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到客厅外时,就听到里面传来甄夫人的声音:“公则先生,宓儿尚且年幼,此事过些年月再议如何?”

    为了得到甄氏支持,这公则先生显然也不好逼迫甄氏作出决定,只听他说道:“夫人,这袁熙公子乃是主公最宠爱的儿子,主公又是袁家的家主,与主公结为姻亲,对真是可是有极大的好处,还请夫人三思。”

    说起袁绍这个家主,就不得不提袁氏,袁氏乃是汝南世家,四世三公,显赫一时。

    这袁绍和袁术乃是袁家袁逢所出,袁绍为兄,不过后来,袁绍过继给伯父袁成,当了袁成的嗣子,所以能够成为袁家的家主。

    不过袁绍是袁逢与丫鬟或者小妾所生,袁术也看不起他,就连袁氏家中的长辈也都不支持他,要不然这汝南也不会掌握在袁术手中,袁家给袁绍的支持也是有限,否则他也不至于会寻求外人的财力支持。

    张载走进客厅中,向甄夫人问好,然后看着公则先生问道:“这袁氏什么时候轮到他袁本初做主了?”

    然后用系统扫了一眼公则先生,张载心中了然,原来是他。

    “郭图郭公则:武力53,统率51,智力78,政治71。”

    这郭图可是袁熙的支持者,当然要卖力促成这门婚事。

    这话虽然无礼,但确实是事实。

    见到张载出来搅局,郭图心中不爽,看着张载问道:“你是何人?”

    张载没有回答,反而接着说道:“郭公则,你还没回答某说的话,这袁氏何时轮到他袁绍做主了?”

    郭图见他直呼袁绍的姓名,有对袁家之事颇有了解,问道:“你是袁术的走狗?”

    张载不屑一笑:“那袁公路又有何能,让某做他的鹰犬?”

    既然不是袁术的人,郭图胆子也大了,自从靠上袁绍这座大山,郭图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这天下能比肩袁氏的世家大族不是没有,但冀州绝对不存在。

    郭图趾高气昂地说道:“那你是何人?”

    张载看着郭图前后态度的变化,心中摇了摇头,说道:“雁门张载。”

    边陲之地,未开化的小民,这是郭图的第一想法,然后斜视张载,阴阳怪气地说道:“甄夫人,这人可是甄家客人?”

    甄夫人从张载的话中,听出了张载似乎与袁氏有隙,这可不是她所希望看到的情况,于是说道:“这位是雁门太守,老身欲将四女儿许配给他。”

    郭图一听,脸色顿变,然后打了个哈哈掩饰过去:“原来是一家人。”

    这张载一来,下面的事情也不好再谈,郭图便找了个理由离开了甄府,他要把这个重大的消息告诉袁绍,之后的事情已经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郭图走后,甄夫人也松了口气,她也见过不少官员,甄家对于有野心的阴谋家来说,可是有巨大诱惑力,如果想要保存产业,就必须找到一个靠山,在冀州,这袁氏绝对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一旦郭图开口寻求支持,她也不好拒绝,现在只能拖着,有了张载这一层关系,相信袁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强迫甄氏。

    然后看着张载,虽说张载与甄氏合作,双方皆有收益,可谁知道若是张载得到甄氏全力支持后,是否会将甄氏家产吞没。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更何况,关系到甄氏的存亡,这在哪个时代都是商人通用的准则。

    “不知这婚事,子德考虑的如何?”甄夫人问道,她还是希望将两个女儿分别许配给张载与袁熙。

    “甄娘子国色天香,能娶她为妻,是载的福气。”张载自然是要答应的,不仅如此,他还要想办法搅乱袁绍的算计。

    张载同意后,甄夫人大喜,然后说道:“两个月后便是大吉之日,婚事在那天举办如何?”

    “一切全凭岳母做主。”既然定了婚期,张载也就顺杆子爬,改了称呼,同时从身上取出一枚玉佩,交由甄夫人,说道:“这玉佩就作为定亲信物,载回去后,就命人前来下聘。”

    甄夫人接过玉佩,交给身边的侍女,然后问道:“这主婚人可有人选?”

    张载答道:“颍川胡昭可否?”

