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帆战舰-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成功听到问道:“尊候,你有何意见?”

    “金声恒反正,大清势必要调广东、福建等地的守兵围剿。我军攻打漳州,满清一时抽调不出兵马来援助漳州。反倒是同安身处四战之地,满清能调动各地的守兵增援同安。如果我军急切攻不下同安的话,势必陷入敌军包围之中,到时我军危于。我认为攻打漳州才是上策!”

    郑成功听到,说道:“尊候所说的有道理,但如果我军攻打漳州的话,难免会以广东的李成栋起冲突。江西总兵金声恒在来信也提到过,李成栋不满鞑子久矣,金声恒正派人劝说此人反正!如果我军与李成栋作战,这样等于是消弱了大明,帮助了满清。暂时还是不攻打漳州的好。”

    “但万一李成栋不肯反正呢?”

    郑成功听到沉默了下,说道:“广东一旦反正,永历政权名义控制的区域就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四川六省。再加上我军能控制的东南沿海地区,大明必能迎来中兴,各路义师听到消息也会坚定反清的决心。而且广东反正也能极大地减轻我军的压力。所以这等事有万一的机会都要争取!”

    同安是四战之地,但整个福建如何尝不是四战之地。

    被广东、江西、浙江包围,郑成功想到日后攻占了福建,要同时面对三面受敌的局面就是一阵头大。

    现在江西反正了,如果广东也反正的话,那么自己拿下福建后,只需面对浙江的威胁。有郑家水师在,郑成功相信自己一定能轻松攻克水道纵横的江浙。

    所以郑成功才不想再此时跟广东的李成栋起冲突,看到施琅还想再劝说的时候,郑成功一挥手说道:“尊候不用再劝,此事就这样定了!”

    看到郑成功不肯接纳自己的意见,施琅有些不满!

    郑成功一边让甘辉、张进等将军整略兵马,准备随自己攻打同安。一边派出探子,探听金声恒反正的消息是不是真的!

    等待探子回报消息时,郑成功带着警卫回到了金门。

    回到郑府,郑成功忙叫人传令冯澄世过来。不一会儿,冯澄世听到召唤,就赶过来了。

    “大将军,叫属下前来有什么事?”

    郑成功抬起头看到来人,说道:“亨臣来了!没什么大事!就是问下,前段时间让你们研制的手雷,现在进展怎么样了?”

    冯澄世忙回答道,“回大将军,属下跟几个铁匠实验过,差不多就能将手雷定型了,很快可以制造了!只是?”

    郑成功邹了下眉头问道:“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吗?”

    “困难到是没有,只是那手雷的威力不是很稳定,威力时大时小,卑职正派人研究缘故?”冯澄世忙说道。

    郑成功听到思考下,说:“走,跟我去火药工作坊看看!”

    冯澄世忙阻拦道,“那些工作坊又脏又臭,大将军尊贵之身怎么能去那些地方。让卑职拿过就行!”

    郑成功摇了摇头,说:“有些东西不实地去看看,就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对火药还是有一些了解,说不定可以帮上忙!”

    “可那作坊……!”冯澄世还想再劝说。

    “走吧。我郑成功没有那么娇贵!”郑成功站起来,走出门。

    冯澄世只好跟上去。

第四十四章 同安战役(上)() 
1648年二月初,郑家军的探子将江西反正的详情禀告了郑成功。

    最新的情报上写着:正月二十七日金声恒、王得仁在南昌城贴出安民公告,文中写到“劳苦功高,不惟无寸功之见录,反受有司之百凌。血气难平,不得已效命原主”,正式宣布反正归明。

    二月末,金声恒、王得仁领兵进抵九江,清镇守九江总兵冷允登带领部下士卒五千名开城响应,接着占领湖口、彭泽。

    清廷在接到江西叛变告急文书后,立马调兵遣将。

    三月十五日,摄政王多尔衮派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镶白旗满洲固山额真何洛会、降将刘良佐带领满、汉、蒙兵马从北京赶赴江西,镇压金声桓、王得仁起义。

    同时,命固山额真朱马喇、江南总督马国柱抽调江浙、福建、安徽等地的兵马在安庆府同谭泰军会合。

    为了防止反正的明军占领湖北,又命令正在湖南作战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王率部撤回汉阳地区固守。

    看到金声恒果真是反正了,清朝派遣重兵围剿江西,郑成功知道出兵的时机到了!

