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帆战舰-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这帮混蛋够厉害的啊!拳拳到肉,脚脚见血,他吗的,到底是原因要内讧,说!”郑成功朝着斗殴的手下怒喷。

    赫文兴听到,顶着熊猫眼站出来喊道:“报告大将军,施琅那个混蛋抢我的功劳!”

    施琅肿着半边脸,嘴角吐着丝丝血迹喊道:“放你吗的屁,人是老子先杀的!”

    赫文兴怒视着施琅,“****的,人我们都抓住了,是你这个王八蛋放冷枪!”

    施琅无惧地看着赫文兴说道:“人你抓住了吗?我怎么没有看到。我只看到那个家伙跌倒在地,老子为了不让他逃走,一枪杀了!”

    赫文兴气急而笑,“老子的人都包围住他了,他根本逃不了!”

    施琅头一扭,说:“我没有看到!”

    “你!”赫文兴看到,又想上前揍施琅。

    “够了!看来你们这帮混蛋精力太过旺盛啊,所有参与斗殴的都全副武装的给老子跑五公里。”

    全副武装就是是头上顶着钢盔,背着火枪,腰缠着十个基数总共是240发的铁弹,300枚纸壳火药,八个竹柄手榴弹,再加上竹制的水壶,还有衣被等,全重达到二十五斤重。

    听到这惩罚,斗殴双方士兵都相互怒视着对方,然后咬着牙背上武器开始跑了。

    郑成功的警卫骑上马,在后面监视着。

    惩罚了他们的手下后,郑成功站在赫文兴和施琅面前。

    “哼,你们两个厉害啊,敢带人群殴!两个王八蛋,来人啊,将这个混蛋给我抓去管禁闭三天!”

    赫文兴有些不服地说道:“大将军……”

    郑成功大喊道:“闭嘴!你们两个混蛋私斗,莫非还有理了!”

    看到大将军发怒了,赫文兴不敢再开口了,在四个警卫的押解下,赫文兴和施琅都被送上战舰,关在了暗无天日的禁闭室。

    处置完这两个人,郑成功恨恨地说道,“这帮混蛋,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姚启圣摇着纸扇说道:“大将军,不用介怀,只是一点小事。再说军人没一旦血性怎么行!”

    郑成功叹了一口气说道:“都是一群骄兵傲将,如果不敲打一下,只怕郑家军内部起争斗,严重内耗,影响到反清大业!”

    关系到军队的事,姚启圣没有再开口。

    姚启圣懂进退,就算大将军再怎么信任自己,有些事自己也是不能插手的。

    郑成功走过去看着躺在血泊里的揆一,叫来了何斌。

    郑成功说道,“你去辨认一下,看看这个人是不是揆一!”

    何斌忙走过去蹲下,仔细看了看对郑成功说道:“回大将军,属下敢肯定这人就是揆一!”

    郑成功点了点头说道:“来人,将此人的首级阁下,传令大元!”

    张大山听到,忙喊过几个警卫收拾揆一的尸体。

    处理完揆一的事,郑成功向总督府走去。

    一路走,一路观察这热兰遮城堡的情况。

    热兰遮城堡是荷兰殖民者在大元的统治中心,城堡坚固,防御设施完整。

    城周长200多丈,高3丈多,分3层,下层深入地下1丈多,城垣用糖水调灰垒砖,坚于石。

    城四隅向外突出,置炮数十尊。

    看着这城堡布置也算妥当,郑成功说道:“以后郑家军的根据地也设在这里,以这里为中心,向四面发展。”

    姚启圣听到回答说:“此计甚好!这里城高墙厚,轻易倒是难于攻破。不过要是有懂军略的,只要派兵围困,不出十日,此城堡不攻自破。我军要是驻扎此处,当深挖井水以防万一!”

    郑成功点点头,说:“嗯,我会叫人去办的!”

第十七章 治理台湾(上)() 
明·天启六年,闽南发生严重旱灾,遍野赤土,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郑芝龙招抚了泉州饥民数万人赴台拓垦,沿海饥民及无业者竞往投靠。

    明·崇祯元年闽南又遭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再度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