    甄夫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胡昭她也听说过,一代大儒,名满天下,现在就住在甄家,到时候,由他主持婚礼,甄氏自然风光无限,所以甄夫人自然没有异议。

    此事一决定,张载在甄府的地位也一下子就变了,原来他只是甄俨的结拜兄长,现在,他还是甄府的女婿,仆人对张载也热情了很多。

    张载派人将此事告知胡昭,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又在甄府呆了两天,他的三十亲卫进城时身穿铁甲,相当引人注意,有心人很容易打探到他的身份,谢绝了地方县官的拜访,张载已经准备辞行。

    如今他已经离开雁门近两个月,虽然有徐光启和张辽弹压,边境也相对稳定,但是他这个太守,应该在郡内主持大局,何况他还兼任着度辽将军,尚一大堆要事等着他处理。

    派人通知了正在忙碌的甄俨以及甄夫人,张载已经命人收拾行囊。

    甄夫人听后只是表示知道了,并没有多说什么,府内一切由甄俨主持,她也只是吩咐仆人,前去叮嘱张载早日下聘。

    甄俨听到张载打算离开,放下手中的事情,赶到张载所住的院落,看见已经打包好行李的张载问道:“兄长为何急着离开,可是郡中出现变故?”

    “离开郡中多时,该回去主持工作了。”顿了顿,张载问道:“对了,不知小宓的婚事,如何打算?”

    甄俨说道:“母亲倒是有意向结亲,可是因为小宓年纪尚小,一直拖着,但听口气,像是很满意这门亲事。”

    张载现在不好阻止,刚成为甄氏的姑爷,就插手甄氏的事物,这样做容易引起甄氏的不满,就像已经将甄氏当做傀儡一样

    现在张载只能尽量将此事拖后,希望这袁绍会出昏招,将甄氏彻底逼到他这一方。

    张载与甄俨辞别,甄夫人也派人送行,临行前,甄宓也从府中出来送行,一口一个姐夫,活泼的样子,的确令人喜爱,最后塞了一条手帕给张载,偷偷地告诉他,这是姐姐甄荣送给他的,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到府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六章 李儒() 
长安,昔日大汉王朝的故都。

    自从董卓迁往长安以来,有了四周天险的保护,愈加骄奢,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大封亲族,又在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处,开始征调民夫二十五万人,按照长安的规模,为他修建楣坞,同时屯积了可用二十年的粮食,挑选关中美女充实宫室,收集的金玉、彩帛、珍珠堆积更是不计其数。

    一个月来。李儒的苦劝无果,只能任由董卓,不过好在董卓尚未完全昏庸,将所有事情全部交由李儒处理,这也给了李儒巨大的发挥空间。

    一日,李儒突然拿着一封奏疏来找董卓,董卓看完后,生气地拍在桌子上:“不行,咱家不同意!”赫然是一封封赏关东诸侯的奏折。

    李儒劝道:“主公,如果要稳坐长安,就必须挑起关东诸侯的内乱,还请主公三思啊!”

    董卓想了想,看着奏折上的内容,问道:“这其他人也就算了,可这曹操,孙坚,张载几人不行,尤其是这张载,绝对不行。”

    李儒见董卓松口,心中松了口气,这主公现在还是听他劝告的,那接下来就好谈了。

    李儒整理了下语言说道:“主公,这联军中,只有这几人,还有袁氏兄弟是主公的大敌,其他人也不足为虑。”

    “尤其是这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四海,所以主公必须加封。”

    “袁绍目前在渤海担任太守,可他绝对不会在韩馥之下,只要封韩馥为冀州牧,那袁绍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必定不会受其节制,说不定会起兵,到那时,不管谁胜谁负,都必定灭掉一人。”

    “至于孙坚,江东猛虎,儒听闻这孙坚疑似得了传国玉玺,但他却隐瞒,可见其心不小,不如封他为扬州牧,江东多有贼寇,更有山越,短时间内必定无暇他顾。”

    “这曹操么?”李儒有些犹豫,曹操着实不好封赏,之前行刺过董卓,如今没有一官半职在身,也未必会成事,若是封为太守,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董卓显然也想起曹操行刺的事情,看到董卓脸色难看,李儒说道:“这曹操可以就先不封。”

    “至于张载,其麾下猛将如云,为安其心,不得不封,儒观那并州自丁原后,再无刺史州牧,不妨封他为并州牧,再封个侯爵,他与张扬一起冲突,张扬必定被其所灭,那张载颇为年轻,再赏赐他一些美女,年轻人难免血气方刚,嘿嘿”

    董卓听后一阵阴笑,他不傻,只是现在的生活使得他懒得思考,被李儒一点,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文优好计策!”董卓仔细思考一下,觉得李儒的计策当真是不错,可是要送出去二十个美女,他心中还是有些不舍,迟疑地问道:“文优,这美女能不能少送些?”

    “呃”这下轮到李儒无语了,他没想到董卓连20个美女都舍不得:“不行,这美女只能多不能少,还得有绝色美女。”

    然后看着董卓纠结的脸庞,说道:“不过,主公可以在朝中大臣的女儿中挑选些绝色美女。”

    董卓一听不用送绝色美人,这年头,美女可是稀缺资源,心中大喜,问道:“文优可有人选?”

