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9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云柳道:“大人,叛军差不多已悉数入城,如今都分散在城南的街巷中……是否马上出兵?”

    沈溪微微沉吟,摇头道:“先等等,事情不急,让叛军多抢一会儿,等他们口袋装不下,背上背的、肩上挑的、双手提的东西把他们压垮,拼死一战的决心自然就没了,到时再出兵将其一网成擒!“

    熙儿嘀咕道:“沈大人,为什么叛军进城不久便乱作一团,只知道抢劫,连最要紧的打仗都忘了?”

    云柳并未制止熙儿提问,因为她自己也很好奇,不明白为什么在湖广西部和南部连克城池,声势无比浩大的叛军,进城后的表现会如此大失水准。虽然她从心底看不起衣衫褴褛、武器装备良莠不齐的叛军,但毕竟这是两军交战,而不是山匪进城。

    远处的抢掠还在进行。

    沈溪看得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因为他手上握有自制望远镜,这东西虽然没多大科技含量,但在临场指挥作战上,作用几乎无可替代。

    沈溪耐心解释道:“叛军并非是一个村寨或者是同一个民族构成,根本就是各自为战,怎么可能形成协调一致的指挥体系?”

    一针见血,沈溪分析的正是战场上局势剧烈演变的内在原因。

    云柳心想:“之前我还以为是同一个部族的兵马,现在才知,原来是由好几个民族纠结而成。”

    “如果是野外作战,考虑到唇亡齿寒,叛军各部还能形成呼应,协同作战。但现在已然攻入宝庆府府城,叛军以为官军已逃跑,心中的警惕性大大降低,毕竟少有城门失守而城池不陷的情况。”

    “这么多老百姓眼里的好东西,每个村寨的人都想多抢些,以为别人会去追击官军,于是便一窝蜂地哄抢,战斗什么的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这跟那些骁勇善战的鞑靼人,没有丝毫可比性!”

    想到连鞑靼人都败在沈溪手上,云柳便知道这群乌合之众根本就不是沈溪的对手,哪怕沈溪手头兵马再少,还把城门让了出来,最后的结果依然无法更改。

    跟鞑靼骑兵这样曾经纵横欧亚大陆的对手交锋后,连云柳自己都觉得眼前的叛军不值一提。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眼看进城的四千叛军已经将城南一带民居抢光,准备往城池内部深入,沈溪一摆手:

    “下令,收紧包围圈,将那些被沉重包袱压得走不动路的叛军给我拿下!能生擒的话,绝对不要枉杀,一个俘虏抵三颗首级!”

    差不多到时候了,沈溪没必要再隐忍,该出手时就出手。

    沈溪暂且不会把城门口给堵上,虽然他在城墙两翼安排了一千兵马,随时可以从城墙上杀下来,将城门口彻底堵上,但若出现那种情形,城中叛军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定会形成决死一战的局面。

    这就好像攻打城池,围三阕一是常用的手段,得让对手有一个侥幸心理,便不会放弃到手的财富。这些叛军拖着那么多东西,你向他们能跑多远?更何况南边还有已经开始返程的苏敬杨所部。

    沈溪心道:“老苏虽然在这场战事中充当了看客,但你回来的路上,能捉到一些叛军逃兵,也当你立下大功了!”

    ……

    ……

    城中官军,共分为江赣兵和地方卫所、巡检司兵马。

    无论是哪路官军,对叛军抢夺粮食物资都非常愤慨,自己的吃穿用度被一群宵小抢夺,实在心有不甘。

    如果说打鞑靼人他们会吓得逃走,但对于装备落后训练更差的叛军,他们可没道理被吓退,因为那些叛军说到底就是一群造反的异族百姓。

    对于这些不服王化的蛮夷,官军一向都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地方上的卫所官兵,以前少不得欺负异族百姓,甚至在非战争年景,也做出一些烧杀抢掠的事情,冒充军功。而那些异族百姓平时都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族人受欺辱。

    这正是********的根源。

    这年代,为了有限的生存资源,社会底层的人竞争激烈,有权势的人则会欺压良民,使得普通百姓怨声载道。

    在这样一个没有公平正义的年代,即便百姓利益受损,他们也不敢吱声,因为他们知道大背景便是如此,即便说出来也没什么用,只有各部族联合起来,拿起刀枪,有统一的指挥,他们才能拼出一条活路。

    但这些加入叛乱武装的异族青壮,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能够生存下去,心态其实跟这时代盗匪差不了多少。

    战争是为了抢掠资源,至于成就什么帝王大业,甚至割据一方,那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也没人给他们规划这种野心,他们自知没力量跟朝廷对抗,因为他们抢掠的目标是汉人,汉人绝对不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也就阻碍了队伍扩大。单靠各部族的人口,能在地方上穿州过府已经很不容易,跟更何况改朝换代?

