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缔- 第5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场上的厮杀往往是你死我活的拼杀,宋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以合击之阵迎敌,占据了上峰,辽军出击之兵很快就击溃,仓皇逃向海阳城,而海阳城闭门不开,这时候一旦打开城门,后果便是城破人亡。

    王珪率军追击至城下,面对城墙上攒射而下密密麻麻麻的弩箭大喊:“举盾!”

    无论骑兵还是步卒立刻举盾格挡,内置轻木外敷铁皮的盾牌能挡得住辽人的箭矢,即便穿透也无法击穿精良的板甲或胸甲,不用王珪发话,早已有准备好的步卒在盾牌的掩护下冲向城门。

    他们是大宋军中唯一穿着皮甲的士兵,身上背负着大量的火药,手中的兵器也只有一把铁铲,在袍泽的掩护下冲到城门前,便甩下背后的火药,拼命的在厚重的城门前开始挖坑。

    铁铲飞转,这些军士在军中每日的训练便是短距冲刺和挖坑,这已经称为他们的习惯,无论是在训练时,还是在战场上都能保持速度。

    同样的风险越大,战功便越大,数十人冲到城门下已经死伤过半,但到了城门洞里便是安全的,几个人便能完成挖坑,埋药,引爆的工作。

    随着他们撤出城门洞子,宋军也如潮水般分开,谁也不愿意成为自家火药弹的牺牲品,随着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厚重的木门被炸的支离破碎,即便是飞溅的木屑都有着惊人的威力…………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虚虚实实() 
    海阳城不出所料的破了,城门一旦失手,基本上回天乏术,这是攻城战的不二经典,大宋的兵甲如超随便涌入城中,开始的时候辽人还组织反抗,可城中本就狭小,步战出众的捧日军以强大的陌刀手开路,无论人马具碎与陌刀之下。

    很快,这凌厉的攻势便让辽人胆寒,组织起来的人手也很快溃散,而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无处可逃,大宋的军队早已把整个海阳城包围了起来。

    若是在宋军攻城的同时他们便逃走还有一线希望,而现在却是真的如笼中鸟,架上鹰,只能被大宋包围起来,或是死战,或是成为大宋的俘虏。

    说实在的,捧日军的底子是上四军中最好的,也曾经是最精锐的,主要以具装骑兵组成,但随着大宋养马地尽失,马匹数量的减少,这支原本以具装骑兵为主的部队逐渐参杂步卒。

    也是在赵祯军改的时候才缓缓恢复往日的雄风,而现在更加擅长步骑配合,且都是具装。

    在大宋,无论是捧日、天武、龙卫和神卫军都有一支最为精锐的嫡系部队,他们只接受皇帝和主将的管辖,名曰“控鹤”。

    控鹤,控鹤,意为骑鹤,古人谓仙人骑鹤上天,因此常用控鹤来形容皇帝的亲信或亲兵部队。

    往日上四军出战,赵祯是不会把控鹤军的军权下放给上四军的,但这一次不同,大宋北伐并非是夺取整个辽朝,而是为了打通辽东走廊,是时候该让这些久居京中的精锐好好锻炼锻炼了,再好的军队若是不时常经历战争也会如同旧不擦拭的神兵,突然使用必会锋芒不及当年。

    上四军更是如此,他们是大宋的禁军主力,也是堂堂的中央禁军,以五百人一指挥,五指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的正规编制,每厢应有二万五千人。

    捧曰、天武.龙卫和神卫上四军既然各设左、右厢,则四军应各有五万人,共计二十万人,但在真宗朝以及赵祯刚刚亲政的时候,上四军的人数远远没有满编满员过。

    但赵祯亲政之后,不但裁撤了厢军,更是让上四军满编满员的同时,筛选各军精锐组建了控鹤,他们和亲卫司,皇城司一起负责宿卫。

    不同的是,控鹤依旧属于上四军的一部分,他们最大的作用便是作为皇帝驻派在上四军中的嫡系部队。

    他们的主要任务便是在城破之后,肃清城中的抵抗,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城破的同时也是辽人抵抗最为强烈的时候。

    海阳城还只是开始,辽人出其不意之下难免会兵力不足,在对辽东走廊的一再进攻下,大宋将士面对的压力也会越大,怕是再也不会出现海阳城这般一鼓而下的状况。

    出于最简单的思维方式,敌人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自己所要放止发生的,辽朝一定会对大宋的进攻方向上进行拦截,而大宋进攻辽阳府的事实也很快就会暴露出来。

    上四军共二十万人,虽然是大军齐头并进,但却是互相之间配合进攻,绝不会出现参杂在一起的乱象,而海阳城便是如此,捧日军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海阳城,其中王铁鞭功不可没,要不是他击溃出击辽军以及率领士兵追至城下,也不会如此迅速的攻破海阳城。

    相比山海关,海阳城便算是辽朝在东的主要关隘,对应山海关,这里的驻兵也约有两万余人,若不是大宋的火药和火炮,想要攻下这座城池,最少也要花费三五日的时间。

    为了给攻伐辽东的宋军作掩护,赵祯和枢密院甚至下了调令给身为北平府边军的武烈军,让刘振率军压向辽朝,再度兵进北安州!