    “倒是有了些人选。”李儒想了想,接着说道:“前些日子,侍中蔡邕的女儿从河东返回,听说克死了丈夫,现守寡在家,主公不妨把她赐给张载。”

    蔡邕乃是当世大儒,名声极大,不过李儒却不担心天下士子投靠张载,因为张载得罪了袁氏,加上各地世家的宣传,张载的名声在士林很不好听。

    董卓听后叫道:“最好能把张载也克死!”

    “还有一人选,就是前几日,儒曾无意中在司徒王允府旁,见到过一女子,长得倒是不错。”李儒补充道。

    “此事就由文优全权处理,不必再禀。”董卓已经有些坐不住了,直接给了他最高的权限,就急匆匆离开。

    李儒看着董卓离开的背影深深一拜,不论董卓如何无道,这份知遇之恩和浓浓的信任是不会有假的。

    蔡府,此时蔡邕正在书房看书,同时心里也在苦恼女儿的婚事,就在几天前,已经成婚的女儿突然回到府中,既没有提前通知,没有夫君以及其家人的陪同,于礼不合,在蔡邕的追问下,女儿才哭哭啼啼地说出了原因。

    原来是成婚后,那卫仲道病情不断加重,在不久前一命呜呼,娘家人嫌他克夫,就没给过她好眼色,平日尚有卫仲道维护,如今,夫君已没,她再也忍不住别人的风言风语,一气之下回到家中。

    蔡邕听后也是很恼火,这卫仲道身体本来不好,当初若不是因为恪守承诺,他才不会把女儿嫁入卫家,如今反倒是怪起他女儿了,真是岂有此理。

    蔡邕也是爱女心切,直接修书一封送与卫家,断了两家的姻缘关系。

    可这样也免不了女儿克夫的名声传出,他女儿还小,日后若再嫁人,可是个难事。

    想到这里,蔡邕再也没有心思看书。

    “老爷,门外李儒大人求见。”一小厮走过来禀报。

    蔡邕有些疑惑,平日他很少与人来往,更不要说和这李儒有什么交情,但他还是命人打开中门,将李儒请到客厅。

    蔡邕对于李儒也没什么好感,直接问道:“不知文优前来有何贵干?”

    李儒也不在意蔡邕的态度,脸上挂着微笑说道:“特为蔡侍中报喜而来!”

    蔡邕不解,这李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静静地等待下文。

    “儒听说侍中膝下有一女,如今寡居再家,不知可有此事?”

    蔡邕脸色难看,这是他现在最不愿听人提起的事情。

    只听李儒接着道:“相国大人听闻后,提大人找了一女婿,欲将此女许配给他为妻。”

    蔡邕脸色终于好转,问道:“是谁?”

    李儒淡然道:“雁门太守,度辽将军张载。”

    蔡邕看着李儒,眼神犀利,仿佛要把他给看穿,只是李儒依旧坐在那里,风轻云淡,半天后,蔡邕叹了口气,说道:“此事邕要问小女的意思。”

    李儒见他并没有反对,于是便告辞离开,临行前说道:“此事相国大人极为重视,还请蔡侍中好好劝劝令媛。”

    李儒走后,蔡邕也去了蔡琰所住的院子,然后将此事提了出来,说道:“为父也曾听人提起过这张载,年纪轻轻,便已经是一郡太守,更是统兵有方,一时俊杰,不知女儿意思如何?若是不同意,为父就算拼了性命,也不会再让女儿受到伤害。”

    蔡琰也是孝女,既然这是由董卓提出,那父亲若是反对,到时候吃苦的就是她父亲了。

    于是蔡琰微微颔首,算是同意了这门婚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七章 王允() 
李儒自离开蔡邕府上后,就到了王允的府邸,这次他特意带了一队西凉精兵,也是董卓麾下最精锐的飞熊军。

    相比于蔡邕,对付这王允,要简单粗暴的多,王允极恨董卓以及他们这帮帮凶,表面上事事顺应董卓,实际上暗怀鬼胎,与李儒等人关系并不和睦,见面相互冷嘲热讽那是常有的事。

    李儒开到王允府中,很干脆地问道:“听闻司徒府中有一女子,国色天香,尚为婚配,然否?”

    王允含糊其辞:“府中没有未婚的女子,不知文优从何处听来?”

    李儒眼睛一眯,加重语气:“真的没有?儒劝大人早日把人交出来,否则等到最后逼某动手,伤了和气,那就难看了。”

    王允一拍桌子:“你敢!”

    李儒轻蔑地看着王允,厉声说道:“交还是不交?”

    王允对李儒吹胡子瞪眼,同样叫道:“某府中没人可交!”

    “好,好”既然王允如此坚定拒绝,李儒也不和他客气,喝道:“来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