    粮草的危机解除后,郑成功招募了三四千士兵,结合原有的,郑家军现在已经拥有两万多兵马了。

    海澄是自己还不容易打下的,而且现在自己势力那么弱,这地盘绝对不能轻易丢失。

    郑成功任命洪旭率五千兵马留守海澄,黄悟、郑泰等人率领五千水师留守金门。

    郑成功率领林习山、甘辉、施琅等人,带上一万多兵马,以及新造的五千个手雷弹朝同安杀去。

    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大军开拔之际,郑成功派人在同安等地广布谣言,诈称郑成功将带五万兵马攻打同安。

    同时让人在海澄等地散布谣言,谎称郑成功将带五千兵马偷袭同安。

    三月十五日,粮草凑集完毕,郑成功即率着一万兵马朝着同安进发。

    此时,同安知县张效龄听到郑成功要带着大军攻打同安时,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县衙团团转,担心害怕的不得了。

    在师爷的提醒他才想到派下人将守备王延、副将廉彪、游击将军折光秋三人统统召来县衙内。

    一看到守备王廷,张效龄急促慌张地说道:“大事不好了,今反贼郑成功聚五万贼众要攻打我们同安,这可怎么办啊。要不,我们快去福州将此事禀报福建巡抚?”

    张效龄自持文人身份,不耻于将逃走说出口,就想打着报告军情的幌子弃城而逃。

    看到知县张效龄怕死慌乱的样子,王延心里非常厌恶。只是这个时候还需要这个知县来坐镇同安,而且战后的报告还需要他署名。

    就算王延心里极端鄙视张效龄的为人,此时也只能安抚住他。

    王延轻蔑地说道,“张知县不用担心,所谓数万贼众,不过是贼子使的奸计,妄图能吓住我们,好轻易夺取同安。据海澄等地探子回报,反贼郑成功诈称五万,事实上不过只有五千人。张知县你可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听到守备说反贼只有五千人,张知县如同溺水者抓住一根绳索般,顾不上平时视作粗俗不堪的武夫,

    张知县急抓住王延的手臂,说道,“当真,当真?”

    身为同安守备的王延跟知县张效龄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总要顾一些情面。

    游击将军折光秋却是清朝看到福建浙江反清浪潮汹涌,将他从广东调来福建同安协防的。日后折光秋还是要调回广东,他自然不必给同安知县面子。

    折光秋不屑地看着张效龄,阴阳怪气地说道,“既然知县大人怕死,要到福建巡抚哪里躲一下,那末将就将自己的坐骑借给大人吧!有着良马相助,想必大人定能早日将军情禀告给巡抚大人,我等就在此静候大人的消息了。”

    张效龄一听折光秋当众讥讽自己,顿时脸色黑下脸来。

    张效龄知道现在抵挡贼寇还需要此人帮忙,他强忍下来,装着淡定、一副忠心义胆的模样说道,“今恩上以一城托我看守,吾身为同安知县自当与同安城共存亡。折将军的心意,我看就免了!”

    看到局面一时僵硬,副将廉彪忙站出来,和糊道,“反贼郑成功不识时务,妄图以此等劣计就想欺满我等,末将恳请知县准许我等出城擒拿贼首,剿灭反贼。”

    王廷也急忙站出说道,“我也愿出城歼灭这帮贼众!”

    听到副将廉彪的请战,怕死的张效龄有些不肯,同安城原本就只有五千兵马,加上协防的游击将军折光秋三千本部兵马,秉着这八千多兵马张效龄有信心能守到援军的到来。

    只是,张效龄有些眼馋擒拿贼首郑成功的战功。

    漳州知兵赵国札不也就是秉着挫败反贼的战功,一跃而上成为福建提督的吗!

    想当初那个小子还不如老子呢,既然赵国札都能打败反贼,那么老子也能。

    一旦给老子擒住郑成功,怕是……哼哼,到时不单是赵国札要给自己低头,折光秋,你******就得给老子磕头认错。

    心里意淫着的张效龄忍不住地笑出声,流出口水。

    正当张效龄做着美梦时,一直等候着的副将廉彪实在是不想继续看着张效龄猪哥般的模样,大声咳嗽了几声。

    张效龄一听,忙回过神,擦掉口水,道貌岸然的说道:“既然廉将军有意,本官又怎么会不准许呢。有王廷、廉彪两位将军出马,必能擒获反贼,本官就在此摆下宴席,款待你们凯旋而归了!”

    至于游击将军折光秋自动给忽视了,张效龄还想着回头向朝廷参他一本呢!

    折光秋自然也没将同安知县放在眼里,老子又不归他管,自己想去打谁,就打谁。

    1648年三月十八日上午,探知郑成功已经领军到达同安时,清军守备王廷、副将廉彪领着同安三千兵马、游击折光秋引着本部三千兵马出城准备击杀郑成功。

    守备王廷、副将廉彪敬游击将军折光秋兵马最多,官职最大,因此推举他为领将。

    折光秋没有推辞,当即答应后,就对王廷两人颐指气使的说道,“既然你们如此识趣,我也不是吃独食之人。你们领军跟在我后面,等抓住了郑成功,少不了你们一份。”

    守备王廷、副将廉彪忙抱拳答谢,“那就此先谢过将军了!”

