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放心了。”蔡邕眼中含笑,摸着颔下的长须,对于这个院长,蔡邕显得极为满意。

    “岳父,不如你留下来,担任这院长吧,长安不去也罢。”张载不死心,仍然极力挽留。

    “子德不必再劝,这长安又不是什么刀山火海,老夫为什么去不得?”不论张载如何说,这蔡邕是铁了心想要返回长安。

    没办法,张载只好一脸严肃地说道:“岳父大人,长安真的不是久居之地。”

    “为何?”蔡邕见张载脸色转变,也是皱了眉头问道。

    “这长安或许现在还没有什么波澜,但是很快,恐怕就会有大难。”张载不得不提前透露些消息。

    蔡邕的眉头皱的更深了,长安中世家大多数都只是表面服从董卓的统治,这他是知道的,可是最近也没有听到什么风声,有人要对董卓不利。

    “你说的是真的?”蔡邕还是不相信张载的话。

    张载总不能说他是穿越过来的,知道以后几年发生的大事吧。

    张载迟疑了下说道:“实不相瞒,昭姬出嫁时,李儒还送来了其他的女子。”

    “此事老夫也有些耳闻,似乎有一人是司徒王允的义女,听闻此女容貌堪比西施,难道有什么问题么?”蔡邕对于此事显得很淡然。

    “对,此女容貌的确是天下少有,可也就是因为如此,才有问题。”张载想起自己当初的作为,也有些不好意思。

    “什么问题?”蔡邕有些不解,问道。

    “不知岳父对于王允此人如何看待?”张载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问题。

    “子德此言是什么意思?”蔡邕问道,作为一名饱受先贤思想教育的大儒,对于这种背后议论他人的事情还是相当抵触的。

    “不知道王允在岳父大人心中是怎样的一个人?”张载也意识到,蔡邕是不会随意在背后议论他人,所以就换了个说法。

    “为人刚正,只是城府有些深了一点,怎么,有什么问题么?”蔡邕皱着眉头,说道。

    “岳父可知载对他的评价如何?”张载说道。

    “如何?”

    “城府极深,权谋无双。”张载缓缓说道。

    “那又如何?”蔡邕不解,为什么张载会如此关注王允,虽然他是司徒,但是手中却没有实权,并不值得张载现在的过分关注。

    “问题就在这里,王允府中有如此绝代佳人,而他本人本来就心思深沉,若是利用这女子做些文章,嘿嘿”张载将后世中王允的做法简单地说了一下。

    “可这一个弱女子能做什么?”蔡邕觉得张载似乎有些小题大做。

    “岳父可是觉得载有些小题大做?”张载看着蔡邕一脸不信,问道。

    蔡邕一笑,不置可否。

    “岳父,若是还记得吕布么?”张载又是没头没脸的一句。

    蔡邕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吕布原本是丁原的义子,为人也是有些好色,若有心人挑拨,以吕布的武艺,董卓身边可有人能挡得住?”张载问道。

    蔡邕对董卓身边的人还是有些了解,能挡住吕布的武将还真是没有。

    张载继续说道:“若是王允利用美女挑拨两人的关系,反目成仇的可能性极大,到时候,若是王允再拉拢吕布,那董卓必定身首异处。”

    “到时候,岳父将如何做?”张载眼神紧紧地盯着蔡邕,将蔡邕的表情尽收眼底。

    “哎!若到那个时候,老夫恐怕会选择保全汉室的尊严吧!”蔡邕终于忍不住叹道。

    “那岳父”张载刚想劝他,却被打断了。

    “子德不必多说,老夫身为汉臣,为大汉尽忠,是老夫的本分。”蔡邕语气显得极为坚决:“子德若是为老夫考虑,就不必相劝,若事情真到了那一步,为大汉献身,老夫也不会推辞。”

    “岳父”张载万万没想到,他将话说明后,反而弄巧成拙,使蔡邕萌生了死志。

    “好了,子德,老夫一生已经走到尽头,为了保全晚节,就让老夫一路走下去吧。”蔡邕制止了张载。

    “岳父”张载听到蔡邕的话,不论之前他的目的如何,听到他这一番话,对他的敬佩上升到了新的台阶。

    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支撑下去的。

    “子德,下去休息吧。”蔡邕下了逐客令。

    “那岳父好好休息吧。”张载躬身行了个大礼。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二章 局面() 
蔡邕最终还是走了,不再有任何的留恋,临行前,张载特意从不良人中抽调了三人,两明一暗地保护着蔡邕。

    张载的好意,蔡邕没有拒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看向蔡琰,叮嘱道:“昭姬,出嫁从夫,以后我们父女,很可能再也见不到,以后好好服侍子德,要有大妇的风度。”

    蔡琰含泪点头。

    蔡邕看着携手的夫妇二人,说道:“好了,你们也回去吧。”

    张载深深鞠一躬,算是二人的诀别。

    不过张载的举动,让一旁的蔡琰有些摸不着头脑,张载的礼节太过庄重,让她有种不好的直觉,这翁婿二人似乎有什么事情瞒着她,不过离别在即,蔡琰只好把疑问压在了心里,也跟着拜别老父。

    夜里,张载在蔡琰屋中安寝,蔡琰看着张载问道:“夫君,你和父亲是不是有事瞒着妾身?”