    北安州的地理位置十分奇特,它是中京大定府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整个滦河水系的重要枢纽,滦河源远流长,沿途接纳了众多支流,其中水域宽广的有九条之多,即小滦河、兴洲河、伊逊河、武烈河、老牛河、柳河、瀑河、潵河及青龙河。

    这些河流便形成一道有一道的天然防线,这一点宋人知晓,辽人也知晓。

    所以北安州驻扎着辽兵数量也是相当之多,远超一旁的泽州,辽人把这里当做了抵挡大宋的第一道防线,若北安州兴化城不失,则中京道西南安矣!

    中京道的主要防御州府有四处,北安州以兴化城为据点控制周边,泽州以神山城为要害之所,潭洲以龙山城为主依托地势防守,最后便是锦州的永乐城。

    而大宋打通辽东的前提不光是要拿下中京道的沿海之地,更是要攻陷锦州,否则无法东进与黑水军夹击辽阳府。

    刘振率军大举压境北安州,给辽人以巨大的压力,毕竟十万兵甲的突然出现在北安州城外,多少有些直趋中京大定府的意思。

    大宋虚虚实实的打法,辽人早已是领教过的,谁知道宋军东线的进攻是不是在为这北安州边上的十万宋军作掩护?对于辽人来说,中京大定府的安危远比海阳城,迁州等地来的重要,或者说东线在他们眼中都算不得什么。

    刘振在北安州外打的“热火朝天”其实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辽人已经开始固守城池,每日刘振说要做的事情就是往北安州的兴化城外扔几颗火药弹,烧一些树木之类的。

    再隔三差五的用军中仅有的几门火炮轰击一下被辽人加固过的兴化城,而城中守将死活不愿出城一战,就像当年大宋对辽朝的防守态度一样。

    刘振和武烈军还打算从这些辽人的身上捞取一些军功,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可能,兴化城外的所有辽人,无论军民全都进入了兴化城固守不出,显然是早就得到了消息,打算对宋军坚壁清野。

    不过有利便有弊,眼看已经开春了,可这些土地却没有人耕种,白白的任由荒草疯长,着实有些可惜。

    刘振知道自己的作用,作为军武院出来的将领他深刻理解官家的虚实战术,同样,他也羡慕同僚在东面的战场上打的热火朝天。

    但刘振虽然羡慕,却不会嫉妒,因为相比王铁鞭和刘平等人,自己在北安州外既安全又有军功…………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舆图() 
    宋辽战争正式打响,但影响的范围却并不是很大,最少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北京城依旧是和原本一样的运转。

    赵祯甚至没有从朝堂上看到更多来自辽东的消息,所有的消息已经汇总到了枢密院,朝臣们并不是十分关注,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大宋出兵不过是辽东而已,并不是正面和辽朝直接决战。

    大宋的实力完全能碾压中京道,而不是用担心,这是新年过后第二个月的朝会,这样的大朝会却是相当乏味的。

    赵祯在散朝之后便回到了勤政殿中,刚刚在大殿之上便已经开始神游天外,直到坐下来才开始望着眼前巨大的舆图思索。

    起身走到舆图之前,这幅舆图上已经被他画的面目全非,但也更加直观的反映出大宋现在的模样。

    东线的战争超乎大宋预料的顺利,在不知不觉中大宋的军队便推进到了迁州,对于此时的军队来说,这样的进攻速度已经是相当快的了,但更重要的是辽人依旧把目标放在了中京大定府。

    作为这场战争的最高前线统帅,彭七指挥若定,背嵬军的十万铁骑早已利用强大的机动性集结在三州山附近,即便辽朝反应过来率兵驰援,他也有把握阻截主辽人的援兵,背嵬军的十万铁骑便是为此而准备的。

    彭七虽然是赵祯当年的三卫指挥,但经过多年的磨砺以及军武院的进修,早已不再是当年的莽夫,虽然看似鲁莽,但心中之细密也只有数人了解。

    对于这场北伐,赵祯非常信任的交给了他,一来是因为早已和枢密院策划好了进攻的方向和大致的布局,兵棋推演也做过许多回,也把辽人的反映都预测了一遍不会有所遗漏。

    二来这次北伐辽东是一次试探性的攻击,也算是一次练兵,只要不把辽人逼急了,应该不会发生宋辽之间的决战。

    如此强度之下的战争,彭七完全有能力胜任,狄青作为枢密使稳坐北京城便可,他的任务便是向赵祯奏报战事的进展,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但在赵祯看来,其实此次北伐辽东已经敲响了辽朝的丧钟,眼下就是一场温水煮青蛙的阴谋,这次大宋若是成功夺下辽东之地,拿下辽朝的东京辽阳府,这个庞大的帝国真的就真的所剩不多了。

