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缔- 第4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祯直起身体望着天空越来越多的光柱,缓缓点头,无论是天意还是巧合,乌云散去阳光普照都将变成事实,这场南郊祭天都将成为一段大宋走出阴霾的契机。

    这也是当初赵祯同意祭天的初衷,他之所以要如此兴师动众的祭天,既是让大宋的百姓看见,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将竭尽所能为大宋避祸,同时也要让大宋的百姓对朝廷充满信心。

    缓步离开天坛,所有人都用敬畏的眼光望向自己,在这一刻,赵祯便知晓,大宋已经战胜了这场春灾!与此同时他也将获得更多的支持以及更加集权的力量。

    他还有许多事情没做,或是说以前不太好做,现在……当初的布局完全可以开始了,大宋即将变成那势不可挡的火车一般,一往无前,把所有的王朝摔在身后!

    天空中的奇异景象北京城,甚至半个北平府的百姓都看见了,而皇帝南郊祭天的消息谁人不知?于是不用什么幕后推手,不用什么大肆宣传,赵祯的名声再次被顶上另一个高峰,甚至堪比“白日飞升”的效果……

    相比传言,人们更相信眼睛看到的东西,虽然有时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但人们却永远乐此不疲,百姓们都认为大宋的官家是真神……是上天派来拯救大宋的真神!

    例数往事,从年仅十二岁便平定赵元俨之乱开始,接下来官家亲政之后,连续不断的仁政举措,恢复了真宗皇帝遗留下的奢费难题,三冗三费得到了极大的解决。

    不光如此,官家还利用裁撤的厢军开垦荒地,把原本瘴气丛生的荆湖变成了南方的粮仓,安置了十万厢军,节省军费。

    灭国大理更是开创了自大宋战事平定以来,第一次皇帝在武功上的突破,灭国这个词已经很久没在大宋出现过了,尤其是在太宗北伐失败,真宗檀渊之盟后,更需要一个向世人证明大宋力量的机会,而官家做到了。

    从此开始大宋进入了一个让宋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时代,工厂的出现使得商贸愈发的繁荣。

    丝绸,蜀锦,玉器,珍玩,瓷器,茶叶等诸多花样百出,做工精美的货物从泉州,杭州,福州等地源源不断的运往海外,而商贾们带回来的却是大量的香料,黄金,白银以及大宋从未出现过的东西。

    商人的好处被大家所发现,并非是掠夺了百姓的钱财,而是互通有无,大宋百姓制造出的东西都要通过商人贩卖出去,而商人带回来的东西也有许多是大宋需要的。

    现在的宋人可以种田,也可以做工学手艺,只要有了手艺,大宋何处没有工厂?何处去不得?

    这些都是官家的功劳,百姓们的眼睛清楚着呢!更别说官家完成了太祖太宗都没有完成的大业,收复燕云!

    太祖设立封桩库,也就是内藏库的前身,为的就是要收回燕云之用,而太宗北伐更是直接出兵燕云,可接过都不尽人意,更是使得大宋精锐损失大半,否则檀渊之战大宋可一举杀回燕云!

    但如此困难之下,官家励精图治之后,挥兵燕云,一举收复华夏故土,神州赤县得以金瓯完璧,这些百姓也看在眼中,从未敢忘,家中的长生牌位便是最好的证明。

    皇帝做的一切大宋百姓都看在眼中,如此还算不得明君的话,这世上便没有皇帝能称得上明君了,既然是明君,那天空中出现的祥瑞便是官家与天地之间的对话!

    煌煌史书上有多少祥瑞的记载?又有多少的祥瑞是人杜撰出来的?这谁也说不清,但眼前发生在大宋朝的祥瑞却是数百万人亲眼看见的!

    北平府的人口超越了东京城一跃成为大宋人口最多的州府,单单是北京城就有约一百多万人,这次看见祥瑞的人便超越了一百多万。

    整个北京城都已经炸开了锅,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刚刚从天空中出现,刺透乌云的光柱点燃了人们的激情,这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奇异现象使得百姓大呼惊奇。

    甚至有人面向祥云而跪,嘴中念念有词的祈祷,也有些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讨论眼前的奇景,对他们来说,这祥瑞自然而然的和官家南郊祭天联系在一起,否则怎会如此凑巧?

    先是春灾降世,霜雪冰封二月春,然后是官家率领百官祭天,紧接着北京城的百姓就看见金光穿云祥瑞降世,乌云驱散艳阳高照,是个人都会把这一切联系在一起!