    郑芝龙这些措施救活了数万百姓,在台湾他有着很高威望。

    从1624年,荷兰入侵台湾,到1642年,台湾全岛沦陷。

    这十几年间,荷兰一直很顾忌郑芝龙,也不敢对台湾百姓太过苛刻,台湾百姓到底能活的下去。

    但自从郑芝龙被满清软禁以后,荷兰认为郑家水师被分裂了,对台湾百姓开始横加暴征,台湾百姓也越来越活不下,这才会引起郭怀一的起义。

    现在听到郑成功打败了荷兰番鬼,郑家重新收复了台湾。

    台湾的汉人喜大普奔,欢庆郑家军的入城。

    在百姓的欢呼声中,郑成功带着手下走进了台湾总督府。

    让他们都坐下后,郑成功看着他们说道:“现在大元已经被我军收复了,我有意将大元改名为台湾,大家觉得如何?“

    “台湾,滨海之地!我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我赞同!”卢若腾说道。

    看到卢若腾赞同了,其他人也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一个名称去反对大将军,都表示赞同。

    看到大家都同意,郑成功说:“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以后就称之为台湾了。台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将来会是华夏大陆的第一道防线,我决定将东海舰队的海军基地迁移到这里来。简初,你看怎么样?“

    林习山听到,回想了一下海图,说道:“如果要想建立第一海域防线,大将军,我军还需要占据琼州、扶桑、高丽,将这三地与台湾连城一线,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华夏沿海地带。”

    郑成功沉思了下,回答说:“你说的对,琼州的事还好办,虽然现在归李成栋管辖,但琼州可是穷乡僻壤之地,只要我们付出一些代价,想必李成栋不会拒绝将琼州割让给我军。只是扶桑和高丽有点麻烦,高丽现在是满清的附属国,扶桑在德川家康的讨伐下建立了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势力不小。我军现在还再跟满清作战,轻易无法出征扶桑。不过你放心,迟早我会攻打扶桑和高丽的,你先构建东海舰队的海军基地,也好在未来成为攻打扶桑做前哨站!”

    林习山听到忙喝到:“是,大将军。末将一定会将打造好东海基地。”

    郑成功点了点头说道:“台湾物产丰富,治理这宝岛,大家有什么想法?”

    大将军郑成功在提出攻打大元时,他们都做了一些功课。从各方面了解过大元,但台湾当时孤悬海外,资料稀少,他们了解的不多。

    听到大将军的询问,文武官员相互看了下,沉默没有出声。

    郑成功看到手下都不说话,冷场了。

    郑成功道:“大家不用担心,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复浦你先说吧!”

    陈永华听到忙站出来说到:“回大将军,据属下派人了解到,台湾岛多丘陵,山麓,土地以红壤为主。气候到是宜人,降雨也多,但多集中在夏季,冬季就容易出现干旱。盛产水稻,一年可以两熟,有些地方甚至能达到三熟。而且这里的樟脑和蔗糖非常出名,畅销海内外,根据台湾的特点,属下认为可以大力发展水稻和蔗糖,将这里发展成为我军的粮仓和制糖中心。”

    陈永华说完,郑成功看了下何斌。

    何斌也忙站出来说:“台湾岛上的居民以汉人和高山族为主,同时还有数钱扶桑人和荷兰番鬼。回禀大将军,在郑家军要攻打台湾的消息传来时,荷兰曾多次派人在高山族造谣,说大将军收复台湾是为了在台湾横征暴税,以弥补军饷。现在高山族很多部落都对大将军心有不满,大将军当警惕!”

    王忠孝说道:“大将军,台湾已经被我军收复,现在高山族也是大明的百姓,大将军只要施行仁政,相信高山族必然会迎头归顺的。”

    姚启圣打开纸扇扇了几下,说道:“我不同意长儒的看法,高山族当中有很多部落还存于蒙昧之计,一味施之以仁,非良策。当区别对待!”

    郑成功问道:“愿闻其详!”

    姚启圣道:“对于亲近我军的高山族,就要以安抚为主。对于那些还摇摆不定的,就要一面打一面哄,什么时候他们都归顺了,就不用再打了。至于那些坚决要抵制我军的,那就下重手铲除他们。大将军,当用雷霆之势告诫其他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平定台湾,不会影响我军与满清的作战!”

    姚启圣说完,陈永华说道:“大将军,属下也认同姚先生的观点。”

    卢若腾也认为当务之急是铲除满清,匡扶汉室,不应该将精力都浪费在台湾。

    他说道:“我也赞同姚熙止的策略!”

    郑成功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这件事就交给复浦你去办!”

    郑成功觉得比起军略来看,陈永华在政务上的能力更强。

    郑成功有意让陈永华担任台湾巡抚一职,但陈永华现在才19岁,太年轻了,贸然提拔到高位,只怕众人会不服。

    所以郑成功就像让他处理高山族一事,让他们都认同他的能力。

    这也是郑成功给陈永华的一道命题,做好了就上任,没做好,继续当他的天地会总舵主一职,联系各方义军,探听敌情去。

    陈永华听到郑成功的命令,忙躬身说道:“是,属下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大将军的委任!”

