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前张载战场上故意放水,他思考了半天,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张载会放水,直到当天夜里李傕等人商议退兵之事后,一句话提醒了他,当他想通后,更是流了一身冷汗。

    本来他的意思是退回凉州修养生息,但是李傕等人却不甘心,于是狠狠说了句一定再次攻打长安之类的话,这句话就像有魔力一般,让他顺着往下想,结果他瞬间便明白了张载的谋划。

    张载或许已经注意到他了,这是贾诩想通张载的谋划后,第一时间产生的想法,然后又摇了摇头,堂堂并州牧,又怎么会注意到他这个无名小卒,不过为了安心,他还是小心地劝李傕不要大肆杀戮。

    这次李傕等人起兵时,王允等人没有一起察觉,等他们回过神来,李傕等人已经出现在长安城下。

    李傕等人再次来犯,可是急坏了朝中的大臣,他们一个个惊慌失措,若不是关键时刻王允,皇甫嵩等重臣出面弹压,一些官员只怕已经逃跑了。

    而城中的王允,吕布等人也是怒火中烧,张载刚离开几天,他们就又围攻长安,分明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尤其是吕布,眼睛通红,就像只受伤的野兽,一身杀气环绕,身边的气温也下降了好几度。

    由于之前张载俘虏的西凉军士卒,已经全部被他带回了并州,所以现在城内的守军也只剩下五万,堪堪能够守住四门。

    李傕军新到,吕布也不顾己方士气高低,直接出城搦战,李傕等人也知道吕布的厉害,对于吕布的搦战,充耳不闻,安静地待在营中回复体力,连日高强度的行军,他们也有些疲累。

    次日天亮,李傕等人直接下令攻城。

    数日不间断的攻城,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场挑战,城墙上下被血液染红,一具具尸体静躺在地上。

    长安城内。

    昔日董卓的部将李蒙和王方正坐在一处院落中,商议事情。

    “李兄考虑的如何了?”王方问道。

    李蒙看着王方,心中也正在犹豫,他们曾经是董卓的部下,在董卓死后,投靠可吕布,所以现在日子过得很不好。

    原来,董卓军中分为几个派系,数他们西凉一系势大,所以经常欺辱其他派系的诸人,作为西凉军主将的董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几个派系的矛盾越来越大。

    到了如今,原并州刺史麾下的军队,现在都是吕布的嫡系,他们自然要出口恶气,所以西凉军都倒霉了。

    “妈的,如今的生活当真是憋屈。”李蒙突然将头盔摔倒地上骂道。

    王方也趁机撺掇道:“就是,想想以前过得生活,再看看现在的生活,完全是天地之别。”

    然后王方蛊惑道:“不如我们将李傕等人放入城中,若是拿下了城门,那此战我们就是首功。”

    两人越说越激动,仿佛吕布乃至长安城都是两人的囊中之物。

    终于,在两天后王方与李蒙偷偷打开了城门,将西凉军引入城内。

    “杀!”

    王方和李蒙在军中也有些威望,特别是攻城的还是他们原来的将军,所以他们对于偷袭城门,没有一丝异声。

    偷袭很顺利就得手,没有一丝波折,等到吕布等人反应过来,为时已晚,李傕的数万人已经进城。

    吕布虽然骁勇,但是架不住李傕人多,城内有房屋限制,所以长兵器很难施展,吕布一身的武艺发挥不出一半。

    最后吕布败退,然后他立刻找到王允,希望他能随自己离开,可是王允心存死志,不肯离开,情况紧急,吕布也不再劝,直接从其他城门出城,投奔别处。

    最后,长安城内,王允被逼从皇城上跳下,其一家人全部被诛杀,同时还牵连了一些大臣,好在有贾诩,但也没有酿成大祸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五章 安排() 
长安之争彻底落下了帷幕,王允和数位大臣身死,吕布出走,而李傕等人也在替董卓平反后,重新挟持献帝,同时把控朝政,各自请官,大肆分封亲信。

    见识过李傕等人的残暴,刘协也不敢再反驳,生怕他们一怒之下,将自己杀掉。

    最后只能下旨,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

    而李傕等人把控朝政后,又不懂治理民生,而对于司隶地区的豪门大户,更是变本加厉,轻则抄家,重则灭门,比之董卓还要残暴。

    一段时间后,整个司隶地区,世家开始沉寂,甚至暂时搬离司隶,百姓数量骤减,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身为太尉的皇甫嵩,却是异常自责,张载临走时,曾提醒过他,让他小心李傕等人,可是他却觉得张载有些杞人忧天了,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李傕兵临城下时,方才想起张载的叮嘱,可为时已晚。

