劫夺献帝的大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四十三章 祸起(五更)() 
杨奉与李乐骑着战马,缓缓走在队伍最前方,四周全是他们的心腹士卒,也没有压低声音。

    只听杨奉说道:“李兄,难道咱们就这样与征北军一同护送着皇帝前往雒阳?”

    李乐瞅了瞅周围,将马头拉进,与杨奉并肩,小声说道:“当然不乐意,可是现在咱们又当如何去做?”

    现在征北军就在他们身后,他们数千人,全是步卒,征北军的两万人个个装备马匹,若是他们有异动,根本就逃不脱征北军的追杀。

    “既然李兄也不愿意,那就好办,这样,今天晚上休息之时,李兄到我的营帐,咱们再行商议如何?”杨奉得到心中想要的答案,便邀请他到帐中另行商议。

    “一言为定。”

    一路上,数万大军前行,没有什么不开眼的贼人前来骚扰,不过有献帝以及百官的拖累,一行人走的还是很漫长,一整天的时间,还没有走完两百里的路程。

    入夜,两边的营地泾渭分明,张载并没有选择与献帝等人住在一个营地,而是单独驻扎在百米外。

    杨奉大帐。

    此时两人正聚集在一起,商议一些不可告人之事。

    “杨兄,咱们该怎么才能摆脱征北军?”李乐看着杨奉,他对于杨奉的提议很感兴趣,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征北军。

    杨奉嘿嘿一笑,看的李乐有些胆战心惊,只听杨奉说道:“我倒是有个主意,就是不知道李兄有没有胆量参与?”

    李乐见杨奉说的严重,迟疑了好久,一咬牙,问道:“杨兄有何妙计,还请一说。”

    杨奉紧紧盯着李乐说道:“李兄可要想好了,若是听了我的计划,李兄就必须参加,否则就休怪我不讲情面。”

    李乐一听,心中大感不妙,但是如今箭在弦上,要他临阵退缩,还真有些拉不下脸。

    李乐一脸决然道:“杨兄有何妙计,尽管说出,大不了就是一死,有什么大不了的。”

    杨奉一拍手,说道:“李兄高论,既然李兄下定决心,那我也不在卖关子,索性就直接告诉李兄好了。”

    “我的妙计就是”杨奉脸色忽然变得阴狠,狰狞这脸庞说道:“挟持皇帝直接离开。”

    李乐一听,头皮发麻,他不是没有想过摆脱征北军的主意,但是却没有想到杨奉竟然要挟持献帝,这么丧心病狂的举动他都能做出来。

    如今他听到杨奉的主意后,就已经明白,自己没有了回头路,若是反悔,恐怕今天走不出杨奉的大帐。

    不过李乐也是白波出身,好勇斗狠,心一横,一咬牙,说道:“杨兄准备在什么地方动手,还请提前通知一声,我好做准备。”

    杨奉拍拍李乐的肩膀说道:“放心,现在还早,等行到黄河边上时再行动。”

    当夜,两人各怀心思,商量好挟持献帝的具体计划,然后返回各自营帐。

    又行了两天,此时远在兖州的曹操终于是收到了张载的手书,看完张载所写的内容后,登时大惊,然后将麾下文武召至府邸,将书信传阅给众人浏览。

    待众人看过,曹操方才问道:“诸位以为咱们该如何处理此事?”

    曹操众多谋士中,荀彧的地位最高,于是在曹操说完后,立刻建议道:“彧以为主公当立刻起兵迎接帝驾。”

    荀彧算是曹操麾下对汉室最为衷心的人,听闻献帝到来,便迫不及待地表态。

    一旁的其他谋士,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献帝,若是另外有人想要横叉一杠,比如北方的袁绍,那他们又该怎么面对北方的威胁。

    曹操手下的谋士显然完比袁绍强的多,没有一人劝曹操作壁上观。

    一干谋士说完,曹操也没有做出决定,反而将目光停留在一病态的年轻男子身上。

    这男子大约三十左右,一脸苍白,像是大病未愈,他拿起张载写的书信看了几看,方才说道:“主公,忠认为当去,不过这张载恐怕也是不怀好意。”

    听闻男子的话,曹操一愣,问道:“何以见得?”

    男子说道:“若是主公迎驾后当如何处理?”

    “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沉默了片刻,然后抬头看着男子说道:“怎么,这有什么问题么?”

    张载身为征北将军,并州牧,想要如此做法肯定是不行的,并州苦寒,帝驾肯定不愿前往,长安有李傕等人作乱,雒阳地区经过董卓霍乱,现在也是一片废墟,那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与河北的袁绍有能力迎接帝驾。

    而张载之前与袁绍在幽州打的不可开交,显然不会把献帝送往冀州,其他地区又离并州甚远,唯一的可能便是送往自己的地盘。

    曹操沉思片刻,迎接帝驾,张载有天然的劣势,这是无可避免的,那他只能采取最有利的措施。

    曹操心中忽然一动,说道:“志才可是想说,袁绍会趁此机会出兵抢夺帝驾?”

    男子正是戏忠,戏志才,当日他下定决心,挨了华佗一刀,不成功便死亡,结果差点没命,若不是又百年野山参吊住了性命,恐怕早已经死亡多时了。

    不过幸亏他命大,在华佗的悉心调养下,总算恢复了,虽然身体比寻常人虚弱,但是已经没有了生命危险,此刻他已经加入曹操帐下,认曹操为主。

    戏志才缓缓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忠怕是张载故意利用陛下,转移袁绍在幽州的注意力,同时利用主公牵制袁绍,一石二鸟,偏偏主公还得接受他的好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