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允见两人眉来眼去,似乎有些暧昧,觉得时机成熟,说道:“将军,我有一言,不知将军愿否一听?”

    吕布收回挂在秀儿身上的心神,说道:“王司徒客气了,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王允指着秀儿,说道:“某想要将小女许配给将军为妾,不知将军是否愿意接纳?”

    “什么!”一旁有些心不在焉的吕布,听后大惊,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王允对于吕布的反应很满意,然后却故作不悦道:“怎么,将军可是小厮秀儿?”

    吕布听后连连摇头,如此美女他怎么会嫌弃,辩解道:“只是听闻此事,有些惊讶,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还请王司徒恕罪。”

    “那不知将军意下如何?”王允看着两人问道。

    “这布只是一介武夫,恐怕入不得王司徒法眼。”吕布迟疑道。

    “将军哪里的话,小女能嫁与将军为妾,也是小女的荣幸。”王允似乎认定了吕布,一直希望他能够尽快表态。

    “那就多谢王司徒好意。”吕布出席,对着王允拜道。

    “好,选择吉日,某定将小女送入将军府中。”王允抚须大笑。

    吕布再三拜谢后,方才离府。

    接下来,就是转移李儒的注意力,同时离间董卓与吕布,而离间的种子已经埋下,唯一要考虑的是,怎么转移李儒的注意力。

    对于李儒的手段,王允也曾见识过,聪明绝顶,但是狠毒凌厉,损人利己,而且对董卓忠心耿耿,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人。

    如今无重大战事爆发,作为董卓的首席谋士,李儒只需要坐镇长安,掌控全局便可,想要将他的注意力引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若实在不行,只能牺牲他手中掌握的那股力量。

    接下来的几天,王允频频宴请百官,有时两三人,有时是一人。

    王允宴请吕布以及百官,自然瞒不过李儒的眼线,接到密报后,李儒冷冷一笑,自语道:“如今王允还是小动作不断啊,这美人计都用上了。”

    然后忽然眉头一皱:“怎么感觉王允最近有些太活跃了?”

    最近,王允频繁在家中宴请大臣,根据自己得到的情报,都是保皇一党的重臣,也有一些将军,不过手中基本上没有军权,翻不起风浪,他也就没有没有细究,如今看来,其中还是有些猫腻,可从他们的谈话得知,最近他们也没有什么动作。

    “不行,还是要重点关注这些大臣。”

    李儒急匆匆地朝着董卓府中一处地方而去。

    王允用了几天的时间转移李儒的注意力,终于有一天,李儒和吕布都不在董卓身边,几日内没有办法顾及董卓府上,王允抓住机会,来到董卓府上,邀请他前往府中赴宴。

    次日中午,董卓在数百名飞熊卫护送下,来到王允地府邸。

    王允身穿朝服,早早地等在府门前等候董卓,无论是董卓下车,还是入府,皆是大礼相迎。

    入席后,王允一边称赞董卓功劳,将其比作伊尹与霍光,一边表达自己的忠心,直将董卓说的是心花怒放。

    酒半正酣,王允将董卓引入后堂,身边的士卒则被董卓叱退,却听王允道:“允自幼学习天文卦象,前些日子观星,发现汉室气数已尽,如今太师功劳冠绝天下,会如同皇位的禅让。”

    这话正说道董卓的心坎里去了,当即说道:“若是果真如此。司徒当为元勋。”

    王允拜谢,后又命人取了酒菜,又继续在屋中畅饮。

    两巡酒后,王允说道:“允家中养了些许歌姬,练了一曲新舞,不知太师可愿一观?”

    董卓眼神一亮,点了点头:“甚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四章 董卓死() 
一曲歌舞,董卓表现地比吕布更要不堪,对于秀儿的美色,早已经垂涎三尺,看着来到他身边行礼的秀儿,眼中一团火热,仿佛要把他吞下去。

    “司徒府中有此美人,到真是好福气。”董卓目不转睛地看着秀儿,眼露淫光。

    王允装作看不到董卓的丑态,面露疑惑问,道:“此乃是府中舞姬,年芳二八,不知此女可有幸侍奉太师?”

    董卓眼中贪婪喷发而出,难以掩饰,口中却说道:“此乃司徒精心培养的舞姬,这恐怕夺司徒所爱。”

    王允心中腹诽,却起身出席,躬身拜道:“允此次邀请太师赴宴,除了聊表寸心,更希望将此女献与太师,之前未曾言明,还请太师恕罪。”

    董卓一愣,继而大笑,同时也出席,拉住王允的手说道:“子师如此厚礼,咱家真不知该如何回报!”

