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9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照打开局面。

    刘瑾的名声很臭,但实际上他除了打压那些不识相的文官,纳贿自肥贪赃枉法外,并没做出有损皇家利益以及威胁大明根基的事情。

    反而,刘瑾在执掌大权期间,针对孝宗时期的一些弊政进行改革,诸如打击官员失职和贪污腐败行为,降低赋税以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官员不定期考察制度,整顿盐法等等,极大地缓和了大明内部的矛盾。

    可惜对于专权太监,正史从不可能有丝毫正面评价,但隆庆、万历年间的几次改革,都或多或少采纳了刘瑾这次改革中的条款,说明并非一无是处。

    刘瑾之所以能兴风作浪,完全是因为皇帝跟文官集团出现了巨大矛盾。

    如果一班老臣不是总想掌控年少的皇帝,朱厚照也不会出现逆反心理,重用刘瑾这样的权宦。

    朱厚照从不考虑刘瑾是忠是奸,区区家奴对他来说根本不存在问题,一旦觉得刘瑾欺上瞒下,威胁到自己的威严和权柄,一声令下刘瑾就会脑袋落地。反而朝中一班老臣,不能随便说杀就杀,这样会在历史上留下暴戾的坏名声。

    所以在任用起人来,朱厚照孰亲孰疏,还用得着过多考虑吗?

    此时的沈溪,根本无暇考虑刘瑾的问题,他正在宝庆府城的中军大帐清点战利品。

    所谓的战利品,并非金银财宝又或者马匹牲口以及精良的兵器铠甲,其实就是衣衫褴褛的俘虏和一些破破烂烂的武器,外加一些散发着桐油味的藤甲,根本就不值钱,这一战反倒是沈溪用来当作诱饵的物资损失不少。

    沈溪看着面前一堆破铜烂铁,摇头感慨:“本官南征北战,从未曾在一场大胜后,不但未赚反倒亏本,实在让人无语啊!”

    王禾带着赣军一班将校站在旁边,满心等着沈溪夸赞他和麾下将士英勇无畏,但没想到沈溪赢得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后表现依然如此淡定,就好像这种胜利对这位两省总督来说司空见惯,根本不值得高兴。

    王禾提醒:“大人,您这是丢小得大,有什么不满意的?您想啊,只是损失一点儿粮草,便能获得如此大的军功,这买卖怎么算都值得!”

    沈溪侧目打量王禾一眼,问道:“军功?将士们当然喜欢,你作为其中一员,自然也不例外,但你好好想想,本官得到这些军功有何用处?”

    一句话就把王禾问成了闷葫芦。

    沈溪已经官至两省总督,在大明文官不封公侯,沈溪取得再大的成就,也比不上在宣府和京师保卫战获取的功劳,消灭区区不成气候的四千叛军的军功,对沈溪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沈溪立下的功劳,不是王禾能想象的。

    在对鞑靼人的战事中,沈溪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扭转战局,连兵部尚书刘大夏都要肯定沈溪的功勋,但最后却因文官集团抵制,令沈溪的功劳没有被真正核算,甚至被发配到湖广、江赣做两省总督,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但其实掩盖不了沈溪明升暗降的窘况。

    沈溪见惯了功劳,对这么点儿功勋自然不放在眼里,而王禾那边则满脸都是羡慕嫉妒恨,他在想,如果我得到那么大的功劳,或许封侯都不在话下。但他明白,武将永远不可能获得最高军功,因为朝廷如今的规矩是领兵的只能是文臣,而非武将。

    沈溪将几口装满锈蚀战刀和枪头的箱子合上盖子,又指了指旁边一大堆藤甲,道:“拿出去,一把火烧了!”

    王禾惊讶地问道:“大人,这些都是从战场上缴获所得,就算不值钱,但留下作为纪念不也挺好?就……这么烧掉?”

    沈溪没好气地说:“根本就只是些破烂,难道这些锈刀和烂枪头还要运回武昌府回炉重造不成?给手底下的人说,凡是今天在战场上缴获的东西,一概销毁,按照规矩,本官给他们折算成军功犒赏。”

    “别为这点儿蝇头小利感到心痛,既然我们千里迢迢来平叛,就拿出官军应有的气势。你们都是我亲自带领的精锐,莫非要让本地守备兵马看不起不成?”

