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帆战舰-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董友擦着眼泪,一遍又一遍说道,“战场凶险,你一定要照顾自己啊,多保证身体!”

    ……

    看着董友还在婆妈,郑成功喝到,“雄鹰终究是要展翅高飞,我郑成功之子岂是那守家之犬!快上路去吧!”

    “父王多保证身体!孩儿走了!”郑经重重地点了点头,面色坚毅地说道。(。)

第四十一章 北伐!北伐!(一)() 
永厉十一年四月三日,南京城初夏的清晨,天气已经有些闷热。

    但阵阵乘风吹拂过来,始让人不觉太过难耐。

    郑成功一步一步走上一座土台组成的高台。

    站立在高台上看了一遍台下站立的士兵,郑成功在抬起头凝望着沉浸在远方的天际,心头一片感叹、

    自从重生来到这个战乱的明末已经有十一年了,期间,似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战斗,从厦门打倒福州,又从福建打倒江浙,再从江浙进军湖广。

    一步一个脚印,默默积累,现在终于到了彻底改变华夏历史的时刻了。

    “呼~!”

    郑成功深呼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感慨,将注意力收了回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借着呼吸调整着自己的身体状态。

    打出一卷锦棉步,郑成功大声喊道,“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之人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清以北狄入主中国……故先谕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基本上照着《谕中原檄》照抄一遍的,郑成功大声念完,拿起警卫端来的碗,高高举起。

    “众位将士,此战定要雪我华夏之耻,不驱除鞑虏,光复中华。来,众位干!”

    郑成功端起碗就往嘴里灌,大口大口喝着烈酒,多余的酒都从嘴角两侧洒在地上。

    郑成功喝光碗里的酒,一把将碗摔在地上大喝道:“来人,将鞑虏压上来,祭旗!”

    五花大绑的清朝豫亲王多尼被几个警卫押解了上来。

    看到白晃晃的刀刃,多尼吓得直接是尿裤子了。他拼命地想挣扎,但却是给警卫人员死死压住跪倒在了台子上面,根本无法挣脱。

    此时鼓声响起,急促地鼓声让人心性亢奋起来。

    一个赤裸上身的刽子手走上了台,喝了一碗列酒,高高举起了手中的那柄鬼头大刀。

    迎着晨曦的日光,发出一道耀眼的光芒,当鼓声达到了最高潮的时候,刽子手手中大刀闪电般的挥下,随着刀光一闪,多尼顿时身首分级。

    鲜血溅在祭旗上,郑成功大手一挥吼道,“出发!”

    随着郑成功一声令下,郑家军踏着整齐的脚步声向着北方行军,“踏踏踏……”

    北伐!

    准备了将近三年的北伐终于要在今天要开始了!

    经过国防部、参谋部、国家调查局等部门联合策划下,此次北伐兵分三路进攻满清,欲求能一战定江山。

    甘辉担任东路大军总司令,率领十万精兵出江苏,先取山东,撤除清朝的屏障;进兵河南,紧固左翼,然后进兵京城。

    周全斌担任西路大军总司令,率领十五万郑家军西出四川,攻略陕北、关中、然后挥师潼关。夺取甘肃、山西,汇合东路大军,一起围攻京城。

    郑成功率领五万郑家海军跨海进攻锦州,占领山海关,切断清军的后路,将满清堵在关内。

    为了吸引满清的注意力,此次占据由东路大军先发起进攻。

    宿迁城东约8里处,一支5000余人的军队正沿着官道往宿迁城疾进。

    由于夜色昏暗,疾行中的士卒手中俱持着火把,火光绵延数百步,远远望去,直如一条游动的火龙。

    “快,快!加快速度……”队伍的最前列,杨才心急火燎地不住大声催促麾下士卒加速行军。

    由于宿迁城中现在兵马并不多,杨才还想着能拿到好头,轻松攻占宿迁,打好第一枪!

    宿迁城是郑家军和清军之间,城不大,是易攻难守的地方。

    鳌拜也知道,如果郑家军真的是全力进攻的话,宿迁根本是守不住。

    所以鳌拜也没有像想过降重兵布置在宿迁,只是调派了三千兵马驻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郑家军要大举进攻的时候,能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让后方的徐州城能有个准备。

    虽然鳌拜一直告诫宿迁的清军要时刻警惕郑家军,但上头的不重视,再加上这两年郑家军根本没有派人来骚扰过,宿迁的守门士兵没有一点戒心。

    等杨才率领兵马到了的时候,城头上根本没有几个在巡逻,大部分人都躲到下风口偷懒去了。

    杨才率领部队到了城下,他连讨敌叫阵都没有兴趣,直接是命令用牛车拉过来的火炮对这城头就是一阵齐射。

    八架千斤重的轻型火炮同时轰击,一声惊天动地地轰鸣。近距离下,八发炮弹全部命中,紧闭的城门顿时被炸地四分五裂。

    看到城门大开,杨才忙喝令士兵冲击。

    昏睡中的清军绿营兵给大炮惊醒了,拿着兵器慌忙地跑出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给郑家军包围了。