    北京城的南熏门外已经聚集了大量的百姓,他们都是北京城附近的百姓,因为看到了祥云,所以聚集于此一睹天颜,而城内的御道两旁,更是聚集了无数的百姓,他们都像看看大宋的天子,当今的圣上,即便是见不能一睹天颜,见到车驾也是极好的,说不定能给自己带来福祉……

    当赵祯的车驾出现在北京城外十里的地方便已经走不动了,面对十里百姓,护卫大驾的亲卫们个个昂首挺胸,咱们官家是天神降世,能与老天对话的人!祭天时的场面他们可都看见了。

    一路上有相熟的人发问,他们也都详细的讲说,把但是赵祯与上天的“互动”表现的惟妙惟肖,再加上一些“艺术”的夸赞与“修饰”,自然就成了一段最吸引人的传奇故事……

    祥瑞与官家的关系得到证实,这么说来,天子果然是能与上天交流的人,这种准官方的肯定一下成为百姓们传播最快的“八卦”。

    赵祯坐在车驾中撩起窗帘便迅速放下,外面百姓的眼神实在有些狂热的恐怖……

    。

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 
整个北京城已经变成了朝圣的地方,人们奔走相告,呼朋唤友,齐齐的往御街而去,无他,大宋的帝王回来了,圣天子归朝……

    在这个时代,个人崇拜甚至已经达到高峰,帝王是一国之君,在儒家思想中人君是世上最高的统治者,也是华夏一族的族长,君父,世人皆是在宗族之中。

    于是赵祯就成为这个时代最为耀眼的“明星”,所有人都希望一睹天颜,不光是看到真实的皇帝,更是为了能得到这位能与上天交流的皇帝赐福……

    可以说,赵祯已经开始向圣人,甚至天人的位置转变,这种转变不是他刻意为之,而是人们通过他所作的事情,把他一步一步的送上神坛。

    北京城几乎已经是万人空巷,所有人都跑到御街两旁看热闹,即便是北京城的御街比东京城的还要宽阔也是显得拥挤了,人数实在太多,北平府的衙役全部出动也不够,最后只能出动北京城中的禁军维护秩序,否则很可能出现踩踏之事,到时必然酿成大祸,官家祭天回朝出了这种人祸,那时候就不是北平府知府事能担待得起的。

    所以身为知府事的韩琦格外小心,不断的派人在御道边上奔走,大声呵斥胆敢拥挤上前的人,并且传出话来“寻死的杀才!陛下乃圣天子,今日南郊祭天回朝,祥瑞骤降,天光开而云雾散,尔等喧闹推搡成何体统?就不怕冲撞圣驾?!到时间非但没有福祉降下,反而遭罪!”

    这话确实管用,一时间御街两旁的百姓开始自觉的站好,并不向前拥挤,只有孩子会在人群中乱窜,但很快被家长叫骂回到身边,人群变得有序之后,距离空间也逐渐变大。

    中心御道,不得人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叉子之外,叉子里有两道砖石砌城的御沟水道,其中种满了莲荷,而在水道的边上种满了桃,李,梨,杏,杂花其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秀。

    这御道宽约二百余步,两边满是店铺,大多数与皇家或是朝廷都有买卖,应是临街店门前有走廊,所以被人们称为御廊。

    御廊就在御道边上,里面允许小摊小贩做生意,这是赵祯的特旨,商贾无不夸赞,没人驱赶自家店门前的这些生意人。

    而在这人潮涌动的时刻,他们小摊小贩的生意一下子便爆好,只要是个摊位便一定会坐满了人,各种吃食琳琅满目,炭烤的羊肉,一把香料便使人垂涎三尺,只要卖力的吆喝几句,便会有更多的人站在一边等待。

    因是快到中午,人们的肚子早已是咕咕叫,烤肉摊子,鱼脍摊子,馄饨摊子,羊汤摊子……每一个都坐满了人,食物的香味甚至飘到了城外……

    百姓们都明白,相对于等待官家,用吃食填饱肚子更为重要一些。

    而很快,百姓们没有等来皇帝,却等来了皇后娘娘已经后宫妃嫔,皇嗣,作为妻子儿女,他们将要迎接皇帝的郊祭回朝。

    当然,皇后及后宫的出现也意味着官家的大驾就快回来了,皇后的凤驾虽比不上皇帝的,但能成为皇帝的正宫皇后,也是天神庇佑,本身就是祥瑞。

    女子最是喜欢观瞧皇后的凤驾,谁不喜欢漂亮?谁不希望凤驾旁的侍女抛出的宫花?这东西的意义可是非常!一旦得到了宫花以后便不愁出嫁的时候没有好陪嫁了!

    城墙上的禁军吹响了号角,巨大钟声回荡在城中的每一个角落,稍稍了解北京城的人便知晓,这是城墙四角的钟楼同时奏响的声音,上一次还是陛下灭国西夏的时候奏响的。

    当身着精美铠甲的宫中亲卫出现时,百姓们便迅速跪倒,这意味着官家的车驾出现了,以往见君只需躬身施礼,敬而不拜,可现在不同了,官家乃是圣君,乃是能与上天对话,并驱散春灾的人,在百姓心中,赵祯已经成为了半神的存在,同那些陆地神仙差不多……

    当赵祯的车驾出现时,只有仪仗是站着的,而整个北京城,满城拜下,无人直立,这便是万万人之上的地位,这就是皇帝的权利!