    王允说道:“此女能服侍太师,是他的荣幸,太师何须言谢。”

    董卓再三称谢后,王允当即命人备车,将秀儿送往董卓府邸,而董卓心中挂念美女,又与王允说了几句话,便起身告辞,为表忠心,王允更是亲自将董卓送往府邸。

    王允从董卓府中返回,心中甚是得意,他的计策已经成功,秀儿落在董卓手里,吕布二人必生嫌隙。

    行至半路,吕布却突然出现,一把将他拉下马,揪住他的衣襟,厉声问道:“司徒既然将秀儿许我,又为何将他送与太师?”

    王允用尽全身力气,想要从吕布手中挣脱出来,可吕布力大无穷,王允挣扎不脱,只能停止乱动,看着目眦欲裂的吕布,没由来的一阵恐惧,他没想到吕布这么快就回来,而且还得到了秀儿的消息。

    王允眼中怒火一闪而逝,他对于董卓麾下之人,无一丝好感,如今被吕布如此对待,心中更是厌恶,不过想要利用他对付董卓,只能陪笑。

    为了稳住吕布,拖延时间,王允只好假装急切,辩解道:“将军且慢,此地不是说话的场所,还请将军移步寒舍,某定会给将军一个解释。”

    “哼。”秀儿毕竟是王允的人,此时吕布不好与王允翻脸,重重一哼,将王允推了个踉跄,然后翻身上马。

    王允差点被推倒,站稳后,看着背对着自己的吕布,眼中怒火更盛,杀意在心中浮动,随后深吸口气,也跟着上马,向府中而去。

    一路上,王允心中不断思考怎么离间二人,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王允府中。

    与此同时,长安城外几十里处。

    李儒带着数百名士卒站在一座庄园外,听着里面传来的阵阵喊杀声,眼中凶光闪烁,随后慢慢收敛。

    不多时,有一身染鲜血的士卒前来禀报:“大人,里面叛贼已经清剿完毕,无一活口。”

    “好,走,随某进去。”此时李儒眼中没有一丝波动,李儒大手一挥,进入府中,其身后士卒紧随其后。

    院落内,血腥味十足,数十具尸体躺在地上,每具尸体上至少有几处伤痕,显然之前曾奋力抵抗。

    “来人,搜查这座院子,不要放过一丝可疑之处。”李儒下令道。

    “诺!”

    李儒眯起眼,此事他总觉得有些奇怪,这大谁何的探子,暴露的太明显了,就像是有人在操纵着。

    他李儒曾进出皇宫,也知道了一些皇室的秘密,对大谁何也有些了解,所以听到手下探子汇报后,立刻带人在附近埋伏了起来,并将这一批人一网打尽。

    “奇怪,如今灵帝已死,皇帝年幼,到底是谁在背后操控?”李儒脑中一直在思索,想了半天,也没能想出什么名堂。

    士卒在院落内一番搜查,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天色渐晚,李儒留下几人潜伏在此地,随后收兵回城。

    次日清晨,王允将与自己交好的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请到府中,这两人是他最信任的朋友,有些事情还需要他们帮忙,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容不得一点马虎。

    昨夜,他费尽心思,总算是稳住了吕布,他现在需要与人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三人一番密谈后,各自回府,当日下午,王允便称病,闭门不出。

    再说这秀儿,也是演戏的高手,凤仪亭离间吕布与董卓,随后更是在董卓与李儒之间埋下了暗手,一人搅得董卓麾下两个重要人物不得安宁。

    过了旬月,董卓回郿坞,下令百官拜别,吕布遥望董卓车马长叹,忽然耳边有人问道:“温侯不随太师前去,为何在此长叹?”

    吕布见是王允,内心仿佛找到倾诉的好友,答道:“为了司徒的义女。”

    王允假装不解,说道:“确实为何,难道太师没有送与温侯?”

    吕布双手握拳,关节“嘎嘎”直响,咬牙切齿地说道:“那老贼自己纳为了侍妾。”

    王允“大惊”,好一阵演戏,叹道:“不想太师竟然作此等恶事。”

    吕布又将前事一一道出,王允听后默默无语,半晌后,拉着吕布的手,看着吕布,说道:“还请温侯到寒舍商议。”

    二人携手到王允府邸,致密室,吕布又将遭遇细说一遍,王允叹道:“太师欺吾等人,老夫已经年迈,丢些脸面倒是无妨,但是将军何等英雄,没想到也受这夺妻之恨。”

    吕布听后拍案而起,大叫董卓不仁,并发誓一定亲手杀死董卓。

    王允见吕布入套,嘴角一勾,然后捂住吕布嘴角,劝道:“是老夫失言,温侯息怒。”

    可是吕布已经被激怒,哪里肯听王允地劝告,正当吕布激愤之时,却颓然做了下去,口中叹道:“可惜董贼是吾义父,若杀之,必遭他人非议。”

