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帆战舰-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打倒了满清,自己再不用担心性命安危!才能实现重振中华的梦想!

    从海澄战役可以看出,对抗清军,郑家军最大的问题是骑兵。

    在机关枪没有出现前,骑兵一直是各国常备的兵种。

    就算到二战时期,骑兵仍然作为陆军的重要兵种建制之一。

    在这个连步枪都没有,只有火统的时代,骑兵更是无可匹敌的战争利器。

    正面冲阵、迂回牵制、千里偷袭等这些都是骑兵的拿手好戏。

    重步兵在正面能对抗骑兵,但骑兵一旦跑起来后,只能在背后吃灰尘了。

    这个时代真正能压制骑兵也只有骑兵。

    华夏适合用来当军马的主要是河西走廊的河曲马与蒙古的三河马、新疆的伊犁马;

    至于云南的滇马耐力是好,负重登高也很厉害,作为山区畜力算是良马,但滇马腿短,跑不快,作为战马它就不适合了;

    河西走廊的河曲马挽力强,能持久耐劳,对高寒多变的气候环境有强的适应能力,对一般疾病抵抗力强,能当挽马也可以当军马用。

    蒙古的三河马外貌清秀,体质结实,动作灵敏,奔跑速度快、耐力好,能粗养,最适合当轻骑兵用;

    当年蒙古能纵横欧亚大陆,就是依靠三河马的耐力好,用放风筝战术和千里奔袭战术建立元朝;

    新疆的伊犁马外貌俊秀,体格魁伟,抗病力强,耐粗放,适应性强,不易受惊,冲击速度快。适合作军马,因为个头高大,步伐较大,适合作重装骑兵使用。

    满清席卷了北方,军马的三处来源蒙古、河西走廊、新疆都被满清牢牢控制住。

    没有骑兵的话,那只能靠重步兵在前面顶,弓弩手和火器手在后面射击了。

    可这个时代的火药根本就不行,没有ntn之类的,威力并不足于逆转步兵对抗骑兵的劣势。

    尤其号称是战争之王的重炮来说,更是不入流。

    如果要想发展,必然要跟清军抢夺那些军事、经济重镇。

    攻城时就只能拿人命去填。

    这对人少粮少的郑家军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实行的。

    现阶段来说,郑家军最主要的任务是想尽办法多搜集重火炮,最好是要能找到能铸造火炮的工匠改良下。

    这个时代的火炮在郑成功看来还是太过笨重,威力也差了点。

    郑成功希望能找到工匠来改良一下,好提高郑家军的整体战斗力。

    在纸上写上火器、骑兵等几个大字,郑成功放下笔,背靠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

    这时,一名虎卫营士兵急奔到厅外,跪地禀报道:“参见大将军!”

    郑成功微一抬手,示意他站起来进厅回话,问道:“有什么事?”

    “禀报将军,赫文兴求见将军!”

    赫文兴!

    十几天来,我一直还没空闲会一会这个俘虏呢!

    想不到今日他竟然主动要见我!到底所为何事?难道想通了准备投靠我军?还是…………无数个念头在我脑中飞快地闪过。

    算了,到底是什么事,见见他不就知道了!我转身对警卫说道:

    “将人带上来!”

    赫文兴当日虽被击昏,但是身体并无大碍,休息了三天就恢复了。

    为了防止潜逃,郑成功安排将他与其家眷一起软禁在这处偏院中。

    看到赫文兴被人带了上来,郑成功微笑说道:“赫将军,身体可好?这些天我事务繁忙,未能前去拜会,还望见谅!”

    赫文兴冷冷一笑说道:“哼!郑成功,不必如此惺惺作态。今日我是你阶下之囚,自是任你发落,要杀要剐息听尊便!”

    靠,身为为阶下之囚,一点自觉都没有,说起话那么横,你还真老子不敢杀你吗!

    郑成功忍着心中的不快,仍然强笑着问道:“……不知赫将军今日寻我过来,究竟所为何事?”

    赫文兴听到,神情落寞地说道:“两军交战各为其主,生死由命,我输了,任你发落。但还请郑将军不要为难我家人!”

    看到赫文兴有死志,郑成功面色一寒,冷冷地说道,“赫文兴,原以为你还是条汉子,如今看来,你不过是个不忠不孝不义不勇之徒!”

    赫文兴面色变得铁青,咬牙切齿地怒道:“成王败寇,但也容不得你如此侮辱于我!”

    郑成功语带不屑地说道:“难道老子有说错?”

    赫文兴的怒气似乎已升到顶点,眼睛变的血红,怒道:“你……你为何要污蔑我是不忠不孝!”