    如今天子被挟持,他们又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汉的江山,在李傕等人的蹂躏下,瑟瑟发抖。

    晋阳城内。

    此时张载正坐在桌案前,书桌前放着几张写满文字的白纸,仔细一看,全是他麾下文官武将的名字。

    如今征北将军府要开,但是州牧府也要运转,他该对并州官员做出一些调整了。

    首先,所有武将皆封为校尉,新加入的徐晃,皇甫坚寿皆为军司马,划入征北军中,除了北方边境地区,以及重要的关隘,必须留人驻扎外,其余人等全部调回晋阳。

    诸将中,张辽,皇甫坚寿坚守壶关,张辽为主将;冉闵则是驻守北方边境,由徐晃辅助;李靖仍然驻扎外上郡,防守西凉以及羌人,赵云为其副将;戚继光驻守西河,窥视河东地区。

    至于文臣方面,徐光启总督北方五郡,杨俊调任上党太守,皇甫郦前往上郡,赵风则到西河郡任职,王象负责太原同时也是治中从事,王猛为别驾,总理州中事物。

    细细一数,此时他的麾下,已经有了大将十数员,文臣稍弱,仅有七人,但是总体来说,他麾下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上,在诸侯中,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一日,张载正在屋中看书,蔡邕却突然到访。

    张载亲自为蔡邕倒了杯水,问道:“不知岳父大人有何贵干?”

    蔡邕说道:“子德,老夫来并州已经有些时日,如今也无事可做,听说子德的学院已经建立,不如老夫前去教导学生如何?”

    张载自然是求之不得,之前他就曾想过如何安排蔡邕,肯定不能在州中任职,那唯一的去处,就只能是书院,而且这也是蔡邕最好的去处,只不过,张载没有办法向蔡邕开口,没想到今日蔡邕竟然亲自找上门来,要求前往书院任教。

    “既然岳父想去,那岳父就去吧,不过岳父年纪大了,精力不比从前,每天教上一节课就好,不必太过劳累。”张载叮嘱道。

    “子德不必担心老夫的身体,趁着如今身体还算硬朗,应该多为国家培养这人才才是。”蔡邕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张载见蔡邕态度坚决,只能心中叹了口气,然后亲自将蔡邕送至学院。

    张载要来学院,自然有人提前通知了院长胡昭,而胡昭也早早便在门口等候。

    见到张载,胡昭躬身拜道:“见过将军。”

    张载扶起胡昭,问道:“可曾通知学院的学子?”

    胡昭点了点头,蔡邕可是一代大儒,比他的声望高了不知道多少,蔡邕要来教学,他当然要全力促成。

    三人来到学院的广场中,此刻所有学子正跪坐在跪垫上,等候校长。

    由于土地和教师人数所限,学院一共只招了一百多人,至于教学的方式,则是参照后世大学时代的制度,学员们可以去任何一个教习处听课,当然,如果不去听课也可以,只要能够在年末达到及格的成绩,就不会有人过问。

    当然,若是达不到及格的成绩,连续两年,那就要被开除,同时禁止在州中任职,所以这里的每位学子学习都很用功。

    见到张载三人,学子们起身拜道:“拜见将军,拜见院长。”

    “诸位免礼,入坐。”张载看着下方的百人,这些人基本上是他霸业的基石。

    待众人坐下,张载方才说道:“诸位是否疑惑为何突然将大家召集到一起?”

    张载眼光扫了一圈,看着下面学子疑惑和好奇的眼神,接着说道:“之所以召集大家,是为了介绍一位先生,他可是天下有名的大儒。”

    众人齐齐将目光转向蔡邕,三人中,只有他是学子们没见过的。

    蔡邕缓缓走上前,拱手说道:“老夫蔡邕,今后将作为学院的老师,在学校任教。”

    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哗然,蔡邕的名声可是要比胡昭大的多,没想到他们有一天能够成为蔡邕的学生。

    众人议论过后,很自觉地又保持安静,然后蔡邕开始了他在学院的第一次讲课。

    而一旁的张载朝着胡昭微微点头,然后离开学院,本想回府,但转念一想,既然出来了,先不着急回去,到军营中去看一看。

    此时军营规模比之以前已经扩大了一倍,军营中驻扎着四万征北军,由薛仁贵等人统率,并日夜操练。

    进了军营,隆隆的马蹄声在校场内回荡,张载曾提出过,骑术训练,作为征北军的士兵,每人都要参与,好在有了马镫和马鞍的辅助,现在征北军中,超过一半的步卒已经能够驭马奔驰,至于骑兵,更是各个训练骑射,反正并州也不缺马匹。