    第二天,陈永华没有急着调兵遣将去对付高山族,他带着七八个政法大学的学生开始走访了高山族。

    现在台湾刚收复没有多久,不少高山族部落对郑家军都抱有戒心。

    陈永华就带着七八学生就出门,实在让人很不放心。

    陈永华自个到觉得没有什么,自小练得一身好武艺,等闲十几个近不了身。

    郑成功听到都不知道该说陈永华是艺高人胆大,还是不知道时世艰险。

    这个年代谁还玩单挑、玩光明正大地打斗。

    都是来阴的,玩群殴。

    郑成功强制陈永华以后必须带上二十多个虎卫营的警卫才可以外出。

    在强制下,陈永华只好带着警卫出门了。

第十八掌 治理台湾(中)() 
历史上,郑成功领有台湾之后,建立了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也带来一波汉人移民潮。

    郑成功虽然在攻下台湾的同一年逝世,但继位的郑经与郑克塽持续统治台湾21年。

    郑成功父子的经营下,台湾逐渐摆脱了落后状态,赶上祖国大陆其他富庶地区,成为祖国一座美丽富饶的岛屿。

    同时引进的中国明制的宫室、庙宇和各种典章制度,奠定了台湾在日后成为一个以汉民族文化为主的社会,而不仅仅是另一个海外华埠。

    因此有学者形容郑成功父子决定了台湾尔后四百年命运。

    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之为民族英雄,不单是因为他从荷兰手中收复了台湾,还有他对台湾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施琅之所有没有郑成功的名声那么大那么好,除了施琅反复以外,还有就是他对台湾一点贡献都没有。

    收复台湾以后,郑成功改大元为台湾,热兰遮城改为台南城,开始了把台、澎经营为东海舰队基地。

    陈永华自从接到郑成功的命令后,就带着何斌、马信、杨祥,等人巡视新港、目加溜湾、肖垄、麻豆、大目降、大武垅、他里雾、半线等地。

    一连十天的走访,陈永华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掌握了台南的基本状况。

    台湾的土地平坦膏沃,台湾地广人稀,高山族同胞“计口而种,不贪盈余”,土地利用率很低,便于移民垦荒以及屯田养兵。

    为了能计算田地的分配,陈永华和王忠孝组织户部官员对台南地区进行了人口调查。

    以前台湾根本就没有户籍统计,而一直以来的战乱、饿殍、瘟疫等,百姓人口浮动很大,不少原住民甚至绝户。但同时,亦有不少难民流入大元。

    同时为了清楚台湾的人口,也是为了彻底安定台湾的治安,陈永华带着手下重新统计了台南的人口户籍。

    这个时候台湾还是一个蛮荒之地,整个台湾正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就是台南了。

    经过陈永华和王忠孝等官史近两月的努力,台南户籍的统计有了结果。

    经过仔细审核统计,一个新的人口数据终于出炉——台南共有2万汉人,八千高山族,当然其中还不包括一些仍隐居山林的高山族。

    接下来,陈永华就开始有条不紊地针对台南的现状,施行起相应的政略来第一步,便是安抚百姓,顾虑耕种

    得益于郑芝龙当年的政策,以及荷兰的暴行和郑家军的军纪,台南的高山族对郑家军并不甚反感,或者还有些欣喜。

    陈永华在征得郑成功的同意后,颁布两条政令。

    1。鼓励百姓开垦荒芜土地,鼓励那些隐匿居住在山中地百姓,包括高山族人出山定居,凡出山定居者。由县府载入户籍,分配土地。陈永华特地颁布政令凡新开拓之土地,三年之内不征收任何赋税。

    2。三年后,台湾粮赋税收比由荷兰统治时横征暴掠降为15取1,同时不再征收杂税;

    这一举措。不但可以增加户籍,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力发展台湾。

    这两条政令在陈永华派兵每到一个乡镇,就大力宣传下,传遍全岛,

    这些政策都需要有雄厚的财力物力作为支撑。否则根本无法维持下去。

    幸好,荷兰人在台湾实行暴政,搜刮了大量的钱财。

    郑家军夺取大元后,这些钱粮物资就全部归郑成功所有,实施起来倒时不难。

    同时,陈永华也奏请郑成功,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被打败,除了一些顽固的高山族需要征讨外,不需要再攻打什么城池。

    可以让一部分士兵农闲时,训以武事;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则负耒以耕。寓兵于农!

    郑成功同意,攻打台湾的六千多士兵当即遵命领兵前往指定地方开荒屯种。

    为解决台湾粮食不高的问题,陈永华奏请郑成功从大陆引进种田能手,指导台湾百姓耕种。

    糖在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