    “滴滴滴——”

    随着沈溪命令下达,城中各处尖利的哨子声响了起来,很快官兵从隐身的房屋、地窖中冲了出来,开始朝作战区域,也就是城南的街巷进行压缩。

    这是一场真正短兵相接的战斗,沈溪派出负责进剿的官兵只有两千,尚不到叛军入城兵马的一半。但官军武器装备精良,士气高涨,对于此战却有必胜的信心。

    这主要是因为沈溪把原本己方处于绝对劣势的野外,转移到了城内,设下埋伏,并设计消磨叛军的战斗意志,使得这场战事从一开始就出奇顺利。

    负责带兵突击的是江西都指挥使王禾。

    马九主要负责防守街巷,同时调动火炮和火铳协同攻击。

    马九手上有二百名火铳手,这些火铳手是沈溪手头最精锐的兵马,使用的全是刚改良的燧发枪。

    火铳手封锁了城南向城中进发的主要街道,若叛军继续向城内推进,马九便会率部迎击,否则在这一战中他只能旁观,无法影响王禾带兵斩获功劳。

    “呜嗷嗷……”

    之前只是叛军虚张声势的喊杀声,但到了此时,城中官军嘹亮的呐喊,瞬间掩盖了叛军虚弱无力的声音。

第1430章 第一四三〇章 邵阳巷战() 
官军就好像杀红眼的猛兽,或手持长矛,或挥舞长刀,排着军阵,从城东、城中和城西杀向南门街巷。

    当官军逼近身边时,叛军上下才回过神来。

    很多异族士兵扛着装满钱帛的布袋,牵着装满粮食以及锄头、镰刀等生产资料的牲口,准备撤走,忽然从同伴口中得知,官军杀来了,一时间手足无措。

    之前进城时太过轻松,掠夺物资也很简单,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心理,现在官军突然杀奔出来,他们才知道掉进陷阱里了。

    在遇到官军袭击的情况下,叛军想集结起来反抗,却发现大多数异族青壮已分散进入各街巷民户中抢劫,此时街面上已基本找寻不到成规模的部队。

    叛军头领跟下面的士兵断绝了联系,现在才去召集人手时间已经来不及。而在这种需要体现单兵作战能力的巷战中,叛军几乎不占任何优势。

    沈溪站在塔楼顶层窗前,看到很多叛军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直接被官军擒拿,跪在地上双手抱头,一动都不敢动。

    沈溪轻叹:“就算你们联合起来,可以跟官军斗个旗鼓相当,但你们骨子里只是目光短浅的普通百姓,只有当你们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的时候,才能跟官军正面抗衡,城外的荒山野岭便是你们天然的帮手。”

    “如果进入城池,你们就变成上岸的鱼,除了尽快回到水里,便再无任何求存的办法。即便你们垂死挣扎,也最终只能咬上官军一口,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此时的战事,官军一路高歌猛进,而叛军尽管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但因本身他们抢掠的东西太多,又割舍不下,连逃走都没力气。

    一场看起来势均力敌的战事,其实从一开始就已注定一边倒的结局。

    交战双方此时都顾不得考虑谁胜谁负,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官军气势如虹,而叛军则想带着战利品逃离战场,兵无斗志。

    故此,双方遭遇时,兵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官军总是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叛军的小股部队。

    在这种巷战中,官军训练有素、相互协作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即便官军素质并不能让沈溪满意,很多新兵蛋子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即便沈溪没做出太有针对性的安排,甚至连动员大会都没有,但只要上了战场,在杀红眼的情况下,都能以一当十,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有时候,一两个士兵也能将几名甚至十几名叛军追得到处乱跑。

    官和贼,临战心态截然不同!

    沈溪看清楚战场上一面倒的局势后,明白很多事从开始就决定了,这也是时代所决定,只要他能把官军的优势发挥出来,其实平息叛乱并不困难。

    王禾带兵冲杀在第一线,此时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堂堂的江西都指挥使,而把自己当做冲锋陷阵的猛将,在这种危险性极高的巷战中,浑然不顾身后到底跟有多少人,所向披靡,风头之盛一时无两。

    跟苏敬杨这样先后中过秀才和举人,半道才承袭家中将职并一路走到现在都指挥使不同,王禾之前却是荫袭的卫指挥使,应对沿海贼寇方面有一定经验,属于实践派。等他亲自领兵上了战场,头脑发热,热血上涌,将畏惧置之脑后。

    沈溪站在远处,从望远镜里看到莽夫一般的王禾,摇摇头道:“王禾跟一个成熟睿智、行事冷静且能照顾整体战局的帅才尚有不小差距,将来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相比王禾在城中跟叛军正面搏杀,沈溪能想象苏敬杨闻听城中战事后的郁闷。

    此时叛军第一线兵马已全线溃退,而有的部族已开始往城外方向逃窜,毕竟城门尚在他们手上,现在依然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

    云柳派人查探过形势后,上塔楼向沈溪奏禀:“大人,现在已有叛军逃出城去了,看似有南遁逃匿的打算,是否立即派兵封堵城门?”