    折光秋趾高气昂的领着六千清军朝着郑成功杀去!

    将近中午时分,走到了同安附近的店头山时,折光秋抬头看了看日头,传令让大军暂且停下歇息,生火做饭。

    折光秋翻身下马坐在马扎上,接过亲兵递过的竹制水筒,连喝了几口。这时守备王廷、副将廉彪也从后军骑马赶到前军,廉彪上前问道,“将军何故停下?”

    “让儿郎们吃饱了,等下好有力气追杀那帮反贼。”

    “那要不要将探子散出去,打探一下那帮反贼现在的位置。”

    “哈哈,廉将军何苦如同文人般胆小,之前探子才回报说反贼还远在百里开外。廉将军不必担忧,安心歇息。吃饱了,本将军带你们去砍下郑成功的首级!”

    “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让手下们也停下歇息一阵吧!”

    副将廉彪说完,骑着马跑到后军去传令。守备王廷就留下跟折光秋套着近乎。

    清兵在山脚下忙着生火做饭,阵型不免散开。

第四十五章 同安战役(下)() 
正当清兵煮熟了米饭时,突然山上尘土飞扬,喊声震天!

    甘辉怒吼一声,骑着战马,拿着大刀,率领郑家军从山上杀了下来!

    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

    郑成功在踏入同安范围内就令将士急行军,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

    全军急行军到同安城时,前锋的探子探知清军在山脚下歇息做饭,忙回报郑成功。

    为了能一战而下,郑成功当即命令甘辉抄近路爬上店头山从上而下,截杀清军。派施琅绕路从后面杀过来。

    甘辉双手持大刀,挥舞的风声凌厉,恍若奔雷,刀风带过脸庞甚至能令人感觉针扎般的疼痛。

    甘辉猛虎下山般凶狠的气势,坐在马扎上的王延被吓坏了。

    他从马扎上摔了下来,跌坐在地上。额头直冒冷汗,手脚冰冷。

    “杀……!”一声暴喝后,甘辉一招力劈华山,大刀直劈王延的头颅。

    大刀直径掠过,顿时血如泉涌,鲜血飞溅,王延头颅飞向天空。

    斩了王延,甘辉率领部队势如破竹般冲入清兵中军,一路所过之处顿时掀起满天的血雨,残肢断臂四处横飞。

    看到甘辉在中军横冲直撞,折光秋厉声怒喊,“不要慌,不要慌,敌人人数少,前后给夹击,给我宰了那个王八蛋!”

    说完,折光秋忙骑上亲兵牵过来的战马,准备带领清兵围剿甘辉。

    甘辉从山上杀下扰乱了清军阵型,这时郑成功亲率虎贲营将士领着大军朝清军杀来了。

    冲到距离五十步,虎贲营的士兵将早已经准备好的手雷,用信香点着,奋力扔向清军。

    无数的铁壳、竹筒如雨点般飞向了清军。

    还没等清军反应过来,这是什么?

    那些手雷弹就已经落入人群中,随即,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连绵不绝,如巨雷、如山崩。

    破碎的弹片一下子成了勾魂贴,瞬间那些清军就倒下一大片。

    阵地上到处都是被炸碎和打烂的尸体,半截手臂、大腿甚至被打烂流着血和脑浆的脑袋随处可见。

    连带着清军战马也被巨响惊的唏溜溜暴叫,四处的乱跑起来。

    清兵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种兵器,看到那些被炸的血肉模糊的尸体,顿时被吓破了胆子,

    一时间清军懵了,乱作一团。早有准备的郑成功领着郑家军,用手雷弹开道,忙朝清兵前军杀过去。

    “啊~!”在惊恐万分的尖叫声中,折光秋首先崩溃,夺路而逃。

    已是强弩之末的清军再也支撑不下去了,纷纷拼尽自己最后的力气,不顾一切地夺路奔逃起来。

    溃退的兵潮迅速引起了连锁反应,一拨接一拨的士兵被裹胁着朝同安城逃去

    被安排绕道去后面拦杀清军的施琅看到清军慌不择路的想尽快逃回同安时,忙下令:“让开道路,让这些丧家之犬逃回城!”

    副将蓝澄一听施琅的军令时,忙上前劝阻说,“施将军,大将军可是命令我们拦杀清军!您这样做,会不会违抗军令!”

    施琅听到蓝澄竟然敢违抗自己的军令,顿时一个马鞭抽过去,在他的脸上留下红彤彤的疤痕。

    施琅喝道,“我做什么需要你来指示吗?快点执行命令,耽误了战机你担当的起吗?没听说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