    一句话,就让沈溪跟手底下将士的关系拉近许多。

    不但王禾,连旁边几名赣军将校也感觉自己腰杆挺直了,现在自己已是沈大人亲口称赞的精锐之师,将来还要跟着沈大人建功立业,如果小家子气,不但沈大人看不起,连周遭的袍泽也会轻视。

    一干将校兴高采烈地带着战利品到远离建筑物的空坝上焚毁,沈溪则留在中军大帐等苏敬杨率领兵马回城。

    沈溪很想知道苏敬杨沿途俘获多少叛军,以目前的情况看,沈溪并不觉得苏敬杨能有多大斩获,这一战后,苏敬杨的意见肯定不会小,他必须要尽快平息苏敬杨心中的怨恼,让他把注意力转向接下来的战事。

    军中平衡将领间的关系是门相当重要的学问,尤其沈溪现在故意把王禾跟苏敬杨的人马分开,让二人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

    王禾兴高采烈讲着战场上的见闻:“……大人,您没看到那群孬种,他们根本不敢与官军交战,还没等我们冲上去,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连兵器都丢了,只顾着逃走,之后被堵进死胡同,直接跪地求饶,那模样不知道有多狼狈,要是末将手底下的兔崽子跟这些家伙一样,末将非把他们宰了不可!”

    沈溪问道:“军中伤亡数字可整理出来了?”

    这下王禾的脸色不那么好看了,虽然他尚不知具体有多少人阵亡和受伤,但他知道此战还是折损了不少人手。

    毕竟是巷战,很多时候无法保证以多打少,毕竟王禾手底下的兵马数量原本就比不上对手,在巷战中,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一些训练不足的士兵避让不及,直接被砍刀或者是枪头击中,出现阵亡或受伤的情况。

    沈溪在塔楼上便发现了这种情况,只是之前将士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没提出来扫三军士气罢了。

    王禾道:“估摸……有一二百吧!”

    沈溪冷哼一声,问道:“到底是一百还是二百?在军中,伤亡兵员数字很重要,你必须要明白自己在一场战事后剩下多少有生力量,而不能打完仗浑浑噩噩……如果连自己手里有多少可战人马都不知,迅速遭遇第二场战事,你怎么应付?”

    王禾不知该怎么回答了。

    一省都指挥使从品秩上来说已经很高,战场上的具体数字主要是由手下人帮忙搜集整理,他们没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关注这些“琐碎小事”。

    沈溪作为战场上的总指挥,对于战局的把控比王禾全面细致,王禾能了解到的战场消息,永远不可能比沈溪多。

    沈溪叹道:“你先下去吧,把详细的数字整理出来,再来见本官。本官在这里等候苏将军,为避免被他迁怒,你今日不宜在他面前露面!”

    因为苏敬杨出城充当了诱饵,王禾几乎包办了这一战,一旦苏敬杨回来,不敢对沈溪发火,却会把王禾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沈溪为避免手底下两位将领正面起冲突,只能让王禾暂且回避。

    王禾嘀咕道:“老苏不至于如此小家子气吧?”

    沈溪冷笑一声:“若你被他抢了军功试试……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本官在这件事上完全没跟他商议,你觉得他回来能给你好脸色?”

    “老王,别说本官不给你机会,现在军功你得了,战后的风光也是你独享,要多为别人考虑下,你就当是给本官面子,平衡军中的关系,如果你还这么咄咄逼人,别说本官不给你面子,当着苏将军的面喝斥你。”

    “你要知道,本官这么做,是想让苏将军心里好受一些!”

    在人情世故上,沈溪总是面面俱到。

    听沈溪这么一说,王禾脸上现出笑容:“大人说的哪里话,末将当然能理解老苏今日的苦恼,回来后不见他就是,以后再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大人只管派他去,末将绝不争……”

    “嗯。”

    沈溪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一摆手,示意让王禾可以滚蛋了。

    ************

    ps:五月最后一更到!可惜现在时间已经是六月一日了,天子诚恳求保底月票!今天会继续爆发,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1438章 平衡() 
入夜前,苏敬杨带着大军回城。

    苏敬杨进城第一件事,便气势汹汹地前往城中临时营地找沈溪准备质问一番,为什么今天的战事将他抛到一边,让竞争对手王禾在这一战中大出风头。

    苏敬杨到了地方,被总督亲卫给拦住,一问才知道沈溪正在中军大帐里整理文案,他不顾一切便要往帐篷里闯,几名亲卫没有通报获得沈溪首肯哪里敢擅自放人?于是一拥而上进行阻拦,帐门外乱成一团。

    “苏将军为何如此冒失?”

    沈溪的声音从帐中传出,苏敬杨正要回话,沈溪已带着两名随从掀开帐门走了出来。

    这两名随从苏敬杨之前见过,一直觉得他们太娘娘腔了,隐有龙阳遗风。但沈溪对之宠信有加,而且二人办事效率很高,苏敬杨最初对二人充满鄙夷,到后面了解到情况知道对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后,虽然有所改观,但对雌伏的兔儿爷真心没好感,只能来个视而不见。

    二人正是一袭御林军校尉服侍的云柳和熙儿。

    见到沈溪,苏敬杨脸上犹自带着羞愤之色,他抱拳行礼,愤愤不平地抱怨:“大人,您好偏心哪!将末将征调出城追击,却又在城中设伏攻打叛军,还取得这么一场大捷,末将实在是心有不甘!”

