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甄荣显然还在害羞,甄宓走后,甄荣丢下句“使君好好休息”,快步离开,仿佛张载是什么洪水猛兽。

    天亮,众人收拾好行李,便出发了,只不过现在甄宓缠上了张载,与张载同乘一骑,靠在张载的怀里听他讲故事。

    一路上,张载讲着故事,不时的逗弄一下甄宓,但也不显得无聊。

    到了毋极,甄宓才从张载怀里出来,上了马车,然后在家丁的指引下,众人来到甄府。

    听说自己的妹妹进入县城,真在往家里赶,甄俨大喜过望,现在,他担心死外出的两位妹妹,按照计划,她们本应该是昨天下午就应该回到家中,可是等了一夜,也没见人回来。

    如今,世道艰难,许多人落草为寇,虽说冀州富庶,可也有山贼横行,他就怕两人出了什么意外。

    确定两人没有发生意外,甄俨在门口等候二女。

    到了甄府门口,二女从马车中出来,向甄俨问好,然后甄宓跑到家丁对伍后面,把张载给拉了出来,说道:“看我们把谁给带来了。”

    “大哥?”甄俨一脸诧异,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妹妹怎么和张载走到了一起。

    “仲齐,好久不见,近来可好?”张载看着愣神的甄俨,哈哈一笑,有一段时间没见他这个结拜兄弟了,张载也挺想念他的。

    悄悄地查看了甄俨的属性“甄俨字仲齐:武力31,统率79,智力83,政治67。”中规中矩的属性。

    “俨拜见兄长,有劳兄长挂念,俨一切安好。”甄俨回过神,二人有一年多没见,平日只有书信来往,甄俨也是颇为想念张载。

    甄俨将张载引入府内,二人坐在客堂好一番叙旧,直到一雍容妇人来到堂前。

    看到妇人,甄俨当即起身,拜道:“母亲怎么来到堂前,可是有什么事情吩咐?”

    甄夫人却是看着张载,说道:“这就是吾儿的结义大哥?”

    张载起身,稍整理衣衫,微微一拜:“并州张载,拜见甄夫人。”

    甄夫人打量着张载,嘴里说道:“使君不必多礼,应当是老身向使君见礼才是。”

    张载却说道:“载与仲齐既已结拜,夫人便是载的长辈,称呼载表字即可,这晚辈向长辈见礼也是应该。”

    甄夫人显然很满意张载的态度,近年来,甄家可没少资助雁门,若是张载对她这个甄家家主的母亲无礼,那甄家真的要考虑一下,以后的做法。

    甄夫人笑着说道:“使君不必客气,既然是一家人,那就恕老身无礼,称呼使君子德。”

    然后问道:“不知子德可否婚配?”

    “这倒是未曾。”张载心中了然,这甄夫人提起此事,恐怕是要将甄荣之事挑明了。

    果然,只听甄夫人说道:“老身四女儿荣,已经及笄,老身欲许与子德,不知子德何意?”

    “这”张载有些犯难,其实他也不小了,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只不过前两年,他一直忙着发展雁门,心中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就当搁下了。

    此刻听甄夫人提起此事,甄荣虽然算不上倾国倾城,但也是花容月貌,再加上和甄氏的这层关系,若他娶了甄荣,这甄氏恐怕会全力资助自己,那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事容我考虑一晚,再给夫人答复,如何?”张载已经有些心动,如果立刻答应,给人一种自己明显是另有意图的感觉,吃相太难看,所以他打算退后一天。

    甄夫人见张载虽然没有立刻答应,但是明显动心了,也不好逼他立刻做出决定,说道:“事关子德终身大事,考虑一下也是应该,那老身明日等候子德决定。”

    然后对两人说道:“老身已经无事,就不打扰子德和仲齐叙旧。”然后退出了客厅。

    甄夫人走后,甄俨看着张载说道:“还好你没有拒绝,要不然家母一定会中止甄家对于雁门的支持。”

    张载有些疑惑,甄氏与他合作,可谓是双赢的局面,又怎么会中止合作?

    甄俨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前几日,府中收到渤海太守袁绍的书信,想要替他次子袁熙求亲,问府中还未婚配的女子,若是子德不答应,恐怕母亲就会中断交易,将小宓嫁给袁熙,全力支持袁绍。”

    “那夫人的意思呢?”张载问道,他真的不希望甄宓这个精灵般的女子嫁给袁熙。

    甄俨摇了摇头,说道:“母亲尚未做出决定,不过听她的口气,像是希望小宓嫁给袁熙。”

    甄夫人的做法无可厚非,作为甄家实际上的掌舵人,当然要为了甄家考虑。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四章 胡昭() 
既然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张载便想将袁氏挤掉,独占甄氏的支持。

    当然这种想法,张载自然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现在他就在想怎么才能把袁氏排除在外。

    最好的办法是他连甄宓一起迎娶,可是甄宓现在才七八岁,甄家也不可能答应甄荣和甄宓同时下嫁,除非他能位列九五,或者是公候。

    正在张载思考怎么对付袁绍时,一旁的甄俨却突然神秘兮兮地说道:“兄长,俨向你举荐和人如何?”

