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9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着,周氏就要拉着丈夫的胳膊去找大房、三房算账,这下可把沈明钧给为难坏了,连旁边的沈永卓夫妇看到这一幕也很尴尬。

    好在沈明钧有一定的威严,见妻子胡搅蛮缠,正色道:“娘子,我们要先进去给娘磕头,你跟我一起去见娘吧!”

    周氏一怔,她这才想起来自己不是回来争家产的,而是探望李氏病情。

    周氏冷笑一声,狠狠瞪了沈永卓夫妻一眼,进门的时候她还把大侄子夫妇当成好人,因为现在她对沈明文夫妇的恨,转而连沈明文的儿子和儿媳也给恨上了,这就是所谓的恨屋及乌吧。

第1453章 回光返照() 
沈明钧夫妇穿过月门进入中院,径直来到正堂。

    正堂的窗户纸已经是千疮百孔,当初堂上置办的雕花红木家具、蜀绣屏风和古董花瓶一概不见,只有堂中央摆着两张简陋的竹椅,显得破败不堪。

    周氏环视一圈,连连摇头。

    此时留在前院的谢韵儿,已让人把随身携带的行李收拾妥当,留下一些生活日用品,其余的箱子由负责沿途护送的二十多名京营官兵以及差不多数量的车马帮弟兄,驱车前往官驿去了。

    沈家根本就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谢韵儿之前就已经跟沈明钧夫妇商量好,谢恒奴、陆曦儿等女和随同人员一起住官驿,平常时候则跟着沈明钧夫妇向李氏行礼问安,探视一下病情便可。

    谢韵儿懂医术,她觉得自己可以帮上忙,所以决定留宿沈府。她打算等沈家这边安顿好,再回娘家探望父母兄妹。不过谢家人都住在府城长汀县城,而非宁化县,虽然两个县城间距离不是很远,但在这个时代,怎么也得花费一两天时间。

    谢韵儿带着小玉走在前方,后面跟着沈溪的几个妾侍,至于儿女则由奶娘和丫鬟看管,留在前面的院子。

    沈溪的弟妹,十郎沈运和沈亦儿则被绿儿牵着手缀在后方。

    沈亦儿刚跨进月门,人已经开始闹腾,非要捏着弟弟的两个耳朵走,沈运傻呵呵笑着,似乎被姐姐欺负很开心。

    “爹,娘,你们见过老夫人了?”

    谢韵儿跟小玉一起进入中院正堂,看了沈永卓夫妇一眼,虽然沈永卓夫妇名义上是她的兄嫂,但因她有诰命在身,无需行礼。

    沈永卓夫妇显然没意识到这一层,他们当然不会去给自己的弟媳妇行礼,如此双方相处也就多了几分生分。

    周氏见大堂上没人,问道:“大郎,你祖母平时最喜欢留在大堂这边,她现在人不在,会在哪儿?不会是你祖母陪着你父母和三哥一起去卖老宅了吧?每次都心急火燎把我们叫回来,此番不会是又诓骗我们,到头来你祖母屁事没有,我们走这一程可不是百十里,那可是好几千里……”

    沈永卓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回答,涨红着脸,瞠目结舌。吕氏见状赶忙回了一句:“老夫人在后院她的厢房里。她老人家已三日未进膳,今早勉强喝了一碗粥,不过大多吐出来了……”

    听到这话,沈明钧两眼一红,眼泪差点儿没滚出来,他再也忍不住,急匆匆往内堂跑去,连妻子都不管不顾了。

    周氏伸出手想抓丈夫的后襟一把,却没抓住,只能迈着小步往里面追,后面沈永卓夫妇跟着一起进到第三进院子。

    谢韵儿摇了摇头,对跟进来的几人道:“十郎、亦儿,你们跟着小玉姐,一起去见你们祖母,君儿、黛儿,你们俩跟我进去,小文和曦儿留在中院堂上这边等候……”

    此刻要去见沈家辈分最尊的老夫人,必须讲一些规矩,沈家人跟非沈家人得分清楚。

    沈运是老太太的孙子,还是小孙子,沈亦儿年幼没嫁人,同样姓沈,必须要进去。谢恒奴跟谢韵儿一样,虽然姓谢,但现在嫁进沈家门,就要冠上夫家的姓氏,连同嫁进沈家的林黛,都必须进去探望老夫人。

    虽然进入后院的人不多,但加上沈永卓夫妇,一时间也把李氏的房间给挤满了。后堂东厢房,周氏见到一个佝偻的身影背对着门口坐在床沿边,沈明钧进去后,泪如雨下,也不多说,“砰”的一声直接跪倒在床榻前,每一声都带响地磕了三个头。

    李氏坐在那儿,一动不动,整个人好像已经僵直了,这画面让周氏感到一阵心悸。

    周氏心想:“老太太不会已经过世了吧?我儿如今是大官,我也诰命在身,为啥我一看到老太太心里就打鼓,甚至不想和她照面呢?相公在他老娘跟前磕头,我这是要跟着磕头,还是装作视而不见?”