    骤然间,万岁之声响彻天宇,上天仿佛也被震撼,云开雾散,阳光普照……

    当赵祯走过御道,两边的百姓这才缓缓起身,刚刚他们没敢起身,现在却也看不见官家的天颜,颇有些失落的感觉在其中。

    春天本就应该春暖花开,而这场春灾给大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宋人其实不怕寒冷,因为已经出现铁炉子以及烟囱,有了这两样东西,便不怕烟气之毒,房间中烧上一个便温暖如春。

    春灾最大的危害是土地无法种植粮食,春天本就是播种的季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是上天早早就安排好的事情,现在春耕已然是被耽误了,大宋的夏税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纳毕;秋税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纳毕,夏税主要是以征收小麦为主。

    现在时间已然是快入三月,本就是阳春三月的季节却还没有粮食种下,即便是今日出现太阳,大地解冻,也还是慢了些……根本赶不上种植夏粮。

    所以在赵祯回朝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免去了大宋受了春灾之地的夏税,但粮食同样也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即便是免去赋税,也百姓春耕被耽误,也就意味着夏天到来的时候可能会收,或是粮食只能在冬天才开始收获。

    大宋富裕,撑过这个春天不难,可是夏天没有粮食该怎么办?这次大宋受灾的地方可不止是北平府和燕云,甚至连四季如春的杭州都受了春灾。

    粮食只能从南海诸国往大宋运送主要以海运,水路为主,同时辅以公路马车,甚至还是东京城开往北京的火车,所有能用得上的运输都将被利用起来。

    这是对大宋运输能力的一大考验,而赵祯正好要通过这一事情提高大宋的运输能力,这是大宋的经济动脉,同时也将是赵祯为下一步做好准备,受到这次小冰河影响的不知大宋和辽朝,还有女真,高丽,倭国,吐番甚至是西域……

    如此正是赚钱,收买的好机会,岂能错过?

    。

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钱袋子() 
寒冷的春灾对于大宋百姓来说已经过去,自从赵祯南郊祭天回朝之后,阳光便开始普照大地,日升月落之时,霜雪解冻春暖花开,大抵是老天算错了时间,这个迟来来的春天格外温暖。

    雪水化开成为了充沛的水流,经过严寒的考验,万物复苏之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刨开厚厚的春泥,土地仿佛能捏出一把油来!这对农人们来说最是开心不过。

    官家免去了夏税,趁着晚春,还能加紧种植一茬粮食,说不得就能多一季的收成!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农人是快乐的,即便因为他们遭到了春灾,但粮食的价格一路上涨,即便是有朝堂的常平仓调控,也只不过是把粮价抑制在每石五百文,但这其中已经有非常多的油水可以赚了。

    只不过这次春灾的影响之下,整个大宋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即便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富户,也是家中没有余粮,只能等待朝廷从南海之地调取粮食前来。

    天灾面前大家都是一样,但天灾过后可就不一样了,农人们开始拼命的种植粮食期望在夏季结束之前赶上最后一茬,说不得就能把官家免去的夏税搬进自己的腰包之中。

    谁不希望能在这个春灾过后挽回一些损失?

    和百姓一样,朝堂中的官员也是这么想的,在最大的程度上挽回国库的损失,如今大宋的国库可没有多少盈余了,从灭国西夏开始,大宋一直往外掏钱。

    先是内迁宁夏百姓,这笔费用堪称万巨,紧接着便是官家以内藏库之财犒赏三军,这又是一大笔开支,谁知道祸事接连发生,原本以为在能从西夏捞取钱财补偿亏空,谁知道帖进去的比赚的还多,不,根本就没从宁夏赚取一文钱!

    这下算来,里外里大宋损失的可不是一点两点,基本上数十年积攒下来的盈余以去半数,不算不知道,当身为三司使的包拯把六千万贯的数字报出来的时候,整个朝堂炸开了锅。

    六千万贯,已经相当于真宗朝近一年的赋税!且还是没有削减苛捐杂税之前,但如此也能看出大宋的经济之强劲,许多朝臣始料未及,他们认为现在的国库也只不过比真宗朝好一点而已,没想到好上这么多。

    包拯并未被朝中嗡嗡的讨论声所打扰,而是继续道“启奏陛下,大量商贾赶赴宁夏,妄图通过宁夏进入西域,重开古丝绸之路,但一场春灾让他们在路上损失良多,许多商贾被困兴庆府等地,可否派兵开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