    张载表情很古怪,这冀州有名的贤才基本上已经出仕,至于逃难来的许多人,他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这甄俨难道遇到了贤才?

    张载满含疑虑地问道:“仲齐推荐的是何人?”

    甄俨得意一笑,说道:“他可是一位大才,至于结果如何,还要看子德的手段。”

    “是谁?”

    看到张载期待又迷惑的眼神,甄俨也不卖官司,嘴里吐出一个令张载激动的名字:“胡昭!”

    张载听到这个名字几乎跳了起来,这是声名远扬的一代大儒,没想到竟然在这里会见到他。

    胡昭,那可是连曹操都没能征辟到的大儒,如果他能将之收入麾下,即便是不在太守府任职,那带来的收益也将是无穷无尽,可连当时身为司空的曹操,都没能将他征辟入府,自己这个小小的太守会能如愿么?

    张载心里还有个计划,而且一旦这胡昭同意他的计划,那么这个计划也就成功了一半,不论如何,一定要尝试把胡昭征辟入府。

    张载深吸口气,定了定心神,问道:“不知这胡昭现在何处?”

    “在城中甄家的一处院子内。”甄俨也是相当重视这位大才,单独提供了一处院落,供他居住。

    张载有些迫不及待,直接要求甄俨带他前去拜访。

    这处院落在甄家几里之外,远离城中喧闹的街道,是处隐居生活的好地方。

    甄俨带着张载和典韦二人进了府邸,府邸内都是甄氏派来照顾胡昭的仆人,见到甄俨到来,都是躬身问好,同时也有人前去通禀。

    在客厅中等了一会儿,便有纶巾鹤氅的中年文士进来,便是胡昭。

    “孔明公,不请自来做了恶客,还请见谅。”甄俨见到胡昭,做足了礼仪。

    胡昭也丝毫没有大儒的架子,笑道:“这本就是仲齐的院落,有何恶客之说。”

    “胡昭字孔明:武力53,统率61,智力95,政治87。”

    就在张载查看胡昭的属性时,胡昭看着甄俨身边的张载,问道:“这位公子是?”

    退出系统,没等甄俨介绍,张载便拜道:“后学末进张载张子德,拜见孔明公。”

    胡昭扶起张载:“张公子不必多礼。”

    一旁的甄俨插话道:“子德是俨的兄长,听说孔明公在此,特来拜见,俨还有事,就先告辞了。”说完,行了一礼,退出客厅。

    胡昭看着张载,他隐隐猜出来张载的目的,可是他无心仕途,恐怕要让这位公子失望了。

    胡昭倒也干脆,直接问道:“公子恐怕非是常人吧。”

    张载见他开门见山,也直接表明身份:“现为雁门太守,度辽将军。”

    胡昭诧异地看了张载一眼,然后说道:“使君如果是征辟昭,恐怕要令失落失望了。”

    张载听了胡昭的话,心中一咯噔,虽然之前有了准备,但是听到胡昭拒绝,脸上还是略有黯然。

    不过张载也没指望直接征辟到他,开始在心里整理要说的话,一时场面有些冷场。

    好在半刻钟后,张载整理好了想要思绪,开口说道:“人各有志,孔明公既然无心仕途,不知可愿教导乡民?”

    胡昭有些错愕,不知这张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答道:“教化乡邻是昭一生所追求的大事。”

    听了胡昭的话,张载面露笑容,既然胡昭愿意行教化之功,那相信他一定经受不住他的诱惑。

    张载说道:“孔明公打算如何教化百姓?”

    “招收弟子,举办乡学。”

    张载问道:“可是像颍川书院那般?”