    王允一听,这可不行,他费尽心机,才挑拨二人反目,如今吕布竟有放弃的打算,那他这一番布置就算白费了。

    王允立刻反驳道:“温侯姓吕,太师姓董,掷戟之时,可没见太师念及父子之情。”

    吕布恍然大悟,王允又见其杀董之心坚固,又用天下大义忽悠一番,吕布直接立下重势而去。

    王允见策反吕布成功,便通知所有人员,准备行动。

    前往郿坞邀请董卓的是李肃,他原本是董卓部将,曾策反了吕布,但到现在,董卓也没有给他升官,对于董卓心怀怨恨,又经吕布等人威逼利诱,同意参与诛杀董卓之事。

    次日,李肃引十数骑前往郿坞,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一一说出,董卓听后大喜,命人准备车驾,明日前往长安。

    一路上车折轮,马断辔,董卓走的心惊胆战,可都被李肃骗了过去,在日落之时方才到了长安,休息一晚,明日清晨摆开仪仗前往宫廷。

    王允等人见董卓中计,立刻率领甲士围杀,最后吕布直接一戟刺死董卓,由李肃割了首级,一代国贼就此灭亡。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五章 长安乱() 
很快,董卓的尸体被看守的士卒点了天灯,吕布也率军前往郿坞,昔日董卓手中的重臣,只剩下李儒一人还在长安。

    王允等人的动作很隐秘,就连李儒也没有察觉,等他收到消息后,已经有人领兵攻打他的府邸。

    慌忙中,李儒修书一封,命亲信送与张载,又命眼线全部隐藏,然后直接一把火烧了府邸,此后,世上再也没有李儒此人。

    李儒府中大火扑灭,众人收拾残局,并命人报与王允,称其尸首已被烧成焦炭,可王允依旧没有放过李儒的尸首,又命人将焦尸枭首。

    尚在郿坞的几位将领,得到董卓身亡的消息,又闻吕布将至,不敢与其交锋,直接带着麾下部曲前往凉州。

    吕布到了郿坞,见郿坞内无士卒把守,直接闯进去,找到秀儿,将她带在身边,而同行的皇甫嵩,则命士卒将郿坞内良家妇女尽数释放,董氏一族,无论男女老少,尽数诛杀,然后将珠宝黄金充公。

    两人押送财宝返回后,王允命人设下酒宴,宴请朝中诸公,庆贺董贼已死,酒宴近半,却听有人来报,街上有人伏于董卓尸体上号哭。

    王允大怒,命人将其带来,众人见到后皆是大惊,哭拜董卓的竟然是一代大儒蔡邕。

    说起来王允与蔡邕的私交还算不错,可董卓刚死,蔡邕当着长安众人的面哭拜董卓,那不是打他王允的脸么,恼怒之下,王允直接下令把蔡邕打入大牢,择日处死。

    好在蔡邕名声极大,朝中大臣多有人为他求情,加上不知谁说了句“他的女婿是并州张子德”,王允只能先把蔡邕关进大牢。

    对于张载的大名,王允可谓是如雷贯耳,他原来打算离间董卓与吕布的人选,就是现在张载的小妾,被李儒送给了张载,而且据可靠情报,李儒与张载的私交甚笃,若真是李儒留有什么后手,告诉了张载,张载再借口来到长安,未尝不可能成为第二个董卓。

    再说董卓的余孽,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自离开郿坞,驻扎在武功附近,上书朝廷,请求赦免,不想王允恨透了四人,拒不接受,这时,军中的谋士贾诩面见四人,说道:“如今等着朝廷大军来攻,只是取死之道,不如趁着机会反攻长安,替太师正名,事成之后荣华富贵,享受不尽,若不成,再离开也不迟。”

    四人听后深以为然,于是鼓动董卓旧部杀奔长安。

    而此时,身在晋阳的张载也接到李儒的手书。

    信中仅有简单的几句话,大意就是王允等人趁机谋反,利用皇家细作,杀死董卓,他也在劫难逃,希望张载小心提防。

    张载收到书信后,立刻招来一众文武,将此事告知他们,同时说明自己想要出兵司隶。

    王猛作为张载的首席谋士,自然是最先发言:“主公是想奉天子以令不臣?可这未经朝廷调令,擅自出兵皇城,可是大罪,虽说朝廷无能,但是一旦追究起来,恐怕难堵天下悠悠之口。”

    张载摇了摇头,说道:“皇帝和百官一直都把并州当成偏远边塞,是不会来到这里的。”

    张载的话刚一说完,王猛立马想到了张载的意图,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主公英明。”

    “先生也以为可行?”张载问道。

    “可行!”王猛点了点头。

    他们两人这番对话,除了王象似有所悟,其他诸将却听的云山雾绕,想了半天,几人也没有明白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