    看着对准自己的黑漆漆的枪口,不待杨才喊降,这些绿营兵立马将手中的兵器一扔,大声喊道,“大人,我们愿降,我们降……”

    除了几个倒霉蛋扭了脚,郑家军基本上没有伤亡就攻占了宿迁。

    杨才留下两千兵马看守那些俘虏,并且维系城内的安定,他率领部队快速前进。

    鳌拜的七万大军就驻守在徐州,一日没有打下徐州,就一日无法攻取山东。

第四十二章 北伐!北伐!(二)() 
杨才以为擒获绿营兵就是完全夺取了宿迁,但他没想到的是,满清现在根本不信任汉将,更不会信任绿营军。

    为了监督汉军,宿迁还有一百来个清兵。

    郑家军一攻打宿迁,这一百来个清兵立马知道大事不好,脚底抹油,骑上马就弃城而逃向徐州。

    永厉十一年四月十九日,将近中午时分,将近一百骑快马奔向徐州城门。

    守城将士正要上前阻拦,骑上的清兵忙从怀里掏出军令,举起一扬大声喝道,“宿迁紧急战报!”

    一看将领,守城的将校立马认出那是鳌拜特意给宿迁的紧急军令,遇关开关,那是一点都不能耽误的。

    守门将校忙指挥手下让开道路,让他们通过。

    那一百清兵随即策马向城内狂奔,一路上是将那街上的百姓撞地死伤无数。

    不过这些清兵可不在乎,不过是死几个汉人,有什么大不了的。

    徐州府衙内,鳌拜愤怒地喝到,“宿迁半日不到已经失陷!你们这帮狗奴才是干什么吃的!”

    “将军这不怪小的,都是那些汉狗,他们早已投靠郑成功,郑家军一到,他们立马就投降了。奴才是抵挡不住,才逃回向将军禀告,让将军小心的!”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这清军校卫是将所有的过失都推到绿营军身上。

    “将军息怒,此事机既已成事实,恼怒也是于事无补。看着情形,郑家军是要大举进攻了。将军还是早作准备的好!”阿思哈劝道。

    鳌拜安奈下心来,喝到,“传令全军戒备!郑家军只要敢来,老子定要让他撞个头破血流!”

    战争使人进步!

    这三年,郑家军在拼命备军,清军也没有闲着。

    在经过数次给郑家军击败,再顽固的满清官员也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

    为了能抵挡郑家军,保住满清统治,清顺治帝下旨任命在京的传教士汤若望为太常寺少卿衔,官阶为正四品,主持火炮铸造。

    还强令满清八旗的将军学习汤若望撰写的《火攻挈要》。

    在汤若望的主持下,满清的火炮吸收了西洋跑的先进技术。

    在所有火炮都安上了瞄准器,提高了发射的准确都,加强了炮身,提高了火炮的射程,增强了火炮的杀伤威力。

    为了能铸造火炮,顺治强招了无数铁匠工匠,在京城、锦州连开十几座火器坊,日夜不停地锻造铜铁、锻造火炮,手榴弹。

    为了稳固徐州的防线,顺治派了三万新兵,大小火炮上百门,无数手榴弹都增援到徐州。

    鳌拜可是亲身经历过郑家军火炮的厉害。

    镇守徐州这几年,鳌拜强征了无数百姓将徐州城墙加固加厚,将上百门火炮都安置在城头。

    鳌拜将徐州打造成要塞,就等着郑家军。

    杨才攻占宿迁后,还想着趁清军无防备偷袭徐州。

    带着兵马趁夜色急行军,跑到徐州城下才发现清军防备甚严,根本无机可趁。只好立下营寨,等候大军。

    ……

    一天后,甘辉率领着十万大军终于抵达了徐州城下。

    看到城门紧闭,甘辉派人去阵前喊降。

    “里面的人听着,赶快放下武器投降。清军根本是无法抵御我郑家军的,满清已经完蛋了,你们不要再顽固抵挡。快快投降,我们大将军说了既往不咎,保你们荣华富贵。不投降的话,城破时,就是你们命丧之时!”

    配合着喊降,甘辉手一抬。

    战鼓震天动地的敲响,郑家军阵前的重装步兵营拿着盾牌敲打着地面。

    全军狂呼着:“投降不杀,城破人亡!”

    “投降不杀,城破人亡!”