    张载搂住蔡琰,说道:“为夫会有什么事瞒着昭姬,莫要瞎想了,快些休息吧。”

    “夫君一定是有事瞒着昭姬,而且此时还与父亲有关。”蔡琰双眸璨若星辰,看着张载,说到最后隐隐含着祈求。

    “昭姬多想了哎,昭姬,你这是干什么?”张载看到蔡琰突然挣脱他的怀抱,跪了下去,连忙扶起他。

    可是蔡琰却依然固执地跪在地上,说道:“夫君若是不说,妾身就不起来。”

    “昭姬起来,为夫不瞒你便是。”张载将蔡琰扶起来,引到床边,坐在床上。

    “是这样的”张载将他与蔡邕的谈话大略说了一遍,蔡琰听后扑在张载怀里,泣不成声。

    半晌后,蔡琰从张载怀中抬起头,梨花带雨地说道:“爹爹那夫君还会救爹爹么?”

    “会,一定会的。”张载安慰道。

    “嗯,昭姬相信夫君,夫君一定不会骗昭姬的。”然后蔡琰看着张载身上被泪痕浸湿的衣服,脸红地说道:“都怪昭姬不好,是昭姬仗着夫君的宽容,给夫君找了那么大的麻烦。”

    张载抚摸着蔡琰柔顺的长发,安慰道:“昭姬在为夫心里,永远是最好的。”

    “夫君”怀中的蔡琰可能是哭累了,渐渐地靠在张载怀中睡着了。

    转眼又过了半年,这半年可谓是风起云涌。

    南方孙坚因玉玺之事,在回军途中,遭到刘表的拦截,虽然最后两方都没什么大的伤亡,但是仇怨已经结下,所以这半年来两边一直在发生冲突,互有伤亡。

    袁术占据南阳之地,又得到大部分袁氏资源的支持,一跃成为天下间首屈一指的诸侯。

    后世的魏武帝曹操,则是占据了东郡,不过麾下人才济济,虽然地盘有些小,但是实力也不容小觑。

    袁绍也趁机尽收了韩馥麾下的文臣武将,割据冀州等地,不过,与历史不同的是,袁绍少了甄家的全力支持,扩张的脚步受到了些限制。

    幽州的公孙瓒,回到右北平后,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彻底压制着刺史刘虞,已经将大半个幽州收入手中。

    其他所有诸侯,与历史所记载的基本上一致,其中,除去南方的诸侯,在北方诸侯中,这公孙瓒与曹操,皆可以看做是张载的盟友。

    冀州,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内。

    一行几人正行踪诡秘地聚集到了一起,商议着一件大事,一件足以挑动北方局势的大事。

    为首的头领看着几人,将手中准备好的衣服和武器放在桌上,对着其他几人说道:“诸位,如今袁绍新得冀州,根基不稳,其北方又是公孙瓒这种大敌,所以,某决定挑动二人的争斗,你们认为如何?”

    底下人显然了解过二人的情报,有人说道:“这公孙瓒纵横边境数十年,麾下兵马能征善战,若是举幽州之力,击溃袁绍应当是没有问题。”

    “我们大谁何世受皇恩,陛下遗命,自当誓死完成,如今既然有天赐良机,吾等定当全力以赴。”

    “好,既然如此,某就把事情安排下去,还请大家听从某得命令。”头领说道。

    众人齐声应诺。

    “几日前,公孙瓒已经派他的弟弟公孙越前往冀州,商讨分取冀州土地的事情,如今即将返回,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在预定的地点,假扮董卓麾下军士,伏击公孙越,只要杀了公孙越,必然能挑起两人的争斗。”

    “我们只有二十人,必须出其不意,才能将其杀死,所以我们在他离开袁绍府中不久后,立刻动手,某找了二十张强弓,到时候听某号令,万箭齐发,争取一击成功!”首领道。

    “诺。”

    当初,袁绍为了占了冀州,写信邀请公孙瓒共同出兵攻打冀州,事成之后平分冀州,如今他已经占据了冀州全境,对于答应公孙瓒的土地,自然是不肯交出来,已经是嘴里的一块肉,哪有吐出来的道理,于是假意推脱,让公孙越前去传话,要公孙瓒亲自前来商谈。