    周氏一步步走到床榻边缘,此时吕氏走过去,在李氏耳边道:“祖母,五叔和五娘来看您了……”

    “嗯!?”

    李氏喉咙里艰难地发出一声,慢慢转过身子,她闭着眼,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脸上皱纹密布,模样无比憔悴。周氏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婆婆尚有气息,不过看样子,就算没死差不多也只是半条命吊着。

    李氏眼睛蠕动一下,像是要努力睁开眼看看自己的幺儿和幺儿媳妇,沈明钧站起身,抽泣着要扶正自己的母亲,边上的沈永卓善意提醒:

    “五叔,爹娘找人看过,说是祖母的身子不能面向门口,算命先生说沈家列祖列宗要让祖母去黄泉团聚,让祖母过上好日子,若她朝着门口,人便走了……”

    周氏没好气地呵斥:“都什么时候了,这种神神叨叨的鬼话也信?”

    说着,周氏主动过去搀扶李氏,可她的手还没接触李氏的身体,李氏的身体突然剧烈颤动一下,好像有很大的排斥,随即李氏猛然睁开眼来,眼圈带着一层黑线,用厉目瞪着周氏,问道:“回来啦?!”

    这一声中气十足,好像老太太死而复活,将周氏吓了一大跳,伸出去的手赶紧缩了回来。

    沈明钧望着自己年迈的母亲,嚎啕大哭:“娘,儿子……儿子带着您媳妇儿,回来看您了!”

    李氏望着沈明钧,努力想看清楚,但显然没如愿,只好伸出手在儿子脸上摸了摸,摸了半晌也没个结果。

    周氏这时才想起李氏患上疯病前得了眼疾,这会儿就算没瞎,也基本看不清什么东西了,她这才稍稍安心一些,心里犯嘀咕道:“老不死的不是认不出人来了么?就算我们回来,她大概也不认得我们了……”

    此时谢韵儿牵着沈运和沈亦儿的手进得房来,谢恒奴、林黛跟在后面,最后才是小玉等人,不过小玉不敢踏进李氏的房间,就算她在沈家如今地位很高,几乎相当于大管家,可始终是外人。

    李氏摸了沈明钧的脸好半晌,才问道:“是幺子回来了吗?”

    沈明钧用力地抓着李氏的手,贴在自己的面颊上,任滚烫的泪水滑落,哽咽道:“娘,是我,幺子带着你儿媳、孙媳回来了……”

    李氏脸上终于现出笑容,但笑容非常勉强,她急迫地问道:“小幺子呢?哦不对,是七郎,我的七郎可回来了?”

    沈明钧看了妻子一眼,周氏俯下身,抓住李氏另一只手,大声说道:“娘,小郎在外地当官,现在他已经是朝廷的左都御史、兵部尚书,人尚在湖广,怕是一时间赶不回来!”

    这话说出来后,李氏没觉得怎样,沈永卓和吕氏则震惊不已,以他们的见识,自然知道左都御史和兵部尚书是何等显赫的官位。

    李氏笑得合不拢嘴:“当尚书了?好啊,好啊,这下就算我下了黄泉,告诉他祖父、祖祖父,面对列祖列宗,我也有话可说了……”

第1454章 一声叹息() 
李氏的笑容虽然欣慰,但因她形如枯槁,满脸黑线,再加上沧桑而老迈的笑容,看上去让人觉得异常凄厉,整个人已到日落西山的状态,完全不复当年的精神焕发。

    虽然李氏说话声音不高,但听起来不似病危,这让周氏感觉无比惊讶,她凑上前仔细打量李氏瘦削的面庞,望着李氏黯淡无光的眼睛,问道:“娘,您记起我们来了?”

    李氏叹道:“记起来了,全都记起来了,一辈子的事情,都在脑子里,就连我跟幺子他爹成婚时的事情也没忘。我把孩子们一个个拉扯大,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本希望老大有出息,结果却……唉!”

    这一声叹息,宛若把一辈子的酸甜苦辣都包裹其中。这一声叹息,仿佛是李氏一生的写照,其中包含着种种苦难、酸楚、不幸,好在有老来得偿心愿的释然和庆幸,才让她觉得这一辈子没有白过。

    生命的无常,让李氏不得不考虑身后事,她想着怎样才能风风光光去见九泉下的沈家列祖列宗,她到死都希望埋进祖坟,牌位供进祠堂,而不是死后无处依存。

    这是这个时代身为一个女人的无奈,李氏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儿女,也不是为了争一口气,而是为了沈家复兴,为了她临终能有个归属感。

    沈明钧抓着母亲的手,泣不成声:“娘……小郎……小郎他……他会回来的,他如今……做了大官,领兵打了胜仗……他当的官可大了……”

    李氏听到这话,露出开怀的笑容,等她张开嘴的时候,满嘴的牙已经掉光,周氏只看到黑乎乎的喉咙,一阵恶寒。

    李氏容光焕发,乐不可支地说:“七郎有本事,那是他自己的造化,不是我的功劳,倒是你们父母培养得好……你们自己没什么才学,只是普通的农家人,要感谢他的先生,感谢栽培他的主考官,感谢朝中帮助提拔他的人。”

    “我老了,不能为那些恩人做事报答,但你们要时刻铭记在心,要为恩人们焚香祷告,为他们立生位,你们要记得,自己现在的好日子,是谁带来的……”

    沈明钧此时已经哭成了泪人,抽泣道:“娘,您……您别说了,孩儿……孩儿会记得那些恩人……您快休息吧,孩儿这就找人为您看病,为您抓药……”

    周氏这时候也道:“是啊,娘,您快歇着吧,我们回来了,沈家就不会散!”