    纵观辽朝,这个帝国的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燕云,燕云被大宋所得后,便以中京道为首,其次便是东京辽阳府,辽朝重要的州府便在这两处。

    西京道自西夏归宋之后便已经被大宋蚕食许久,占地最大的上京道虽然地域广阔但却更加荒芜,最多的便是成片的草原,虽然能给辽朝提供牛羊和马匹,但却不适合粮食的种植,更不适合开展手工业和商业。

    一旦辽朝被大宋成功夺下东京道,不单单是一京之地丢失的问题,而是辽朝彻底失去海岸线…………这是赵祯谁也没有告诉的战略意图。

    辽朝丢失海岸线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大宋可以依托强大的海上运输能力在海上开辟运输线路,并且保障大宋自身在海洋上的利益,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不知不觉中,大宋已经蚕食辽朝许久了,也蚕食辽朝的大片土地,不过至后套依旧在辽人的手中,并且重兵把守,这片良田千顷的土地是辽人的西北粮仓,一旦丢失,整个辽朝的粮食便将困难起来,除了向大宋购买外,便只能依靠掠夺。

    赵祯看了看辽朝的附近,一条细细的红线已经把辽朝彻底与四周的国家切割开了。

    瞧瞧辽朝的四周,还有什么土地可以掠夺?还有哪个国家是它的盟友?没有了,一处也没有了,女真人彻底成为大宋的助力,黑水军便是最好的例子,唐括部的归降,完颜部的北逃便说明了一切。

    赵祯手指轻轻移动,东面的高丽表面上于辽朝依旧关系亲密,可背地里与大宋的关系那可是打得火热,一旦辽东和辽东走廊完全属于大宋,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把辽朝与高丽切割开,如此一来,高丽可完全不在乎辽朝的态度了。

    大宋成为高丽宗主国的同时也就是宋高关系的建立之时,这种关系是光明正大的,是互相派遣使臣的,完全不同往日……当然也意味着大宋获得了整个高丽市场。

    赵祯笑了笑,至于隔海相望的倭国就更不用说了,这个国家已经完全成为了大宋的藩属之国,虽然这么说不贴切,但大宋的朝臣们已久坚定的这么认为,否则便把大宋的另一面暴露了出来。

    在赵祯看来,倭国的王室便完全是大宋的傀儡政权,这个国家已经和大宋差不多了,或者说已经被直接纳入大宋的统治之下,它的文化在慢慢消失,他的风俗在慢慢的改变,甚至于他们的血统也会变成和大宋一样的存在。

    因为驻扎在倭国的大宋士兵可以和当地人通婚,本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宋人当然不在乎与倭人通婚了。

    而倭人本就数仰视大宋的存在,倭人的许多家庭甚至愿意让自己女儿与大宋的士兵通婚,最好是能遇到有情有义的人,把他们全家都接去大宋过活,有些倭人甚至以此为鱼跃龙门的机会和手段。

    而倭国的王室正在逐渐失去他们原本所拥有的权利,这个民族的最后印迹也将随着“天照大神”后裔权利的丧失而消失的一干二净。

    倭国的王室开始失去兵权,大宋的军队已经可以为此整个倭国的安全,他们的手中只能保有管理地方治安的衙役,除此之外便什么都没有。

    在治国上,也是大宋的官员在把持着这个国家的文治,毕竟是军权出政权,连兵权都在大宋的手中,政权如何能独立出去?

    大宋在这片本就自卑的土地上推行最为“纯正”的儒家文化,并且把佛教推广的更为深远,于是这个国家的反抗精神彻底被摧毁,而建立起来的便是等级观念极为明显的阶级精神。

    赵祯甚至怀疑要不了多少时间,倭国便成为适合大宋移民的又一片土地。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将法() 
    海阳城已经被大宋拿下,迁州的迁民城近在咫尺,大宋的军队速度惊人,甚至连王铁鞭这位先锋将军都坐在马车中跟随大军前进,而并非是骑在马背上。

    大宋的马车可比马背舒服的多,橡胶的轮子虽然是实心的,但用在有减震的马车上却是相当的舒适,在北京城中已经出现了充气轮胎,不过那东西的价格可要比实心轮胎要贵得多,一般的富人都消受不起,何况是普及军中?

    但王铁鞭认为这也是早晚的事,官家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配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