    公孙越在袁绍这里,没有得到想要的答复,就连袁绍对待他的态度也显得冷淡,公孙越心中气愤,决定早日返回幽州,一定带兵前来攻打冀州。

    次日一早,公孙越便带着贴身侍卫返回幽州。

    他一路走的很快,为了早日到达幽州,能够早日提兵前来一出心中的怒火,到了几十里外的一座山谷的谷口,都没有派出斥候查探,就直接进入山谷内。

    而埋伏在山谷内的大谁何众人,在看到公孙越进入山谷,手中的强弓不断射出羽箭,同时嘴中喊道:“我们是董相国麾下大军,特来报仇。”

    谷口不大,而且公孙越他们速度又很慢,自然没有马速,猝不及防之下,被射的人仰马翻,公孙越作为他们的重点对象,当场被射死,只有数人从谷口逃脱,当然,这也是他们有意为之,没有人回去通风报信,又怎么会能挑起两人之间的战争。

    大谁何众人连尸体都没有处理,直接就这么将公孙越等人的尸体暴露在这里。

    “好了,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从此之后,你们将不再是大谁何的成员,除非大谁长召唤,否则大家都必须忘掉自己的身份。”

    “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三章 世家的反应() 
一切都如历史的记载,公孙瓒与袁绍在磐河大战,结果各有损伤,公孙瓒部将严纲战死,白马义从也折损了大半,若非有黑山在一旁骚扰,又有刘备三兄弟相救,恐怕公孙瓒已经一败涂地,最后还是由长安朝廷出面,两人方才各自罢兵。

    这半年来,张载的并州书院也正式开始招生,书院实行半封闭管理,书院设有宿舍以及食堂,供学员以及教师使用,费用很便宜,实在是没有钱缴纳费用的学子,可以在学院内登记,可以选择打扫书院以及其他杂事,来补偿这些钱财。

    至于毕业,张载采用的是考试的手段,根据每人所学,设计相应的考题,由院长以及教书的先生给出分数,只要及格,就可以毕业。

    有胡昭担任院长,而且张载又是大儒蔡邕的女婿,更是一州州牧,所以天下不少寒门子弟闻风而来,尽管条件有些严苛,但是短短数日,就将名额招满。

    为了给书院造势,在开学的第一天,张载将数百本书籍分发给学子,并且要求他们不得将书本损坏,若是出现损坏,将会视损坏程度,轻则抄书赔钱,重则直接逐出书院。

    至于书院的老师,除了胡昭以及他的学生,还有就是由州牧府的属官担任,教授他们简单的为官之道。

    所有学员会在书院学习四年,除了公共课程外,还可以选择各自喜欢的课程,兵法,权谋,就连墨家的课程都有教授。

    而毕业的学员,不论出身,归属,每人都会获赠一本论语,作为学院的奖励。

    消息一出,全校哗然,这书籍他们也都看了,真是鬼斧神工,自从拿到书籍后,每人都像呵护着心爱的宝贝一般,可是没想到,毕业后居然能够得到一本书籍,一时间,张载在书院的名声又上了一个台阶。

    并州有两大著名的世家,一个便是王允的家族,一个是令狐家。

    两家相交多年,关系还算不错,张载书院开始招生时,都派人进去书院学习,并打探书籍之事,半年的时间,足够他们打探清楚许多事情了。

    学院作为独立于州牧府之外的机构,不受州牧府的管理,张载自然不会派人监察,书院就要有书院的规律,即便是他也不能随意违背。

    世家皆有自己传递消息的渠道,书籍之事更是瞒不住的,两个家主连带着下面的一些世家,很快便聚到了一起。

    “王兄,这张载此举分明是要与我天下世家为敌,不知我们可否联络其他世家,将张载赶出并州?”令狐家主问道。

    王家家主问道:“不知令狐兄有何高见?”

    令狐家主见王家家主同意,兴奋地说道:“若是照张载这样下去,总有一日,我等将无法在并州立足,不如趁着书院新建,根基不稳,把教书之人全部逼走或者”

    令狐家主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不行,一旦张载查出来,你我家族都要灭亡。”王家家主自然不会同意,这无疑是两败俱伤的做法,而且张载兵锋太盛,携带者大胜匈奴之威,就凭他们所掌握的郡兵以及私兵,不可能是张载的对手。

    令狐家主还不死心,想了想说道:“那我们可以联络袁氏,冀州袁绍就是一个很好的外援。”

    王家家主有些意动了,沉默了半晌,他收到过王允的来信,信中也说明自己站在张载的对立方,如今有了机会赶走张载,他也不想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