    而且张载专门在西河郡,原来匈奴人生活的区域,划出了一大块牧场,让匈奴人负责放牧,驯养战马。

    张载来到军营的消息,很快传到薛仁贵的人处,于是将训练交由了副将,然后前来面见张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六章 郭嘉出现() 
薛仁贵等人从校场中回到帅帐,张载已经盯着军中的沙盘看了许久,这沙盘是张载令不良人辛苦了半年,才制作出的。

    眼前的沙盘,包含了并州全境,细致到每一处桥梁,隘口,同时将己方的兵力配置表示在上方。

    张载见众人到齐,同时询问了部队训练的进度,同时给了他们一个命令,让他们加大训练力度尽快完成训练。

    张载的势力飞速发展,其他人也没停下脚步,公孙瓒与袁绍接连在界桥,巨马水,龙凑大战,最后公孙瓒退出冀州。

    而公孙瓒在回到幽州后,简单修养后,开始攻打刘虞残部,最终攻破居庸,掌控幽州全境。

    黄河南岸的曹操,更是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青州黄巾再次爆发,李傕听从朱儁的建议,命曹操前往青州平定叛乱,最终,曹操大破黄巾,招降近三十万人,曹操选择青壮,编入部队,称为“青州兵”,其余老弱妇孺,命他们归家,从事生产劳作。

    捷报传到长安,朝廷加曹操为镇东将军,自此曹操威名远扬,然后开始有大量人才投奔与他。

    最为著名的便是荀彧,荀攸叔侄二人,荀彧在袁绍击败公孙瓒后,离开袁绍,听闻曹操之名后,慕名来投,同时还带来了弃官归乡的荀攸。

    然后荀彧又举荐了程昱,经程昱提醒,又举荐了郭嘉,于是曹操直接征辟郭嘉。

    分别接到荀彧与曹操的书信后,郭嘉陷入了犹豫,前年他曾收到并州牧张载的留书,邀请他到并州出仕,但是他见到书信后,已经是半年后,张载已经在并州扎根,麾下文武齐备,所以他一直在观望,后来张载的名声越来越大,他正准备趁着张载麾下没有良某,出仕并州。

    如今好友邀请,郭嘉陷入两难,他已经准备前往并州,看看名扬天下的张载,究竟有何本事,至于世家所谣传,张载如何不堪,如何虐待文士,他是一点都不相信,想反,他对于张载的唯才是举以及并州书院所有兴趣,最重要的是,他想要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并州书籍。

    郭嘉也不是行事拖泥带水之人,他既然决定前往并州,今日就收拾行李,同时给荀彧写了封书信,然后离开颍川。

    而荀彧接到郭嘉的书信后,懊悔至极,当时他就应该亲自上门去请,否则也不至于郭嘉错投他人。

    而接到郭嘉投奔张载的消息后,曹操也没有在意,如今他麾下谋士如雨,猛将云集,少一个郭嘉,也没有影响。

    之后又有两人来投,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

    曹操也曾听闻两人的名声,就聘为军中从事。然后满宠、吕虔共荐一人,乃陈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亦聘为从事。

    之后又有于禁带着数百人来投,被曹操封为军司马,之后夏侯惇也带着一位猛将到来,是他路过一处庄园,见到有位猛人,倒拖着牛尾,将发狂的牛硬生生拖了数里之远,曹操以锦衣赐之,封其为亲军统领。

    至此,曹操的保底,算是基本上完善。

    至于郭嘉,则是经冀州过壶关,然后再入上党,经过壶关时,见到把守壶关的将士,不由赞叹道:“真不愧是是战无不胜的征北军。”

    可进入上党后,就立刻皱起眉头,上党境内的百姓生活有些差了,各个脸上都有些菜色,比起所见的士卒,他们的生活好像过得很苦。

    “看来这张载有些名不副实啊。”郭嘉路过酒肆,进入酒肆中,点了些酒水,边喝边叹道,他本能以为张载是穷兵黩武之人。

    可能是他的声音大了,郭嘉身边的座的一个人听到后,问道:“这位小哥是从外地来的,而且刚到上党吧?”

    郭嘉见他的衣冠整齐,面色红润,不似百姓,然后答道:“某游历天下,听闻并州百姓富足,政治清明,特来一见。”

    “那就不奇怪了。”那人拱了拱手说道:“在下苏双,乃是一行脚商人,来往于冀州与并州之间,看小兄弟投缘,请你喝酒如何?”

    郭嘉也是酒鬼,怎么会与他客气,听到邀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