    沈溪喝斥道:“即便有什么不甘也要按着规矩来。当着三军将士的面吵吵闹闹,是想让人知道我将帅不和吗?进账说话!”

    沈溪黑着脸,目光如炬,一股巨大的威压扑面而至,虽然是三伏天,但苏敬杨依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知道沈溪发怒了。

    这会儿苏敬杨即便有再大的脾气,也只能忍下来,带着满腔郁闷进到中军大帐,看到两个小白脸恬不知耻地跟着走进来,心中气更是不打一处来。之前他是愤恨、不满,以为见到沈溪后能发一通火,宣泄一番,再跟沈溪好好讲道理。可当他见到沈溪后,却觉得满腹委屈,鼻子酸酸的,恨不能大哭一场。

    到手的功劳就这么飞走了,还是被他信任有加的沈溪给算计的,如果沈溪只是那种唯亲是用而且不学无识的昏官,苏敬杨可能当场就会破口大骂,可偏偏沈溪的威望和能力,都让他深深折服。

    苏敬杨认为沈溪能以两千赣军配合一千多地方守备兵马,灭掉人数占优的叛军,还是在先放弃城门,在城内巷战中完成这一切的,非常地不可思议。他只恨自己没参与到这场至关重要的战事中来。

    沈溪道:“苏将军看起来意见不小嘛,本官就不多赘言了,云校尉,麻烦你把事情原原本本跟苏将军讲一下,从昨日你刺探到情报禀告本官以及此后本官采取的应对措施开讲!”

    苏敬杨看了云柳一眼,他之前一直不清楚云柳的名字,现在才知道姓云,是督抚衙门的一名校尉。

    云柳简练地介绍道:“昨日属下侦测到叛军动向,预计他们会袭击营地,于是将情况报告大人。大人不动声色,故意选择在邵水以东扎营,危急关头进城,让叛军以为大人无法掌握军队。”

    “今日清晨虽然没有侦查到叛军动向,但大人预测叛军并未退却,他们应是忌惮我军抱成一团,不敢轻易发起攻城。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再次设计,想方设法,来个引蛇出洞……”

    对于这两天发生的事情,苏敬杨根本是一头雾水。之前他还觉得沈溪率部抵达宝庆府城后驻扎城外匪夷所思,到了邵阳城下却不过河进城,分明是在给叛军机会,现在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沈溪的谋划,而非一时昏头。

    等云柳将沈溪战前准备全盘说出后,苏敬杨有些不甘心:“大人,这些事……您为何不早些给末将说明?”

    沈溪看了他一眼,问道:“跟你说明,你会派兵追击吗?”

    “我……”

    苏敬杨羞惭地低下头。之前他还觉得自己比王禾更有机会建功立业,因为自己获准带兵追击,而王禾只能留守。

    现在风水轮流转,苏敬杨对王禾除了羡慕还是羡慕。不过尽管妒忌王禾立下大功,他却没敢在沈溪面前发作。

    南下第一战,沈溪把获取功劳的机会让给王禾,而让他吃哑巴亏,这是他非常不甘心的,但以整体战局而言,沈溪让客军的王禾出击,而让他这个湖广都指挥使率领人马留守,叛军未必会上当,沈溪的计划很可能要落空。

    苏敬杨懊恼沈溪厚此薄彼,但却没法讲道理,撂挑子也没用,最好的方法是让沈溪“可怜”他,让他不至于错过下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

    沈溪并未有厚此薄彼的打算,出言宽慰:“苏将军心里的委屈,本官能体会,但以此战结果论,成绩斐然。苏将军部兵马,在回程时想必俘获不少叛军俘虏……这样吧,本官在这一战中给苏将军以及麾下将士,与赣军将士记等同的功劳,如何?”

    沈溪要为苏敬杨请功,苏敬杨本应高兴,但他想到自己得功劳名不正言不顺,会被王禾等江西将领耻笑,便赌气道:

    “大人,功劳还得靠一刀一枪亲自拼搏得来,如果您平白无故赐予末将功劳,末将自己也会觉得名不正言不顺,反倒不如大人以后多给点儿机会,下次末将定要把今日失去的荣耀夺回!”

    既然苏敬杨自己不想分功,沈溪懒得坚持,微微点头:“既然苏将军如此说,本官便不再勉强。此战过后,若再遇到类似建功的机会,本官会让苏将军的人马先上。”

    “在此,本官想请苏将军稍安勿躁,这才是南下第一战,后面建功立业的机会多得很,况且此战中,苏将军表现也很不错,不管是充当诱饵让叛军上当受骗,还是此后回程中抓获大量战俘,都值得表扬。以后碰上更好的机会,苏将军好好把握就是!”

    苏敬杨十分别扭,但没办法,现在王禾刚率军赢得一场大捷,军功无可挑剔。如果他厚着脸皮领取等同功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