    在此时,周氏也开始说起了场面话,她虽然对李氏又恨又怕,但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敬佩,尤其当她想到自己的儿子也是沈家一员,自己是因为李氏的准允才嫁入沈家,才有机会跟丈夫过日子,生下孩子,有了沈溪,才有今天无比风光的生活。

    李氏还想说什么,但已经没了力气,她张着嘴咿咿呀呀,努力想说事情,却有心无力。吕氏赶紧过来帮忙,轻拍她的后背。李氏微微抬起手,手上的青筋清楚地凸显出来,周氏看了不由一阵心悸。

    李氏用尽最后的气力,艰难地说:“幺……幺子,你在娘五个儿子中,年龄最……最小,以前是……是娘对不起你,别恨娘,以前是娘错了,娘走了后,你们想分家,就分吧……但宅子一定……一定要留下来……”

    “咱沈家……两处宅子,一处都不能少……有本事的,自己分出去单过也可,没本事的,留下来,给他们置办几亩地……好好过日子……幺子,多亏有你,为娘下了九泉,也有脸面去见沈家的列祖列宗……”

    李氏总是提沈家列祖列宗,这让周氏有些不爱听,心想:“老不死的莫非良心发现了?居然到老了,记起我跟相公的好了?哼,早干什么去了,这老不死的偏心一辈子,到现在估摸还在偏心,不想让沈家散,其实不就是让我们养着她那些不争气的子孙呗?”

    沈明钧没周氏那么多心眼儿,但他不懂如何说话,但周氏却能言善辩,她出言宽慰:“娘,您尽管放心,沈家没垮,也不会垮……”

    “宅子,宅子……”

    李氏始终有心事放心不下,那就是沈明文等人要卖的沈家老宅,那可是沈家未衰败前的宅子,代表了沈家的风光,也是李氏嫁入沈家时的住所,属于一个时代的记忆,怎么都割舍不下:“你大哥要卖宅子,一定不能卖……”

    沈明钧擦了擦眼泪,望着李氏,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倒是周氏脑子灵活,暗忖:“说来说去,原来是为了老宅,她怕祖宅得而复失,无脸去见沈家列祖列宗,便算计起我们兜里的钱来……真是偏了一辈子的心呐!”

    沈永卓道:“五叔,你们还是去看看……能否将老宅赎回来,免得祖母牵肠挂肚,误了病情!”

    沈明钧没什么主意,他打量自己的妻子,满脸都是哀求之意。

    周氏一咬牙:“去就去,大郎,你照看好你祖母,我们先去老宅那边瞧瞧是怎么回事。娘,您尽管放心,祖宅一定不会变卖,咱沈家人也不会散……”

    就好像吃了定心丸,李氏听到这话,脸上全都是欣慰的笑容,沈明钧还想留下来陪母亲,却被周氏硬拉着出门去了。

    沈明钧三步一回头,垂暮的李氏也努力转过身体,想望向后堂门口方向,看看自己的幺儿和幺儿媳妇,吕氏连忙提醒:“祖母,您别朝着门……”

    ……

    ……

    谢韵儿带着林黛和谢恒奴进去拜见沈溪祖母,发现自己几个小辈被当成透明人,无论是沈明钧夫妇还是李氏,都当她们不存在,一直到沈明钧出门,谢韵儿才反应过来,牵着小姑子和小叔子的手出了东厢房。

    沈亦儿抓着谢韵儿的手,眨巴着大眼睛问道:“嫂子,里面是祖母吗?她为什么不跟我们说话?”

    谢韵儿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解释,蹲下来,帮沈亦儿整理了一下鬓发,道:“祖母病了,我们别打扰她!”

    正说话间,周氏已拉着沈明钧径直往前院去了,谢韵儿连忙追上前问道:“娘,您要去何处?”

    周氏头都没回,道:“去找憨娃儿他大伯算账……要卖老宅,却不跟我们出钱的人商议,连老太太都不答应就想把宅子卖了,哼哼,也不知道这家到底是谁做主!”

    沈家大宅的事情,谢韵儿一点都不想管,因为她知道自己是晚辈,没资格掺和进去,而沈明文、王氏和沈明堂等人,也根本不会听他的,一群长辈全都倚老卖老,沈家就好像******,讲规矩讲排场,谢韵儿矮上一辈,就算是沈溪正妻,也得靠边站。

    周氏带着丈夫,气势汹汹往沈家老宅去了。

    至于谢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