    在云柳看来,现在战局已完全在沈溪掌控中,最好不要放一个叛军出城,免得留下后患。

    沈溪却不以为然,摆摆手道:“先放一批叛军出城,如果叛军发现城门被堵,激发决死一战之心,实非本官所愿。即便叛军出城也无妨,他们带着那么多东西,又舍不得丢弃,想撤到紫阳关以南地区纯属痴人说梦。苏指挥使的人马正在等候他们,传令下去,继续将包围圈收紧……”

    这会儿沈溪不急着关门打狗。

    先放一些狗出去,让所有叛军感到有逃生的希望,自然不会用心抵抗,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其他人逃命。反之,如果没有了退路,叛军在拼死求得一线生机的希望刺激下,会变身成豺狼虎豹,到那时沈溪手下这些官军能否应付,反倒成了未知之数。

    沈溪必须要考虑到自己这边的官军和地方守备兵马,没有太多实战经验,同时数量也不及对手的问题。

    现在只是靠一鼓作气,战果如果无法扩大,那下一步有可能叛军就会发起反击,祸福难料。

    战局进一步发展!

    沈溪从未有亲自上战场的打算,他只准备当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甚至做好随时逃跑的准备……他可没打算为邵阳城殉葬,能胜利固然好,但如果叛军反戈一击,他也不会留下来恋战,反正他手里有大把官军可供调度,最终的胜利必然是他。

    云柳刚下塔楼,继续到前线侦查敌情,有传令兵来报:“大人,宝庆知府求见!”

    沈溪冷笑不已:“来得倒是挺快,告诉周知府一声,让他在下面等候……”

    话音未落,沈溪便听到楼下有争吵声传来,宝庆知府周凌气势汹汹,一副要把阻拦他的士兵生吞活剥的模样:“……活腻了?连我四品知府都敢阻拦?事关重大,若宝庆府失守谁来担责?”

    沈溪在窗口高声回道:“本官担责如何?”

    周凌听到这话,往楼上看了一眼,见沈溪正探头往下看,赶紧道:“沈中丞,您这到底要作何?之前你可不是这样说的,要我们府衙、县衙好好配合你,安抚好民众,坚守好岗位,与叛军好好打一仗。怎么突然便任城门洞开,纵贼兵入城,难道您要把宝庆府折腾失守才肯善罢甘休?”

    对于宝庆府府、县两级衙门来说,事情变化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昨日沈溪进城,说是城外有叛军追击,本来周凌还没太当回事,结果才过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沈溪就派兵出城追击。

    周凌原本以战火就此远离,结果中午刚过沈溪便来报,说是叛军要攻城,让他和邵阳县令配合他工作,结果这头府衙和县衙刚把“撤离南门战区”的百姓安顿好,就闻报城墙已被叛军攻破。

    周凌原本又惊又怒,以为城陷只能遁走,结果沈溪派人告知,这一切乃是沈溪制定的“诱敌深入”的作战计划,顿时火冒三丈,赶紧来找沈溪质问。

    等满肚子的气撒出来,周凌才意识到自己只是个小小的知府,而沈溪却是高高在上的两省总督,他根本没资格在这里耀武扬威,一时间气势顿时萎了。

    ***********

    ps:第一更!

    今天还有一更……姑父在端午节前两天去世,天子前去帮忙,这两天会很忙,更新不稳定,抱歉!

第1431章 没悬念() 
早在赶来塔楼的路上,宝庆知府周凌便听说,随着埋伏的官军出动,前线战事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官军目前已占据全面上风。

    这也意味着,总督大人制定的作战计划,切实可行,而且执行得还很顺利。

    此时在马上就要打大胜仗的沈溪面前发怒,殊为不智!

    沈溪瞪了楼下翘首观望的周凌一眼,道:“周知府,本官安排,乃是当前最好选择,虽然这会给城内百姓带来一定困扰,以及财货方面的损失,但也算是用局部利益换取整体战局的主动。”

    “你想想看,一旦这路多达四千余众的叛军彻底解决,那紫阳关、石羊关以南的叛军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