    “投降不杀,城破人亡!”

    ……

    整个徐州城在郑家军呼啸的呐喊声中在微微的抖动着。

    看着城外如山如海的郑家军,徐州城上的一些清兵开始害怕了,尤其是那些新兵更是慌乱。

    大嗓门士兵还在举着铁皮喇叭大声劝降时,得到消息的鳌拜敢过来。

    看到城头的士兵有些动摇,一把夺过一个士兵的弓箭,将弓拉成满月。

    一声大喝,箭如流星。

    利箭咻得一声,钉在了喊降士兵前方半米,箭尾还在微微晃动。

    被这箭一吓,这士兵差点连手中的喇叭都掉了,赶紧往回赶。

    鳌拜大声吼道,“南蛮子,休得鼓噪。我大清勇士勇武天下,何惧你一帮海寇。要想老子的项上人头,只管来取就是!哈哈哈……”

    随着鳌拜的吼声,那些清军的新兵蛋子也渐渐安稳下来。

    甘辉看着鳌拜说道,“到也是一个人物,可惜了!”

    再抬起头的时候,甘辉眼光一冷大声抽出宝剑指向徐州喝道:“既然不肯降,那便休怪我郑家军无情。攻城!”

    火炮旅率先开打。

    各炮兵团早已经计算好射程,调整好炮击角度。

    炮口都指向了徐州城头。

    一接到开跑的命令,炮兵阵地上马上响起轰天的声音。

    烈日下,炮火依旧闪亮在天际。

    炮弹划过一道道弧线,狠狠地砸在了徐州城头上。

    成群的炮弹接二连三地往下砸,将城头的清兵炸的是人仰马翻。

    看到清兵在炮火中煎熬,鳌拜也顾不得为危险了。一把推开围过来保护自己的清兵,拔出宝刀,向郑家军火炮阵地一指,大声吼道:“反击,给我狠狠地打!”

    安置在城头上的三千多斤重的红夷大炮此时也开始了反击,城头的高度让这些火炮射程大大增加。

    清军这些重型火炮已经堪堪能与郑家轻中型火炮相抗衡了。

    一时间,郑家火炮阵地上也是爆炸声一片,死伤无数。

    看到郑家军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

    甘辉大怒,重型火炮太重,牛车不好拉动,只能安置在城头、堡垒或者是船舰上,这次攻打根本没有携带。

    看到火炮不能可以压制住清军,甘辉忙喝令郑家步兵进攻。

    战鼓敲响,五十多辆铁皮包裹的楼车,开始朝徐州方向滚滚移动,每辆车上站着十多火枪手,

    只要抵达适当距离,便可以从竖高达两丈的大铁板后朝城头射击,掩护其它人的进攻。

    城下上万名士兵正扛着云梯等向徐州城下狂奔。

    惨烈地徐州攻城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四十二章 北伐!北伐!(三)() 
京城紫禁城金銮殿上,探子将他所知晓的一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听到郑成功南京斩多尼祭旗,誓师北伐的消息,大殿中满官尽皆露出惊恐神色。

    清顺治面色铁青地恨恨骂道:“还妄朕特意屈尊命人传书,希望能与他和平共处。没想到他如此不识好歹,竟敢杀我大清勇士,朕与这贼寇势不两立。朕决定再遣十万大军增援徐州,令鳌拜务必要将郑海寇的项上人头给朕取来!”

    顺治一直以为大清勇士不能胜郑家军,是因为火器不利的缘故。

    在见识到汤若望组织铸造的火炮威力后,觉得郑家火跑也不过如此。

    有此利器,顺治帝现在是信心满满,觉得能定击败郑家军,再不济也能抵挡住郑家军攻势,坐稳北方。

    索尼沉思片刻后,出声对顺治说道:“皇上,增援之事,老臣以为还是暂缓为上!”

    顺治看着索尼喝到,“爱卿是何意?”

    索尼说道,“老臣有些怀疑,徐州不是郑家军的主攻方向。这几年郑成功一直在招兵买马,训练士兵。据内应回报,郑家军兵马现在不下五十万。虽然需要留下兵马驻守各地,但此次攻打徐州只有区区十万兵马,实在是太少,不合常理!”

    顺治听到亢奋的心情静了下来,沉思了一会儿问道,“依爱卿之意,那郑家军是何打算?”

    “徐州、山东多是易攻难守之地,就算让郑家军攻克,我大清铁骑南下,胜败也难料。以郑海寇一贯用兵谨慎,老臣以为徐州这一路当是诱兵。郑家军主力当是西路,出西川,攻陕西、河南,占令潼关、武关、大散关、萧关,稳扎稳打,步步蚕食我大清疆土。”

    “恩~~!”清顺治帝仔细思索了一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