    “哼!你身为大明之臣却是投降满清,不忠。身为汉人,却为蛮族效命,不义;父母尚在,不苛尽孝道侍奉高堂,不孝;遭败绩,即求死,不勇;”

    听完郑成功的呵斥,赫文兴愤怒的神情慢慢平静下来,低下了头颅静静地思考。

    见赫文兴陷入了沉思,郑成功放缓了口气说道:“满清残忍嗜杀,一年前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数十万百姓惨遭屠杀,苏杭几百里无人烟。你为这般满清效命,如何对得住这天下黎民。希望将军能将我所说之话仔细思量一番。”

    听到郑成功的呵斥,赫文兴陷入了沉思。

    回想起清军的暴行,想到当初可是自己下令点火烧死了八旗骑兵的,虽然自己是为了能保住海澄,但满清会相信吗,会宽恕吗?

    杀了他们满人,只怕满清恨不得杀了老子。

    当初投靠满清,虽说是迫于形势,但他日史书上是怎样记载自己的呢,怕是遗臭万年了!

    想到这,赫文兴跪下说道:“末将愿降,还请大将军收留!”

    郑成功看到忙伸手将他扶起,“赫将军肯弃暗投明,那我严明之福,快快请起!”

第十章 火器、粮食() 
处理完赫文兴的事,郑成功回到海澄府衙时。

    一个虎卫营的士兵跑过说道:“大将军,门外有一人举人来投靠。”

    郑成功听到忙说道:“快快有请!”

    现在要处理的事很多,总是感觉人手不够。现在有文臣武将来投靠,郑成功根本不会拒绝,只恨来的人太少。

    很快举人就被护卫带进来,郑成功抬头看了下来人。

    身穿着的到是大明常见的青布直身的士子服,头戴四方平定巾。但衣服却是有点破旧不堪,而且多泥污。

    郑成功皱了下眉头,很快就恢复过来,笑着迎上去说道:“贤士来投,严明不甚感激。敢问先生大名?”

    “回大将军,末进生冯澄世、字亨臣,福建南安人!”

    “哦,严明也是南安人,算是老乡了。来,冯贤士请坐!”

    冯澄世听到忙拱手说道:“谢大将军厚待,只是亨臣惭愧。不曾苦读圣贤书,却是爱观杂书,而立之年才侥幸在隆武元年恩科中举,实在是当不得贤士之名。”

    听到冯澄世说自己爱观杂书,郑成功原本不重视的态度立马改变了,坐直问道:“亨臣,请问是那类型的书籍?“

    冯澄世惭愧地说道:“徐阁老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曾看过,亨臣过于沉迷于这些旁门左道,才会荒芜学业,以至于在隆武元年恩科才能侥幸中举。”

    沉迷于这些学问才好啊!

    那些狗屁的八股文,对老子有什么用处。这些旁门左道才是老子最渴望,想找个人帮忙筹备一下火器坊,研制改良一下火器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郑成功亲切地拉着冯澄世坐下,转头喊道:“人都死到哪里去了,这么久都还不上茶。来人,快上茶,记得用老子那包上好的铁观音!”

    喊完,郑成功转过头热情地跟冯澄世交谈着。

    那热情劲令冯澄世都有些惶恐不安了。

    交谈中,郑成功听到冯澄世说《天工开物》的宋应星还活着,顿时吓了一跳。

    《天工开物》这本他在读书的时候看过,记得好像是说这本书是华夏17世纪的百科全书。一开始郑成功还以为宋应星跟徐光启都已经死了,没想到宋应星既然还活着。

    这等大牛比老子这个二把刀的厉害多,不行,这等人物一定要在自己手里,就算绑也要绑来。

    郑成功忙问道:“那请问宋长庚现在在何处?”

    冯澄世看郑成功很看重宋长庚,忙回答说:“早前听闻他在隆武遇难后,拒不出仕。一直在家乡归隐。”

    郑成功听到很高兴,知道在那里就好。“多谢亨臣告知这么重要的消息。哎,满清鞑子势大,占领华夏过半江山,要想收复大好河山,日后免不了要跟清军攻城作战。但我军火器不足,威力不够,迫切需要像宋长庚这样的人才来帮忙改进。”

    冯澄世听到忙拱手说道:“亨臣听闻大将军忠义薄天,心怀匡扶,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末进生愿追随大将军左右,为反清复民进绵薄之力。”

    郑成功扶起说道:“有亨臣这等大才相助,何愁不能扫荡鞑子,光复我汉室江山。亨臣,我意委任亨臣为参军,主管武备。你意如何?”

    冯澄世忙躬身喝到:“谢大将军看重,愿效犬马之劳!”