    提起颍川书院,张载语气中明显带了丝怨气。

    胡昭听出了张载语气中的怨恨,心中一想,便知道了原因,他也曾到过书院,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深知书院大儒,学子的脾性。

    他之所以离开书院,也是因为如此,虽然书院中有寒门子弟,但是书院中寒门的待遇和世家子弟差别太大,寒门学子甚至很难借到一本藏书,一身所学也差不多都来自听讲课的大儒。

    但是那些大儒,一般都为世家子弟单独讲课,公开讲课一个月只有一次到两次,寒门子弟所学也都有限,除非是天纵奇才,受到大儒的重视,收为弟子,否则很难出头,大部分学子都是只能放弃学业,回到家乡,做个小吏生活。

    胡昭摇了摇头:“自然不会像颍川书院那般,昭每天都会讲学,而且任何人都可旁听。”

    张载听后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敬意,想到自己的计划,于是说道:“载到有个想法,不知孔明公可愿一听?”

    胡昭见张载还不死心,便想拒绝,可看到张载自信满满的样子,心中好奇张载的想法。

    可这这一听,却赔上了他今后几十年,才得以完成这个愿望。

    张载说道:“载欲开办书院,天下学子皆可入学,并召集百家门生讲课,载也会赠他们书籍,助他们完成学业。”

    “什么!”胡昭听后大惊,且不说兴办书院的花费,就这每人赠一部书籍,就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承受的,况且这还是不一定能收到回报。

    张载不理会胡昭的惊讶,继续说道:“书院也不会收取他们一毫费用,全部由太守府承担,学业完结,前往各县任职,满三年之后,是去是留,全看学子意愿。”

    什么是大手笔?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不说投入的钱财无数,还注定有一部分收不到回报。

    胡昭被张载所描绘的蓝图惊呆了,照他这样做,几十年后,几百年后,天下再也没有人不识字,这教化之功堪比圣人。

    “这”胡昭抚摸着胡须的手突然一紧,拽下了几根胡须,也顾不得下巴的疼痛,几乎是跑到张载身边,抓住他的手,激动地说道:“张使君,不知这书院什么时候开办?”

    张载看着胡昭,心中暗笑,嘴里说道:“孔明公莫急,此事尚在筹划之中,还要两三年以后,才能实行。”

    胡昭听后,傻眼了,好不容易把他的胃口调了出来,结果要等到几年后,这让他心里堵的难受。

    “这这是为什么?”胡昭难以接受,如此惊天大功,当早日实行,为什么要等这么久,别说是几年了,就是几个月他都不想等。

    为什么要两三年,其实张载也想要提前,可是他手中没有足够的书籍,就连教师也没有,更重要的是没有纸张去印刷书籍。

    张载摊了摊手说道:“不是载不想早日开办书院,实在是载手中没有足够的书籍,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教学。”

    胡昭听后沉默了,他也知道一本书籍造价不菲,而且现如今书籍大都掌握在世家之手,张载此举想要实行,便是于天下世家为敌,这真的很难!

    胡昭咬咬牙,躬身一拜,说道:“昭愿献出所有藏书,只求作一教书先生,还请主公收录。”

    张载扶起胡昭,说道:“孔明公不必如此,这书院与太守府并非从属,所有教书先生全凭自愿,不过孔明公可不能单作一教书先生,这院长职位,还要靠孔明公来担任。”

    “这”胡昭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这职位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一旦张载所说全部实现,那将是千古之功,身为院长的人必定是青史留名,万古难以磨灭。

    “昭既然拜了使君为主,那就一定不会反悔。”胡昭固执道。

    “好吧,孔明公”

    张载话没说完就被胡昭打断:“主公称呼昭表字孔明即可。”

    真是个固执的人,同时张载说道:“那孔明可先联系些志同道合之辈,到时书院一旦建立,就用得着那些人。”

    “主公放心,昭还是有些朋友,收到昭的书信后,会有一部分人前来。”胡昭认张载为主后,也摆正了姿态。

    “好,此事孔明看着办吧。”张载点了点头,给了胡昭极大的自主权。

    “那主公,我们何时返回雁门?”胡昭问道。

    张载想了想,这胡昭不想做官,而且他也没打算命令胡昭替自己出谋划策,就说道:“既然孔明不想出仕,不妨就呆在这里,安心教导学生,待书院建成之后,这些学生基本上也都能教书,到时再到雁门执掌书院如何?”

    胡昭见张载如此为自己考虑,又是一拜,眼含泪水,哽咽道:“昭这一生,能遇主公,当真是昭三生有幸。”

    “不不,能遇到孔明,才是载之福,天下万民之福!”张载扶起胡昭,也是激动地说道。

    当夜,两人便在这府邸**同用餐,然后制定了书院一系列的规则以及制度,直到很晚后,两人方才休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五章 婚事() 
第二天,张载辞别胡昭,回到甄府,就去见甄夫人,只要确定了婚事,这袁绍再想要甄氏的支持,就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走到客厅外时,就听到里面传来甄夫人的声音:“公则先生,宓儿尚且年幼,此事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