    宋应星还没有找到,但火器的研究刻不容缓。

    郑成功决定让冯澄世搜集工匠铁匠等,然后全部护送去金门,先把火器坊先行搭建起来。

    郑成功送走了冯澄世,郑泰就急找上门来。

    在海澄府衙大堂,郑成功和郑泰分主客坐好。

    郑泰茶都没喝,就开口了,“大将军,粮食已经不多了,只剩几千石了。在这样下去,我怕撑不到年底。”

    “这么快就没粮食了,上个月不是还有几万担?而且前些日子,安平可是刚将一批番薯、大米送过来。怎么粮食也那么快没有了。”

    “大将军,攻打海澄,虽然胜利了。但我军伤亡惨重,需要安抚的阵亡将士的亲属很多,那粮食的消耗自然也就大了。更加重要的是海澄库房里的粮食都给郑联搜刮走了,我军可什么都没有得到。”

    郑成功听到,忙说道:“那派人去广东等地购买粮食啊!”

    郑泰说道:“我已经派人去了,可这几年老天爷都不知怎么的,不是旱灾就是洪涝,搞得连湖广都大范围歉收,更加不用说其他地方了。现在米价都蹭蹭地往上涨,我们的钱很多都是用来买粮草去了。年初那些官绅多少还送了些粮食过来,现在大家都缺粮,就没有再送了。现在我们用的就是安平那边送过了,只是那只是杯水之薪,怕是用不了多长是时间。大将军你要赶紧抓个主意,不然我怕到时拿不出钱粮来,人心就散了。”

    粮食快没有了,让郑成功很是头疼。

    以前做员工的时候总是感觉那老板啥都不干,就会使唤手下的。

    等到自己做了“老板”,才终于知道做老板的难处了。

    什么琐事都要自己来管,来承担。

    一万多兵马的粮食供应,反清复明重这两个重担压下来,郑成功感觉压力真的是很大。

    果然打天下不是那么容易的!

    郑成功苦想都想不出个办法来。有时,郑成功都想问贼老天,当初重生时,是不是他老人家没有翻看黄历,所以才会让今生这么悲剧。

    攻打海澄死伤惨重,郑成功重新招揽了三千新兵。郑成功白天要带领这帮菜鸟去辛苦训练,晚上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后,还要考虑粮草的事。

    “粮草快要没有了!”这句话时郑泰这段时间讲的最多一句话,也是郑成功听的最厌烦的一句话。

    我知道钱粮见底了,我知道下个月我们就要变成穷光蛋了,我知道到时军心可就散了。

    但我他妈的有什么办法,老子又不是神仙,不能点石成金,不能变出粮食。

    郑成功将自己的手下都招拢过来,忧色沉声说道。

    “诸位,军中粮草已将尽。我已几次谴人前往广东等地筹集粮草,但今年各地大旱,恐怕也筹集不到多少。再如此下去,我军未败于战场,却会败于粮草上。诸位有何妙策可解眼前之危?”

    甘辉性子急,他忙站起来喊道,“大将军,我们不如攻打泉州,那是清军粮草囤积的地方。只要攻下来,我们军粮草问题立马就可以解决。”

    郑成功苦笑了下,说:“甘将军勇着勇于,但还是要多思考。现在我军的兵马不多,就这样去攻打清军城池,怕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攻打城池的事暂且搁下了。”

    黄悟听郑成功这样说,于是说道:“既然这样,将军不妨率军沿海南下,使军就食漳州、潮州等地。现在天下大乱,多有贼寇强盗劫掠州郡、欺压百姓。他们掠夺成性,多有金帛、粮食。这些贼徒,凭我们的实力,可以很容易攻破。攻打他们用他们的粮草来供给我们的大军。将军不但可以渡过眼前的困难,还可以让百姓喜悦,这是两全其美之事也。”

    大军沿海南下就食漳州、潮州地带,攻打贼徒,不就是黑白两道通吃嘛!

    这个可以有!

    既能练兵,让新兵蛋子见见血,日后好适应战场,同时又可以“搜集”抢粮,还可以增加点声望。对于现阶段的郑家军来说,是个不错的主意。

    郑成功决定听从黄悟的建议,准备南下就食。

    攻打山寨、海贼,自然不用带这么多兵马去,那样只会白白浪费粮草,而且金门、海澄是自己的根据地,万万不能丢失。

    郑成功委任左冲镇洪旭为海澄守备,留三千兵马、两千水师坐镇,路振飞、曾樱等人铺助治理。

    郑成功带上数门三磅、六磅的火炮共两千五百兵马就搭乘船舰沿海岸线出发前往漳州府。

第十一章 流寇?难民?(上)() 
明朝中期开始,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的乡镇经常遭受海贼、山贼、红夷强盗、倭寇等袭击,因此为了自保,沿海多数村庄筑墙围寨,以防御外敌及野兽的侵扰。

    这些原本只是自保的山寨、村庄后来在明朝赋税越来越重地情况下,慢慢地演变成抵抗朝廷的手段,用寨墙阻止衙役上门,用武力拒绝交粮纳税了。

    直至明末天下大乱,兵戈不止,又时逢灾年,因此漳州山区很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